道德修養的心得體會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那么好的心得體會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道德修養的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現在的學生思想活躍,情感豐富,知識面廣,班主任在開展教育工作時,應體現以關心、理解、尊重、信任為主要表現形式的情感因素,并以此激發學生的責任意識,努力學習,為實現共同目標而奮斗。
一、熱愛學生,嚴格要求
熱愛學生本身是教師的一種教育手段,做到這一點并不難,幾句鼓勵的話語,一個贊許的眼神,一絲理解的微笑,信手拈來,俯拾即是。教師愛學生,學生體會到這種溫暖之情,內心必然受到鼓舞,其上進心必然更強烈,就會自覺按老師的要求去做,產生良好的心理效應,從而形成一種求學上進的熱情。
嚴格要求學生是熱愛學生的具體表現,做到從愛出發,從嚴出發,去教育學生,去感染學生。愛學生,不等于縱容放任學生,只愛不嚴,不是真愛;相反,只嚴不愛也無法真嚴。要真正達到教育的目的,必須堅持愛嚴結合。學生處于成長之中,還不能完全做到自立、自律、自管,看問題往往膚淺或片面,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難免犯錯誤,教師如果對學生不管不顧,放任自流,只會害了他們。我們平常會遇到學生不交作業的現象,情況多樣,有的是做了忘記交,而有的則根本沒做,剛開始時也許只有一個沒做,如果沒有采取措施,時間久了,就會有很多的同學不做作業,連平常的作業都不能很好的完成,一個班的整體水平的提高就很有問題。若一開始,就設法讓沒做作業的學生在規定的時間里補做,你的態度強硬認真了,以后不交作業的現象也就可以杜絕了。一個教師越是熱愛學生,對學生的要求就越嚴格。
老師要對要求的落實做經常性的檢查,而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和行為習慣,持之以恒,內化成自覺的行動。
二、尊重學生,平等信任
每一個人都是這個社會的組成部分,社會也因為有了形形色色的人,才變得多姿多彩,大家都渴望得到社會的普遍性認同,都需要掌聲與鮮花。可以說尊重是每個人的普遍需要。學生由于生理心理的發展,知識的增多,交往面的擴大,自我意識的增強,特別希望家長、老師以及周圍的人能夠信任他們、尊重他們,這種自尊心往往是學生進步的內在動力。因此,教師要尊重學生,保護和發展學生的自尊心。
尊重學生是符合教育規律的。教育活動只有在既發揮老師的主導作用、積極性,又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積極性的時候,教育效果才能達到最大化。尊重學生則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關鍵。同時,尊重學生也符合學生的心理狀態。學生都有模仿教師的心態,但他們又有一種強烈的獨立愿望,要求別人尊重他們的人格和意見,當這種要求得到滿足時,他們就會表現出由衷的喜悅。尊重學生,平等信任,學困生更需要教師給予他們純真的愛。他們渴望得到同學的尊重,更渴望得到老師的重視和信任。他們對外界的反映和評價常抱有一種戒備和警惕的心理。教師理解的一語一笑,都能產生極佳的心理效應。反之,一旦他們發現有人輕視自己或不尊重自己時,馬上就會產生敵意,緊緊把自己包裹起來,回到自我內心的世界,不把自己的弱點暴露,甚至產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有一些學生的厭學、棄學行為有時就由此而來。
三、互相交流,教學相長
師生間的良好關系表現為兩者之間的互相交流。師生間的互相交流是實現教育教學任務的基本途徑。因為這種交流貫穿于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之中,是全方位、多側面、多功能的交流。既有知識或理性的交流,又有情感或感受的交流,既有有意識交流,如上課、改作業、談話、課外活動的組織,又有無意識交流,如日常觀察、言談、舉止和印象等。師生間的互相交流雖然始終是一種雙向交流,但教師必須充分重視學生這一交流的主體。因為學生既不是單純接受,也不是被動接受,而是同樣有著交流的主觀愿望,忽視這一點,交流就失去一方,也就不成為積極的交流了。因此,作為握有交流主動權的教師,以平等的身份和滿腔的熱情讓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到極致,進行一種持久的和諧的師生交流。
【道德修養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學習《思想道德修養》的心得體會08-19
道德修養語錄02-15
道德修養的經典名言06-15
道德修養的句子06-20
道德修養的名言12-16
作文:道德修養07-26
道德修養作文精選08-04
道德修養作文08-05
道德修養的作文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