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數學期末復習計劃設計
一、復習指導思想:
1、一冊教材學完,學生頭腦中的知識結構處于雜亂、含糊、無序的狀態,必須進行系統歸類、整理、綜合,幫助學生形成網狀立體知識結構系統。歸納過程中,要讓學生有序地多角度概括地思考問題,溝通內在聯系。
2、進行區別比較,包括縱向、橫向的比較。分析知識的意義性質、規律的異同,把各方面的知識像串珍珠一樣連接起來,納入學生的認知系統,便于記憶儲存,理解運用。
3、復習內容要有針對性。對學生知識的缺陷、誤區、理解困難的重點、難點、疑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復習理解。復習課知識的覆蓋面廣、針對性和系統性要有機結合。
4、復習課不能忽視教師的主導地位:教師要主動理清知識體系,分層、分類、分項,拉緊貫穿全冊教材的主線。發現學生普遍不會的,難理解的,遺漏的要重點講。善于把多方面知識進行綜合復習,注意知識的多變性、包容性。
5、教師要認真設計好每節復習課所重點講解的例題。每一節復習課要環環相連,每道復習例題要體現循序漸進。一道復習例題擊中多個知識點,起一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
6、復習中的練習題,不是舊知識的單一重復,機械操作,要體現知識的綜合性,體現質的飛躍,訓練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創造性。
7、復習課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可以發動學生歸類分項,發動學生出題,發動學生討論,讓學生去求異、聯想、發散,主動探索,尋查知識點,讓學生形成知識框架。
二、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三年級班的孩子們的大部分學生學習較為主動,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基礎知識比較扎實。但整體較為浮躁,特別是在計算方面,粗心現象普遍存在,經常出現抄錯數,寫錯符號,忘記進位等情況。班里還有少部分學生學習狀態不穩定,在學習習慣、思維方式等方面都不盡人意,不善于學習,不愿意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沒有好的學習習慣,自我控制能力不夠,注意力不集中。基礎知識較差,口算、筆算水平,無論速度上還是正確率上,都有待提高;學習方法上,更要進一步加強,他們面對問題,只知道生搬硬套,不能舉一反三,靈活運用。因此,復習時要抓好兩頭,既要補差,又要注重培優。
三、教學目標:
1、回顧、梳理、反思本學期所學內容,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絡。
2、通過總復習使學生在本學期學習到的知識系統化。鞏固所學的知識,對于缺漏的知識進行加強。
3、注重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復習時,不僅復習相應的知識點,并且把相應的`知識點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
4、通過形式多樣化的復習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復習活動中經歷、體驗、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5、有針對性的輔導,注重尤其是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給予幫助,扶優補差,使全體學生得到提高。
四、復習內容:
1、數與計算:
(1)在整理與復習中回顧整個第一學段的相關知識。
(2)結合生活中的實際運用復習兩位數乘兩位數以及小數、分數加減法,比較小數、分數的大小以及加、減、乘、、除等豎式計算,通過估算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
重點: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
2、空間與圖形:
整理回顧“空間與圖形”領域第一學段的相關知識,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促使學生在該領域構建系統的認知體系。
重點:
(1)認識對稱、旋轉和平移,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的對稱圖形。
(2)能熟練運用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計算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面積。
(3)能根據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合理運用長方形與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中的面積問題。
3、統計與平均數問題:
理解平均數的含義并能看懂簡單的統計圖表,對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推斷,能根據所收集的數據學習求平均數。
重點: 理解平均數的含義,會求平均數。
4、小數、分數:
使學生能認、讀、寫簡單的小數、分數;感受比較大小的過程;會進行一位小數和同分母分數的加減運算,能解決一些相對簡單的問題;能運用小數、分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進行交流。
5、面積:
使學生能正確認識面積的含義,體會并認識面積單位,會進行簡單的面積換算;會用公式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三年級下冊數學期末復習計劃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下冊期末復習計劃06-12
數學下冊復習計劃設計04-16
數學三年級下冊期末復習計劃04-18
蘇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的期末復習計劃07-13
三年級下冊數學期末復習計劃04-18
數學五年級下冊期末復習計劃04-18
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期末復習計劃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