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研活動計劃
中學教研活動計劃
一、指導思想
認真落實二期課改的精神,努力貫徹兩綱教育進課堂的要求,積級推進課程教材改革。結合本校實際,依托校多媒體網絡教學系統,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本,認真有效地開展教育教學研究。深入挖掘教研組內的教學潛力,提倡教學嚴謹、科學、務實。嚴格執行學校的各項教學制度,認真地完成各項教學任務,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數學教學質量。加強教研組建設,經驗,發揮優勢,改進不足,聚集全組教師的工作力和創造力,努力使數學教研組在有朝氣、有創新精神、團結奮進的基礎上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二、工作目標
1. 以學生發展為本,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 提高學科的教學效率和質量。
2. 依托多媒體網絡教學系統,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富有個性地和創造性地學習,真正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性轉變,促進學生知識、技能、情感和價值觀的.整體發展。
3.以校本教研活動帶動教研組常規建設,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以教學帶動教研,深化數學課題研究,提升數學教師科研素養,促進教師專業成長與發展。
三、工作要點
(一)教研組要為教師專業化發展提供舞臺
1.開展課題研究:以備課組為單位,預備和初一年級重點在利用網絡平臺,讓學生體驗多樣式的,培養學習興趣,學會自主學習;初二年級繼續在“教學情境的創設與問題情境的設計”方面進行探討;初三年級重點在如何選好例題,提高初三復習的針對性、有效性方面作研究。
2.組織本組教師學習專業教學研究人員進行的專題學術報告、理論學習輔導講座、教學現場指導以及教學專業咨詢。
3.為教師的同伴互助合作、專業發展提供一個互助共升的平臺,利用校園網建立教師的“學習交流平臺”,“教育資源平臺”,教師的教案、經驗總結、課件等成為大家共享的教育資源。
﹙二﹚立足課堂,促進有效教學
1.本組教師每學年至少上一次公開課,營造良好的聽課氛圍,讓上課的教師在組內提前說課,聽課后及時在組內交流反思。組織教師認真評議,就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使用,教學思想的滲透提出反思。鼓勵教師積極申報校級、區級和市級的公開課、研究課。同時,每學期提供一個好的教學案例和一篇教學論文。
2.第五周邀請教研員李老師和區中心組成員參加我校數學教學研討會,內容:一堂區級公開課及評課,教研組經驗交流等。
3.組織青年教師參加區數學教研組舉辦的聽評課學習活動,博采眾長。
4.組織青年教師參加“兩綱教育進課堂”的教學評比。
5.關注中考:關注中考試題趨向。研討一兩份中考模擬試題,把握好中考的復習,聘請校外專家給學生、家長進行學法指導專題講座。
(三)做好常規質量監控,做到周周清,段段清。
1.作業批改:作業布置適中,有針對性。利用好電子題庫,使不同層次學生都有提高。批改及時,認真,負責,規范,強調有發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評,有錯必糾。
2.復習考試:認真統一,有針對性,講實效。
3.課外活動輔導:滿足不同層次學生不同需求,認真組織課外興趣小組和探究性活動,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采取有針對性的幫教工作。
(四)加強備課組建設,發揮集體優勢。
備課組是提高校本教學研究質量的重要環節與最基本的組織,實行集體備課制,同備課組體現共同要求和分層次要求。備課組層面在每周一次的備課組活動中做到三定:定時間、定內容、定主備。
1.備課:以新教材的理念和要求備課,“教案”,“學案”要有學生情況分析,重點是教師對做出的各種教學策略的解釋,要有教學前、中、后的反思,落實“教案”,“學案”、“電子題庫”、“課件”等輸入教師平臺,學校實行電子化管理。
2.上課:利用網絡輔助教學系統,努力轉變學生學習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力求提高40分鐘的課堂效率。
3.以備課組為單位,做好學科試題庫工作,每學期上傳學科試題10套以上。
4.成績管理:把學生每次測驗成績輸入成績管理平臺,建立每個學生的發展檔案。
【中學教研活動計劃】相關文章:
關于中學教研活動的計劃06-24
中學數學教研活動計劃06-20
中學教研工作及中學教研活動方案12-28
中學數學教研活動計劃范文07-12
中學英語組教研活動計劃12-03
中學教研活動方案06-12
中學教研活動總結03-20
中學第二學期英語教研活動計劃06-25
中學教研活動的總結范文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