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深度教學心得體會

時間:2023-04-19 20:51:35 心得體會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深度教學心得體會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但是心得體會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數學深度教學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學深度教學心得體會

小學數學深度教學心得體會1

  我有幸參加了為期兩天的。在這短短的兩天內,我觀摩了8位優秀老師的示范課,從中獲得了不少的教學經驗。8位老師各有各的風格,不同的設計思路卻展現同樣的精彩。他們對教材的理解、清晰的思路和靈活的教法,讓我切實感受到了他們扎實的教學功底和深厚的技巧。同時他們毫無保留的把自己在教學中的經驗體會拿出來與大家分享,受益匪淺。下面我就結合實際來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

  一、理解和掌握教材

  上好一節課首先要正確理解教材和把握教材,只有把教材吃透了,才能靈活變通教學方式,才能用最少的時間給學生以最大的收獲,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強震球老師的《認識分數》對教材的把握和理解是非常到位的,結合圖片和練習,引導學生一遍遍說把一些物體看作一個整體,將它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幾分之幾,加深了學生對分數的認識,從根本上理解了分數的含義。同時,在做題過程中,他不斷提問“為什么它們都是四分之一”,“為什么每一份表示的分數不一樣”等,引發學生思考,自主探究,一節課下來,教學重難點都被學生內化吸收,效果顯著。教材是主要的教學資源,是教與學的重要憑借,教師對教材內容的理解,不但要理解知識內容,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其中的思維能力訓練的內容和教學方法。杜海良老師在講《體積和容積》時,先是往空杯子倒水,讓學生體驗空間,為學生正確認識“體積”奠定了基礎,再讓學生摸一摸桌肚,進一步對空間增加感性認識,最后往水里丟石子,通過“溢出的水多說明什么”概括出體積概念。他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觀察、猜測、實驗最后驗證,逐漸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意義,發展空間觀念和數學思維能力。聽了這幾位優秀教師的`課,使我深深感受到教師只有知道上什么,什么是重難點,選準切入點和教學方法,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才能上好一節課。

  二、教師要學會思考

  顧志能老師指出,數學知識,往往就是一種規定,思考規定背后的道理,那會讓我們變得更加聰明。一個有追求,愛鉆研,會思考的老師帶給學生的不僅僅是課本知識,還有數學的思考。顧老師的《比萬大的計數單位》這節課最讓我影響深刻。他并不像強老師那樣的激情洋溢,儒雅的外表下是對數學的熱情,對問題的洞悉。

  他先由撥珠引出計數單位,復習學過的計數單位和進率,發現滿十進一會產生一個新的計數單位,順理成章讓學生猜猜萬后面會是什么計數單位并且辨別。學生和老師順利確定好了十萬,百萬和千萬的順序,然后再猜:后面的計數單位到底是什么呢?眾說紛紜,學生充分發揮了豐富的想象。顧老師用撥珠證實了“萬萬”的猜想,并用一個個的數字和同學討論合理性,最終得到“億”這個計數單位。其實對于我們來說,計數單位可能只需要十幾分鐘就可以講完了,但是顧老師他卻花了大量時間和學生探究計數單位,為什么萬后面是十萬,為什么千萬后面是億呢?可能我們都沒有思考過,對啊,為什么呢?整節課,學生一直跟著老師走,一直在思考,所有老師也在思考,我想這就是最奇妙的地方。顧老師良好自身素質,獨特的價值觀念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一個優秀的教師,一定是一個善于思考,樂于思考,并且把這種思考的習慣教給學生的老師。

  三、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

  這是新課標的重要特點,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張齊華老師《確定位置》這節課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張老師先是創設情境:要解救大海某一處的船只,然后給了一些基本信息和一個問題,然后大膽放手,整節課都由學生自主探究船只的位置,老師只是在一邊引導和總結。在課堂上,只有學生清楚的知道自己應該干什么時,才有可能干好這件事,而問題太難學生就會無從下手,太容易又不用沒意義,這都會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節課恰恰需要學生充分調動已有的知識經驗,使新舊知識得以聯系。在這節課,我看到了老師與學生真實的交流,讓學生自己通過動嘴、動手、動腦去解決,為學生提供了自由發揮,處理問題的空間,并且老師不斷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位學生都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通過本次學習,我學到了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每位老師對教材的把握和鉆研,對數學實事求是的態度,對數學知識背后的思考都是讓我深深感慨的。我會把優秀教師當作追趕的目標,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努力縮短與優秀教師的差距。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更加努力學習,繼續好好研究教材,增進自己的教學水平,給孩子們呈現一堂堂精彩的數學課,讓孩子們在數學的世界里快樂的學習成長。

小學數學深度教學心得體會2

  我有幸參加了為期兩天的。在這短短的兩天內,我觀摩了8位優秀老師的示范課,從中獲得了不少的教學經驗。8位老師各有各的風格,不同的設計思路卻展現同樣的精彩。他們對教材的理解、清晰的思路和靈活的`教法,讓我切實感受到了他們扎實的教學功底和深厚的技巧。同時他們毫無保留的把自己在教學中的經驗體會拿出來與大家分享,受益匪淺。下面我就結合實際來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

  一、理解和掌握教材

  上好一節課首先要正確理解教材和把握教材,只有把教材吃透了,才能靈活變通教學方式,才能用最少的時間給學生以最大的收獲,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強震球老師的《認識分數》對教材的把握和理解是非常到位的,結合圖片和練習,引導學生一遍遍說把一些物體看作一個整體,將它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幾分之幾,加深了學生對分數的認識,從根本上理解了分數的含義。同時,在做題過程中,他不斷提問“為什么它們都是四分之一”,“為什么每一份表示的分數不一樣”等,引發學生思考,自主探究,一節課下來,教學重難點都被學生內化吸收,效果顯著。教材是主要的教學資源,是教與學的重要憑借,教師對教材內容的理解,不但要理解知識內容,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其中的思維能力訓練的內容和教學方法。杜海良老師在講《體積和容積》時,先是往空杯子倒水,讓學生體驗空間,為學生正確認識“體積”奠定了基礎,再讓學生摸一摸桌肚,進一步對空間增加感性認識,最后往水里丟石子,通過“溢出的水多說明什么”概括出體積概念。他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觀察、猜測、實驗最后驗證,逐漸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意義,發展空間觀念和數學思維能力。聽了這幾位優秀教師的課,使我深深感受到教師只有知道上什么,什么是重難點,選準切入點和教學方法,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才能上好一節課。

  二、教師要學會思考

  顧志能老師指出,數學知識,往往就是一種規定,思考規定背后的道理,那會讓我們變得更加聰明。一個有追求,愛鉆研,會思考老師的教學水平,努力縮短與優秀教師的差距。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更加努力學習,繼續好好研究教材,增進自己的教學水平,給孩子們呈現一堂堂精彩的數學課,讓孩子們在數學的世界里快樂的學習成長。

【小學數學深度教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2021年小學數學深度教學心得體會11-30

小學數學深度教學心得體會范文(通用13篇)06-12

數學的深度教學心得體會(通用7篇)11-26

有關數學深度教學的心得體會(精選12篇)11-04

2021初中數學深度教學心得體會(精選7篇)10-26

2023年有關小學數學深度教學的心得體會(通用20篇)03-27

小學語文深度教學心得體會(精選25篇)05-25

讀深度教學的心得體會11-26

美術深度教學心得體會04-07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永久在线免费视频 | 伊人精品青青草原 | 日韩全裸美女1区2区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不卡在线精品视频 | 一本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四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