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蝌蚪飼養計劃參考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幼兒園飼養計劃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發展,做好計劃可是讓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喔!好的計劃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飼養計劃的有效開展,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飼養計劃 1
引導幼兒感受生命、了解生命、珍惜生命是當今幼兒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幼兒園飼養活動能讓幼兒真切地感受到動物的生長變化,感受到動物生命的存在,感受到自己的行為與動物生長之間的關系,從而真正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飼養活動是實施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徑,也是幼兒園課程的重要內容。
一、飼養活動的準備
1、制定動物飼養計劃
合理選擇飼養內容是順利開展飼養活動的前提。我們首先制訂了飼養活動計劃,選出適合幼兒飼養的動物,并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合理安排飼養活動。小班幼兒對小動物充滿好奇,但他們還很難關注到動物的細微變化,我們就讓他們飼養在生長過程中外形變化不大或模樣可愛的小動物,如兔、貓、狗、金魚、烏龜等。中班幼兒已經有了一定的飼養經驗,我們就讓他們飼養容易照料的動物,如刺猬、雞、鴨、鵝、鴿子等。大班幼兒動作已比較協調,觀察能力也較強,且已有較強的責任心,我們就讓他們飼養照料過程較復雜或變化較大的動物。我們飼養的動物一般分為相對固定的和經常變換的兩種,相對固定的動物有家禽、家畜、魚、龜等,經常變換的動物是根據春、夏、秋三個季節特征來選擇的,如春季養蝌蚪、蠶、雞等,夏季養蝸牛、龍蝦、刺猬、螃蟹等,秋季養昆蟲、螃蟹等,或是根據幼兒的興趣來選擇。
2、設置飼養區角
幼兒園開展飼養活動,先要創設良好的飼養環境。我們根據動物的生活習性,在園內設置了三個公共飼養區:一個是上方用防護網圍起來的區域,里面有房舍和活動場地,用來飼養會飛的動物,如鴿子、野雞等;一個是籠子狀的,用來飼養奔跑能力強或犬齒動物,如貓、狗、兔等;還有一個是用矮矮的柵欄圍起來的區域,里面有小屋和草地,適合幼兒和動物接觸,用來飼養家禽類動物,如雞、鴨、鵝等。每個飼養區里的動物由各班分別負責喂養,供全園幼兒觀察或開展與動物相關的活動。一段時間后,各班交換喂養動物。
另外,我們還在每個班因地制宜地設置飼養角,營造出溫馨的小動物之家的氛圍。例如,在墻面上貼上可愛的小動物圖片;在區角擺放動物愛吃的食物,給小動物喂食用的小勺、小碗,給小動物梳理毛發用的小梳子,幼兒觀察小動物用的放大鏡、尺、記錄紙、透明的瓶子和杯子等,以便幼兒用于照顧小動物,隨時觀察小動物。
二、飼養活動的開展
1、制定動物飼養制度,保證飼養活動順利進行
制定動物飼養制度是順利開展飼養活動的保證。我們根據動物的生活習性,制定了各個飼養區角的飼養制度,內容包括對飼養環境的要求、食物的準備、每天喂食的次數和數量、觀察的時間和周期、飼養區的打掃等。小班的飼養制度一般由教師引導制定,中大班的飼養制度一般由教師與幼兒商議制定。我們還會隨時將在飼養活動中獲得的經驗補充到飼養制度里去。例如,幼兒發現兔子吃飽了還會經常咬紙盒、啃籠子。通過仔細觀察和查資料,他們知道了這是因為兔子的門牙每天都在長,它必須把門牙磨短,才能正常地吃東西。為此,我們在有關兔子的飼養制度里就加上了“要經常投放一些小木頭供小兔咬”。我們還將有些動物飼養的注意事項列入飼養制度。例如,養蠶的地方不能放香水、護膚霜、蚊香、滅蚊劑等帶有刺激性氣味的物品,要保持空氣新鮮;不能讓兔子吃帶水的草,以防兔子拉肚子。教師和孩子們用圖文結合的方法把飼養制度裝裱起來,布置在飼養角以方便大家隨時了解。
2、把飼養活動融入一日活動,讓幼兒更好地了解動物的生長特性
選擇好飼養的動物后,教師就要根據動物的生長特征制定飼養活動計劃和活動方案,并將飼養活動融入幼兒的一日活動。
幼兒對許多動物都只有粗淺的認識,為了幫助幼兒更好地觀察、認識、了解動物,豐富幼兒的知識,培養幼兒的各方面能力,我們開展了有關動物的主題探索活動。如關于鴿子,教師設計了集體活動“和鴿子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制定飼養制度”,分組活動“鴿子喜歡吃什么”“鴿子的叫聲”“看、畫、模仿鴿子的飛行動作”等,以及個別活動“鴿子下蛋”“鴿子孵寶寶”等,從而將飼養活動與主題活動結合起來。幼兒在觀察、探究的過程中了解了鴿子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和生長過程,掌握了喂養鴿子的方法,對鴿子的認識也更加系統了。
日常的飼養活動是每天都要進行的,幼兒在細心照料小動物的過程中,會慢慢熟悉動物的外形特征和一些生活習性,包括動物喜歡吃什么、喜歡什么樣的環境、怎樣繁殖后代等。例如,兔子喜歡干燥,蝸牛喜歡潮濕,蚯蚓喜暗怕光;有的動物喂少了不行,喂多了又會脹死;雞、鴨小時候需要保暖,等等。
3、引導幼兒探索動物飼養方法,積累動物飼養經驗
在飼養動物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捕捉幼兒的問題,視問題為教育的契機,引導幼兒探索各種動物的飼養方法,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例如,在飼養蝌蚪的過程中,孩子們發現小蝌蚪似乎長得很慢,總不見它長個,好不容易長出了兩條腿,卻又接二連三地死了。這時,孩子們很著急,他們分析了各種可能的'原因,有的認為蝌蚪是餓死的,有的認為蝌蚪是干死的,有的認為蝌蚪是生病了。他們嘗試了好多種方法都不管用,后來發現養在一個放了一些石頭的魚缸里的蝌蚪沒有死,而且都長出了四條腿。于是,教師和孩子們一起上網仔細查找各種有關蝌蚪的資料,發現蝌蚪生活在水中時是用腮呼吸的,經過變態發育長出四條腿后則是用肺和皮膚呼吸的,因此要在魚缸里放上一些石頭或木塊,讓它們能經常露出水面來呼吸。于是孩子們立即動手將洗干凈的石頭、積木塊小心地放進水里。
在飼養動物的過程中,準備食物、喂養動物、清理臟物等都需要幼兒親自動手。在這一實踐過程中,幼兒不僅掌握了有關動物飼養的方法和勞動技能,還總結了相關飼養經驗。例如,為了保證幼兒的安全,教師一般不讓他們給犬齒動物喂食。孩子們在飼養兔子的過程中發明了一種既安全又有趣的喂食方法:將胡蘿卜一根一根插在籠子的縫隙中,不需人用手拿著喂,胡蘿卜也不會掉下來,兔子則會抬起頭挨個地吃胡蘿卜。這樣的場面讓孩子們很著迷,他們每天都爭著去喂兔子。又如,在給小動物喂水時,孩子們發現要用大一點、淺一點、重一點的盤子才不容易被小動物踩翻;養蠶的孩子發現在溫度比較高的地方蠶會生長得快一點;蠶寶寶吐絲時,要為它提供合適的“小房子”用于結繭。
4、做好飼養記錄,提高幼兒的表征能力
在飼養動物的過程中,我們一般會引導幼兒記錄動物的喂養情況、對動物外形和行為的觀察結果以及動物的生長情況等。為了幫助幼兒有效記錄,我們嘗試了以下幾種做法:第一,讓幼兒自己設計飼養記錄表。我們及時捕捉幼兒對動物的興趣點或爭議點,引導幼兒確定記錄內容,設計相關記錄表。如在飼養鴿子的初期,孩子們常常會圍繞鴿子喜不喜歡吃自己帶來的食物這一話題爭論不休。于是,我們就圍繞“怎樣知道鴿子到底喜歡吃什么”的話題展開討論,并確定記錄內容、設計記錄表:給鴿子喂了哪幾種食物,每種食物有幾只鴿子來吃,吃哪種食物的鴿子最多等。幼兒根據記錄表進行分析,從而了解到鴿子到底喜歡吃什么。第二,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方法記錄飼養過程,提高幼兒的表征能力。在幼兒開展記錄活動時,教師引導幼兒盡量用能讓別人看懂的符號,如數字、表格、圖畫加以表征。幼兒學會了用數字或符號在表格中記錄動物的喂養情況,如喂了什么食物,動物的精神狀況,大小便次數、形狀等,也學會了用畫面直觀地記錄動物的生長變化情況、運動方式等。我們還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個性化的記錄方法,以提高幼兒總結、概括、創造和表征的能力。第三,將觀察記錄與交流分享結合起來。在幼兒記錄完后,教師常常會提供機會、創造條件,引導幼兒說明或描述自己記錄的內容,交流自己的記錄方法,分享飼養經驗。這樣做,既避免了記錄流于形式,也進一步增強了幼兒的語言表征能力。
5、家長協助開展飼養活動,滿足幼兒的探究需求
飼養活動的開展離不開家長的參與和支持。我們利用校信通、家長園地向家長宣傳開展飼養活動的意義,以此獲得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家長為此積極地配合幼兒園和孩子開展飼養活動,如幫孩子準備喂養小動物的食物,幫助查找資料,等等。
我們還倡議家長根據自家條件和孩子一起飼養小動物,以滿足幼兒的探究需求。我們指導家長在飼養過程中要多關注孩子,多與孩子溝通、交流,以引導孩子在喂養、觀察、記錄、猜想、查資料等活動中豐富體驗。如春天時,我們建議大班家長和孩子一起養蠶,記錄蠶的生長情況。在家里養蠶,孩子有隨時觀察的便利,許多孩子觀察到了蠶蛻皮、結繭的過程,并做了詳細的記錄。他們經常和同伴交流養蠶的趣事,將家里養的蠶和在幼兒園養的蠶作比較。可以說,家庭中的飼養活動既滿足了幼兒的探究需求,也增強了幼兒的責任感。
為了讓幼兒更多地關注動物,觀察和了解動物,我們還將飼養活動延伸到了社區,與附近農戶、養殖場建立了聯系,帶幼兒定期去觀察、喂養動物,聽農民伯伯介紹有關動物的趣聞、趣事,幫助幼兒積累了更多關于動物的經驗。
幼兒園飼養計劃 2
一、指導思想:
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幼兒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是鶴立教育總指導思想的重要內容。在任何領域中都體現對環境的要求。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我們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怎樣的環境,就得到怎樣的刺激,得到怎樣的印象,并且教育上的環境在教育過程中起著一定的作用。飼養角就屬于環境創設的一個組成部分,所以幼兒園要求我園中大班同時開展創設飼養角。
二、教育目標:
通過讓幼兒在飼養角飼養一些易于管理的小動物,使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學會管理小動物,并在長期管理小動物的過程中,漸漸了解熟悉這些小動物。通過與小動物的接觸中,引起幼兒的興趣和快樂,培養他們良好的情感,同時激發幼兒的求知欲望,促進他們積極思維,鼓勵他們提出問題,如動物是怎么長大的.,怎樣生小動物的,會不會生病等等,教師引導他們去探索、去觀察,幫助他們找到*,通過飼養活動的開展,增長科學知識。通過飼養活動培養孩子熱愛勞動的優秀品質,在飼養勞動中掌握基本的勞動技能。
三、工作安排:
1、根據季節特征和實際情況,組織幼兒飼養小烏龜、小兔子、小鳥、小魚等其他
2、幼兒準備容器,把自己飼養的小動物帶到飼養角
3、組織幼兒每給小動物換水,保持清潔
4、教師講解師范如何給小動物喂食,讓幼兒了解給小動物喂食必須適量,否則會引起小動物死亡
5、定期組織幼兒把小動物放到陽光下進行日光消毒
6、組織幼兒認真觀察小動物,并結合幼兒關注的熱點問題及時開展主題討論活動,幫助幼兒解惑
7、組織幼兒周末把自己飼養的小動物帶回家飼養
幼兒園飼養計劃 3
幼兒園養寵物計劃書應該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引言:
簡要說明養寵物的目的和意義,例如培養孩子的愛心、責任感和尊重生命的意識。
養寵物計劃:
詳細描述寵物種類選擇的原因,如選擇金魚、鸚鵡等易于照顧且對幼兒安全的動物。
安全措施:
制定詳細的安全規則和應急措施,確保幼兒與寵物的互動安全。
教育內容:
設計相關的教育活動,如如何正確照顧寵物、喂食、清潔等,以及寵物的生活習性教育。
實施步驟:
規劃如何逐步實施養寵物計劃,包括寵物的.引入、日常照顧、以及如何處理特殊情況。
預期效果:
明確通過養寵物計劃期望達到的教育效果,如孩子們學會關愛和照顧寵物,培養出對生命的尊重和愛護之心。
風險評估與應對策略:
對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評估,并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
通過上述步驟,可以確保幼兒園養寵物計劃的安全性和教育性,同時也能讓孩子們在互動中學習和成長。
【幼兒園飼養計劃】相關文章:
關于幼兒園蝌蚪飼養計劃參考02-28
飼養散文09-28
飼養蝸牛作文07-20
飼養工作總結03-31
飼養工作總結06-12
飼養員工作職責06-28
飼養員工作職責[精選]07-14
飼養動物學習總結04-11
倉鼠的飼養方法及生活習性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