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有感心得體會范文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于心,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么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論語》有感心得體會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論語》有感心得體會范文1
一、嚴肅認真的教學態度子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做人要不斷學習,不感到厭煩;教育學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教師要做到“誨人不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許多老師經常會在課堂上生氣發火,缺乏耐心。如果孩子犯了錯誤,老師應該耐地去調查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找出孩子存在的問題,有的放矢的去跟孩子談,幫他認識自己的錯誤。比如,當孩子上課走神的時候,提醒他;當課堂秩序亂的時候,不要對孩子大呼小叫,而應該反思是不是我們的課堂對孩子沒有吸引力?當孩子沒有完成作業,幫他找出沒有完成作業的原因,使孩子體驗及時完成作業的成功感。
再說說“學而不厭”。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我們希望學生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首先教師自己要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正像陶知行先生所說:“要想學生學好,必須先生好學!睘榱私逃脤W生,教師自己不但需要廣博的文化基礎知識,還需要精深的專業知識和扎實的教育科學知識。為了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教師就需要有一種不斷學習的精神,讓自己成為學生心目中一本活的教科書。
二、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在《論語》中孔子采用了多種教育方法,其中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因材施教”。作為教師我們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生活環境肯定會讓他們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面對學生的差異我們不能一把尺子下來,十個手指伸出來還有長有短,所以對于不同的學生應該有不同的要求。我們要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特長,讓學生能體會到不同的快樂!墩撜Z》中孔子的學生之所以各有所長,也正是他因材施教的結果。《論語》中孔子還提到了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的思想!爸隆钡那疤崾 “溫故”,“為師”的前提是“知新”,不能知新,又怎能為師?
三、快樂的為師之道教師的工作是一件繁瑣、勞心的工作,如何在一種清貧的生活世界中尋找快樂,在清貧中保持著做人的`尊嚴和內心的快樂呢?這就需要我們在自己的心里開出一片樂土,追求自我的完美。在《論語》中,孔夫子告訴他的學生應該如何去尋找生活中的快樂。子曰:“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通過學習《論語》,感覺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要熱心教育事業,愛崗敬業;二要在教學中要因材施教,講究教育教學方法;三是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我們要發揚《論語》中所提倡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勤于思考,不斷將所學知識與日常教學相結合,在實踐中不斷將理論知識轉化成為實際行動,教育好學生。讓我們一起在這份職業中尋找我們的快樂吧!
《論語》有感心得體會范文2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身為中國人,不但要關注當代文化,更應該回顧由我們的祖先從生活中感悟到的心得。由于我學識尚淺,只能品讀一些短小易懂的古文,但也一樣受益匪淺。
孔子應該說是中國儒派的創始人了,他的《論語》記錄了他的一些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言論,大多關于學習,最適合我們小學生閱讀。
《論語》中有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告訴我們,學習知識并不僅僅是學習一遍,更重要的'是要經常溫習,鞏固知識。同時,要把學習當作一個充實自己的過程,懷著愉快的心情去對待它。另一句“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币苍趶娬{溫習舊知識的重要性,還要求每一次都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從表面上看,要“溫故知新”很困難,但只要你換一個角度去想,總會有新的發現。而我們也從過程中獲取了更豐富的經驗?鬃拥倪@學習方法古今通用,也是現代教育人士提倡的。通過細讀《論語》,僅閱兩句話,就收獲了這一學習方法,難道那些對古文不屑一顧的人還不刮目相看嗎?
《論語》中有一段“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敝v的是積累的重要性。只有積累一撮撮不起眼的泥土,時間長了才能成為一座山,到時風雨自然興盛了。只有積累一滴滴的水,才能匯聚成深淵,蛟龍自然來了。只有積累每一件小小的善事,長期不斷,也就養成了品德,心靈也自然升華了。只有積累一步半步,才能走到千里之外。只有積累每一股細流,才能形成江海。不就是用舉例的方法告訴我們,腳踏實地地積累每一份看似渺小的知識、經驗,最后就擁有了相當龐大的實力,成功自然會尾隨而來了嗎? 《論語》只是眾多經典古文中較優秀的一部,經常品讀古文,不僅可以使我們擁有更豐富的知識,還教會我們學習、做人,它們難道不是我們的文化老師嗎?
《論語》有感心得體會范文3
對于《論語》,我們并不陌生,可是真真正正坐下來閱讀它還真的是第一次,可能我們對于《論語》中有很多經典名句很熟悉,但是你從深處挖掘一下,就會發現其實這些最簡單的句子里面蘊藏著最深刻的道理。
《論語》是一本記錄圣人孔子言行的書。在讀了之后,其實我們可以感受到孔子的理想和抱負,而且書里面也記載了很多他教人的道理,并且他也十分嚴謹的規范自己,以自己實際行動來做出表率。我想:他之所以被后人稱為圣人,就是因為他把平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累積起來,成了我們現在最寶貴的精神財富?鬃拥难哉摵芏啵以谶@里只是把讀到的一些我自己很有感觸的話想要拿出來分享一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墩撜Z顏淵》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自己不喜歡的,就不要強加給別人。比如說:饑寒是自己不喜歡的,不要把它強加給別人;恥辱是自己不喜歡的,也不要把它強加給別人。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從自己的利與害想到對別人的利與害,多替別人著想,這是終生應該奉行的`原則。這句話其實說著很簡單,但是在我們做起來總有一些困難,可能我們現在強加給別人的不是有形的物體,很多時候,我們總會在無形中把一些情緒強加給別人,就像我們經常說的: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我想這個是不可取的,所以這句話依然是我們要學習的一種態度。 欲速則不達!墩撜Z子路》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想要快反而達不到目的?鬃拥牡茏佑幸恍┳龉俚模鬃咏逃麄兏沙稣儾灰庇谇蟪伞H魏问挛锇l展有它的規律性,在學習上我們要循序漸進,打好基礎,在工作上我們同樣要這樣,很多人都想著我們做到怎么怎么樣的業績,可是光想著怎么樣能夠快點的完成目標,做出成績,卻忘記了很多事情基礎很重要,過程也很重要,只想著快點到終點,而忽略了旅途中的風景,我想這并不是成功。很多時候,我們要放平心態,規劃好,腳踏實地地一步一步實現,這樣才會看到更美更長久的風景。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墩撜Z子罕》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消逝的時光像河水一樣啊,日夜不停地流去。現在我們很多人都喜歡享受生活,把時間浪費在一些吃喝玩樂上面,等到年齡大了,才發現很多事情并沒有實現,心里就有很多后悔,可是時間卻在也回不去了?粗鬃诱f的這句話,在當時的社會,孔子都有如此感觸,說明無論世界怎么樣發展變化,真理的東西還是永恒不變的,而我們也要時刻謹記這句話,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時間,為自己的理想而奮斗,不要等到失去了才來后悔。
我讀了《論語》后,知道里面很多道理放在我們現今社會還是經典,而且也是我們要做到的,就像于丹老師說得:《論語》沒有很嚴密的邏輯性,很多是就事論事,里面也很少有長篇大論的文字,幾乎每一則語錄都很簡短,它就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
《論語》有感心得體會范文4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名著之一,是一部記錄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其中不少言論頗具哲理,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論語十則》主要講兩大方面:一是講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二是講有關于思想修養方面的。《論語》使我懂得如何處世待人,教給了我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 其中有幾句論語,我受益匪淺。
“溫故而知新!边@句話講的是學習方法,它的意思是:溫習舊知識后,就會有新的.發現,新的體會。我對這句話有較深的體會:我時常會拿起小學時的課本來復習,每次復習后,就會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體會,有時還能發現一些以前不曾注意的新的知識,由此可見復習的重要性,何樂而不為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句話講的是處世之道。意思是:自己所討厭的事,就不要施加到別人的身上。不是嗎?自己不喜歡的事或物,怎么可以強施到別人身上呢??舉個例子吧:開學時,xx要發新課本給同學,如果她/他發現有一本課本缺了個角或有破損,就馬上發給了別人,這就是錯誤的做法。我們應該學習魯迅先生,為自己想的少,為別人想的多。如果人人都能學習魯迅先生,這世間該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和諧啊!!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边@句話的意思是:寒冷的冬天,才會知道松柏是最后落葉的。讀了這句話,可想而知,松柏是多么堅韌不拔,是那么經得起惡劣環境的考驗。我們不正需要這種精神嗎??不論在如何惡劣的環境中,都應該堅強不屈,高風亮節!!抗戰英烈吉鴻昌,面對著敵人的酷刑,毫不畏懼,大義凜然;烈士羅學瓚在獄中堅強不屈,同敵人進行了堅決的斗爭;共產黨員賈起面對國民黨的嚴刑拷打,但他沉著冷靜,英勇不屈,嚴守黨的秘密……這些烈士,他們這種堅強不屈的品格,是多么令人肅然起敬!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免不了要碰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但是我們決不能退縮,應該堅強面對,鼓起勇氣戰勝困難,勇往直前!!
通過學習《論語十則》,使我明白了:學習要講究方法;遇到困難,就得去克服它;還懂得了處世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有感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論語感悟》有感02-15
論語心得體會06-11
論語心得體會12-28
論語心得體會07-05
閱讀論語的心得體會03-19
讀論語心得體會06-18
讀《論語》心得體會12-31
學論語心得體會10-15
閱讀論語的心得體會03-06
于丹論語心得體會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