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板橋愛子的閱讀譯文及答案
清代大文學家鄭板橋到五十二歲始得一子,他自然十分疼愛這個兒子。但是他主張,“愛子必以其道”,就是要講究愛子的分寸、方式和方法。以下是鄭板橋愛子的閱讀譯文及答案,歡迎閱讀。
鄭板橋愛子之道
余五十二歲始得一子,豈有不愛之理!然愛之必以其道,雖嬉戲玩耍,務令忠厚,毋為刻急①也。平生最不喜籠中養鳥,我圖娛悅,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適吾性乎!至于發系蜻蜓,線縛螃蟹,為小兒玩具,不過一時片刻便折拉而死。上帝②亦心心愛念,吾輩竟不能體天之心以為心,萬物將何所托命乎?我不在家,兒子便是你管束。要須長其忠厚之情,驅其殘忍之性,不得以為猶子③而姑縱惜也。家人④兒女,總是天地間一般人,當一般愛惜,不可使吾兒凌虐他。凡魚飧⑤果餅,宜均分散給,大家歡嬉跳躍。若吾兒坐食好物,令家人子遠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齒;其父母見而憐之,無可如何⑥,呼之使去,豈非割心剜肉乎!
【注釋】
①刻急:苛刻嚴峻。
②上帝:老天。
③猶子:兄弟之子。
④家人:仆人。
⑤飧(sūn):熟食品。
⑥無可如何:無可奈何。
【譯文】
我五十二歲才有個兒子,哪有不疼愛他的道理?但是愛孩子一定得有規矩方法,即使是孩子們在一塊游戲玩耍,也必須使他時刻記著對人應該忠厚,做事要穩妥,不能急躁。
我不在家,兒子就歸你管教。要緊的是必須培養他的忠誠厚道的感情,消除殘酷冷漠的性情,不能認為他不是你的兒子,無法像親生兒子一樣管教而暫且縱容姑息。家中仆人的子女,總也和我們一樣是生活于天地間的人,應該同樣愛護,不能讓我的兒子欺負虐待他們。凡是給孩子們魚肉果點等,應該平均發放,使孩子們歡喜蹦跳。假如讓我的兒子坐著獨吞好吃的,而叫仆人的子女遠遠地站著觀望,想吃而不能夠吃上一丁點,他們的父母看見了必然會可憐自己的孩子,但又拿不出什么辦法,只得把孩子叫走,這樣做豈不叫人像割心挖肉一樣難受嗎?
【簡評】
鄭板橋去山東濰坊當知縣,把兒子托其弟弟帶著。兒子不在身邊,但他還是時時刻刻掛念著兒子的教育。他在給弟弟的信中明確指出要教育兒子立志,“明理做個好人”,而把“中舉、中進士、做官”看成是“小事”。為此,鄭板橋給自己的兒子立下三條規矩:一是要為人“忠厚”,“驅其殘忍之性”。他主張要從平時培養起來,就是在與別人嬉戲玩耍過程中,也要注意培養“忠厚之情”。二是要在學習上防止一般“富貴子弟”的浮夸作風,要向那些雖然家道貧寒但學業有成的“佳子弟”學習。三是要學會平等待人,就是對家里傭人的孩子,也“要一般愛惜,不可使吾兒凌虐他”。鄭板橋十分重視培養孩子的優良道德品質,這的確是一條正確的愛子之道。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生的老師,如果教育不當,會給子女的成長帶來難以彌補的不良影響。 “以其道”是真愛,不以其道是假愛。鄭板橋對待子女是嚴中見愛,愛中有嚴。他“愛之必以其道”。應該說,他的愛子之道,是有許多地方值得后人借鑒的。今天一切愛子者和一切愛高材生的師長,也當從鄭氏“愛之必以其道”中汲取教益。如果忽視德育,說不定還會造就出“不肖子孫”來。
【試題】
《鄭板橋愛子之道》原文翻譯及閱讀答案《鄭板橋愛子之道》原文翻譯及閱讀答案 1.解釋下列句子中黑體的詞。
(1)務令忠厚
(2)而必屈物之性以適吾性乎
(3)若吾兒坐食好物
2.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其父母見而憐之,無可如何,呼之使去。
3.文中作者希望弟弟把兒子教育成怎樣的人?
【答案】
1.(1)讓、使 (2)適合 (3)吃
2.他們的父母看見了,很憐憫他們,但又無可奈何,呼叫他們讓他們離開。(意思符合即可)
3.忠厚(善良),充滿愛心(有平等思想)
【鄭板橋簡介】
鄭板橋(1693年——1765年),享年73歲。漢族,江蘇興化人;清代著名畫家、書法家;原名鄭燮,字克柔,號板橋,也稱鄭板橋;乾隆時進士,曾任濰縣縣令。
鄭板橋是哪個朝代的人
鄭板橋是清朝時期的江蘇人,祖籍是在蘇州。鄭板橋生于康熙年間,自小受家人的熏陶,開始習書學文,較大后跟隨名師研究學問,可謂是一大才子。而清朝時期的社會環境特別適合鄭板橋這樣的文人發展。因為清朝特別是康熙時期是文化發展的繁榮時期。但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鄭板橋的發展似乎沒那么好,他困頓的時候甚至以賣畫為生,以此來維持生計。
不過他揚名后,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甚至都同康熙皇子做了朋友。而且有意思的是鄭板橋是康熙的秀才,雍正時的舉人,乾隆時的進士,這在當時也是一大趣事。鄭板橋還做過兩任知縣,在任職期間,他勤政愛民、清廉正直,非常得民心,是當時有名的清官。鄭板橋六十一歲的時候辭去了官職,據說當他離開的時候,當地百姓全部出城相送,并且為他建造生祠。此后,鄭板橋往返于興化和揚州之間,以賣畫為生,廣結天下有識之士,談文論道。而這段時期也是是鄭板橋書畫流傳最廣的時期。
鄭板橋的故事
民間說鄭板橋由于開倉濟民的得罪了上級,于是稱病辭官回家了。在他辭官回家時,“一肩明月,兩袖清風”,只是隨身帶著一條黃狗,一盆蘭花。在一個夜晚,天氣非常冷,月黑風高,還下著大雨,鄭板橋在床上輾轉反側睡不著。正好這時有小偷光顧家中。鄭板橋想道:如果自己高聲呼喊,萬一小偷跟自己動手,恐怕自己無力對付。但是小偷都進家門了。假裝睡著了,任憑他在自己家中肆意妄為,隨便拿取,又很不甘心。于是他略一思考,翻了個身面朝里,低頭悶聲吟詩道:“細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進我門。”這個時候,小偷已接近床邊,聽到這聲音暗自吃驚。接著又聽到:“腹內詩書存千卷,床頭金銀無半文。”這下小偷心想:都這樣了,不偷也罷。于是小偷轉身出門,又聽到里面傳來聲音說:“出門休驚黃尾犬。”小偷心里尋思著既然有惡犬,為何不翻墻而出。正準備上墻,又聽到:“越墻莫損蘭花盆。”小偷仔細一看,墻頭果然有蘭花一盆,于是他細心避開,腳剛落地,又聽到里面說:“天寒不及披衣送,趁著月黑趕豪門。”
從鄭板橋吟詩趕走小偷就能看出他首先來說為官很清廉,只帶了一只狗,一盆花離開。人也很大度,遭遇小偷還提醒他屋外有狗。聰慧有智謀,有才華,出口成詩,這就是鄭板橋吟詩趕小偷的故事。
鄭板橋故居
鄭板橋是有名的畫家、詩人以及文學家,他的故居在江蘇省興化市的東城外鄭家巷。這個故居是后世的人們為了紀念鄭板橋所建設的。
該故居的格局是呈現的是坐北朝南式,前后兩處都有門可以自由進出,并且有著設計成坐北朝南式樣的三間正房,在里面還有著三間較小的房子,分別為門樓,廚房和書房,很符合清朝建筑風格的特點。
如今鄭板橋故居已經成為了一個專門收藏各種名家書畫的專業博物館,在里面收藏著很多大家人物的精品佳作,其中鄭板橋的書畫作品就有著33幅。在鄭板橋故居的書房旁邊還種植著生長的郁郁蔥蔥充滿生機勃勃的竹子,此竹子的種植位置通過書房的窗戶剛好看到。故居里面放置著許多鄭板橋先生所使用過的一些東西,如一些生活用具和一些鄭板橋先生書畫作品的復制品以及一些研究資料等。
年都會有著一些書畫大家們來到這里聚集,在這里舉辦一些關于鄭板橋的書畫展覽,展現鄭板橋先生一生的經歷和成就。該故居經由多年的發展已經破舊,在1983年的時候,經過人工的修繕之后,已經被國家納入了市級文物保護的范疇。現如今有著專人打理。
鄭板橋故居陳設簡單質樸,貼近大自然,通過對鄭板橋故居的觀察,我們就可以知道鄭板橋是一個簡樸,談泊名利之人,正如他筆下的竹一樣,謙虛淡泊。
【鄭板橋愛子的閱讀譯文及答案】相關文章:
《鄭板橋愛子》閱讀答案03-17
《鄭板橋愛子》閱讀答案11-12
鄭板橋愛子的閱讀和答案07-16
《鄭板橋愛子之道》原文翻譯及閱讀答案簡介07-03
《鄭板橋愛子之道》閱讀答案及文言文翻譯04-08
鄭板橋知濰縣閱讀答案及譯文賞析08-24
《鄭板橋》閱讀答案04-19
《鄭板橋》的閱讀答案10-27
《鄭板橋》閱讀答案「精選」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