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教學經驗的演講稿
演講稿以發表意見,表達觀點為主,是為演講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越來越多地方需要用到演講稿,相信寫演講稿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分享教學經驗的演講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分享教學經驗的演講稿1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們:
今天我站在這里,能夠代表學校參加此次全市優秀教師師德演講比賽,我感到由衷的自豪,有二十年教齡的我,能夠在這里分享我的經驗,也能夠學習其他優秀教師的經驗。
有人說兒童是一本書雖然要讀懂這本書并非易事,但要成為一位出色的教師就必須去讀它,并且打算讀一輩子。有人說,兒童是花木,教師是園丁,園丁悉心照料著花木,但需要尊重它們自然地成長。實際上,兒童比花木要復雜的多,教師的工作比園丁的工作也復雜的多,盡管他們擁有著共同或共通的規律。
當我真正走上工作崗位時,我發現,我不是學者,不能用深遂的思想思考我的價值;我也不是詩人,不能用優美的詩句謳歌我的職業。但是我是教師,一名從事教育事業的工作者,我可以深深思索推演心中最奧秘的哲理;我也可以采擷如花的詞句,構筑心中最美好的詩篇——我愛我平凡的事業,我愿青春在這片熱土中閃光!雨果曾說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當我每次面對孩子們時,我感到神圣與自豪,因為我從事著綠葉的事業,我是人民教師!
然而,社會的發展和人性本身的弱點使我的物欲不斷膨脹。不斷膨脹的物欲必然帶來心理的不平衡,必然帶來精神的空虛,物質和精神的落差迫使我不得不承受痛苦的折磨,而且是長期的,揮之不去的。我為自己在黑夜的漫漫無際中看不見一絲陽光而苦惱,我為自己無心再單純地對待每一張渴望知識的臉龐而羞愧。當我看到仍然有數不盡的教師們無怨無悔,像春蠶、像蠟燭,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來捍衛這個職業的圣潔時,我如夢初醒。他們用自己的.行動,用自己生命的痕跡激勵著我們這些后來人,這些同行們,讓我們由不情愿到情愿,由情愿到全身心地熱愛這個工作。因為,生命的意義遠不止于功利。“人吃飯是為了活著,但活著絕不是為了吃飯”。生活中許多微小中藏有博大,短暫中孕育永恒。
路在腳下延伸,而我剛剛起步!路在腳下延伸,而我就在鋪路!不管漫長的路上荊棘叢生或是布滿沼澤,我都一如既往,絕不退縮。多年的風風雨雨酸甜苦辣,為人師者的種種滋味嘗遍過后,我愈來愈感覺到,自己離不開這個職業,這個職業也需要我。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嘔心瀝血,以教為重的精神教育著我;現代偉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從教幾十年,始終安于“粉筆生涯”的獻身精神、鞠躬盡瘁的高尚情懷激勵著我,增強了我熱愛教育事業的信念。我愛我平凡而又神圣的職業。我愿作紅燭,我甘為人梯,我愿在這個工作崗位上,默默無聞,辛勤耕壇。古人云:“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林;終身之計,莫如樹人”,塑造靈魂這一神圣的使命是金錢所無法衡量的,我慶幸命運賜給了我這個職業。
假如有人問: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能再有一次機會,讓你重新選擇,你會選擇什么職業?我一定會響亮地回答:教師——這個陽光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因為這是我今生今世無悔無怨的選擇!雖然我們很清貧,但是我們也是最富有的,因為,我們是春天播撒種子的人,我們心中有著秋收的期盼;我們也是清晨的一縷陽光,我們有著勇往無懼的精神,是任何烏云也擋不住的;我們還是夜空中的啟明星,我們有著奔向光明的執著!我自豪,我是教師!我光榮,我是人民的教師!
謝謝大家!
分享教學經驗的演講稿2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首先感謝領導搭建了這樣一個平臺,給予了我一個和大家交流的機會。今天在這里談教學經驗交流,實在有些誠惶誠恐!我下面所介紹的,大多是學習一些教師的好的做法,加上自己的想法和平時實踐,下面我就怎樣激發學生讀書興趣、家庭作業、寫字教學等方面向領導、老師們做一下匯報:
有位科學家曾說過:“成功的真正秘訣是興趣。”一年級時為了更好的激發孩子們的讀書熱情,我利用各種方式激發學生讀書興趣。設立了五花八門的獎項:什么小書迷、小白靈、讀書冠軍獎等,一開始孩子們只要讀,我就給他們發獎,自己親手剪的小紅花。(幾角錢一張的大紅紙一節課就能剪很多。)爭取每個孩子都能得到小紅花。學生得到小紅花后都很高興,有的學生把小紅花鄭重其事的擺在桌角,有的喜滋滋的夾到書中,有的則小心翼翼的裝到口袋里,看到孩子們拿到小紅花后那珍惜的樣子,讓孩子覺得讀書是件高興的事,我的第一個目的就達到了。
課外閱讀重在課外,這就離不開家長的大力支持。為此我及時把孩子在校的讀書表現在證明本上(證明條)反饋給家長,有時是一句表揚的話,有時是畫一個笑臉。家長也及時把孩子在家的表現反饋給我。一開始的時候,家長的證明條都干巴巴的,就寫孩子讀了什么,沒有一點感情色彩。我們班有我幾個很熟悉的家長,有的是我原來的同事,也有我本村的,于是,我就和她們商量怎么寫證明條。我每天布置讀兩首兒歌,我就告訴他們,可以引導孩子多讀幾個,并寫上孩子讀兒歌的態度。第二天早上,孩子們上交證明條(本),我瀏覽一遍后,找出讀得多的,或表現好的學生的證明條念給學生聽,并加上一番表揚。在班里一讀,學生感覺特光榮,讀書興趣更濃。其他學生恍然大悟,原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之外,還可以多讀。也開始效仿起來,每天早上,孩子們三五成群的湊在一起,互相詢問昨天晚上讀了幾首兒歌。有的一晚上讀幾十首,有的`背過幾首,對于讀得多的,一家人既驚訝又羨慕。抓住時機,表揚表揚再表揚,樹立榜樣,幾朵小紅花發到手中,在別人艷羨的目光中領到小紅花,那高興勁就甭提了。除此之外,我還給學生講故事作為獎勵。一年級時,預備鈴響后,我在班內給學生讀故事,這時的教室,除了我的朗讀聲外,沒有一絲雜音,就連幾個平時屁股上像長刺的小調皮也靜靜地坐在座位上,臉露喜色。這時的學生,都瞪著新奇的眼睛盯著我,生怕漏掉一個字。聽到有趣處,孩子們會情不自禁的發出開心的笑聲。孩子們在笑聲中領略到了書的魅力,在笑聲中喜歡上了讀書。
家長的反饋讓我在指導孩子閱讀、表揚孩子方面更有的放矢。有的家長在證明本上寫道:“尊敬的劉老師,耿曉雨今天晚上讀了12首兒歌,還想多讀呢!”還有的寫道:“王靖晨讀了20首兒歌,還給家長背了好幾首,在家當小老師教我們讀呢!”“李鸝萱的小書迷獎整整齊齊的貼在自己的房間里,還不讓我們動一動,非常珍惜!獎勵激發了孩子讀書的興趣,謝謝您,劉老師!”“孔源讓我們用他的壓歲錢來買書,孩子能主動提出買書,我們做家長的感到非常高興!”“耿一凡和家長每次逛超市,直奔圖書,在那兒一看就是很長時間”……于碩、伊鈞澤、田森然、高志揚等家長每次寫證明時都把孩子讀的故事題目一一列舉出來,滿滿的一張紙。我告訴他們,只要寫讀了多少故事就行,不用全部羅列,可這幾個家長卻說,只要孩子喜歡讀書,我們愿意寫。孩子們用自己的努力得到的小紅花特別珍惜,我想,他們每數一次,內心一定會很高興。家長們對孩子讀書的評價加上我的表揚鼓勵像揚起風帆的小船一樣鼓足了勁。于是孩子們盼望每周五舉行的兒歌(故事)誦讀,評選讀書冠軍,給他們發一只剪的“小百靈鳥”,孩子們高舉“小百靈”,臉上露出成功的喜悅。沒得到的用羨慕的眼光注視著他們,下一次,就會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加入讀書冠軍的行列。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的讀書興趣濃厚,養成了愛讀書的好習慣。現在,班里有很多小書迷,(當然到現在還有不主動讀書的,)感謝家長,是他們的支持,我的培養學生的讀書計劃才進行得如此順暢!教學中,有家長的協助,我覺得孩子是幸福的,我也是幸福的。
現在的孩子,有的撒謊都理直氣壯的。有的學生,經常不拿作業來,每次問他,都說作業做完了,家長給他檢查了,就是忘帶了。經常這樣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打電話和家長溝通,家長聽完后,說:“我每天問他有沒有作業,孩子都說沒有,只有讀課外書,謝謝老師告訴我真相,要不我還蒙在鼓里呢!每次都是報喜不報憂。”我想,要不是和家長溝通,我也被蒙在鼓里,還被他忽悠呢!還有學生再說作業忘在家里時,我要給家長打電話證實時,才告訴我,沒做作業。學生先和我兜圈子,最后無路可走時才承認錯誤。我就想:學生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第一是二年級時不布置書面作業,學生已形成習慣,家長也沒有了檢查作業的意識。是不是以前我太相信他們,讓其拿來就行,時間一長就忘了。回家撒謊說沒有作業,家長也不知情。學生兩頭瞞,吃到甜頭就放肆起來。
分享教學經驗的演講稿3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很高興能認識大家,和大家一起探討教學。我今天要講的是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的一點體會,希望能對大家有所收獲,也希望大家能提出寶貴建議。
在大力創建“和諧高效思維對話性課堂”的浪潮中,教師要不斷的更新教育理念,用先進的教育思想武裝頭腦;不斷的掌握廣泛的文化科學知識,更新知識結構;不斷的學習現代教育技術,運用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不斷的反思總結,在理論的指導下大膽實踐、勇于探索,才能充實自己,從而完成高質量高水平的教學工作。
在我執教的兩年當中,我充分的認識到:任何一名教師,要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更好的履行教學職責,提高課堂效率,就應該緊密結合教學實際,立足課堂,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進行積極探究,以形成規律性的認識,從而采取積極的應對方法,靈活駕馭課堂。下面,我談一下自己在工作中的幾點見解:
熟話說得好:“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每天早晨,對于剛剛踏進校門,精神飽滿、情緒高漲的學生來說,第一節課學習的怎樣,有無收獲,對后面幾節課是否還充滿激情的學習和探究起到了很重要的影響作用,這也就體現了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據我觀察,如果每天早上第一節課學生就全神貫注,聽得入迷,一直處在精神飽滿、情緒高漲的狀態,那么他在聽后面的幾節課時,仍舊會延續這種興奮,課堂利用效率很高,掌握知識相當全面,舉手回答問題的頻率也會增多。也就是說學生在第一節課上獲得了足夠的自信,激發出了強烈的學習興趣,并且相信自己有足夠能力來應對其他各門功課,并且他們還會把學習知識、獲取知識當成是一種愉快的勞動。既然第一節課能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我們理所當然就要上好它。要讓學生愛學、會學、學會、學好,教師必須要愛教、會教,才能教會、教好。要讓學生成功,教師得首先是一個成功者。學生的學習興趣來自哪里?來自教師高超的'教育藝術;來自吸引學生心靈的巨大魅力;來自教師淵博的知識和對專業課的精深理解和熟練把握……總之,教師深厚的知識功底是上好課的關鍵。
因此,教師應該熱愛學習,有渴求知識的強烈愿望,有不斷充實自己知識積累的迫切感,有讀書的激情。從教一生,學習一生,投身于繼續受教育的行列,在獲取知識方面為學生作出表率。作為教師,不僅要精通本專業的知識,還應不斷拓寬知識面,厚積方能薄發,有了豐富的知識積累,才有駕馭課堂的本領,才能把學生導入知識迷宮去探求知識。
上好第一節課,光有豐富的知識儲備還是不夠的,這還需要老師有高超的語言組織能力、觀察能力和引導能力,時刻保持對工作愉悅、專注的態度。另外,我們在教學當中應當多引用大量豐富的、色彩斑斕的圖片來吸引學生的眼球,讓學生在享受視覺盛宴的基礎上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我們在講解的過程中,應用精湛的語言藝術來化難為易,力求所講的知識淺顯易懂。這樣,學生很快的就把本節課所學的知識消化吸收了。如此輕松地掌握住了知識,學生怎能不興奮,不高興?!在內心深處,他就認為自己相當的了不起,自信心十足,于是就能一直保持良好的心態去聽下面的課程。這樣,我們精心設計的第一節課的作用就達到了。
教師對學生真摯深厚的情感,是開啟學生智力和美好心靈的鑰匙,是激發學生追求真理的動力,更是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的關鍵。教師積極的教學情感,可以使教學活動別開生面,生機盎然。因此,教師必須在情感教育研究上下功夫。教師的一個微笑,一個親切的動作,一句贊揚的話,都會使學生情緒振奮、學習興趣油然而生。教師上課時精神抖擻,帶著極大的教學熱情去感染學生,將使學生感到親切、自然,激發出學習的熱情,使他們的心理處于最佳學習狀態。
課堂上,學生的精神狀態直接影響了知識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如果我們在講課的過程當中,發現學生的表情出現呆滯、疑惑的神情,要及時靈活地調整自己的講課狀態,用較為精湛的語言化難為易,并且可以在講課過程當中穿插一些人文趣事,讓學生重新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重新調動課堂氣氛,提高課堂利用效率。
讓每一位學生走向精彩是我心中的愿望。我喜歡采用一對一的強化訓練,利用課余時間幫助學生練習,學生有了進步就予以鼓勵。親切的教態、溫和的語調、嚴格的要求,使一些放棄的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充滿了自信和力量,在課堂上表現得很積極,提高了課堂接受能力,調動了課堂氣氛。
所以在課堂上,多給學生表現的機會,可以增加學生參與的興趣,并且適時的表揚會讓學生更加努力的展現自己優秀的一面。“贊美是關愛問題學生的良方”。在工作中不僅要有愛心、耐心、責任心、事業心,而且更要有一顆寬容心。對回答錯誤的學生多一些耐心,多一次機會,用鼓勵性的語言激發他的勇氣,會大大提高他的自信心,他才能在課堂上踴躍的展現自我。
靈活的駕馭課堂,貴在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教法,以上就是我的一些見解,肯定有不足之處,但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一如既往的學習老教師及同行們好的經驗,把教育教學工作做的更上一層樓。謝謝大家!
分享教學經驗的演講稿4
各位同事們;
大家晚上好!
說起幼兒園教學工作大家都知道包含的內容太廣泛了,以下是我自己五年來在幼教實踐中的一些做法和感觸,不能稱之為經驗,但可以算作是與老師們的一次探討和交流吧。
怎樣才能使我們保教工作進一步提高效率呀?下面我從四個方面與大家進行交流吧!1、師生關系;2、習慣養成;3、作業問題;4、課堂教學。
之所以將師生關系排在前面,是因為我覺得良好的師生關系在教學中很多情況下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我們都知道,做人的工作最難,尤其是我們服務的對象是正處在性格養成期的孩子們,如果想使自己的工作得心應手,必須要在實踐中去了解孩子的喜好,揣摩孩子的心理。說到這里,不由得想起自己五年的教學生活在與孩子相處中的一些片段。我把他們歸納成四個階段:猶豫期、嚴厲期、民主期、自主期。猶豫期是處在我學校畢業剛參加工作時,因為實際情況與學校中學到的東西差距太大,縱然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面對難纏的學生和家長,常常的我束手無策,主要問題還是缺乏經驗與駕御孩子的能力。在作了一年小班工作有了一些經驗后,越來越感到:嚴明的紀律是戰勝一切的法寶,于是進入到嚴厲期,那時發生的一件事對我觸動挺大的,學期末的一次家訪中,剛按門鈴推開孩子家的門時,只見我班那個叫王雨非的小朋友一看是老師來了,轉生跑到臥室抱住媽媽的腿就大聲的哭,加長告訴我孩子怕老師,當時的我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可想而知。隨著自己的教學經驗越來越豐富,孩子慢慢長大與老師的交流也越來越放得開,其實方法很簡單,耐心、熱心、理解是基礎,再放些愛在里面就行了。當我送走往屆學前班畢業的孩子還能夠周末來看我,心里真是非常的開心,我知道,他們將我當成是朋友了。現在,再處理與孩子的關系,已經可以做到游刃有余,自己能夠有分寸的.操控,對于學習中的原則問題做到當仁不讓,讓孩子明白學習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來不得半點的含糊。課堂上是師長,課后是朋友,在對待與孩子的關系問題上,一定要立場分明,切不可不分場合,一張臉來對待,那樣我認為是起不到有效的作用的。
訓練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使我們的教學活動更加的順利。最基本的,如: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具,包括課前發書。發鉛筆。下課后,先將書收好,擺齊,再將桌子椅子排列整齊,撿干凈地上的垃圾。看似瑣碎,只要形成習慣,其實只是隨手而以,什么也不耽誤。
(一)習慣養成的特點。孩子習慣的養成也快也慢,有時侯我會覺得孩子壞習慣的形成轉瞬就成,反而要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卻需要長期不懈的堅持,這實際是很考驗教師的耐心與毅力的,往往一開始能夠堅持,熱度一過,教師松懈,孩子也就恢復老樣子了。這就需要我們隨時提醒,畢竟是孩子,完全靠其自覺也是不現實的,除了采取一些激勵、監督、協助等方法外,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運用強制的手段。
(二)習慣養成的實施措施。孩子習慣的培養,首先要求教師要有正確的工作態度,也就是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在前提條件下,才可能在學生身上去花心思,想辦法。其次,要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的好習慣開始去,逐漸波及開來,穩固下來后再進行下一個,這方面短、平、快的方法是沒有的。再次,要講求一些有效的方法。例如:將責任范圍縮小,讓盡量多的孩子都有負責項目,調動全班孩子的積極性。激勵制度要跟上,發現好的典型要及時表揚,獎勵也要隨即兌現。另外,通過與家長的互通,達成共識,雙管齊下,共同督促,也是一種辦法。
(三)學生習慣養成中的表率力量。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其實老師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我們的言行是孩子們直接模仿的對象。教師文明的語言,恰當的行為,得體的著裝,恬淡的氣質對于學生都是直面的影響,我們說一千道一萬不如在孩子面前的一次親歷親為。看見地上有垃圾,你是指使孩子清理,還是親自去撿拾?我覺得后者的表率作用會讓孩子記的更牢。我們教導孩子在課堂上要集中精力,不能跑神,可當教師拋下孩子跑到教室外面打手機或聊天時,孩子會怎么想呢?我們的說教還有多大的說服力呢?再者,在孩子中樹立典型,用孩子身邊的事例來做教材,也會有很好的教育力度。
【分享教學經驗的演講稿】相關文章:
文言文教學經驗分享06-10
小學作文起步教學經驗分享01-28
小學語文句子教學經驗分享06-11
語文教學經驗心得分享08-15
線上教學經驗分享簡報(精選13篇)12-22
寫散文的經驗分享09-27
關于分享經驗的名言09-29
銷售總結與經驗分享04-13
學習英語的經驗分享06-28
安全知識經驗分享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