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波《筷子春秋》初中說明文閱讀題及答案

時間:2024-01-05 16:20:20 王娟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李陽波《筷子春秋》初中說明文閱讀題及答案

  相信大家在學習、工作中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特別是占有重要地位的說明文,說明文是客觀地說明事物或闡明事理的一種文體。那么優秀的說明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李陽波《筷子春秋》初中說明文閱讀題及答案,歡迎大家分享。

李陽波《筷子春秋》初中說明文閱讀題及答案

  我們的祖先何時開始使用筷子,已無可考。但這兩根小玩意,一旦能熟練操縱,使用起來靈巧無比,難怪西方有學者贊揚筷子是古老東方文明代表。

  筷子在先秦時稱為“k”,是木字旁,不是“挾”。《曲禮上》提及“羹之有菜者用k”,鄭玄的注釋是“k,猶箸也”。司馬遷的《宋微子世家》謂“紂始為象箸,箕子嘆曰:‘彼為象箸,必為玉G’。”說明“箸”的稱呼始自商代。

  “箸”變成今天的“筷”,有個說法是與江南沿海的船民有關,因“箸”與“住”同音,對船民而言有不吉利的意思,所以反其意稱“箸”為“快兒”。又因多數“快兒”是用竹子所做,于是在“快”字上加了竹字頭,成為“筷子”。雖明代已經有人稱“箸”為“快”或“筷”,但清《康熙字典》僅收錄了“箸”而并未收錄“筷”。

  《禮記》有所謂“飯黍毋從箸”,先秦時人們吃飯用手抓食,箸只用于夾菜。從飲食進化推想,原始社會以手抓食可謂自然不過,其后的食器發展為“匕”,曲柄淺斗,很像今天的羹匙。今天的“匙”相信是由“匕”發展而來,但總不及用箸夾菜更為方便。

  理論上,促成“箸”的誕生,契機應是熟食燙手。先民發明鉆木取火,將食物煮熟后,隨手用樹枝撈取是合理推測,因為原始人類生活在森林和洞穴,最方便的材料是樹枝。從現在筷子的形體來看,它還帶有原始竹木棍棒的特征。

  筷子雖是餐具,卻又像微型健身器。有學者指出,用筷子進食時,要牽動人體三十多個關節和五十多條肌肉,有助于刺激神經系統的活動。

  筷子不過是小小餐具,卻魅力十足,成為文明進步的標志。法國思想家羅蘭·巴特談到筷子時認為,筷子不像西方餐具刀、叉那樣用于切、扎、截,因而“食物不再成為人們暴力之下的獵物,而是和諧傳送的物質”。

  練習1

  16.本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有關“筷子”的知識?

  答:_____

  17.第⑤段加粗的“理論上”能否刪去?結合文意說明理由。

  答:_____

  18.文中寫筷子作為餐具有哪些優勢?

  答:_____

  【答案】

  16.(1)“筷子”一詞的由來和演變。(2)對“筷子”這一食器誕生的推測。(3)使用筷子有利于身體健康。(4)使用筷子是文明進步的表現。

  17.不能刪去,因為文中對“著”誕生的說明僅是合理推測,并非實證

  18.(1)使用方便靈活。(2)可以使進食方式更文明。

  練習2

  1.本文標題《筷子春秋》中的“春秋”的意思是_____(2分)

  2.文章是從“筷子名稱的由來”、“_____”、“______”和“使用原理”等幾方面來介紹“筷子”的,文章的說明順序是___ (6分)

  3.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筷子在秦朝時被稱為“梜”,是《禮記》中記載的。

  B.“箸”,變成今天的“筷”,與沿江或沿海的船民有關。

  C.筷子是物理學上的杠桿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絕妙運用。

  D.中國人使用筷子不使用刀叉,說明中國人只尚文不尚武。

  答案

  1.歷史

  2.古代使用筷子的情況 筷子沿用至今的原因 邏輯順序

  3.C

【李陽波《筷子春秋》初中說明文閱讀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筷子的發明》高三說明文閱讀題及答案06-25

波佩《柔軟的父親》初中散文閱讀題及答案06-20

《春秋》閱讀答案08-08

李夢陽《秋望》閱讀答案12-06

《螞蟻》初中說明文閱讀題及答案06-16

《陶器》初中說明文閱讀題及答案06-21

《雨》初中說明文閱讀題及答案06-25

《京劇》初中說明文閱讀題及答案06-15

語文閱讀題筷子的參考答案08-29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免费国产一级aⅴ片 | 日本中文乱码字幕在线网站 | 欧美三级福利片 | 依人青青青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5g在线 | 亚洲一级在线看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