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壓氧應急預案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有時會突發一些不在預期的事故,為了避免事情更糟,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應急預案編制工作。應急預案要怎么編制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壓氧應急預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壓氧應急預案1
一、目的
為確保高壓氧艙發生火災事故以后,能迅速有效地開展搶救工作,把火災事故的人員傷亡減少到最小程度。最大限度降低員工及相關生命安全風險,特制定本預案。
二、火災事故應急措施
1、火情在艙外(如氧氣間或治療間發生火災)
(1)應立即就近用滅火器全力撲救火情。
(2)在第一時間打火警電話報警,同時報醫院HSE辦公室。
(3)立即關閉供氧系統,切斷所有電源,貯氣罐緊急泄壓,終止治療過程,減壓出艙。
(4)逐級報告火災情況,分析失火原因,制訂糾正和/或預防措施,必要時,請專家參與分析和處理。
2、火情在艙內
(1)操作人員立即啟動氧艙消防水系統,同時切斷供氧系統和市電供應;艙內人員立即使用艙內滅火器進行撲救。
(2)迅速啟動艙內、外應急減壓閥,實施緊急減壓出艙。
(3)用備用對講通知艙內人員保持冷靜,開展自救,利用艙內設施(如滅火器)迅速撲滅火情。
(4)切斷供電系統時,應啟用備用或應急照明。
(5)在第一時間報警并報醫院領導和安全主管部門。
(6)組織力量進行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三、預防措施
1、氧艙應可靠接地,接地電阻值不應大于4歐姆。
2、艙內涂漆應耐熱,所用裝飾布、裝飾板等材料應選用抗靜電及阻燃等安全型材料,艙內的電鍍件、鋁制件的`氧化膜、油漆應符合相應要求。
3、氧艙內嚴禁用有明火的加熱設備。
4、氧艙內應配備測氧儀,當氧濃度越限時能同時發出聲、光兩種信號。
5、供氧系統所用的附件均應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6、患者進人氧艙前應經安全教育。氧艙工作人員和患者都必須嚴格遵守氧艙的各項制度。
7、凡進入氧艙的人員都不得穿著化纖織物衣褲,頭發應加濕,不得帶任何火種。
8、氧艙內應配備高效無毒的滅火器材,并應標有“滅火”的醒目標記。
9、氧艙內所有管路接口都不得沾有油脂。
10、供氧管路不得與空氣管路混用。
11、氧艙內不得存放可燃物,特別是揮發性強的可燃物。如若使用酒精時,容器應密閉;使用吸人性麻醉劑,要選用非燃制品。
12、對于空氣艙,應使用排氣裝置,以保證氧艙內的氧氣濃度不超過25%。使用吸氧面罩時,面罩與面部接觸要嚴密,以防氧氣泄漏。
13、氧艙內的相對濕度應保持在70%-75%的范圍內,以防產生靜電火花。
14、嚴禁在氧艙內敲擊金屬制品,也不得使用化纖制品,以免因碰撞、摩擦而產生火花。
15、加強對安全工器具(滅火器)的管理和檢查。
16、定期組織火災應急演練。
高壓氧應急預案2
為了提升應對氧艙事故應急救援能力,及時控制和消除事故危害,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特制定以下事故應急預案:
一、在高壓氧治療中,如果氧艙起火,操艙人員要沉著冷靜,果斷快速,按下列步驟實施搶救:
1.立即切斷電源及供氧管路。
2.為迅速排凈艙中煙霧,防止因燃燒使氣體體積急劇膨脹而致艙體爆炸,應馬上開啟緊急卸壓大閥和手柄排氣閥。
3.消防噴淋工作,向艙內噴水滅火。
4.用各種工具以最快的速度,迅速打開艙門。
5.迅速從艙內抬出病人進行搶救,心跳呼吸停止者,應迅速復蘇。
6.保護現場,如實向上級部門報告。
二、艙內人員,應在操艙人員的指導下,采取如下操作步驟:
1.艙內發現煙火,應立即用艙內滅火器材滅火;
2.停止吸氧,配合艙外人員打開艙內泄壓閥;
3.治療艙和過渡艙同時使用時,要迅速關閉兩艙的中間門,防止火災擴大化;
4.艙內人員冷靜處事,不要擠在艙門口,避免開門時受阻或受傷。
高壓氧治療中,艙內人員發生身體嚴重不適時,按下列步驟實施搶救:
1.停止高壓氧治療活動,通過語音對話穩定艙內人員情緒使其保持冷靜;
2.操作人員立即按操作規程,排氣降壓打開氧艙;
3.將艙內人員救出,進行搶救;
4.保護現場,如實向上級機關報告。
高壓氧應急預案3
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文件規定,為加強我院應急演練工作,促進應急演練規范、安全、有序地開展,提高全體工作人員在緊急情況下的避險逃生和救助保護能力,特制定本制度。
一、應急演練目的
(一)檢驗預案。通過開展應急演練,查找應急預案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完善應急預案,提高應急預案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完善準備。通過開展應急演練,檢查科室日常應對突發事件所需人員、物資、裝備、技術等方面的準備情況,發現不足及時予以調整補充,做好應急準備工作。
(三)鍛煉人員。通過開展應急演練,增強全體工作人員對應急預案的熟悉程度,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四)磨合機制。通過開展應急演練,進一步明確科室各人員的職責任務,明確緊急時刻避險逃生的程序、方法和途徑,完善應急機制。
(五)宣傳教育。通過開展應急演練,普及突發事件應急知識,提高全體工作人員風險防范意識和自救互救等應對能力。
二、應急演練原則
(一)結合實際,合理定位。緊密結合科室工作實際,根據資源條件確定演練方式和規模。
(二)著眼實戰、講求實效。以提高科室各工作人員之間指揮協調能力和實戰能力為著眼點,重視對演練效果及組織工作的評估、總結,及時整改存在問題。
(三)精心組織、確保安全。圍繞演練目的,精心制定演練計劃,科學設計演練方案,周密組織演練活動,嚴格落實各項安全措施,確保參與演練的工作人員人身安全。
三、應急演練實施途徑
科室應當從鍛煉和提高全體工作人員在真實場景中的避險逃生和救助防護能力出發,采取實戰演練的方法,預先謀劃、設定突發事件情景,通過事發、報警、決策、指揮、行動、總結等一系列步驟,完成真實應急響應的過程,從而檢驗和鍛煉科室領導的臨場組織指揮、應急處置技能和后勤保障等應急能力,提高全體人員避險逃生和救助防護的素質和水平。
四、應急演練規劃
科室根據時間季節、環境變化、工作任務等各種不同的情況,在每年年初的安全工作計劃中制訂年度應急演練規劃。
五、應急演練準備
科室要高度重視開展應急演練活動,以演練推動科室安全工作的發展。
(一)科室應當成立專門的演練指揮領導小組,負責應急演練活動全過程的組織領導,指揮小組應建立起策劃、指揮、行動、保障、宣傳等部門各司其職、協同配合的機制,確保演練全過程的有序和安全。
(二)演練前應當制定詳細的演練計劃或腳本。明確開展應急演練的原因和目的.,演練要解決的問題和期望達到的效果等。確定參加演練的人員職責任務、需要鍛煉的技能、明了的實施步驟等。
(三)演練前應當對全體參演人員進行培訓。所有演練參與人員都要經過應急基本知識、演練基本概念、演練規則和自我保護等方面的培訓與教育。對負有指揮控制和監督保障職責的教職工要進行崗位職責、演練過程控制和管理等方面的培訓教育。對參與應急避險和緊急逃生的人員要進行過程步驟、行為方法、技能技巧和安全保護等方面的培訓教育。
(四)演練前應當落實各項保障措施。對于大規模和高風險的應急演練,更要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給予充分的安全保障。
六、應急演練實施
按照演練計劃,指揮領導小組指揮全體參演人員,開展對模擬事件的應急處置行動,完成各項演練活動。
演練中應當格外注意人員的安全。科室應當十分重視演練組織與實施全過程的安全保障與人身安全。要以必要的安保設施,足夠的管理人員、關鍵部位的特殊防護等安全措施來保證演練的順利進行和參加演練人員的人身安全。演練時若出現意外情況,應及時終止演練。
演練后應當及時評估與總結。科室應當對照事先的演練方案,根據演練活動的具體實施情況,比較演練實際效果與目標之間的差異,對演練準備、組織、實施及其安全事項進行全過程、全方位評估,查漏補缺,總結經驗教訓,完善相關應急預案。演練后應當妥善保管演練過程的計劃方案、影音圖像、總結報告等材料,同時向院領導書面匯報演練情況。
七、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高壓氧應急預案】相關文章:
應急預案08-06
應急疏散應急預案04-17
應急物資應急預案12-15
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的應急預案02-12
旅游景區應急預案景區應急處置預案03-15
滅火與應急疏散的應急預案12-06
應急突發環境的應急預案06-15
應急物資裝備應急預案12-14
工程應急預案及應急措施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