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演講稿:改變人生 從平常的習慣做起
演講稿具有邏輯嚴密,態度明確,觀點鮮明的特點。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我們都可能會用到演講稿,你知道演講稿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師演講稿:改變人生 從平常的習慣做起,歡迎大家分享。
各位老師們、同學們:
梁啟超是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少年志則國志,少年強則國強。出自他的《少年中國說》一文,大家已經耳熟能詳。
今天我要介紹的是他的另一句教育格言:改變人生的不是道理,而是習慣。梁啟超人是靠習慣生活的,道理僅是用來指導生活,能改變人生的不是你聽過的大道理,而是你在日常生活中的小習慣。
1、道理不是萬能藥
一生那么長,我們聽過數不清的道理。
不論是親人前輩的心得教誨還是朋友的善意提醒,亦或是每天通過手機、雜志等各種媒介接收到的形形色色的心靈雞湯、人生哲理。聽了這么多道理,但卻并不是每個人都能過好一生。能改變你人生的不是道理。你的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是由大道理勾勒出來的,有意義的人生都是踏踏實實的點滴積累起來的,這個點滴生活都是由你的習慣決定的。我們常常期待著自己聽到一個終極道理,幾天或幾個星期之后就能對自己的人生造成根本性改變。
聽到之后不去行動,這才是我們普通人真正面對的問題。道理一說就懂,但并不是所有人的.人生都會因大道理而發生改變。舉個簡單的例子,要健康,懂得多少健康的道理都沒用,關鍵還是要有健康的生活習慣。如:吸煙有害健康這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可依然有這么多人戒不掉。
2、不是道理沒用,而是習慣不好
知易行難,聽道理簡單,按照道理執行卻很難。習慣是人生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歌德說最好不是在夕陽西下的時候幻想什么,而是在旭日出生的時候即投入行動。道理聽了千萬次,不如邁出一步,讓道理變成習慣。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沒有誰一開始就擁有超人的能力,也沒有人可以隨隨便便獲得成功,成功的秘訣在于生活的點滴,在于平時養成的習慣。有人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習慣是生命的基石。人是靠習慣生活的。有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復會形成習慣;90天的重復會形成穩定的習慣。
同一個動作,重復21天就會變成習慣性的動作;同一個想法,重復21天,就會變成習慣性想法。習慣一旦產生,就會影響人的潛意識,進而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你的行為。不是道理沒有用,而是你沒有養成知行合一的好習慣。道理與改變人生之間,有著巨大的鴻溝,知行合一是穿越這道鴻溝的橋梁。如果道理沒有真正被你用起來,當然不會對你的生活有任何改變。所以,道理聽再多沒有用,將道理內化成你的習慣,變成你的信念才是重要的。當好的習慣積累多了,自然會有一個好的人生。
3、道理需植入習慣中
人人都有習慣,習慣一般是人們在外界環境刺激反應過程中,逐步形成的經驗積累。習慣一旦形成,可以提高人們應對處理問題的效率,如飛蟲突然靠近時眨眼,很少花費注意就能完成動作。好的習慣對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有幫助,反之不好的習慣對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則是有害的。所以有人說,習慣不是最好的仆人就是最壞的主人。
成功與平庸間的不同,并不在于懂得道理更多,而是擁有更好的習慣,能把一個又一個的大道理,轉化成一個又一個良好的習慣。只聽道理不能改變人生,腦子懂了的同時,身體還要懂,要動起來,將道理植入習慣中,只有這樣才能將道理內化成行為,才能發揮道理的改變人生作用。只聽道理對人的影響往往曇花一現,將道理植入自身的好習慣卻是人存放的道德資本,這個資本在不斷升值,人整個一生都可享受它的利息。真正改變你人生的不是道理,而是習慣。聽過再多的人生哲理,不把它變成你的一種習慣行為,對你人生的改變也無濟于事。能讓你人生發生改變的從來不是寫在紙上、聽在耳里的大道理,改變的發生要靠自己的行動,改變壞習慣,形成好習慣。當你擁有了一個又一個的好習慣,何愁自己的人生不越變越好呢好習慣如何養成呢兩個途徑,自律和他律。
(1)自律即自己把道理記在心里,用行動表現出來,把良言變成自己的好習慣。
(2)他律來自法律法規、校規班紀、道德規范,簡單的說就是外界力量強制約束促成的。
同學們!請從自身做起,從今天做起,自覺遵守校規班紀,善于找出自身的問題,確立努力的方向。從點滴的小事做起,改掉壞習慣,形成好習慣。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更加充實而有意義。
【教師演講稿:改變人生 從平常的習慣做起】相關文章:
改變習慣從我做起作文04-23
習慣改變人生作文11-20
習慣改變人生-作文09-11
習慣改變人生作文400字12-08
習慣改變人生作文4篇01-15
習慣改變人生作文2篇07-13
關于改變人生從自己做起的哲理01-21
改變我的習慣作文01-29
習慣的改變作文04-29
習慣的改變_600字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