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禮儀心得體會范文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文明禮儀心得體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明禮儀心得體會范文1
文明禮儀是無處不在的,它體現的是一個人的道德修養素質的高低,它也能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友誼。首先帶給大家一個真實的故事:在公交車上,一個小男孩在吃著早餐,這時車到站了,母親在他耳邊耳語了幾句,只見他迅速跑下車回來時手里的吃完的早餐袋已不見了,原來他是下車扔垃圾啊!再轉頭看那對母子,他們手里的書竟是韓文書?!這樣普通的一幕,不由讓我想起一句話:素質,是一種習慣。仔細想想,無論是這位母親還是將來的孩子,文明素質如何,在這細節中已有了答案。
而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與素質不高對號入座的行為,都是人們在不經意時形成習慣后在舉手投足中表現出來的。中華民族悠悠五千年歷史,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中華禮儀。而我們如何讓文明禮儀在校園里源遠流長呢?
首先,我們著裝要得體,符合學生身份,體現出中學生篷勃向上的風采,因為儀表、儀容、儀態可以讓人一看便知道你的修養。升旗儀式,最為莊嚴。這凝聚了文明與熱血的國旗,在禮儀的包圍中更顯得鮮艷。此時此刻,國旗下的`我們要嚴肅認真、精神飽滿,不負于“禮儀之邦”這個美譽。課堂禮儀直接關系著一個班的榮譽與風貌,也體現了我們對老師勞動的尊重和肯定。我們應該認真聽課,積極舉手。校園禮儀就更重要了,下課后的休息時間,不隨地吐痰、亂扔紙屑、不拿粉筆頭玩、上下樓梯一律靠右行走、見老師要用普通話主動問好。我們還應該愛護花草樹木和一切公共設施,不穿越綠化帶,愛護清潔衛生,服從老師管理和接受值勤同學的。受到老師的幫助,應主動誠懇地說謝謝。同學之間也離不開禮儀,它像潤滑劑悄悄滋潤著我們的關系。在發生爭執或矛盾時,應該先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省。互相理解、寬容待人,培養比較好的協作精神,這才能使班級更加團結、同學友誼更加深厚。
中國以“禮儀大國”、“禮儀之邦”的美譽著稱于世。我們作為新世紀的接班人,更要繼承先輩們的優良傳統。把這屬于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發揚光大,我們作為在校學生,要養成文明禮貌、尊敬師長、愛護同學的良好行為習慣,成為一個品行兼優的有用之才。
文明禮儀心得體會范文2
在我們的生活中,時時刻刻要講文明、懂禮貌,不罵人、不打架,不做傷害別人的事情。
講文明有很多事例:比如扶持弱勢群體;再如給老年人、殘疾人讓座......做到尊老愛幼。《孟子.離婁下》說過愛人者,人恒愛;敬人者,人恒敬之。意思是你愛別人,別人也會愛你;你尊敬別人,別人也會尊敬你。由其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更能生動形象的表現出尊老愛幼的真正含義。
在我們生活中不但要尊老愛幼,還要禮貌用語。禮貌用語可以讓別人看出你是否尊重他人。例如:當朋友來你家坐客,客人到來時我們要禮貌的說:"請坐!""請進!"客人走時,要把客人送出門,說聲:"再見!"等客人走遠的時候才能回到家中,這也是文明、禮貌的`表現。
在社會上,很多人喜歡罵人、打人!這樣做是不對的。大聲罵人會撓亂公共秩序,動手打人一定會受到懲罰。如果你看到有人罵人或打架,一定要阻止,如果他們不聽你的勸告,或罵你一句或打你一下,一定不要慌張,一定要去最近的電話亭打電話尋求警察的幫助,千萬不可驚慌失措。
總之,大家一定要文明二字記在心中,同時提醒身邊的人也要講文明,做個講文明的人。
文明禮儀心得體會范文3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不會!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說:“中國欲存爭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人的文明修養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后天不斷完善的。要完善個人修養,首先要致力于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準,自己的修養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會公共文明的基礎。
而一個社會的文明氛圍對他的民眾亦有莫大的影響。為什么這么講呢?相信有的同學去過歐洲或日本,就很有親身體會。大的不說,只看看過馬路這樣的小事。只要亮起紅燈,縱使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外國人絕不會過馬路。他們認為這是必須遵守的公共文明。試問,在如此的氛圍中,有誰會肆無忌憚的闖紅燈呢?這就是社會氛圍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們不是從自身做起,這社會氛圍又從何而來呢?
有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在幼兒園。在那里,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說,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也一樣,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養成文明的習慣,使文明的觀念從意識層次進入無意識層次,使文明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
文明禮儀心得體會范文4
文明講禮儀是我國的優良傳統。也是作為中國人的必須條件之一。
文明讓世界更美好,我們每個人都要具備這種良好的.習慣。文明說話,文明做事。文明就要講禮儀。我們生活中基本禮儀:別人對你說話,你起碼要能接話,不能人家說了上句,你沒了下句,或者一味的說著啊啊啊,是是是。吃完飯退席時說:“我吃完了,你們慢吃。”坐椅子不要翹起來。吃飯要端碗,不要在盤子里挑揀。最后一個進門要記得隨手關門。送人走要說:“慢走。”洗了手不要隨意甩手,水會甩到人家身上很不禮貌。不隨地吐痰或扔東西,在學校也有很多禮儀,有些同學認為太麻煩了,沒有做到位。其實,這些禮儀不僅不麻煩,還可以讓校園更美好。作為學生我們更應該講文明,講禮儀。
現在很多禮儀,我們都要遵守。任何事情都要講禮儀,講文明。這樣別人會以你做榜樣。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就會有更多的人講文明,講禮儀。想象一下,如果人人都講禮儀,講文明,世界就是一個文明講禮儀的世界,該有多么美好啊!
禮儀是體現個人素質教養的主要方面,禮儀是一個人是否有道德的基本評價標準,一個人有禮儀就可以被重用,就能成大事,就能受人尊敬,就能成為別人的榜樣。從交際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人際交往中適用的一種藝術,一種交際方式或交際方法。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習慣做法。
講文明,講禮儀很重要。希望人人都可以做到。
【文明禮儀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文明禮儀心得體會06-09
學文明禮儀心得體會06-10
文明禮儀規范心得體會03-31
文明禮儀教育心得體會05-03
文明禮儀心得體會范文01-28
文明禮儀講座心得體會10-20
學文明禮儀心得體會02-23
文明禮儀心得體會優秀11-17
文明禮儀培訓心得體會12-23
文明禮儀培訓的心得體會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