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與高菊卿《清明》閱讀答案對比賞析

時間:2023-06-19 17:43:36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黃庭堅與高菊卿《清明》閱讀答案對比賞析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我們都要用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可以給我們提供解題指導和解題思路。還在為找閱讀答案而苦惱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黃庭堅與高菊卿《清明》閱讀答案對比賞析,歡迎大家分享。

黃庭堅與高菊卿《清明》閱讀答案對比賞析

  清明

  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壟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①,士甘焚死不公侯②。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

  高菊卿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血淚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注】黃詩此詩作于被貶宜州期間

  ①語出《孟子》“齊人有一妻一妾”的。齊人每天到墳間討吃祭余的酒肉,回家后還恬不知恥地向妻妾炫耀:“與達官貴人飲酒。”

  ②晉國介之推甘愿被燒死在綿山之中,而不愿意出山做官。此句意指此。

  這兩首律詩都是借寫清明來表達詩人對人生的思考,他們對人生的看法是否一致?請結合作簡要的分析。

  答:不一致。高菊卿詩通過對掃墓凄涼情景的描繪,由此表明人一旦長眠地下,就萬事皆空,不如及時行樂的觀點。黃庭堅詩表面看起來也是說明賢愚死后同樣都是“蓬蒿共一丘”,但詩的五、六兩句運用對比的手法體現了詩人的人生價值取向,表現對人生丑惡的撻伐。所以看似消沉,實則激憤,看似迷惘,實則明確。

  解析

  黃庭堅由清明的百花盛開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價值。詩人觸景生情,通篇運用對比手法,抒發了人生無常的慨嘆。他說,雖然無論智愚高低,最后都是蓬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義卻大不相同。高菊卿前兩聯用夸張的描寫,渲染墳前祭掃的熱鬧、隆重和悲痛的氣氛,以反襯后兩聯所揭示的冷酷現實:白天,熱鬧的場面結束了,墳地里死一般的荒涼和恐怖,只有狐貍出入安眠;而在家里,孩子們在燈前嬉笑,早已把長眠地下的親人,忘得干干凈凈。于是詩人在尾聯發出感慨:“一滴何曾到九泉”,死后的祭奠于死者沒有意義,九泉下的人是怎么也喝不到酒的;人只有活著時的享受到的才是真實的,因而應該及時行樂。

  對比賞析

  黃詩這是詩人觸景生情之作,通篇運用對比手法,抒發了人生無常的慨嘆。首聯以清明節時桃李歡笑與荒冢生愁構成對比,流露出對世事無情的嘆息。二聯筆鋒一轉,展現了自然界萬物復蘇的景象,正與后面兩聯的滿眼蓬蒿荒丘,構成了強烈的對比。由清明掃墓想到齊人乞食,由寒食禁煙想到介子推焚死,不論賢愚,到頭來都是一杯黃土。詩人看到大自然的一片生機,想到的卻是人世間不可逃脫的死亡的命運,表達了一種消極虛無的思想,悲涼的情緒纏繞于詩行間。這與詩人一生政治上的坎坷以及他所受的禪宗思想的濃厚影響是分不開的。但作品體現了作者的人生價值取向,鞭撻了人生丑惡,看似消極,實則憤激。

  高菊卿為宋代詩人。在這首詩中,作者開篇即為我們描繪出了一幅愁云慘淡的清明祭掃場面:荒郊野外,墓冢累累,紙灰飛揚,泣愁陣陣,草木為之含悲,表現出清明節的特定氛圍。第三聯寫得非常妙,通過“狐貍眠冢上”與“兒女笑燈前”形象的對比,一掃前面的陰霾之氣,墓地荒冢的孤寂和家庭夜晚的熱鬧景象的反差,讓人心里為之一動,感到清明的祭掃是那樣的虛偽。正因此,作者在結尾寫道“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作者也正是看到了現實世界人情的淡漠,才發出了及時行樂的感嘆。

【黃庭堅與高菊卿《清明》閱讀答案對比賞析】相關文章:

黃庭堅的清明賞析04-06

杜甫《贈花卿》閱讀答案附賞析06-16

黃庭堅清明譯文及賞析04-14

黃庭堅《清明》翻譯與賞析04-06

黃庭堅《清明》譯文及賞析08-18

黃庭堅《清明》古詩賞析04-06

《赤壁》《登赤壁山》閱讀答案對比賞析12-08

陳煥、王安石《梅花》閱讀答案對比賞析06-15

《黃庭堅傳》閱讀答案及翻譯11-15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欧美十八禁激情在线观看视频 | 在线精品国精品91 | 欧美中文字幕一级电影 | 热久久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 | 三级久久三级久久三级 | 正在播放女人与久久品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