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應急預案范文(通用11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有時會突發一些不在預期的事故,為了避免事情更糟,總歸要預先編制應急預案。那么大家知道應急預案怎么寫才規范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毒應急預案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中毒應急預案 篇1
食物中毒事件是嚴重危害人民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的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為了能夠在發生食物中毒時,及時有效地采取果斷措施,協助衛生部門查明中毒原因,搶救病人,迅速控制中毒事件,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特制定本預案。
一、組織機構與職責
學校成立食物中毒事件應急處理小組(以下稱應急小組),專門負責調查處理發生的食物中毒事件。
1、組織機構
組長:Xx
副組長:Xx
成員:年級主任及全體班主任
2、工作職責
負責組織開展對食物中毒事件人員進行初步調查、了解情況,搶救中毒人員,報告當地衛生監督機構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收集與保全病人食用過的所有剩余食物及當餐所用原料、輔料等等,收集與保全中毒病人的嘔吐物、排泄物等,封存廚房及有關原料倉庫,追回已售出的可疑食品,協助衛生部門進行衛生學調查。
二、緊急報告制度
1、在發生食物中毒事件或可疑食物中毒事件時,接到食物中毒報告的從業人員,應當立即向應急處理小組報告,應急處理小組必須在收到該信息起一小時內以最快捷的`通訊方式報告當地衛生監督機構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內容包括發生的時間、地點、單位、中毒人數和死亡人數,病人主要癥狀、可能發生的原因和采取的應急措施等。
2、應急處理小組應當掌握當地衛生監督機構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疫情報告電話。
三、食物中毒的應急處理
出現食物中毒事件后,學校應當立即啟動本預案。
1、發生食物中毒時,學校食物中毒事件應急處理小組應當立即組織人員迅速趕赴現場,對中毒人員進行初步調查、核實。
2、對病人采取緊急處理。
①停止食用疑似有毒食品。
②對病人進行臨時緊急救助,通知120前往救護或組織人員將病人送到醫院進行救治。
③及時提取采取病人有關樣本,如嘔吐物、排泄物,供有關部門作檢測。
3、對可疑食品、生產加工場所迅速采取控制處理措施。
①保護現場,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
②追回已售出的有毒食品或疑似有毒食品。
③封存被污染的食品加工設備及用具。
中毒應急預案 篇2
為保障我校廣大教職員工和學生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防控食物中毒事件,根據《食品衛生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條例》及相關規定,特制定本防控預案,以便及時、有序、高效地處置可能發生的食物中毒事件,把中毒事件造成的損害降到最低程度。
一、防控食物中毒應急處理系統
(一)應急處理工作原則。堅持學校統一領導,部門分工協作,防控與處理相結合。
(二)組織機構:
1、成立防控食物中毒應急處理領導小組:
組長:(華晶學校校長)
副組長:(華晶學校副校長)
(華晶學校副校長)
(華晶學校副校長)
(政務主任)
(后勤主任)
成員:食堂負責人及各班班主任
2、成立防控食物中毒應急處理工作小組:
(1)督察組:
(2)聯絡組:
(3)教育宣傳組:年級組長及各班班主任
(4)食品衛生組:食堂、超市負責人
(5)保衛組:
(6)救治組:
3、各工作組職責:
督察組:負責督察、協調各工作組處理食物中毒事件。
聯絡組:負責與學校領導、各工作組及有關部門的聯絡、協調、協查。
教育宣傳組:負責做好中毒人員的.安撫和在校師生的穩定工作。
食品衛生組:負責協查中毒原因及相關食品、水等。
保衛組:負責封存現場及可疑食品;維持、勘察和控制現場秩序;審核進貨渠道;調配車輛。
救治組:負責對發病人員應急對證救治,護送病人轉院,留有病人吐瀉物備查。
二、食物中毒事件的報告
(一)本校區內教職員工和學生發現短時間內出現多例有嘔吐、腹痛、腹瀉等類似食物中毒癥狀的病人時,立即向學校值班室和醫務室報告。聯系電話:
(二)學校值班人員立即匯報有關領導后,立即趕赴現場指揮、協調事件的處理。
(三)校醫務室人員接到報告后立即趕赴事故現場,積極采取應急救治措施。經初步診斷屬中毒事件,應立即向校領導匯報后,報告上級有關部門。
三、食物中毒人員的救治
(一)校醫務室組織力量對發病人員進行救治。主要進行應急對癥處理,發病人員需轉上級醫院時,校醫務室人員應全程護送,做好記錄。
(二)校值班室(辦公室)應及時調配車輛,以最短時間送至醫院救治。
四、協助調查,采取相應措施
(一)中毒事件發生后,校辦公室、保衛部門應積極配合協助上級衛生防疫人員對事件進行調查。
(二)校保衛部門和學生處應立即派人進行現場秩序的維持,控制可疑人員,必要時對中毒現場進行隔離和戒嚴。
(三)對不能排除飲水的因素造成的食物中毒,后勤應立即停止供水,留樣等待檢查。
五、善后處理
辦公室、學生處等有關部門配合學校做好中毒人員的安撫工作和在校學生、教職工的穩定工作,保證學校正常工作秩序。
六、總結報告
發生食物中毒事件后,各部門自覺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進行總結與完善,加強管理,杜絕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同時辦公室向上級部門作出書面報告。
中毒應急預案 篇3
為了保障全體師生健康地學習與生活,保證學校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促進學校后勤工作的管理和規范,防范食堂食物中毒事故的發生,切實有效地降低和控制中毒事故所造成的危害與影響,結合我鄉實際情況和有關部門要求、法律法規,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1、在食品供應過程中或學生用餐時發現食品感官性狀可疑或有變質可疑時,經確認后,立即撤收處理該批全部食品,第一時間內通知所有學生停止用餐。
2、在全校范圍內樹立食品衛生安全意識、時時警惕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班主任發現本班學生就餐后有類似食物中毒可疑病情后,及時報告衛生院,由衛生院醫生初步檢查確定,做出以下措施:
(1)觀察病情,對癥處理。
(2)如確定食物中毒,做好以下工作:
1)初步診斷、治療、護理患病的師生。
2)立即報告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全校進行緊急排除,通知有疑似中毒現象的學生緊急集中校醫室進行臨時處理,如中毒學生較多,情況緊急,可打120進行送院急救,啟動應急預案,采取搶救措施。
3)立即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
4)收集相關病情信息,協助衛生部門進行事件調查、處理。
3、學校主管領導立即指揮搶救工作,協調有關單位和部門的搶救。向教育局主管部門報告,指揮以下部門工作:
(1)責令食品立即停止食品加工、供應活動。
(2)由校醫(后勤處)負責立即向上級衛生部門報告,報告時間間距離發病時間不得超過2小時。
(3)保護好現場,封存一切剩余可疑食物及原料、工具、設備、保護好中毒現場和食品留樣,防止人為地破壞現場,等候衛生執法部門處理。
(4)班主任負責協助校醫護理患病學生,如發現人數較多,治療護理在班級進行。對已確定重病師生負責轉送醫院治療。
(5)學生處做好師生思想工作,穩定學生情緒;負責家長的.疏導工作;向新聞部門解釋工作;協助學校領導做好善后處理工作。(6)衛生室要深入各班級配合衛生行政部門,做好流行病學調查。向患者了解食物中毒的經過,可疑食品、中毒人數,并預測發展趨勢。
(7)后勤處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保障搶救機動車、藥品、消毒用品到位,保障搶救中心必須品的供應。
(8)食堂負責人要協助衛生部門作帶菌檢查和取證工作,按照衛生部門的要求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
中毒應急預案 篇4
(1)一氧化碳中毒病癥:一氧化碳中毒后會出現劇烈的頭痛、眩暈、心悸、惡心、嘔吐、四肢無力、嗜睡、意識模糊,甚至短暫的昏厥等現象。
(2)一氧化碳中毒主要原因:采用燃煤爐取暖時,如果沒有安裝煙囪,煙囪堵塞、漏氣、倒風,室內門窗緊閉等都極易引發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在通風不良的浴室內使用燃氣加熱器淋浴;使用煤氣做飯的學校因管理不善造成管道煤氣泄露;南方地區使用沼氣的學校,因設施設備操作不當,引發沼氣泄露;學生誤入極易聚集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的菜窖、深坑、深井和下水道等。
(3)一氧化碳中毒預防:
①加強取暖及其他設備的管理和檢查培訓,確保設備完好,使用方法正確。
②使用煤爐取暖時,要安裝煙囪、通氣窗、風斗等設施,確保排煙順暢,不得使用沒有上述安全設施的煤爐取暖,有條件的學校要安裝一氧化碳報警器。
③定期對煙筒和煙道口進行檢查,及時清理煙垢,保證通風順暢。
④不得在室內或靠近學生宿舍或教室的地方使用極易產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的燃氣、燃煤、燃油設備。
⑤不使用直排式熱水器和煙道式熱水器等淘汰產品;不使用超過使用期限的熱水器;不得自行安裝、拆除、改裝熱水器等燃具;不得把燃氣熱水器安裝于浴室內。
⑥經常檢查燃氣與熱水器連接管和排氣管的.完好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更換。
⑦掌握正確的煤氣使用方法。當自動點火的灶具連續打火未點燃時,應稍等片刻,讓已流出的煤氣散發后再點火,以防引起火災。
⑧在食堂、廚房內安裝排氣扇或排油煙機;要用專用橡膠管連接灶具,并經常檢查,防止橡皮管松脫、老化、破裂、蟲咬等。
⑨正確使用沼氣設備,遵守安全規范,檢查沼氣池時要防止中毒。
⑩加強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安全教育,普及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知識,讓學生了解并掌握中毒后的救治辦法。
(4)應急措施:
①發現有學生一氧化碳中毒后迅速將中毒者轉移到通風良好、空氣新鮮的地方;撥打120電話呼救;室內開窗通風。
②救助中毒學生時,首先要松解衣扣,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通暢;有條件的可以吸氧;對昏迷不醒者,立即手掐人中穴位,同時呼救;對心跳、呼吸微弱或已停止者,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按壓,并迅速送往醫院搶救。
③救助者在進入和撤離現場時,匍匐行動更安全;不在煤氣濃度過高的現場使用手機;不開關電器,防止明火引發煤氣爆炸。
(5)救助電話
公寓值班室:
領導值班室:
急救中心:
中毒應急預案 篇5
為貫徹落實衛生部教育部公安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食品衛生安全聯防聯控做好學校食品衛生監督工作的通知》精神,預防學校食物中毒發生,最大限度保護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和《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制定本預案:
I.工作機構
成立學校師生食物中毒應急處理小組
組長:副組長:成員:日常監察:生活管理中心學生工作處總務處學生會生活部
II.處理小組職責
1、應急小組組長負責全面工作,平時加強監督管理協調部門之間的工作,一旦發生食物中毒事件,負責組織搶救中毒師生,安排檢查現場,調查事件的起因,負責安排善后工作。
2、寶負責日常超市和食堂的`食品、食物安全檢查工作,并制定管理措施及檢查的各項措施,并與市防疫部門聯系接受監督。如果發生食物中毒立刻報告,搶救中毒師生,解決善后工作。協助有關人員對超市的食品和食堂的食品展開全面檢查。
3、監督組每周實行大檢查制度,發現問題,責令限期改正。并不定時進行抽查。對出現的問題及時提出,確保師生安全。
4、學生會生活部要每天堅持衛生檢查并如實填寫記錄表,對發現的如飯菜過期、有異味等問題及時報告以便檢查整治。
5、生活教師堅持每天的檢查制度,對發現的問題要及時解決并報告學生工作處。
Ⅲ、中毒應急預案處理工作程序
1、如發現師生就餐后,集體出現不明病因的肚痛、胸悶、惡心、乏力昏沉、嘔吐、水瀉等癥狀,各班主任、值周、值日教師要馬上報告醫務室、校長辦和校長,學校匯總情況懷疑集體中毒后立即啟動本應急處理工作預案。
2、在第一時間通知學校有關領導向上級有關部門匯報。
3、迅速與學校醫務室取得聯系,采取就地救護。校長或校長辦公室組織車輛或撥打急救中心120,就事態情況迅速采取救護措施,及時把中毒嚴重的師生送醫院進行搶救,確保在第一時間保證師生的生命安全。并迅速與家長聯系,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搶救進展情況。
4、由組長負責組織調查事故原因。組織調查詢問相關人員,弄清中毒事件起因并采取有效措施把中毒人員控制在最小的范圍。配合其他部門進行有效工作,待防疫人員到達后立即提取24小時的留樣并進行檢查。如懷疑故意投毒,應及時向公安部門報告進行立案偵察。
中毒應急預案 篇6
根據上級教育主管部門關于加強學校食品衛生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有關指示精神,結合學校食品衛生管理的實際,在加強對食堂的食品衛生安全監管力度的同時,為應對可能發生的`群體性食物中毒事件,維護校園穩定和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一、組織協調
1、成立食品衛生安全事故處理小組,明確分工,明確任務。在事件發生時,立即啟動預案,學校領導根據“事件”的實際情況召集領導小組成員立即到位,爭取時間,積極救治患者,統一協調,實施“事件”處理。
2、食品衛生安全事故處理小組由以下成員組成:
(1)組長:校長
(2)副組長:總務主任、政教主任
(3)成員:由班主任、食堂主管、校醫組成
3、各成員職務職責:
(1)組長:全面負責協調處理“事件”的一切事務
(2)副組長:協調組長處理事件;負責組織聯絡和傳遞信息工作;根據“事件”態勢,如實向有關部門匯報;協調處理相關課程的調整等。
(3)各班班主任:對可疑中毒食物及其有關工具、設備和現場采取臨時控制措施;必要時可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臨時控制;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工作,做好學生及家長的穩定工作;維持校園穩定等。
(4)校醫:立即趕赴現場開展初步的搶救工作;收集“事件”發生的可疑中毒食物,并將可疑食物送醫院化驗檢查,以便確定中毒原因;聯系相關的救治醫院;統計患者人數及病情,及時向領導匯報事件動態情況;向新聞媒體和衛生執法部門公布事件的真實情況等。
(5)總務和德育主任:及時調動交通工具接送患者去醫院救治;做好患者家長接待等后勤保障工作;做好在校學生的思想工作,穩定學生情緒;及時與中毒學生家長聯系;必要時可進行心理輔導;及時向教育主管部門和衛生監督執法部門匯報情況,配合這些部門的處理工作。
二、處理流程
學校有關人員和食堂主管在衛生防疫等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到達之前,應保護好現場,并采取以下措施:
1、在情況未判明前,禁止繼續食用和銷毀剩余的可疑食物;對可疑食物進行現場封存。
2、進行現場初步急救處理。
3、聯系救治醫院并及時轉送。
4、搜集可疑食品及中毒者排泄物交調查人員檢驗。
5、逐級上報有關部門。
三、報告制度
學校食品衛生安全事故處理小組應堅持不夸大,不隱瞞,實事求是的原則,在第一時間內向區教育局和衛生防疫部門報告發生食物中毒的單位、地址、時間、中毒人數、可疑食物等有關內容。
中毒應急預案 篇7
為貫徹落實衛生部、教育部、公安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食品衛生安全聯防聯控做好學校食品衛生監督工作的通知》精神以及浙江省關于《浙江省“平安校園”創建活動實施意見》的通知規定,預防學校食物中毒的發生,保證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和《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制定本預案:
一、應急處理小組:
組長:z
副組長:z
組員:zz生活指導師各班班主任
二、事故的判斷
2人以上的教師或學生在短時間內出現了相同的嘔吐、腹痛、痙攣和其它中毒現象,一般判斷可先報告謝宏鈞,然后啟動應急處理工作預案。
三、應急流程:
送診——保護——報告——檢查
送診:發現集體中毒事故跡象后,在場教師和事故發現第一人應在第一時間報告有關領導,在第一時間(可撥打急救電話或自行組織車輛)將中毒人員送往醫院,進行檢查搶救。具體負責人為當日行政值日教師,并將搶救實情每隔15分鐘向領導小組匯報一次。
保護:發生集體中毒事故后,應在協助專業人員進行消毒和隔離的同時,要及時保護好事故現場。領導小組要及時向相關部門和主管部門報告實情,取得幫助。后勤要做好消毒準備和臨時隔離網的設置。并立即停止食堂和商店的食品供應,由專人負責進行封閉,以備檢查。具體負責人為陳振權。
報告:領導小組負責將事故真實情況向上報告,應報告的單位有縣教育局、縣疾控中心、縣公安局。組織人員協助專業人員進行各項工作,并進行問卷調查、寫好調查報告。班主任進行認真的'學生人數調查后,及時通知中毒學生家長到校協助搶救和調查。具體負責人為錢起建、許仙平。
檢查:立即提取24小時的留樣并進行檢查。同時在事故原因未完全調查清楚前,就初步判斷中毒的面積和影響,對沒有中毒現象的學生進行認真的檢查和觀察,預防中毒后果的惡化。絕不能遺漏一個學生,妥善處理善后事宜,維護穩定,消除不良影響。
四、其他事宜
1、事故發生后,應及時封鎖食堂,所有外來人員和閑雜人員進入,認真登記以備調查。
2、學生集體食物中毒事故,應把搶救學生放在首位。
3、事故發生后,不提倡自我做無根據的判斷和非專業的搶救。
4、聯系電話:醫警:120學校:67587xxxxxx
中毒應急預案 篇8
按照上級有關部門關于學校突發事件“沉著應付、措施果斷、快速反應、高效處置”的總體要求。在認真做好學校食品進貨、加工、消毒、留樣等工作的基礎上,盡最大可能防止食物引起的中毒事件的發生,保障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社會穩定,特制定本預案。
一、建立食品中毒應急處置領導小組。
組長
成員校醫
食品中毒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負責對食堂食品衛生進行監督管理,負責對學校衛生安全工作進行考核。統一指揮食品中毒事件處理工作,協調各方力量進行應急求援,控制事態發展,并做好善后處理工作,落實整改措施,盡快恢復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
二、廣泛開展預防食物中毒宣傳教育。
廣泛深入地開展預防食物中毒的宣傳,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廣播、黑板報、宣傳畫和實物標本等各種形式,宣傳普及有關的食品衛生知識,減少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
三、食品中毒的預防措施:
1、建立健全各項食品衛生管理規章制度,并認真落實到位。
2、進一步加強食堂衛生管理。嚴把索證關、驗收關、消毒關。加強索證管理,凡供應食品,必須索證,加強環節管理,注重提高環節管理質量;加強餐具管理,嚴格清洗消毒程序。
3、對食堂工作人員開展經常性的教育。重點進行食品衛生法制教育培訓,提高食堂工作人員衛生意識和法制意識,做到持證上崗。
4、重視食堂的`環境衛生和食堂工作人員的個人衛生,并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體檢,發現有不適合從事食品工作的人員,應及時調離工作崗位。
5、控制細菌的污染,按照食品分類低溫貯藏的衛生要求貯藏食品,防止食品腐爛變質。
四、食品中毒的應急處理:
對食物中毒人員,癥狀屬輕微的,應及時就地聯系醫院醫生對發病人員進行應急的對癥救治,做好病癥記錄并完好保存病人的吐瀉物。中毒嚴重者,應及時送至就近的醫院,并攜帶詳細的病案記錄,學校及時調配車輛,以最短的時間送至醫院救治,必要時傳呼120將患者緊急送醫院救治。
五、協調調查,采取相應措施:
中毒事件發生后,學校主動、及時向中毒人員了解就餐人數、所食食品、發病人數出現的癥狀,現場檢查就餐場所的衛生狀況,衛生許可證及從業人員健康證的辦理情況,分析中毒原因及可能造成中毒的食品,封存現場及可疑食品,追查食品及原料的來源,對病人的嘔吐物及可疑食品進行取樣,送上級疫檢部門檢驗。
六、食品中毒事件的總結報告:
發生食物中毒事件后,應對事件的發生經過后果,自覺查找工作存在的不足,進行總結與完善,強化管理,杜絕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同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做出書面報告。
中毒應急預案 篇9
為貫徹落實衛生部教育部公安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食品衛生安全聯防聯控做好學校食品衛生監督工作的通知》精神以及保定市教育局《關于學校集體食物中毒應急處理工作預案的通知》的規定,預防學校食物中毒的發生,保證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和《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制定本預案
一、組織機構:
成立保定二中食物中毒應急處理小組
組長:毛曉明(主管校長)
副組長:王永來李立澤
主要負責人:小賣部王永來
食堂李立澤劉樹春
監查組:陳光王連群
信息組:宿舍學生會生活部、學生處生活教師
服務組:趙樹敏安士昌
二、職責:
1、應急小組組長負責全面工作,平時加強監督管理協調部門之間的工作,一旦發生食物中毒事件,負責組織搶救中毒師生、安排檢查現場、調查事件的起因,負責安排善后工作
2、副組長王永來主任負責小賣部的食品安全檢查工作,并制定管理措施及檢查的`各項措施,并與市防疫部門聯系接受監督。如果發生食物中毒立刻報告,對小賣部的食品展開全面檢查,確定為小賣部的問題要在組長的領導下及時展開工作,搶救中毒師生解決善后工作,如不為小賣部問題要積極參加工作,配合協調解決問題
3、副組長李立澤主任負責食堂的食物、食品安全檢查工作,并制定檢查的各項措施及管理措施,并與市防疫部門聯系接受監督。如果發生食物中毒立刻報告,對食堂的食品展開全面檢查,確定為小賣部的問題要在組長的領導下及時展開工作,搶救中毒師生解決善后工作,如不為食堂問題要積極參加工作,配合協調解決問題
4、監督組每周五實行大檢查制度提出發現的問題,并責令限期改正,不定時進行抽查對出現的問題及時提出,確保師生安全
5、宿舍學生會生活部要每天堅持衛生檢查并客觀填寫記錄表,對發現的如飯菜過期、有異味等及時報告以便檢查
6、生活教師堅持每天的檢查制度,對發現的問題要及時解決并報告學生處
三、應急處理工作預案程序
1、學校如發現集體中毒事件要立即啟動應急處理工作預案
2、一旦發現食物中毒必須在第一時間通知校有關領導向上級有關部門匯報
3、由副組長負責組織把中毒的師生送往醫院進行搶救,確保在第一時間保證師生的生命安全
4、由組長負責組織調查事故原因,如懷疑有人故意投毒,向公安部門報告并進行立案偵察;防疫站同志到達后立即提取24小時的留樣并進行檢查;組織人員進行調查詢問相關的人員,弄清中毒事件的起因并采取有效措施把中毒人員控制在最小的范圍;配合其他部門進行有效的工作
中毒應急預案 篇10
根據區教育局關于切實加強學校食品衛生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結合我園食品衛生工作的實際,在加強對食品單位衛生安全監管力度的同時,為應對可能發生的幼兒食物中毒事件(以下簡稱“事件”),穩定校園和教學秩序,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一、組織協調
1、成立幼兒食物中毒處理領導小組,明確分工,明確任務。在“事件”發生時,學校領導應立即根據“事件”的實際情況召集領導小組成員到位,爭取時間,積極救治患者,統一協調,實施“事件”的處理。
2、小組成員由下列人員組成:
①組長:肖荃(園長)
②成員:朱江萍(保健)、鄒麗文(組員)、胡美艷(組員)
3、各成員任務職責:
①園長全面負責協調處理“事件”的一切事務;
②保健員協助組長處理事件;負責組織聯絡和傳遞信息工作;根據“事件”的態勢,如實向上級有關部門匯報;協調處理相關教學課程的`調整等。對可疑中毒食物及其有關工具、設備和現場采取臨時控制措施;必要時可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臨時監控;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開展調查工作;維持校園穩定等。
③組員:立即趕赴現場展開初步的搶救工作;努力搜集“事件”發生的可疑中毒食物,并將可疑食物帶交醫院化驗檢查,以便醫生確定中毒原因;聯系相關的救治醫院;統計患者人數及病情,及時向上級領導匯報動態情況;公布“事件”的真實情況,做好新聞媒體的接待等。及時調動交通工具接送患者去醫院救治;做好患者家長(家屬)接待等后勤保障工;做好在校學生的思想工作,穩定學生情緒;及時與中毒幼兒家長取得聯系。
二、處理流程
幼兒園有關人員和食堂主管在衛生防疫等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到達之前,應保護好現場,并采取下列措施:
1、在情況未判明前,禁止繼續食用和銷毀剩余的可疑食品;對可疑食品進行現場封存;
2、進行現場初步急救處理;
3、聯系救治醫院并及時轉送;
4、搜集可疑食品及中毒者排泄物(嘔吐物、大便等)交調查人員和送驗;
5、逐級上報有關部門。
三、報告制度
幼兒“食品衛生安全事故處理小組”應本著“不夸大,不隱瞞,實事求是”的原則,在第一時間內向區教育局等有關部門報告發生食物中毒單位、地址、時間、中毒人數、可疑食物等有關內容。
中毒應急預案 篇11
㈠預防措施
1、把好食堂、小賣店食品原料進貨關。采購人員要嚴格把關,定點采購,確保所采購的原料符合有關的規定,從源頭上把好食品衛生關。
2、嚴把食堂倉庫關。學校食堂倉庫的鑰匙由專人保管,責任落實到人,使用原料時要進行檢查,發現變質原料,及時處理,堅決杜絕變質的原料流入餐桌。
3、把好餐具消毒關。學校食堂對餐具按規定進行嚴格消毒,確保餐具清潔衛生,防止出現因交叉感染而引發的食物中毒事故。
4、對每餐的飯菜要做好留樣,取每餐的飯菜250克密封好在冷藏柜內保存24小時。
5、嚴把工作人員個人衛生關,食堂、小賣店人員定期按規定進行身體檢查,發現有不適宜的病患者及時調換工作。
㈡現場處置及救援措施
1、立即停止食堂、或小賣店的生產活動,并向教育主管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2、以最快速度將中毒人員送往縣醫院,無交通工具時撥打急救中心電話“120”請求救助,積極配合協助衛生機構救助病人。
3、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設備和現場,無關人員不允許到操作間或留樣處。
4、組織教師組成陪護人員隊伍,安排本單位人員負責陪護,無關人員未經批準不準到醫療單位探視,以免影響治療秩序。
5、穩定師生情緒,要求各類人員不以個人名義向外擴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亂。
㈢事故報告及現場保護
1、配合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調查,按衛生行政部門的要求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
2、落實衛生行政部門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態控制在最小范圍。
3、根據領導要求,分別向上級主管部門和防疫部門報告事態的進一步發展的。
4、采取緊急措施,未經允許,一切外來人員禁止進入校園。如有個別家長來校探視,事件處置領導小組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
5、如有新聞媒體要求采訪,必須經過學校同意,未經同意,任何個人不得接受采訪,以避免報道失實。
6、維護正常的學習秩序和工作秩序,廣大教師要做好食物中毒人員的思想工作。
㈣事故調查及處理
1、由易發安全事故領導小組負責組織調查事故原因,分清責任歸屬。如懷疑有人故意投毒,向公安部門報告并進行立案偵察;防疫站同志到達后立即提取24小時的留樣并進行檢查;組織人員進行調查詢問相關的人員,弄清中毒事件的起因并采取有效措施把中毒人員控制在最小的范圍;配合其他部門進行有效的工作。
2、根據事故調查結果,依照法律法規或學校規章制度對相關責任人做出處理。
【中毒應急預案】相關文章:
中毒應急預案09-13
食品中毒應急預案01-20
中毒、中暑應急預案03-11
食品中毒的應急預案06-28
小學食品中毒應急預案11-05
中毒應急處理預案范文02-12
食物中毒應急預案07-23
天然氣中毒的應急預案07-14
餐廳食品中毒應急預案范文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