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儀相魯而嗜魚閱讀答案
9.【沖刺題】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文一]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孟子《魚我所欲也》)
[文二]
公孫儀①相魯而嗜魚,一國盡爭買魚而獻之。公孫儀不受。其弟子諫曰:“夫子嗜魚而不受者,何也?”對曰:“夫唯嗜魚,故不受也。夫即②受魚,必有下人③之色;有下人之色,將枉于法;枉于法,則免于相。雖嗜魚,彼必不能常給我魚,我又不能自給魚;即無受魚而不免于相,雖嗜魚,我能長自給魚。”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韓非子 外儲說右下》)
[注釋]①公孫儀:春秋時魯穆公的相。②即:假如。③下人:遷就他人。
(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①蹴爾而與之 蹴:
②公孫儀相魯而嗜魚 嗜:
(2)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3)根據語段內容填空。
[文一]中“此之謂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代 ;[文二]中“ ”一句表達了公孫儀的觀點。
9.(1)①用腳踢 ②特別喜歡(很愛好) (2)過去寧可死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為了所認識的貧困的人感激我而接受了它。
(3)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 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