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電算化實訓心得體會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大學生電算化實訓心得體會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學生電算化實訓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會計電算化是現代經濟管理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會計發(fā)展的一個歷史性的飛躍,是以計算機替代人工記賬、算賬、報賬以及對會計信息進行分析和利用的過程。 通過學習對于運用電算化軟件進行編制感覺非常方便,因為不需要像手工會計一樣都進行核算,只要保證之前的數據的錄入是正確的并且事先設定好報表格式和各個項目的各項內在聯系,通過對數據的導入就可以直接得到報表的內容,這樣就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而且結果也不容易出現差錯。雖然之前已經通過自學考過了會計從業(yè)資格,但是在系統全面的操作電算化中還是難免的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說在注冊系統時候沒有將系統的時間和賬套會計期間相統一,因此給后面的操作帶來了一些不便;在總賬管理系統操作中設置會計科目時候少設置了明細科目,結果在輸入期初余額時候才發(fā)現問題;在輸入數據的時候輸錯了數據,試算平衡結果是不平衡的;在制作憑證的時候憑證的制作日期發(fā)生了混亂,系統提示說制作憑證不序時,無法進行后面憑證的操作,但在自己糾錯和詢問老師、同學后找到了錯誤所在,也知道了該如何正確操作。與去年的手工做帳相比,在實習中我發(fā)現了電算化的許多優(yōu)點:從編制原始憑證、記帳憑證到登帳、結帳、編制報表,而電算化則不同,數據一旦進入系統,記帳、對帳、匯總編制報表等過程都是在一系列的設置成的體系中進行的;對于電算化中數據的使用與保存,只要通過賬套的輸出和導入功能便可簡便的實現了。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下面幾個過程:設定啟用日期,錄入賬套信息,設置分類編碼,建立賬套,按實訓要求增加三名操作員并設置權限,賬套數據的引入和輸出。設置基礎檔案,設置結算方式,增加修改會計科目,設置項目大類,并錄入期初余額進行試算平衡。設置憑證類別,進行數據備份。 2.總賬系統的主要業(yè)務操作和流程:首先了解公司的性質及主要業(yè)務。其次根據經濟業(yè)務填制憑證、掌握出納簽字、主管審核,修改憑證、憑證作廢、紅字沖銷、刪除、記賬等業(yè)務處理。應用總賬系統對憑證進行記賬、查詢各科目的總賬、明細賬、余額表等。在期末業(yè)務中,學會自定義結轉的方法、
期間損益的結轉、定義生成轉賬分錄等對機制憑證進行審核、記賬,最后對賬、結賬。 在實訓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第一,在錄入憑證時,憑證審核后,進行出納簽字時出現了沒有符合條件的憑證,原來是因為在定義憑證時沒有設置該項內容。
第二,輸入銀行對賬單時,日期不是超出范圍就不符合要求,進入時沒有選對日期,所以銀行對賬單總是出問題,要修改日期進入。
第三,在工資系統中定義公式時,病假扣款這個公式按照資料上的輸入了多次最后顯示公式非法,最后在老師的指導下發(fā)現了錯誤。
最后,在余額表生成出來時遇到的問題更多,很多數都不平,我們只好逐筆查找錯誤并對正明細賬,發(fā)現確實錯了后不得不進行反記賬、取消審核、取消出納簽字進行修改。然后再出納簽字、審核、記賬。再查看余額表中的數據是否正確了。
在實訓過程中,和同學一起解決出現的問題,這也構成每次實訓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通過相互之間提出的問題,使我們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譬如:有些東西感覺自己做的是時候明明沒什么錯誤,偏偏對賬的時候就是有錯誤,讓其同學幫忙看了一下,發(fā)現其實是個很小的錯誤。所以說,相互幫助是很重要的一點。這在以后的工作或生活中也很關鍵的。俗話說:要想為事業(yè)多添一把火,自己就得多添一捆材。此次實訓,我深深體會到了積累知識的重要性。在這當中我們遇到了不少難題,但是經過我們大家的討論和老師細心的一一指導,問題得到了解決。
一個月的實訓結束了,收獲頗豐,同時也更深刻的認識到要做一個合格的會計工作者并非我以前想的那么容易,最重要的還是細致嚴謹。社會是不要一個一無是處的人,所以我們要更多更快從一個學生向工作者轉變,總的來說我對這次實習還是比較滿意的,它使我學到了很多東西,為我以后的學習做了引導,點明了方向,我相信在不遠的未來定會有屬于我們自己的一片美好的天空!在這次會計實習中,我可謂受益匪淺。僅僅的一個月實訓,我將受益終生。
【大學生電算化實訓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電算化實訓心得體會06-11
電算化實訓總結06-11
電算化實訓報告03-17
電算化實訓報告02-11
電算化實訓報告心得體會11-28
電算化實訓心得體會范文03-31
電算化實訓報告心得體會03-13
大學生電算化實訓心得體會3篇11-13
電算化實訓總結范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