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閱讀答案

時間:2025-01-18 17:39:51 詩琳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霧》閱讀答案

  在各個領域,我們需要用到閱讀答案的時候非常的多,閱讀答案是我們在解答閱讀題時的參考。你所見過的閱讀答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霧》閱讀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霧》閱讀答案

  《霧》閱讀答案 1

  ①霧是一種常見的天氣現象。秋冬時節,當低層大氣中的水蒸氣達到飽和狀態時,低層大氣中的水汽凝結物懸浮于空中,并使能見度的水平距離小于1千米,氣象學上把這種天氣現象稱為霧。

  ②霧是責罵眼形成的呢?原來,空氣中能容納一定量的水汽,氣溫越高,空氣所能容納的水汽越多,反之越少。白天的溫度一般比較高,空氣中可容納較多的水汽;到了夜晚,地面熱量的散失,使地面溫度下降,同時影響接近地面的空氣層,使空氣的溫度也降低,當溫度低到空氣不能容納原先所有的水汽時,過剩的水汽便凝結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浮游在近地面的大氣中,霧就形成了。

  ③大霧天氣對交通影響很大。在大霧天氣,飛機不能起飛和著陸,汽車、船舶等也因能見度低而容易發生交通事故。霧讀農業生產也有一定的危害。如果連續數天大霧,將使農作物缺乏光照,進而影響生長,誘發病害。如小麥抽穗時遇上連續3天以上的大霧,就容易引起赤霉病。霧對人體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據測定,霧滴中含有的對人體有害的酸、堿、鹽、胺、酚、塵埃、病原微生物等物質的比例,比通常的大氣水滴高出幾十倍。人們如果在霧中活動,就會吸入霧中的這些有害物質,從而誘發或加重氣管炎、咽喉炎、結膜炎等諸多疾病。

  ④既然霧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不利的影響,那么怎樣才能消除它呢?

  ⑤針對霧形成的過程,我們可以進行人工消霧。所謂人工消霧就是指用人工影響的方式消除局部區域的霧滴以提高能見度的方法。一般采用三種方法:一是加熱法。對小范圍的霧區采取一定的措施,加熱空氣使霧滴蒸發而消失。二是吸濕法。播撒鹽、尿素等吸濕物質顆粒作為催化劑,產生大量凝結核,使霧滴在凝結核上凝結成大水滴形成降雨或降雪,從而達到消除的目的。三是人工攪動混合法。用直升飛機在霧層頂部緩慢飛行,把霧頂以上干燥空氣驅趕下來與霧中空氣混合,促使霧滴蒸發消失。2002年12月,陜西就曾通過播撒二氧化碳來改變霧的存在形式,使其變成雪后降落。經現場勘察,在第一次作業20分鐘后,距離作業現場下風向1.2千米處開始降雪,降雪時間持續約3小時。降雪后有效區域內能見度由原來的不足20米增加到了300米。

  1、給下列詞語注音。(2分)

  ①著( )陸 ②緩( )慢

  2、 用自己的話概括霧是怎樣形成的。(不超過50字)(3分)

  3、 文章第③段中加著重號的`“容易”能否去掉?請說明理由。(3分)

  4、 文章第③段從哪些方面說明了霧的危害?(2分)

  5、 文章第⑤段畫線部分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簡要分析它的作用。(2分)

  6、 文章第⑤段所舉陜西消霧的例子屬于人工消霧的哪種方法?(2分)

  答案:

  1、 ①zhuó ②huǎn

  2、 低空中的水汽因溫度降低而不能被空氣完全容納,過剩的水汽凝結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懸浮在低空中,就形成了霧。

  3、 不能去掉。因為“容易”起限制作用,表示可能性大。如果去掉,所說內容就絕對化了,與實際不符。(意思對即可)

  4、 文章第③段從以下三個方面說明了霧的危害:霧對交通的影響,霧對農業生產的影響,霧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5、 運用了分類說明方法。條理清晰地說明了人工消霧的三種方法。(意思對即可)

  6、 吸濕法。

  《霧》閱讀答案 2

  閱讀下面的文章。

  霧

  霧是一種常見的氣象。秋冬時節,當低層大氣中的水汽達到飽和狀態時,低層大氣中出現的水汽凝結物懸浮在空中,并使能見度的水平距離小于1千米,氣象學上把這種天氣現象稱為霧。

  霧是怎樣形成的呢?原來空氣中能容納一定量的水汽,氣溫越高,空氣中所能容納的水汽越多,反之越少。白天的溫度一般比較高,空氣中可容納較多的水汽;到了夜晚,地面熱量的散失,使地面溫度下降,同時影響接近地面的空氣層,使空氣的溫度也降低,當溫度低到空氣不能容納原先所有的水汽時,過剩的水汽便凝結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浮游在近地面的大氣中,霧就形成了。

  大霧天氣對交通影響很大。在大霧天氣,飛機不能起飛和著陸,汽車、船舶等也因能見度低而容易發生交通事故。霧對農業生產也有一定的危害。如果連續數天大霧,將使農作物缺乏光照,進而影響生長,誘發病害。如小麥抽穗時遇上連續3天以上的大霧,就容易引起赤霉病。霧對人體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據測定,霧滴中含有的對人體有害的酸、堿、鹽、胺、酚、塵埃、病原微生物等物質的比例,比通常的大氣滴高出幾十倍。人們如果在霧中活動,就會吸入霧中的這些有害物質,從而可能誘發或加重氣管炎、咽喉炎、結膜炎等諸多疾病。

  既然霧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不利的'影響,那么怎樣才能消除它呢?

  針對霧形成的過程,我們可以進行人工消霧。所謂人工消霧就是指用人工影響的方式消除局部區域的霧滴以提高能見度的方法。一般采用三種方法:一是加熱法。對小范圍霧區采取一定的措施,加熱空氣使霧滴蒸發而消失。二是吸濕法。播撒鹽、尿素等吸濕物質顆粒作為催化劑,產生大量凝結核,使霧滴在凝結核上凝結成大水滴形成降雨或降雪,從而達到消除的目的。三是人工攪動混合法。用直升飛機在霧區頂部緩慢飛行,把霧頂以上的干燥空氣驅趕下來與霧中空氣混合,促使霧滴蒸發消失。2002年12月,陜西就曾通過播撒液態二氧化碳來改變霧的存在,形式,使其變成雪后降落。經過現場勘察,在第一次作業20分鐘后,距離作業現場下風方1、2千米處開始降雪,降雪時間持續約3小時。降雪后有效區域能見度由原來的不足20米增加到了300米。

  (選文有改動)

  小題1:文章第三段中加著重號的“容易”能否去掉?請說出理由。(3分)

  小題2:文章第三段從哪些方面說明了霧的危害?(6分)

  小題3:文章第五段畫線部分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2分)

  小題4:用自己的話概括霧是怎樣形成的?(不超過50字)(3分)

  參考答案:

  小題1:(3分)不能去掉。因為“容易”起限制作用,表示可能性大,如果去掉,所說明內容就絕對化了,與實際不符。

  小題2:(6分)從以下三個方面說明了霧的危害:對交通的影響;對農業生產的危害;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小題3:(2分)運用了分類別的說明方法。條理清楚地說明了人工消霧的三種方法。

  小題4:(3分)低空中的水汽因溫度降低而不能被空氣完全容納,過剩水汽凝結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懸浮在低空中,就形成了霧。

  試題分析:

  小題1:這屬于說明文中語言的準確性問題,“容易” 起限制作用,可比較去掉該詞前后句子意思的變化,然后作答。

  小題2:抓住該段中關鍵詞“影響”“危害”,可分析出霧的危害的三個方面,交通、農業生產、人的健康。

  小題3:“一般采用三種方法”,明顯是分類別的說明方法,此種方法便于將復雜的事物說明的條理,易于讀者了解。

  小題4:抓住第二段中“水汽”“氣溫”“凝結”“浮游”四個關鍵詞,簡要陳述。

【《霧》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霧閱讀答案06-28

《霧》閱讀答案09-13

霧 閱讀答案08-23

《霧》的閱讀答案11-23

《霧》閱讀答案12-02

《霧 季羨林》閱讀答案06-13

《與霧同行》閱讀答案12-26

季羨林《霧》閱讀答案12-04

《霧》閱讀練習及答案12-31

霧霾閱讀答案09-13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在线三级a精品 | 一区中文字幕在线日本 | 亚洲欧美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无马在线不卡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堂网 | 激情综合五月天开心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