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學舟文言文閱讀答案
【甲】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日:“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乙】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
1、下列加粗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①楚人有涉江者∕宋人有耕者
②遽契其舟∕因釋其耒而守株
③舟已行矣,而劍不行∕兔走觸株,折頸而死
④其劍自舟中墜于水∕于土墻凹凸處
2、解釋下列加粗詞的`意思。
(1)遽契其舟( )
(2)不亦惑乎( )
(3)兔走觸株( )
(4)冀復得兔( )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是吾劍之所從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兩文后來分別演化成了什么成語?這兩則寓言都諷刺了哪種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
2、(1)雕刻
(2)糊涂
(3)跑
(4)希望
3、(1)這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
(2)兔子是不會再得到了,自己卻被宋國人所恥笑。
4、刻舟求劍和守株待兔。諷刺的都是那種因循守舊、固執己見、不知變通,不懂得根據客觀實際,采取靈活對策的人。(意對即可)
【楚人學舟文言文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楚人學舟的文言文譯文及閱讀答案03-05
楚人學舟閱讀答案10-12
楚人學舟的閱讀答案11-12
文言文《楚人學舟》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4-11
晏子使楚文言文閱讀答案12-15
晏子使楚文言文閱讀答案12-15
晏子使楚文言文閱讀及答案03-19
《晏子使楚》文言文閱讀答案03-17
晏子使楚文言文閱讀答案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