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敬老院包餃子的新聞稿范文(通用20篇)
在當今社會生活中,新聞稿與我們的關系越來越密切,是企業永久、公開的記錄的一部分,是品牌內容的重要資產。你所見過的新聞稿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冬至敬老院包餃子的新聞稿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冬至敬老院包餃子的新聞稿 1
xx月xx日,xx協會“大愛之行”項目社工在xx村敬老院舉辦以“齊動手,包餃子,樂重陽”為主題的社區活動,參加此次活動的共有27名留守兒童以及部分敬老院老人。活動旨在培養留守兒童動手能力,提高留守兒童與老人情感交流的意識。
項目社工一大早就來到敬老院布置活動場地并組織留守兒童進行簽到,大部分孩子已早早在此等候。看到社工前來,留守兒童們紛紛向項目社工展示各自帶的蔬菜,有青菜、豆腐、胡蘿卜等,品種豐富。
9點30活動正式開始,首先,項目社工向參加活動的小朋友介紹了此次活動的背景、主題及意義,并和留守兒童共同約定了在包餃子的過程中要注意的規則:保持安靜,洗手剪指甲,尊重老年人的.生活環境等。然后,項目社工為留守兒童分配任務:摘菜、洗菜,絞肉餡等,讓留守兒童共同參與到制作餃子的各個環節中來。由于留守兒童眾多,活動場地狹窄,為避免出現場面混亂,項目社工將留守兒童分成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第四組,每組請一位敬老院老人指導留守兒童包餃子。經過兩個小時的忙碌,一個個形態各異的餃子展現在大家面前,項目社工把大家制作的充滿祝福和孝心的“作品”分給敬老院的老人并讓每位留守兒童將這餃子帶回去與自己的爺爺奶奶分享。最后,留守兒童們拿著親手參與制作的餃子拍照留念。
此次活動形式新穎,留守兒童參與熱情很高,超出了預估的人數,同時也吸引了村民的關注,并在包餃子的過程中積極地為項目社工和留守兒童做指導。活動中項目社工更多地為留守兒童分配任務,讓其參與到活動中來,既培養留守兒童的動手能力,又增加了留守兒童與老人溝通交流的機會。
冬至敬老院包餃子的新聞稿 2
為了讓轄區和敬老院的老人們感受冬至的氣氛、感受社區的溫暖,12月22日上午,塘下社區組織開展“情暖冬至、關愛老人”冬至主題活動,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20余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活動當日,塘下社區的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們早早地來到敬老院,通過明確的分工開始操作,煮湯圓、送湯圓,大家各自忙開,不久一碗碗熱騰騰的湯圓就新鮮出爐,同時志愿者們還幫老人們收拾衣物并打掃了房間,讓老人們都能過上一個溫暖的'節日。
據悉,此次活動不僅增進了老人與社區的感情,也增強了居民群眾的認同感、歸屬感、幸福感。
冬至敬老院包餃子的新聞稿 3
冬至來臨,為了讓在轄區獨居老人、困難老人感受社會大家庭的溫暖,12月19日上午,新海街道常樂社區開展了“喜迎冬至 社區送溫暖”走訪慰問送溫暖敬老志愿服務活動。
為了能使轄區困難群體度過一個溫暖的冬天,12月19日,新海街道常樂社區走訪慰問了轄區8戶困難群眾,為他們送去了水果、清油、面粉、酸奶、餃子等慰問品。
慰問中,每到一家,社區都會與他們親切交談,詳細詢問他們的生活狀況及生活上的困難和問題,并想方設法為他們解決,真正讓困難群眾過個“暖冬”。居民拿到送去的`等物品時,激動的說道:“感謝政府對我的關心,有你們的關心我們真的感到很安心、很幸福。”
據悉,迎冬至送溫暖活動是社區開展“暖冬行動”系列活動之一,這傳承了傳統民俗文化,弘揚了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下步,社區還將開展居家養老關愛轄區老人活動,以此提倡和踐行尊老敬老的中華傳統美德,營造愛老、敬老、助老和養老的良好氛圍。
冬至敬老院包餃子的新聞稿 4
12月23日,城中區南川西路街道辦事處香格里拉社區與民政局、伊客拉穆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在社區開展“情暖冬至、關愛老人慰問活動”。
當天, 社區將老人們邀請到社區黨員之家,為老人們送上冬至的祝福,與老人貼心交流,詢問老人身體狀況及生活情況。香格里拉社區黨委始終惦記著轄區的獨居老人們,并計劃著在2018的工作中推出“結對幫扶”的暖心舉措,安排社區黨員和網格長、志愿者、物業公司與轄區獨居老人“結對子”,為獨居老人繳水電費、換燈泡等微點服務,進一步發揮社區黨員之家作用。
此次舉行“情暖冬至、關愛老人”活動,再次向全社會展示了社區黨員之家關愛群眾、樂于奉獻的良好形象,宣揚了中華民族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進一步拉近了與轄區群眾之間的距離。
弘揚孝道、感恩祖國,激發更多黨員、志愿者的榮譽感和全社會關注空巢老人的意識,踐行孝道,弘揚香閣孝道精神。讓困難孤寡老人在寒冷的冬季感受到政府、社會大家庭的溫暖和關愛。
冬至敬老院包餃子的新聞稿 5
冬至在被薄霧封鎖下悄然而至,為弘揚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促進小志愿者尊老、敬老、愛老的行動力,增強社區長者對社區的歸屬感和自我的幸福感,小小志愿者在社工的帶領下,借助這個冬至佳節對社區高齡、獨居長者以及環衛工人表達關懷,于20xx年12月21日開展以“冬至的暖心使者”為主題的慰問活動,上門慰問轄區內的多位長者,并到街道上為環衛工人送去手套和圍巾,使老人和環衛工人感受到冬至里來至小小志愿者的溫暖。
志愿九峰,情暖寒冬,小小志愿者在行動。冬至的風聲在耳邊低語,嘗試著勸退外出的人。小志愿者身著火紅的小背心,像一個移動的小火炬,溫暖了寒冷的天氣。此次上門慰問活動,小志愿者們都踴躍報名參加,都在為能為老人送去冬日立的溫暖而爭取著。小志愿者們與社工首先來到了一位照顧癱瘓老伴的爺爺家,聽著爺爺講述自己數年如一日的細心照顧老伴,小志愿者們主動送上了慰問品,并向爺爺送去自己的祝愿,“爺爺您辛苦了,希望奶奶早日康復。”癱瘓在床的奶奶雖然不能說話,但聽到小志愿者們的祝愿后留下了感動的熱淚。
在社工的帶領下,小志愿者們來到了一位七十二歲高齡的奶奶家住,社工表明來意后老人十分感動,“感謝你們咯,你們好乖啊,現在黨的政策好,辛苦你們來看我了”。社工與小志愿者慰問了轄區內多位高齡老人,小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積極性高,表現較好。
給手和脖子保暖、為心增溫。在轄區內有這樣一群人,不管刮風下雨、日曬雨淋,他們每天都要維護和打掃街道范圍內公共場所的衛生,他們多數年齡在五十到七十之間,他們就是社區環衛工。寒冷的冬季早已到來,但社區環衛工卻還沒御寒的.手套,有的老人的手被風刮成了醬紫色,脖子也通紅。社工組織起小志愿者一起向環衛工人贈送手套與圍巾,希望他們在辛苦的工作中,能多一份溫暖。
本次活動是九峰街道“旭日志愿服務支隊”的又一次助老愛老活動。在一次次溫暖的志愿服務中,小小志愿者的尊老、敬老、愛老情懷已根深蒂固。本次活動不僅是單純的敬老、愛老慰問活動,更重要的是一次具有教育意義的活動,小志愿者們都從此次活動中受益匪淺。
冬至敬老院包餃子的新聞稿 6
窗外寒風凜冽,室內歡聲笑語。有著濃郁中國味道的冬至節來臨,為讓廣大居民尤其是孤寡老人在寒冬里感受到傳統節日喜慶熱鬧的氛圍,12月20日下午,濱河社區開展了“情暖冬至·關愛老人·與愛同行”主題活動,社區干部、老黨員、孤寡老人30多人歡聚在一起說節氣、包餃子。
活動中,一些熱心居民也從家里拿來案板、搟面杖加入其中,她們有揪面團的、有拌餡兒的、有搟餃子皮的、有包餃子的、有下餃子的,在一片歡聲笑語中,熱騰騰的.餃子不一會兒就新鮮出鍋。
活動中,86歲的李桂香奶奶說:“現在的社會真好,在冬至日都有人管我們了,今天還給我們準備餃子吃,陪我們聊天,要感謝政府、感謝社區。”老人臉上掛滿了笑容,暖在了心里。
活動結束后,社區黨總支書記李娥、總支委員王桂萍、程莉又為行動不便的老黨員、孤寡老人家送上了熱騰騰的水餃,讓他們真正感受到了黨的關懷和社區干部的關心。
冬至敬老院包餃子的新聞稿 7
冬至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為進一步弘揚傳統民俗文化,讓社區居民能夠體驗到濃濃的節日氣氛。12月21日上午,和平社區開展“ 溫暖冬至 情滿社區”主題活動。
活動現場,社區邀請居民、志愿者、一起準備餃子餡,有的和面,有的包餡,有的煮餃子等等,大家開心的圍在一起包餃子,相互傳授包餃子的經驗,人多力量大,不一會餃子就擺滿了桌子。經過短暫的等待,熱氣騰騰的餃子就出鍋了,大家一邊吃餃子一邊嘮家常,現場歡聲笑語,其樂融融。熱熱的'餃子暖身暖心,工作的辛勞似乎隨著餃子的陣陣香味消失了。
隨后社區與黨員志愿者們上門為困難家庭、空巢老人、特殊家庭送去冬至餃子,與他們共度冬至節日,送去關懷和溫暖。
通過此次活動,讓老人及困難家庭感受到了社區的溫暖,弘揚奉獻、團結、互助、有愛的社區精神。
冬至敬老院包餃子的新聞稿 8
在冬至節即將到來之際,為了體現黨和政府對空巢困難老人的關心和關愛,先鋒路街道文化社區組織志愿者聯合西固區民政局志愿者為空巢困難老人送溫暖,將冬至節溫暖送到轄區空巢老人家中。
本次慰問活動的對象是空巢困難老人,文化社區志愿者給老人送去手工餃子2袋,一盒雞蛋。在慰問過程中,志愿者深入了解慰問對象的家庭狀況,傾聽他們在生活中的實際困難,鼓勵他們振作精神、堅強面對生活中的.困難。
此次活動的開展,切實把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送給了每一位空巢困難老人,讓老人過一個快樂,溫暖、幸福美滿的新春佳節。
冬至敬老院包餃子的新聞稿 9
為了讓曙光街街道曙南社區失獨老人和困難家庭提前感受到冬至的祝福和溫暖,感受到來自黨的關懷和政府的關愛,2021年12月20日上午,曙光街街道曙南社區開展冬至慰問活動,為轄區10余戶失獨家庭和困難家庭送去冬至的問候及慰問品。
收到節日祝福及慰問品,居民笑逐顏開,倍感溫暖,并表示將在今后更加支持社區工作,為社區貢獻自己的`力量。
通過本次慰問走訪,不僅弘揚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更增加了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讓居民真切地感受到了社區的關愛。
冬至敬老院包餃子的新聞稿 10
“劉奶奶,今天冬至了,我們今天吃餃子,看,餃子面、餃子餡我們都準備好了……”12月21日,新北街道包保領導、機關科室人員、裕川家園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工作人員和社區“紅色管家團”志愿服務隊專程來到堰賓里小區小劉和小馬兩位高齡困難獨居老人家中,為她們包餃子,并送去冬日里最溫暖的問候。
一大早,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們便拎著提前準備好的面粉、肉餡等慰問品來到小劉老人家中。劉奶奶看到志愿者的到來趕緊出來相迎,親切地握著志愿者的手往屋里帶。據了解,劉奶奶今年已經82歲高齡,唯一的兒子去世,兒媳和孫女家住的.較遠,不能經常過來照顧。本該享受天倫之樂的老人只能一個人面對孤獨和寂寞,社區了解到情況后,將劉奶奶列為“空巢關愛”服務中重點關注的對象,經常入戶陪劉奶奶嘮嗑,噓寒問暖。此次恰逢冬至,街道社區又一起來到老人家中,陪老人一起過節日。
在老人家中,大家分工合作,有的陪劉奶奶聊天,有的打掃衛生,有的為老人包餃子,忙得不亦樂乎。和面、搟皮、拌餡、捏合,沒一會兒功夫,圓滾滾的餃子就包好了。一碗碗熱氣騰騰的餃子擺上桌后,大家和劉奶奶一邊品嘗著美食,一邊分享著快樂,在熱鬧溫馨的氛圍中迎接冬至。
隨后,志愿者來到83歲的高齡獨居老人小馬奶奶家中,將熱騰騰的水餃遞到她手中。老人看到志愿者為她端來熱氣騰騰的餃子,激動得熱淚盈眶:“大節小節,社區總是這么惦記我,心里比餃子還熱乎,真的謝謝你們。”
“此次冬至慰老服務活動讓社區高齡、困難的獨居老人們感受到社區帶給他們的關懷,增進了老人與社區的感情,也增強了社區的凝聚力。”裕川家園社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社區將不斷提升社區服務老年人的水平,繼續把關愛、服務“特殊群體”老年人作為一項長期性工作,努力開創社區老年服務工作的新局面,讓裕川家園社區黨群活動服務陣地更有“溫度”。
冬至敬老院包餃子的新聞稿 11
冬至是我國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包含了許多傳統文化。為進一步弘揚民俗文化,繼承傳統習俗,享受健康生活,彰顯傳統文化魅力,讓轄區高齡老人、保潔員、夕陽紅舞蹈志愿隊體驗節日的愉快氛圍,感受黨的關懷,20xx年12月17日上午,殷家莊社區開展了以“寒冬送溫暖 冬至暖人心”為主題的冬至慰問活動,為他們送去節日的問候和滿滿的情懷。
活動伊始,社區保潔員、夕陽紅舞蹈志愿服務隊的成員們歡聚在社區四樓市民之家,殷家莊社區黨支部書記李得春同志對社區保潔員以及舞蹈志愿服務隊成員進行了慰問,對他們在背后默默支持社區工作表示感謝,同時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繼續努力,在自己的崗位上繼續認真工作,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創新工作方法,以更好的工作成績來回報廣大居民對我們的肯定和認可。其次,社區保潔隊長和夕陽紅舞蹈志愿服務隊長分別分享了他們一年以來的工作經驗和表演經歷,并表示:社區提供了好的平臺,我們今后會更加努力工作,積極參加各種活動,為社區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最后,在冬至來臨之際,李書記為他們送上了餃子和慰問品,代表社區向與會人員及其家人致以節日祝福!
之后,社區黨支部書記李得春帶領工作人員走訪慰問了8戶高齡老人,在老人們的家中,李書記同老人們一起聊天嘮家常,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和身體狀況,詢問他們有什么需求,存在什么困難;同時叮囑他們冬季天冷風寒,一定要注意加衣保暖,最后為他們送上了冬至的`餃子和祝福。老人們紛紛表示:黨和政府一直惦記著我們,時刻想著我們的冷暖,在節日的時候總會給我們送來慰問和祝福,切實讓我們感受到了濃濃的關懷和溫暖。
此次活動,不僅進一步傳承了中華民俗文化,也把黨支部的關懷送到了老人們的心中,深入密切了與群眾們的關系,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和號召力,同時增強了轄區居民群眾對社區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冬至敬老院包餃子的新聞稿 12
12月21日恰逢冬至,龍泉社區黨委帶著祝福走訪慰問了轄區困難家庭,深入了解困難群眾的生活情況,把社區的溫暖傳遞給他們。社區為每個困難家庭都發放了慰問金,詳細了解了他們的`生活、飲食起居、健康狀況等信息,關切詢問了供暖等民生問題,了解他們的.困難和訴求,鼓勵他們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遇到棘手的問題及時與社區溝通。同時社區還邀請了一些困難家庭的代表到社區座談,傾聽他們的心聲,讓他們在社區找到一份歸屬感與幸福感。
貧困家庭是社會的弱勢群體,所以需要我們更多的關愛,慰問金有限,但是這份真摯的情誼是無價的。通過走訪慰問,不僅體現黨和政府對困難家庭的關心和愛護,也使社區困難家庭充分了解到社區對他們的重視,讓他們堅定信心,對未來的日子充滿希望。
冬至敬老院包餃子的新聞稿 13
冬至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氣,從古到今都有“冬大過年”的說法,隨著冬至的來臨,天氣也越來越冷,為了關懷孤寡老人,共度冬至節日。20xx年12月21日電子西街社區聯合雁塔愛心服務中心開展“情暖冬至,關愛老人”冬至敲門活動,為社區的孤寡老人、困難老人和退役軍人送去了冬日的溫暖。其中慰問品由雁塔愛心服務中心提供,餃子由社區志愿者在社區親手包制,將這份滿滿的真心送到這些老人們手中。
在走訪慰問中,社區尤書記細心的.和老人進行交談交流,囑咐老人要注意保養好身體,同時遇到困難要及時向社區反映,多向社區提出意見和建議。老人對此次的慰問活動非常的感激,嘴里說著”還想著我們”并連連向工作人員道謝。
關心老人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責任,也是社區服務的重點之一,為了使老人不再感到孤單和寂寞,我們會定期上門看望孤寡老人和困難老人,逢年過節送去節日慰問,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在精神上都給予他們關心和照顧,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冬至來臨之際,社區黨支部把黨和政府的關懷溫暖送到了優撫對像和退役軍人心坎上。心貼心答疑解惑,傾聽退役軍人意見,幫助解決退役軍人實際困難,推動全社會尊崇、關心、關愛退役軍人,形成了良好的氛圍。
冬至敬老院包餃子的新聞稿 14
為關愛富竹山村孤寡老人,增添傳統節日——冬至的節日氣氛。在20xx年12月22日早上,富竹山村黨工委聯合寮步志愿者協會富竹山村志愿服務站、網格辦組織黨員、工作人員、志愿者和網格員共近40人給孤寡老人們送上節日禮物,深情慰問了老人的日常生活,在冬日里帶給了他們一份溫暖。
盡管寒風瑟瑟,天氣陰涼,也難掩黨工委干部、志愿者們等的.熱情。在村委黨員、社工的帶領下上門慰問,活動一共慰問了富竹山村80歲以上老人52人。
活動分為3個小組,由干部帶領工作人員分別到各村小組給他們送上了大米和花生油、送上滿滿的關愛和祝福,老人們都紛紛表示感謝和感動,讓他們找到了更多更實際的存在感。
活動長達2小時,長時間地提著重物并沒有看出工作人員絲毫的疲憊感,反而活動越深入越是興奮。為他們點贊!
敬老助殘,關愛社會弱小群體此類工作是我們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我們富竹山村黨工委務必領導黨員、工作人員、志愿者等在這方向上不斷前進,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冬至敬老院包餃子的新聞稿 15
俗話說“冬至大如年”,為了能讓轄區的獨居、孤寡、殘疾老年人能過上一個溫馨的冬至,12月21日,徐家營街道北方社區黨總支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志愿者聯合行動,為轄區的'特殊老人送去關懷和溫暖。
在老人的家中,志愿者們與老人促膝談心,了解老人的身體狀況及飲食起居情況,使老人們親身感受到社區的關心。獨居老人張大爺高興地說:“感謝你們的關心,這么冷的天,還到我家里來看望。現在黨的政策好了,隨時關心我們老年人,讓我們感受到社會帶給我們的溫暖,雖然我子女不在身邊,但也不覺得孤獨。”
關愛老人,尊老助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通過這次的探訪慰問活動,不僅使轄區老人和社區大家庭的心貼的更近,而且進一步營造了“敬老、愛老、助老”的良好氛圍。
冬至敬老院包餃子的新聞稿 16
冬至是我國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重要節氣,古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各地在冬至這天也都會烹制特殊的飲食,以表示對冬至的重視。如北方人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而我們寧波有冬至吃大頭菜烤年糕的習俗。為了讓幼兒了解冬至節內涵,弘揚民俗文化,博雅幼兒園在12月21——22日,組織了一系列“濃情冬至,情系博雅”冬至節系列活動。
活動一、精彩活動了解冬至由來
12月21日各年級組老師組織幼兒觀看相關視頻故事,了解冬至節的由來。
學念“九九歌”,知道“九”的含義,知道古代中國人民認為過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肯定已經到來。
活動二、親子包餃子共慶冬至
12月22日上午,幼兒園內洋溢著節日的歡悅與忙綠。除了讓孩子們了解冬至的由來外,大班的老師還把廚房搬到課堂,讓孩子們學著包餃子,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讓他們感受包餃子過冬至的那份快樂。有的班級邀請家長們來到幼兒園,同孩子們共度冬至節。活動中,家長與孩子們一起搟面皮、包水餃,歡聲笑語,其樂融融。在共同感受包餃子的過程中,孩子們可愛的展示了他們的童真童趣——其實我也行!
活動三、品嘗餃子親情濃濃
餃子煮好后,孩子們和家長一起品嘗自己的勞動成果,體驗自己動手制作美食的樂趣。
通過本次系列活動,不僅讓孩子們知道了冬至的來歷和冬至要吃餃子的習俗,并且真切的感受到了勞動的歡悅。讓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在孩子身上不斷的傳承下去。歡聲笑語中更滲透著博雅幼兒園人文教育的精髓。
冬至敬老院包餃子的新聞稿 17
當我們迎來全年白晝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時,便是冬至日了。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制定出來的,也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這一天,民間有吃水餃、湯圓的習俗,以期盼即將到來的新的一年有個好兆頭。
自此起,氣溫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冷的時期,而最先帶來凜冬已至這個消息的`肯定是涼絲絲、亮晶晶的冰了。你看,它終于被孩子們盼來了。
小班的寶貝正全神貫注地探索著這些神奇的冰塊呢!有的拿木棒戳戳,有的用積木敲敲……還有的將冰小心翼翼地放在手心,張著忽閃忽閃的大眼睛,仿佛要把其中的秘密一一看盡。
老師耐心地給小朋友們講著冬天里冰的故事,孩子們一邊聽著一邊等待小小冰一點點變小,涼涼地落在手心,然后再不時地看一看小伙伴手里的冰,笑著、討論著……看得出他們都很喜歡這位冬天里特別的"小使者"。
雖說,冬至已是嚴寒,風漸烈,雪將來,但看那遠處操場上蹦跳的"小青蛙"們,就很難覺得冬天是冷的。
湊近了一瞧,原來是小班的寶貝在曲暢媽媽的邀請和帶領下,來到大操場上進行"青蛙跳跳"的體育活動呢。曲暢媽媽還心細地為寶貝們準備了可愛的青蛙頭飾。看著那些"小青蛙"一起蹲蹲起起的做著游戲,真是快活呀。人們常說"冬天到,多動多跳,福氣到"。愛運動的我們的小寶貝自然該多多鼓勵噢!
冬天雖然很冷也很長,但老師對孩子們的愛卻是滲透在這一天天的日子里的,這一天天里有期待,有祝福和陪伴。就像小班的老師延用了"冬至"這一天的民間習俗畫"九九消寒圖",來記錄和孩子們一起走過的冬日。
據說從冬至這一天起,數八十一天,春天就會來到,老師帶著孩子們用手指點畫九片花瓣,一天畫一片,待畫完九朵梅花,春天也就盼來了。這不僅是陪著幼兒過冬,也是在引導他們在心中存有期盼和溫暖,學會守望。
冬至敬老院包餃子的新聞稿 18
又是一年冬至到。冬至是中國農歷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俗話說“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今年的冬至,桐廬博物館舉辦了一次包餃子活動。
活動開始,由杭商院的志愿者們在一旁和餃子餡兒,我們的講解員則開始給小朋友們徐徐講起與冬至相關的知識。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根據影子特征測定出了冬至。到了現代就是根據天文科學測定了,太陽運行至黃經270度,直射南回歸線的這一天便是冬至。
講解員在敘述的同時還帶有圖文展示,陽光直射南回歸線是冬至,陽光直射北回歸線就是夏至。小朋友們聽的格外認真,也激發了濃厚的興趣,時不時的提出疑問及見解,活潑的互動顯得課堂更加生動有趣。
餃子餡兒和好,工作人員將包餃子所需的器材一應準備好放在桌上,同時請陪同前來的家長到休息區休息,讓小朋友們全程自主完成包餃子。過程中,大家包的餃子形狀各式各樣,雖說有的并不是很好看,但是都樂在其中。餡兒全部包完后,工作人員準備將餃子收在一起去煮的時候,趙樂樂和同學忙捂住自己身前的餃子,開口道:“有袋子嗎?我要把餃子帶回家!”工作人員上前了解情況并勸說后,這幾位同學終于笑著主動將自己包的所有餃子放在大盤子里,與其他小朋友們包的.餃子一起。
鍋里的水咕嘟咕嘟冒著泡,小朋友們就圍在鍋邊盯著,心里美滋滋的。餃子起鍋后,所有的小朋友和家長一起品嘗了孩子們的勞動成果。包餃子可以鍛煉動手能力,互不相識的小朋友們一起包餃子一起吃,這就是分享的樂趣。傳統節日要保護,優良的傳統禮儀更要發揚。
冬至敬老院包餃子的新聞稿 19
俗話說:“冬至到,吃水餃”。冬至是我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為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營造鄰里互助、溫馨和諧的社區環境,讓居民感受到社區大家庭的溫暖,12月21日冬至節上午,河南省洛陽澗西區周山路街道中泰花城社區開展“溫暖冬至,情暖中泰”迎冬至包餃子關愛老人活動。
齊動手 包餃子
冬至當日上午,天氣雖然寒冷,卻抵擋不住大家的熱情,中泰花城社區黨群協商議事會的樓棟長、志愿者們早早來到現場,忙碌起來。大家各司其職,這邊熱火朝天的切菜剁餡,那邊手腳麻利地搟皮包餃子,與社區工作人員邊包餃子、邊交流著小區內的日常工作,有說有笑,熱情滿滿。
“今天就是冬至了,能和大家在一起包餃子,真的很開心!”樓棟長吳姐說道。
分餃子 共溫暖
活動后,社區工作人員與樓棟長、志愿者將煮好的熱氣騰騰的愛心水餃,送到空巢老人和行動不便的老人家中,在弘揚民俗文化、傳遞社區溫情的同時,也是一份滿載著愛心和溫暖的.傳遞與分享,讓老人們感受到節日的溫暖和社區大家庭的溫馨。居民莊師傅激動地說:“大家給我送來的餃子,我吃了心里暖得很,味道也香得很!”
此次冬至關愛老人活動,讓大家感受到了冬至別樣的溫情。香香的餃子烘托的節日氣氛,也帶來了滿滿的友誼與幸福,更增進了社區鄰里情誼,營造了和諧溫暖的社區氛圍。
冬至敬老院包餃子的新聞稿 20
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冬至“吃餃子”是中國的傳統習俗,12月21日,東營區黃河路街道匯泉社區華納樂府小區網格員上門為宋大爺家包了一頓熱騰騰的餃子。
宋大爺家住在匯泉社區華納樂府小區,網格員通過入戶走訪了解到宋大爺因突發腦溢血癱瘓在床不能自理,生活起居都需要照顧,老伴畢阿姨身體狀況也不是很好,加之子女不能常在身邊,網格員只要有時間,都會到老人家里,陪老人聊聊天,幫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冬至下午,網格員王愛紅、張園園,社區工作者張玉國與物業等人來到宋大爺家中和老人圍坐在一起和面、剁餡、切肉、調餡等等忙的熱火朝天,你搟皮、我包餃子,大家忙的不亦樂乎。現場氣氛十分和諧,一片歡聲笑語,熱鬧非凡,到處洋溢著“家”的溫馨,兩位老人高興的合不攏嘴,十分感動。
吃完餃子,網格員幫助老人打掃完衛生才準備離去,老人拉著網格員的手久久不愿松開,一個勁的說著感謝的'話:“餃子很香,我們吃了心里很暖。”
“暖暖的一盤餃子,既干凈又營養,誰都有老的一天,老人都希望被他人關懷,我們今天為別人,別人將來為我們。用自己的溫暖與愛,去服務老年群體,把平凡而渺小的點滴事做到深入人心。冬日至,幸福至,愿天下老人眉目舒展,老有所依。”幾位社區工作者講道。
【冬至敬老院包餃子的新聞稿】相關文章:
冬至包餃子新聞稿12-13
冬至敬老院包餃子新聞稿(通用17篇)12-22
冬至敬老院包餃子新聞稿(通用24篇)12-24
師生冬至包餃子新聞稿12-18
學生冬至包餃子新聞稿12-17
工會冬至包餃子新聞稿12-24
公司冬至包餃子新聞稿12-26
冬至包餃子活動的新聞稿12-22
冬至包餃子新聞稿(精選15篇)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