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小書簽》說課稿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么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語言:《小書簽》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說教學設計
小班幼兒年齡小,入園時間短,對周圍的事物認識理解不夠深入,語言表達能力較差,小班語言《小書簽》是一首內容簡單,語句優美的兒歌,構思獨特,想象豐富,富有兒童情趣,形象的對樹葉的形狀和用途進行了想象和描述,通過兒歌的學習能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向往大自然的情感,同時能提高小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選擇這一教材符合小班幼兒學習特點。
二、說教材
《小書簽》一課選自《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小班教材上冊“金燦燦的秋天”這一主題中的語言領域部分。小書簽一課是一首兒歌,內容簡單,語句生動形象,符合小班幼兒認知特點。
三、說目標
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和班級幼兒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兩個目標:
1、朗讀兒歌,初步理解兒歌內容,并帶上動作進行兒歌表演。
2、觀察樹葉的形狀,學說“XX葉,像XX”,并進行兒歌第三句和第四句的仿編。本節課的活動重點是朗讀兒歌,初步理解兒歌內容,并帶上動作進行兒歌表演。難點是觀察樹葉的形狀,學說“XX葉,像XX”,并進行兒歌第三句和第四句的仿編。
四、說活動準備
在教學本課時我做了以下準備,提前采集了各種各樣的樹葉,準備了相關物品的圖片,制作了視頻《美麗的秋天》。
五、說教法學法
為了更好地落實教學目標,突破重點難點,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幾種教法學法:
1、情景導入法:為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直觀的'進入學習內容,我在導入時設計了小樹葉變魔法的情景使幼兒了解到書簽的特點和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2、直觀感受法:為了幼兒更深入的理解兒歌內容,了解樹葉的形狀,在課前我采集了各種各樣的樹葉,準備了先關物品的圖片,在課堂上讓幼兒觀察,通過觀察對比使幼兒對樹葉的特點和形狀有了更清楚地認識。
3、朗讀表演法:本節課的重點是朗讀兒歌,并讓幼兒帶上動作進行表演,為了讓幼兒更好地完成目標,我在教學時采用了多種形式的朗讀,再加上動作進行表演,這樣在動作表演的基礎上幼兒對兒歌的理解就更深入了。
4、詩句仿編法:在學習兒歌的第二句的時候,我出示了多種樹葉讓幼兒觀察,然后用自己的話來進行句子的仿編,這樣就激發幼兒的想象力,使幼兒的思維能力的發展得到了很好地提升和發展。
5、談話法:在教學本課時,我采取了多種形式的談話方式,從談話中讓幼兒理解兒歌內容,突破重難點。
六、說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出示銀杏樹葉)小朋友們,你們看,老師手中拿的是什么?(樹葉)對啦,這是一片銀杏樹葉,你們看,它像什么東西呢?出示相關圖片扇子,引導幼兒學說“銀杏葉,像把扇”,它呀還會變魔法呢,你們想不想看看它到底會變什么呢?
2、(老師翻找)老師在書本里找到了銀杏樹葉,看看它變成了什么?教讀幼兒學說小書簽。
3、對了,秋天到了,到處都是飄落的樹葉,這些樹葉變呀變,都變成了小書簽,引導幼兒朗讀“秋天到,樹葉飄,小小樹葉變書簽”。
二、學習兒歌
1、觀察各種各樣的樹葉,請幼兒說說這些樹葉的名稱以及形狀。
2、引導幼兒學說句子“銀杏葉,像把扇,柳樹葉,像小船”,并同時出示其他的樹葉和相關物品圖片,引導幼兒學說“XX葉,像XX”,并嘗試進行兒歌第三句和第四句的仿編。
3、提問:樹葉書簽要放在哪里?學說最后一句兒歌“樹葉放在書本中,陪我度過每一天。”
4、老師加上動作完整朗讀兒歌,請幼兒傾聽。
5、師幼共同表演兒歌,加上動作。
三、鞏固延伸
1、請小朋友們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收集樹葉,做書簽。
2、欣賞秋天美麗的景色。(播放視頻)
【小班語言:《小書簽》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班語言活動教案說課稿《小書簽》08-23
小班語言《媽媽的小幫手》說課稿范文08-11
小班語言小青蛙聽故事說課稿06-08
小班語言的說課稿05-08
小班語言的說課稿12-08
小班語言的說課稿01-09
小班語言活動《愛唱歌的小麻雀》說課稿07-10
葉脈書簽說課稿03-26
小班語言《小烏龜上幼兒園》說課稿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