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國旗下演講稿范文-演講稿
演講稿的內容要根據具體情境、具體場合來確定,要求情感真實,尊重觀眾。在不斷進步的時代,我們使用上演講稿的情況與日俱增,你知道演講稿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國旗下演講稿范文-演講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端午節國旗下演講稿范文-演講稿1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很久以前,中國紹興地區有一條江面寬廣的江,相傳那江里有江神。人們為了祈求江神不要因發怒漲水而淹掉田地和房屋,于是在每一年的五月初五都會備好豬、牛、羊三牲等去祭拜它。祭典相當盛大,百姓們當日都要齋戒,非常莊重嚴肅地伏地跪拜、祭祀江神。
有一年的五月初五,又到了祭江神的日子,百姓們推舉當地德高年長的曹?B做主祭。于是曹?B跪在江邊祈求,不料因太靠近江水,一不小心失重跌入江中。
人們趕緊打撈,無奈潮水太急,人們打撈了很久也不見曹?B的影子。曹?B有一個十四歲的女兒,叫曹娥。她也在祭祀的人群中,一聽父親落入江中,不禁悲痛得哭得葷了過去。
曹娥醒后,見眾人打撈不到父親,痛哭著縱身想躍入江中,幸得旁人盡力阻擋。而她的這一舉動卻讓人們感動得流淚,紛紛解囊相助以懸賞打撈?墒谴驌屏藥滋,仍然是一點消息也沒有。
曹娥每日郁悶不樂,終日哭泣,不思茶飯。她傷心地想著父親一生正直為人、德高望重,不料卻落得今日連尸身都找尋不到,不免更加悲從中來,于是下決心自己去找。
她來到江邊,趁著四處無人便跳入江中,去追尋她的父親。
到了第二天,消息傳開了,說看到了曹娥和她父親的尸體。人們都趕到江邊,果然看到江心浮著緊緊相擁的兩具尸體,一個是曹?一個是曹娥。
從此以后,曹娥如此孝道的名聲立刻傳遍了大江南北,人們就把那條江改名為“曹娥江”,來紀念這位孝女。隨著歷史的發展,這些古老的故事已經演變成了一種文化,但是“孝”不僅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行動。 孝的真意是什么?孝,就是愛。在中國傳統啟蒙典籍《孝經》中告訴我們,不僅僅要對父母孝,還要擴而廣之大孝于天下,愛天下人才為大孝。也就是說,你孝敬父母長輩,這只是小孝。你還要用同等的心去孝敬親戚長輩,這算是中孝。普天下的人都會老,你也要做父母,父慈子孝,你能用平等的.心孝敬天下的父母,視天下父母如同自己父母,用慈愛的心對待天下所有的人,視天下兒女如同自己的兒女,這才算大孝。 因為“孝”我們才有了這和諧的社會,因為“孝”才是我們領悟了生命的真諦!靶ⅰ辈粌H是我們應該盡的義務,更應該是我們對父母的感恩和愛。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著一曲動人的樂章,那是大樹對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藍天中飄蕩,那是對藍天的感恩。草木非人,皆有感恩,更何況我們人呢?親愛同學們,我們作為21世紀的青少年,時代的驕子,更應該把“孝”付諸于行動。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我們不要等到父母他們離我們而去的時候才懊悔。有了侍奉父母的心,即使不能終老,亦無愧于父母,無愧于天地。
端午節國旗下演講稿范文-演講稿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們六(1)班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緬故人、揚傳統”。這個星期四就是端午節了。端午節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相傳端午節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紛紛劃船追趕打撈之后每年的五月五日都會劃龍舟以紀念屈原。
端午節不僅賽龍舟,還有吃粽子等傳統活動,利用各種祭奠活動來紀念屈原,表達人們對屈原同情和崇敬之情,賦予了端午節濃濃的愛國情愫和民族情結。屈原離世雖已有兩千多年了,今天我們來紀念他,主要是學習他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與日月爭輝”的人格。“舉世皆濁我獨清,舉世皆醉我獨醒”是他的氣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他的偉岸。他如菊的淡雅,如蓮的圣潔,強大的精神力量,為后人頌揚,激勵感染了無數中華兒女前行的腳步!我們倡導的是屈原熱愛自由,和平的精神,是面對危機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度的責任感,是面對強權寧折不彎的精神,要體會到屈原對于國家人民的深厚感情,體會到屈原對于這片土地,也就是我們腳下這片廣袤大地的深厚感情。
中華民族的愛國情感和民族精神是不能失去的。我們既要牢記中華民族的這些傳統美德,也不能忘了從書中獲取更多的知識,這樣才能更加有助于把美德發揚光大!和屈原不同,我們身處的時代是盛世的中國。國家富強,民眾和諧。在這一個富足自信的新時代,我們更應該學會愛國,學會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最后用一句屈原的話送給所有的同學“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黃而不毀其節!毕M覀冋湎Ы裉斓纳,彼此勉勵,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做一個奮發圖強,能為祖國建設貢獻心智的人。最后,預祝大家過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端午節國旗下演講稿范文-演講稿】相關文章:
6.國旗下演講稿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