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培養學生良好品質的心得體會范文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么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培養學生良好品質的心得體會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國際競爭的關鍵將是具有良好品質的高素質專業人才。綜觀我國基礎教育階段的思想教育,普遍存在著脫離小學生的現實生活,而僅僅局限于書本的知識,難以從真正意義上去觸動和影響小學生的心靈深處。因此,做為教育工作者必須順應時代的要求,切實轉變教育觀念和教學模式,以便為我國實現現代化建設培養出更多具有良好品質的未來型勞動者。
一、小學生良好品質養成的重要意義
良好的品質是一個人在行為、作風上所表現出的思想、認識和品性等本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指出,21世紀教育者的使命是幫助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共處。小學生正處在身心迅速發展又極具可塑性的人生階段,是施教的最佳期。緊緊把握住這個最佳培養期,從小學生開始接受良好的教育,養成真善美的優良品質,不僅對提高我國人口素質起到積極的作用,而且對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又添上了堅實的“磚瓦”。
二、小學生良好品質養成
從自身工作實際出發,說點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品質。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
1、小學生良好品質要在活動中培養。
影響小學生品質形成的教育因素只有成為小學生活動對象時,才能顯示它的意義和作用,小學生在校園的參與活動是很多的,有集體教育活動,還有日常生活、游戲等。這些都是培養小學生品質的很好契機。如節日中,小學生不僅要以語言、行動等表達情感,還要自己動手做些小禮物互相贈送,表達情意,交流情感,這在無形中促進了小學生社會性的發展。組織小學生經常對自己與別人的行為進行評議,能培養小學生團結、謙虛、合作、自信、明辨是非以及自我教育的品質。
2、小學生良好品質培養的過程可從品質的要素著手。
。1)從認識著手。認識是形成品質的基礎。其最主要的特點是具體形象性、表面性和片面性,根據這一特點,教師應考慮小學生的思維與道德觀念的發展水平,提供多方面的知識經驗,結合具體事物明辨是非,使他們學會判斷與評價。
(2)從情感著手。小學生的情感具有易沖動、易轉移和易感染等特點,情感在小學生的各項活動中直接或間接地發揮作用,并影響其心理、行為的健康發展。培養小學生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等高級情感,保護、鼓勵積極情感,改善消極情感,進而充分發揮情感在小學生各項活動中的功能,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3)從行動著手。行動是一種實踐練習。從行動著手也就是從練習開始。在實踐中培養情感,提高認識,再形成行為習慣。
3、多方相互配合,共同提高小學生素質。
小學生良好品質的教育是提高小學生整體素質的重要內容。因此,搞好小學生良好品質的教育和培養是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的責任。
。1)豐富小學生的社會情感。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的體驗,是在有機會體現社會環境中特別是人際交往中發展起來的。大量的活動,給小學生許多不同的感受,使小學生逐步有了深刻而豐富的情感。
。2)增加小學生的社會實踐。要培育小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錘煉不屈不撓的性格,就要增加社會實踐,使小學生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克服困難,樹立良好的自信心。
。3)重視榜樣的影響。榜樣是以他人優良的思想、情感和行為去影響小學生,它的特點是具體、形象、有感染力,小學生的思維具體形象,情感占優勢,榜樣的作用對小學生更為有力。因此,作為家長、教師,首先要以身作則,塑造良好的形象。
。4)發揮集體的影響。小學生生活在家庭、學校和社會集體中,集體的風格影響著每個學生。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這個影響因素積極創造良好的家庭氣氛、學校氣氛和社會氛圍。作為家長、教師,還要注意觀察,發現每個小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使小學生人人都有接受表揚和激勵的機會,人人都成為榜樣,創造一個有利于小學生良好品質養成的優良集體。
【培養學生良好品質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小班幼兒良好的行為及個性品質的培養總結07-21
孩子從小應培養的五種良好品質07-06
良好的品質教案05-18
培養良好師德心得體會06-09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心得03-09
學校關于良好意志品質的培養專題工作計劃07-07
幼兒園良好意志品質的培養專題計劃范文08-31
幼兒園良好意志品質的培養專題工作計劃09-10
培養幼兒良好睡眠教案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