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模板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有關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模板,歡迎閱讀與收藏。
有關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模板1
在學習高中物理新課程標準的過程中,對新的教學理念逐漸有了以下認識:
新課標注重“因材施教”、“以人為本”、“過程與方法”、“能力的培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與過去的應試教育有很大的區別。
物理課是一門嚴謹的`學科,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對基本概念、原理、技能和方法等的要求永遠是物理教學的核心;A打得是否扎實,直接關系到學生能否對迅速發展變化的經濟社會有較強的適應,能否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繼續有效地學習和運用各種科學文化知識和現代科學技術,能否開創新領域,探索新問題。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和學生從灌輸和被灌輸的“填鴨式”教學中走出來,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善于提問、敢于提問進而探討的思維方式。特別是現在對學生的創新教育,要改變“創新教育是個筐,什么都往里面裝”的局面。
新課程要求物理教師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探究性學習,需要教師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科學方法的訓練是為適應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要,時間久了,有些知識會被忘掉,但通過學習培養起來的能力卻對人們起著久遠的作用,F代科學技術發展一日千里,為適應這種新形勢,高中物理教學要密切注意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要提倡獨立思考,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探索問題的興趣和能力,使學生能夠不斷地學習和更新知識,適應社會不斷發展的需要。物理教學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善于把物理知識應用于實際生產、生活當中,鼓勵學生和培養學生養成愛動手,敢動手,手腦并用的好習慣。
物理教學要培養學生善于利用身邊的科學技術,在信息社會中查尋資料,及時吸收和處理某些信息,會運用學過的知識,用物理和數學語言進行表達和交流。
有關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模板2
在本次新課程的培訓中,我們聽了王尚志教授以及其他各位老師的辛苦講解,使得自己對此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也使自己認識到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下面是我參加培訓的一些心得:
首先是發揮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有一個創新思維活動的空間。怎樣作到這一點呢?我認為關鍵在于教師;教師如何引導,啟發,點拔?能否真正地把學生引到這一領域?教師在平時備課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盡量地搜集,制作與教材有關的知識。積極源于興趣,我認為,在新課改條件下,要上好高中數學課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創設情境,發揮最佳效果
在教學實踐中,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同時把學習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親近數學,感到學習數學的快樂,初步體現與現時生活的聯系。
2.獎勵激勵,提高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采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說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豐富!真聰明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欲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在提高學生積極性的同時,教師應確定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以適應新課程的要求。對于教學而言,不能光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幾個方面。那種追求“能夠教好一節課”或“教出了幾個能考高分的學生”為目的的教學已經不符合課改精神了。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能力應成為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
3.學生應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環顧周圍,在我們的教學中還存在許多這樣的現象: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東西,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從頭講起;一些具有較高綜合性和較高思維價值的問題,教師卻將知識點分化,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一些本該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的內容卻被老師取而代之;一些學生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形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往往因為老師的“就照我教的來”而扼殺。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為學生提供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臺,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4.靈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許多教師不適應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與實際聯系起來。實際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現有水平,在認真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同時,學會靈活、能動地運用教材,根據學生實際進行必要的增刪、調整,這樣才能從“有限”的教材中無限延伸。
5.追求形式和效果統一的課堂
現在,一些課堂濫用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不給學生足夠的機會和科學的指導,使課堂流于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組織有效的、科學的活動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問題情境必須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活動內容必須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讓學生有一個獨立思考的過程,讓他們帶著自己的觀點去充分地討論研究,發現自己的不足,構建完整全面的知識體系;還有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觀點,讓學生在交流、探究、比較的過程中將知識優化組合,完成篩選,做出正確判斷。
有關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模板3
3月14日—16日,在這個春光明媚的日了,我在西華縣教師進修學校參加了為期三天的“五步三查”新教學模式的教師培訓。現將培訓心得匯報如下:
一、本次培訓我最深刻的感受是要轉變自我教育教學的方式。
我們要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轉變過來,要注重學生實際,從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出發,從學生的學習愛好、生活樂趣著手,為學生營造一個簡單愉快的學習氣氛,寓樂于教。結合學生實際,使用新的教學方式。要樹立新的學生觀和教學觀。重視學生的發展,尊重學生的情感,鼓勵學生的個性,以職責和愛心為學生的成長服務,以科學的.教育方法賦予青年一代在未來社會的生存潛力。
二、注重學習、轉變觀念、以推動新課改的順利進行。
新的教學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學理念,教學原則來支撐,而這些理論的實踐者,就是教師。作為新課程改革的執行者,教師務必首先從思想上轉變自我的觀念,觀念變了,遇到的困難就不再是困難,觀念新了,我們的動力也就足了。
三、開展課改實驗、走進新課改
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形式展此刻我們的眼前,教學采取了獨學對學、群學組內小展示班內大展示總結整理導學案、達標檢測五個步驟,又在獨學時查、小展示時查、達標檢測時查,所以也稱五步三查教學法。
在教學中,獨學、對學、群學、小展示、班內大展示等都是新課程中采用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這些組織形式就是為學生創設了合作交流的時間,同時教師還務必給學生的各個環節的學習帶給充足的時間,最終同學們體會到自主交流而取得成功的樂趣。
四、五步三查教學法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團結協作潛力。
因為五步三查教學法是分組進行的,每個小組的表現會在教師的組織下進行打分評比,小組內每個成員的表現都與本組的成果息息相關,所以,要想使本組的表此刻評比中優勝,就需要每個小組齊心協力,積極配合,這樣就引導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協作潛力。在課改中我們要創設情境讓學生們往想,鼓勵學生動腦、動手往做。
五、五步三查教學法要注重采取四種方法
。1)激發學習愛好,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教會學生學習、發展學生的自主性。
。3)營造創新教育氛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4)面向全體,讓不一樣層次的學生都有所得。
把以上四種方法與五步三查模式有機地結合起來,會更好地發揮小組學習的應有效果。
六、新課程給我帶來的思考
1、教師的教育觀念開始發生變化,課堂教學的主角發生了變化,教師能把平時積累的知識有機地融進課堂,重視引導學生的學習。
2、課堂教學氛圍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更注重生生的交流、互動。教師從重知識的把握轉變到更注重學習方法、研究潛力的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的調動。
3、新課改不是不讓教師講,而是讓教師注意講授的方式方法。讓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學習中收獲快樂。讓我們與新課程一齊成長,為孩子們每一天的成長而快樂著,愿我們的課堂呈現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與展現,成為不由自主的從心靈深處,淌出不斷滋潤精神之園的絲絲甘泉。
有關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模板4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浪潮滾滾而來,我有幸搭上課改頭班車,參加了暑期數學新課程培訓。幾天下來,對于數學新課程、新教材有了深入的認識,胸中總涌動著一股澎湃的課改激情。
我個人感覺新課程有這它突出優點:
主要體現在:第一,內容結構上,打破了學科的本位主義框框,刪除了“繁、難、偏、舊”的內容和改變了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的狀況。使學生體會到,不是為了數學而學數學。從教材所選例題及所編習題可以看到,數學中有物理,數學中有化學,數學中有政治、經濟、地理、環境及科技等;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目的在于應用,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在自然與社會的各個領域。增強了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來的自覺性。第二,培養目標的要求上,確立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整合。摒棄了以往片面強調知識與技能的傾向。誠然,無論是哪一門學科,要學好它,就必須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但是,如果片面地去強調知識更新與技能,而忽視了其它的需求,學生變成了讀書的機器,沒有創新的能力,社會就難以發展。大家都知道,在我們印象中的恩師之所以成為恩師,不是他教給了我們多少的知識與技能,而是教會了我們如何去學習、如何做人。這就是新課程的一大亮點。新課程中,無論是哪一個概念的形成、哪一個性質、定理的獲取,都設置了情景,將概念的形成過程及知識的獲取過程展現在學生面前,給學生提供了許多創造性思維的學習機會,使學生更能理解數學的形成過程,學會思考,學會提問,做到“看過問題三百個,不會解體也會問”。第三,學生學習方式上,改變了過去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教師在其中只起到了幫助、引導的作用。在概念與知識的'形成過程中教師及教材所展示的背景,不是教師告之結論,而是在教師的幫助、引導下,由學生自主地去觀察、發現、搜集信息、并用已有知識對所獲信息進行歸整而形成概念、定理的。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快樂,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不可否認,課改是新的,一切都是在新的思維下產生的,不可避免的有它的不足:首先,在學習方式的轉變上,因“義教”時期所用課程多以傳統課程為主,學生獲取知識的方式以教師講解、學生被動接受為主。進入高中后,突然地轉變了學習方式,學生難以適從,而教師又礙于教學任務的完成,都在趕進度,未給學生留以緩沖期,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其次,在知識的銜接上,“義教”教材的知識結構可能與新課程的知識結構有一定的斷層,新課程很多涉及到的基礎知識在舊的初中教材中沒有,或未能真正地講透。學生在運用到相關基礎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時,感到吃力,從而出現了編書者認為學生能完成而學生卻無法完成的練習、習題,給學生留下了什么都沒有學到、什么題都不會做的感覺,欠人性化,對學生自信心的樹立產生了一定影響。最后,建議在高一數學①的編寫過程中,先介紹簡單絕對值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函數在閉區間內的最大(小)值的求法等知識的學習。作為初、高中學習方式的轉變和學生適應高中的學習的過渡。同時也對集合知識的學習賦予了豐富多彩的內容,對函數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12-28
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03-19
新課改的培訓心得體會03-01
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06-10
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教師03-06
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范文06-13
語文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06-19
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范文03-22
關于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04-03
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模板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