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春秋《齊寇將至》閱讀答案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們都可能會接觸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是教師進行閱卷打分時的參考,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那么問題來了,一份好的閱讀答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呂氏春秋《齊寇將至》閱讀答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呂氏春秋《齊寇將至》閱讀答案 1
齊攻宋,宋王使人候②齊寇之所至。使者還曰:“齊寇近矣,國人恐矣。”左右皆謂宋王曰:“此所謂肉自至③蟲者也。以宋之強,齊兵之弱,惡④能如此?”宋王因怒詘⑤殺之,又使人往視齊寇,使者報如前,宋王又怒詘殺之。如此者三。其后又使人往視。齊寇近矣,國人恐矣。使者遇其兄,曰:“國危甚矣,若將安適?”其弟曰:“為王視齊寇,不意⑥齊近而國人恐如此也,今又私患向之先視齊寇者,皆以‘寇之近也’報而死,今也報其情死,不報其情又恐死,將若何?”其兄曰:“如報其情,有且先夫死者死,不若先夫亡者亡。”于是報于王曰:“殊不知齊寇之所在,國人甚安。”王大喜。左右皆曰:“向之死者宜矣。”王多賜之金。寇至,王自投車上馳而走,此人得以富于他國
注釋:
①選自《呂氏春秋.雍塞》。
②候:偵察。
③至:一本作“生”。這句意思是:這真叫做肉里自己生出了蟲子。比喻無中生有。
④惡:怎么
⑤詘:同“屈”,冤枉。
⑥不意:不料。
18.用現代漢語寫出句子的意思。(4分)
①國危甚矣,若將安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之死者宜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答案:
18.①國難當頭,危在旦夕,你這是往哪兒去呢?
②先前幾個使者真是該死
19.不準講真話,就會問題成堆,不可收拾。或:“作為領導者,應聽取正確的建議,否則,問題會愈積愈多,最后覆水難收”(從其它角度,言之成理也可)
譯文:
齊國軍隊進攻宋國,宋王派人前去偵察齊軍入侵到了什么地方。使者回報說:“齊軍已經迫近了,城里的百姓們都很恐慌。”使者的`話剛說完,宋王左右的親信們紛紛對宋王說:“這真叫做肉里自己生出了蟲子,純粹是無中生有啊!我們宋國這樣強大,齊國兵力又那樣弱,哪會象他說的這樣呢?”宋王聽了這些,勃然大怒,屈斬了使者。宋王又另派人前去偵探。不料回報和第一個一樣,宋王又惱怒地把他屈殺了。這樣,一連屈殺了三個使者。?后來,又派了一個人前去偵察,果然齊軍迫近,百姓們惶惶不可終日。就在這時,使者遇見了他的哥哥。哥哥問:“國難當頭,危在旦夕,你這是往哪兒去呢?”弟弟回答說:“我奉大王之命,前去偵察敵情。想不到齊軍離城這樣近,百性恐慌到如此地步!如今我很擔心,前幾個使者都因為回報齊軍迫近而被處死。現在,我據情實報是死,不據情實報,恐怕也是死,你看怎么好呢?”他哥哥說:“既然據情實報,會比別人先死;不如謊報,在齊軍破城之前,先行逃走。”于是,這個使者報告宋王說:“連齊軍影子也看不見,誰也不知道他們在什么地方,百姓人心十分安定。”宋王聽了,非常高興。他左右的親信們都說:“前幾個使者真是該死!”宋王便賞賜了這個使者很多金子。不久,齊軍打來,宋王驚慌失措,只好跳上車去,趕快逃命。那個使者,早已逃到其他國家,做了富翁。
呂氏春秋《齊寇將至》閱讀答案 2
齊攻宋,宋王使人候齊寇之所至。使者還曰:“齊寇近矣,國人恐矣。” 左右皆謂宋王曰:“此所謂肉自至蟲者也。以宋之強,齊兵之弱,惡能如此?” 宋王因怒詘殺之。又使人往視齊寇,使者報如前,宋王又怒詘殺之。如此者三。其后又使人往視,齊寇近矣,國人恐矣。使者遇其兄,曰:“國危甚矣,若將安適?” 其弟曰:“為王視齊寇,不意齊近而國人恐如此也,今又私患向之先視齊寇者,皆以‘寇之近也’報而死,今也報其情死,不報其情又恐死,將若何?” 其兄曰:“如報其情,有且先夫死者死,先夫亡者亡。” 于是報于王曰:“殊不知齊寇之所在,國人甚安。” 王大喜。左右皆曰:“向之死者宜矣。” 王多賜之金。寇至,王自投車上馳而走,此人得以富于他國
題目:
1、下列對文中加粗句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
A. 又使人往視齊寇 / 使者報如前 / 宋王又怒詘殺之 / 如此者三 / 其后又使人往視 / 齊寇近矣 / 國人恐矣 / 使者遇其兄 / 曰 / 國危甚矣 / 若將安適 /
B. 又使人往視齊寇使者 / 報如前 / 宋王又怒詘殺之 / 如此者三 / 其后又使人往視 / 齊寇近矣 / 國人恐矣 / 使者遇其兄 / 曰 / 國危甚矣 / 若將安適 /
C. 又使人往視齊寇使者 / 報如前 / 宋王又怒詘殺之 / 如此者三 / 其后又使人往視齊寇 / 近矣 / 國人恐矣 / 使者遇其兄 / 曰 / 國危甚矣 / 若將安適 /
D. 又使人往視齊寇 / 使者報如前 / 宋王又怒詘殺之 / 如此者三 / 其后又使人往視齊寇 / 近矣 / 國人恐矣 / 使者遇其兄 / 曰 / 國危甚矣 / 若將安適 /
2、翻譯下列句子。
①使者遇其兄,曰:“國危甚矣,若將安適?”
②寡人豈責子之令太子必如寡人也哉?寡人固生而有之也。
答案:
1、A
2、①使者遇見他的'哥哥,說:“國家危險極了,你要到哪兒去?”
②我難道會要求你讓太子一定像我一樣嗎?我本來就有這樣的才能。
呂氏春秋《齊寇將至》閱讀答案 3
閱讀原文
齊攻宋,宋王使人候齊寇之所至。使者還,曰:“齊寇近矣,國人恐矣。”左右皆謂宋王曰:“此所謂‘肉自生蟲’者也。以宋之強,齊兵之弱,惡能如此?”宋王因怒而詘殺之。又使人往視齊寇,使者報如前,宋王又怒詘殺之。如此者三。其后又使人往視,齊寇近矣,國人恐矣。使者遇其兄,曰:“國危甚矣,若將安適?”其弟曰:“為王視齊寇,不意其近而國人恐如此也,今又私患向之先視齊寇者,皆以‘寇之近也’報而死。今也報其情死,不報其情又恐死,將若何?”其兄曰:“如報其情,有且先夫死者死,不若先夫亡者亡。”于是報于王曰:“殊不知齊寇之所在,國人甚安。”王大喜,左右皆曰:“向之死者宜矣。”王多賜之金。寇至,王自投車上馳而走,此人得以富于他國。
題目
1、解釋下列加點詞的含義:
宋王使人候齊寇之所至(使:派遣)
不意其近而國人恐如此也(意:料想)
鄉之死者宜矣(鄉:同“向”,先前)
王自投車上馳而走(走:逃跑)
2、與“皆以‘寇之近也’報而死”中“以”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 可以一戰(《曹劌論戰》)
B. 以頭搶地耳(《唐雎不辱使命》)
C. 先帝簡拔以遺陛下(《出師表》)
D. 扶蘇以數諫故(《陳涉世家》)
答案:D(因為)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國危甚矣,若將安適?
答案:國家危在旦夕,你打算往哪里去呢?
4、從選文看,宋王是一個怎樣的人?
答案:宋王是一個聽信讒言、草菅人命、昏庸無能的.君主。他不能明辨事實,對于如實稟報的使者,他選擇殺害,而對于謊報的使者,他卻給予獎賞。最終,當敵軍真的來臨時,他只能驚慌失措地逃跑。
5、簡要概括文章內容。
答案:齊國軍隊進攻宋國,宋王派人前去偵察敵情。前三個使者都如實稟報“齊寇近矣,國人恐矣”,但都被宋王殺害。第四個使者選擇謊報軍情,說“殊不知齊寇之所在,國人甚安”,因此得到宋王的獎賞。然而,當齊軍真正打來時,宋王只能倉皇逃命,而那個謊報的使者則早已逃到其他國家,做了富翁。
【呂氏春秋《齊寇將至》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呂氏春秋《齊寇將至》閱讀練習及答案10-21
《呂氏春秋》閱讀及答案11-09
《呂氏春秋》閱讀答案08-30
《翁公平寇記》閱讀答案10-28
宋史·寇準傳閱讀及答案12-14
《寇準傳(節選)》閱讀答案08-02
《呂氏春秋》閱讀習題及答案11-30
《呂氏春秋》閱讀答案及翻譯09-25
《呂氏春秋》閱讀答案及譯文10-27
《呂氏春秋》對比閱讀與答案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