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景,總在半夢半醒之間閱讀理解及答案

時間:2021-06-14 10:17:41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美景,總在半夢半醒之間閱讀理解及答案

  美景,總在半夢半醒之間

美景,總在半夢半醒之間閱讀理解及答案

  遲子建

  太陽是不大懂得養生的,只要它出來,永遠圓圓著臉,沒心沒肺地笑。它笑得適度時,花兒開得繁盛,莊稼長勢喜人,人們是不厭棄它的;而有的時候它熱情過分了,弄得天下大旱,農人們就會嫌它不體恤人,加它身上幾聲罵。看來過于光明了,也是不好。月亮呢,它修行有道,該圓滿時圓滿著,該虧的時候則虧。它的圓滿,總是由大虧小虧換來的。所以虧并不一定是壞事,它往往是為著燦爛時刻而養精蓄銳。

  在故鄉的夜晚,一本書,一杯自制的五味子果汁,就會給我帶來塌實的睡眠。可是到了月圓的日子,情況就大不一樣。穿窗而過的月光,會拿出主子的做派,進了屋后,招呼也不打,赤條條的,仰面躺在我身旁空下來的那個位置。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動著,閃爍著,一會兒伸出手撫撫我的睫毛,將幾縷月光送入我的眼底;一會兒又揉揉我的鼻子,將月華的芳菲再送進來。被月光這樣撩撥著,我只能睡睡醒醒了。

  月光和月光是不一樣的。春天的月光,似乎也帶著股綠意,有一種說不出的嫩;夏日的月光呢,飽滿,豐腴,好像你抓上一把,它就能在指尖凝結成膏脂;秋天的月光,一派洗盡鉛華的氣質,安詳恬淡,如古琴的琴音,悠遠,清寂;冬天的月光雖然薄而白,但它落到雪地后,情形就不一樣了,雪地上的月光新鮮明媚得像剛印刷出來的年畫。所以冬日賞月,要立在窗前。看著月光停泊在雪地后煥發出的奇異光芒,你會想,原來雪和月光,是這世上最好的神仙眷侶啊。相比較,冬春之交的月光,就沒什么特別動人之處了。雪將化未化,草將出未出,此時的月光,也給人猶疑之感,瑟瑟縮縮的。

  今年四月十號,是滿月的日子,又是周末,故鄉的親人們聚在一起,做了幾道風味獨特的菜,大家快活地喝酒聊天。晚飯后,我回到自己的住處時,月亮已經升起來了。微醺的緣故,未及望月,我就熄燈睡了。大約凌晨三點來鐘的樣子吧,我被渴醒了。床畔的小書桌上,通常放著一杯白開水。室內似明非明,我起身取水杯的時候,發現杯壁上晃動著迎春枝條般的鵝黃光影。心想月光大約太喜歡玻璃杯了,在它身上做起了畫。喝過那杯被月光點化過的水,無比暢快。回床的一瞬,我有意無意地望了一下窗外,立時被眼前的情景震住了:天哪,月亮怎么掉到樹叢中了?我見過的明月,不是東升時蓬勃跳躍在山頂上的,就是夜半時高高吊在中天的,我還從沒見過棲息在林中的月亮。那團月亮也許因為走了一夜,被磨蝕得不那么明亮了,看上去毛茸茸的,更像一盞掛在樹梢的燈。那些還未發芽的樹,原本一派蕭瑟之氣,可是掖在林間的月亮,把它們映照得流光溢彩,好像樹木一夜之間回春了。

  第二天徹底醒過來時,天已大亮。窗外的山,哪還有滿月時的圣景。消盡了白雪而又沒有返青的樹,看上去是那么的單調。雖然尋不見月亮的蹤跡,但我知道它因為昨夜那一場熱烈的燃燒,留下了缺口,不知去哪兒療傷去了。因為它燃燒得太忘我了,動了元氣,所以不管怎么調理,此后的半個月,它將一點點地虧下去。待它枯槁成彎彎的月牙兒,才會真正復蘇,把虧的地方,再一點點地盈滿。它圓滿后,不會因為一次次地虧過,而就不燃燒了。因為月亮懂得,沒有燃燒,就不會有灰燼;而灰燼,是生命必不可少的養料。

  我怎么能想到,在印象中最不好的賞月時節,卻看見了上天把月亮拋在凡塵的情景呢。在那個時刻,那團月亮無疑成了千家萬戶共同擁有的一盞燈。假使我徹頭徹尾醒著,這樣的風景即使入了眼,也不會攝人心魄。正因為我所看到的一切在黎明與黑夜之間,在半夢半醒之間,那團月亮,才美得奪目。

  (刊《黑龍江日報》2009年5月6日12版)

  1.本文重點寫月光,但作者卻在文章開頭用較多的筆墨寫了太陽,這樣寫有什么好處?(4分)

  2.概括月光的四季特點,并分析作者運用的`寫作手法。(4分)

  3.理解下面兩句話的含義。(4分)

  (1)因為月亮懂得,沒有燃燒,就不會有灰燼;而灰燼,是生命必不可少的養料。(2分)

  (2)假使我徹頭徹尾醒著,這樣的風景即使入了眼,也不會攝人心魄。(2分)

  4.作者認為美景,總在半夢半醒之間,你認同嗎?談談你的理解。(6分)

  答案:

  1、作者通過較多的筆墨寫太陽,主要是突出了太陽的不大懂得養生的特點,并且與月亮的修行有道形成對比,表達了作者對月的認可和喜愛,同時也為文章后面的描寫抒情作鋪墊。

  2、春天:綠意,嫩;夏日:飽滿,豐腴;秋天:安詳恬淡,悠遠,清寂;冬天:新鮮明媚,奇異光芒。作者在描寫四季月光不同特點的時,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它就能在指尖凝結成膏脂如古琴的琴音,悠遠清寂雪地上的月光新鮮明媚得像剛印刷出來的年畫,這些比喻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月光的悠遠、明媚特點,表達了作者的喜愛之情。一派洗盡鉛華的氣質,安詳恬淡猶疑之感,瑟瑟縮縮,擬人句也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月光的安詳、瑟縮的特點,同樣也鮮明地表達了作者的情感。

  3、(1)沒有虧,就沒有圓滿,它的圓滿,總是由大虧小虧換來的,它往往是為著燦爛時刻而養精蓄銳。(2)在清醒時很難看到美景,在半夢半醒之間,美景才會震撼心靈。

  4、認同。正因為作者所看到的一切是在黎明與黑夜之間,在半夢半醒之間,那團月亮,才美得奪目,并且月光該圓滿時圓滿著,該虧的時候則虧,它的圓滿,總是由大虧小虧換來的,美景也就在這圓虧之中。生活中也是如此,太清醒,太透明,就容易什么都看透,也就不會有新奇、震撼之感,美也就相應的淡化了。(也可答不認同,理由充分即可。)

【美景,總在半夢半醒之間閱讀理解及答案】相關文章:

《美景,總在半夢半醒之間》閱讀答案09-07

《美景,總在半夢半醒之間》閱讀練習附答案11-21

美景,總在半夢半醒之間試題及答案04-19

月亮在半夢半醒之間閱讀答案03-27

月亮,在半夢半醒之間閱讀及答案04-22

《月亮在半夢半醒之間》閱讀及答案04-11

月亮,在半夢半醒之間 閱讀答案09-22

《月亮在半夢半醒之間》閱讀答案11-08

月亮,在半夢半醒之間的閱讀答案10-02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宅男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 五月天婷婷综合社区 |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 | 午夜福利视频-92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青青 | 日韩欧美涩涩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