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諱光,字君實閱讀答案與翻譯

時間:2023-06-15 12:22:30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公諱光,字君實閱讀答案與翻譯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我們最不陌生的就是閱讀答案了,通過對照閱讀答案可以有效檢驗我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你所見過的閱讀答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公諱光,字君實閱讀答案與翻譯,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公諱光,字君實閱讀答案與翻譯

  公諱光,字君實。年十五,書無所不通。年二十,舉進士甲科。改奉禮郎。以天章公在杭,辭所遷官,求簽書蘇州判官事以便親,許之。未上,丁太夫人憂。未除,丁天章公憂。執喪累年,毀瘠如禮。

  故相龐籍見公而奇之及為樞密副使薦公召試館閣校勘天圣中禁田河西虜乃得稍蠶食其地為河東憂。籍請公按視。公為畫策:“宜因州中舊兵,益禁兵三千,筑二堡河西,可使堡外三十里虜不敢田,則州西六十里無虞矣。募民有能耕閑田者,復其稅役十五年,官雖無所得,而糴自賤,可以漸紓河東之民。”籍移麟州,如公言。而兵官郭恩勇且狂,夜遇敵死之。議者歸罪于籍,罷節度使知青州。公守闕。三上書,乞獨坐其事,不報。

  王安石行其法于天下,邇英進讀,至蕭何、曹參事。公曰:“參不變何法,得守成之道。故孝惠、高后時,天下晏然。”后數日,呂惠卿進講。因言:“先王之法,有五年一變者,巡狩考制度是也。有三十年一變者,‘刑罰世輕世重’是也。有百年不變者,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也。前日光言非是,其意以諷朝廷,且譏臣為條例司官耳。”上問公:“惠卿言何如?”公曰:“諸侯有變禮易樂者,王巡狩則誅之,王不自變也。刑世輕世重,非變也。且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則修之,非大壞不更造也。大壞而更造,非得良匠美材不成。今二者皆無有,臣恐風雨之不庇也。”惠卿不能對。

  則以書喻安石,三往反,開喻苦至,猶幸安石之聽而改也。且曰:“巧言令色鮮矣仁,彼忠信之士,于公當路時,雖齟齬可憎,后必徐得其力。”對賓客曰:“覆王氏者,必惠卿也。”其后六年,而惠卿叛安石。由是天下服公先知。

  公歷事四朝,皆為人主所敬。然神宗知公最深,公思有以報之,雖議論違忤,而神宗識其意,待之愈厚。

  (節選自蘇軾《司馬溫公行狀》,有刪改)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故相龐籍/見公而奇之/及為樞密副使/薦公召試館閣校勘/天圣中/禁田/河西虜乃得稍蠶食其地/為河東憂

  B.故相龐籍/見公而奇之/及為樞密副使/薦公/召試館閣校勘/天圣中/禁田河西/虜乃得稍蠶食其地/為河東憂

  C.故相龐籍/見公而奇之/及為樞密副使/薦公/召試館閣校勘/天圣中/禁田/河西虜乃得稍蠶食其地/為河東憂

  D.故相龐籍/見公而奇之/及為樞密副使/薦公召試館閣校勘/天圣中/禁田河西/虜乃得稍蠶食其地/為河東憂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如指依從、按照,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如其禮樂,以俟君子”中的“如”不同。

  B.因指依靠,與《過秦論》中的“因遺策”的“因”相同。

  C.復指免除,與《<論語>十二章》中“克己復禮為仁”的“復”不同。

  D.變指改變,與《答司馬諫議書》中“上乃欲變此,而某不量敵之眾寡”的“變”相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司馬光因父親在杭州任職,為了就近侍奉,辭去所任的官職,請求調任蘇州,終因雙親離世,連續守孝服喪,未能成行。

  B.龐籍在麟州任職時,采納了司馬光的建議進行防衛。但因手下軍官狂妄,夜晚遇敵戰死,而受到牽連,被朝廷降職調離麟州。

  C.給皇帝講讀時,王安石提出先王治國之法,有幾年一變的,也有百年不變的,主張進行變法。司馬光則認為現在國家不具備變法的條件。

  D.司馬光侍奉的四朝皇帝都很敬重他。神宗時,他的言論經常會違逆皇上的心意,但他認為這樣做才是對皇上的恭敬和報答。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彼忠信之士,于公當路時,雖齟齬可憎,后必徐得其力。

  (2)然神宗知公最深,公思有以報之,雖議論違忤,而神宗識其意,待之愈厚。

  答

  10.D 11.B 12.C

  13.(1)那些忠誠有信的士人,在您當權時,雖然與你意見不合,讓人憎惡,以后一定會慢慢地得到他的幫助。

  (2)然而神宗了解他最深。公就想著來報答他,雖然公的言論常違背圣上心意,但神宗理解他的想法,更加厚待他。

  【解析】10.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原宰相龐籍,見到公認為他很奇特,等到自己做了樞密副使,推薦公做館閣校勘。天圣年間,朝廷禁止百姓到河西種田,敵人就得以漸漸地蠶食那里的土地,成為河東的憂患。

  “館閣校勘”是官職名稱,是推薦“公”做“館閣校勘”這一官職,所以“公”與“館閣校勘”應在一句話里,中間不能斷開,排除BC;

  “河西”是“禁田”的地點狀語,二者中間不能斷開,排除A。

  故選D。

  11.本題考查學生識記并理解古代文化常識及對一詞多義現象的理解的能力。

  A.正確。“依從、按照/至于”;句意:按照公的話去做/至于這個國家的禮樂教化,那就只有等待君子來施行了。

  B.錯誤。“依靠/沿襲”;句意:應該依靠州里的老兵/沿襲前代策略。

  C.正確。“免除/歸復”;句意:免除他們十五年的賦稅/約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歸復于禮,就達到了仁者的境界。

  D.正確。均為“改變”;句意:曹參沒有改變蕭何時的做法/皇上就要改變這種狀況,而我也不估量樹敵的多少。

  故選B。

  12.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有關內容要點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C.“王安石提出先王治國之法,有幾年一變的,也有百年不變的,主張進行變法”錯誤。結合原文“后數日,呂惠卿進講。因言:‘先王之法,有五年一變者,巡狩考制度是也……’”可知,給皇帝講讀的是呂惠卿,這些話是呂惠卿說的,不是王安石說的。

  故選C。

  1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當路”,當權;“齟齬”,意見不合;“徐”,慢慢地。

  (2)“有以”,有……的辦法;“報”,報答;“違忤”,違背。

  參考譯文:

  公名光,字君實。十五歲時,書本上的知識沒有不理解的。二十歲時,考中進士頭等。改任為奉禮郎。因為父親司馬天章在杭州,就推辭了所任的官職,請求改任蘇州判官以便于侍奉親人,朝廷答應了。還沒有上任,適逢母親去逝。守孝還沒有期滿,又遇到父親去世。連續幾年守喪,哀傷過度而消瘦,仍按禮儀守喪。

  原宰相龐籍,見到公認為他很奇特,等到自己做了樞密副使,推薦公做館閣校勘。天圣年間,朝廷禁止百姓到河西種田,敵人就得以漸漸地蠶食那里的土地,成為河東的憂患。龐籍請求公前往巡視查看。公為他出謀劃策:“應該依靠州里的老兵,再增加三千禁兵,在河西筑起兩處據點,可以使堡外三十里的敵人不敢來種田,那么州西六十里范圍內就不會有敵人。招募有能力耕種閑田的百姓,免除他們十五年的賦稅,官府雖然沒有收入,但賣出的糧食就會便宜,可以漸漸地解救河東的百姓。”龐籍轉任麟州,按照公的話去做。但是掌管軍隊的郭恩勇猛而又狂傲,夜里遇到敵人戰死。論罪的官員把罪責歸于龐籍的身上,罷去了節度使的官職,改任青州知府。司馬光在宮殿前守候,多次上書,請求獨自承擔這事的罪過,沒有得到回復。

  王安石開始主持政事,在天下推行他的新法,邇英閣的臣子為皇上講讀,講到蕭何、曹參的事情。公說:“曹參沒有改變蕭何時的做法,得到安守天下的方法。所以孝惠帝和高后時期,天下太平,百姓衣食豐足。”過了幾天,呂惠卿侍講。就說:“先王的治國方法,有五年一變的,是巡查考核等制度。有三十年一變的,是根據時代的不同調整刑法輕重。也有百年不變的,是父慈子孝兄和弟恭的禮儀。前日司馬光說的不對,他意在諷刺朝廷變法,而且譏諷我是主管草擬條例的。”皇上問公:“惠卿說的怎么樣?”公說:“諸侯有改變禮樂的,皇上在巡查的時候就會懲罰他,因為皇上自己沒有改變。刑罰根據社會情況確定輕重嚴寬,不是變化。況且治理天下,就像居住的房子,破舊了就修理,不是嚴重毀壞的就不重新建造。嚴重毀壞重新建造,沒有好的工匠和上等的材料無法完成。現在二者都沒有,我恐怕連風雨也無法遮蔽了。”惠卿不能回答。

  公就給王安石寫信闡明這個道理,多次往返,盡力講理,好在安石聽從他作了修改。公又說:“巧言令色的人缺少仁義。那些忠誠有信的士人,在您當權時,雖然與你意見不合,讓人憎惡,以后一定會慢慢地得到他的幫助。”就對賓客常常指點著說:“讓王安石失敗的,一定是呂惠卿。”這之后六年,呂惠卿背叛王安石。由此天下人佩服公有先見之明。

  公侍過四個皇帝,都被君王敬重。然而神宗了解他最深。公就想著來報答他,雖然公的言論常違背圣上心意,但神宗理解他的想法,更加厚待他。

【公諱光,字君實閱讀答案與翻譯】相關文章:

歐陽公諱曄字日華閱讀答案及翻譯11-30

《司馬光字君實》閱讀練習及答案11-23

公諱渙始字公群晚字文父閱讀答案07-05

“公諱質,字子野,其先大名莘人”閱讀答案07-16

司馬光字君實文言文翻譯04-14

《史記春申君列傳》閱讀答案及翻譯07-14

《鮑君》的閱讀答案10-31

“趙光逢,字延吉”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07-16

《記與歐公語》原文翻譯及閱讀答案07-16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А∨天堂AV网在线 | 日韩国产在线播放 |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 | 中文字幕酒后影院 | 色悠久久久久综合网伊人男男 |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尤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