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李白《獨坐敬亭山》閱讀答案附翻譯賞析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都離不開閱讀答案,借助閱讀答案我們可以檢查自己的得與失,分析原因及時總結。還在為找閱讀答案而苦惱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李白《獨坐敬亭山》閱讀答案附翻譯賞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注釋:
敬亭山在宣州,這首五絕作于李白天寶十二載秋游宣州時,距其離開長安已有十年。
⑴盡:沒有了。
⑵孤云:《詠貧士詩》中有“孤云獨無依”的句子。朱諫注:“言我獨坐之時,鳥飛云散,有若無情而不相親者。獨有敬亭之山,長相看而不相厭也。” 獨去閑:獨去,獨自去。 閑,形容云彩飄來飄去,悠閑自在的樣子。孤單的云彩飄來飄去。
⑶兩不厭:指詩人和敬亭山而言。
(1)一、二兩句描寫了怎么的一種景象?
答:鳥和云都飛走了,描寫了空寂、凄冷的景象,表達了作者的孤獨寂寞之情。
(2)后兩句抒發了一種怎樣的感情?它的妙處是什么?
答:抒發了一種世無知音,懷才不遇的凄涼寂寞的心情。這兩句詩的妙處是將敬亭山擬人化,,敬亭山成了詩人唯一的知音,突出了山的有情,反襯出人世的無情,主題得到進一步強化。
3.詩句中的“ 孤 ”和“ 獨 ”兩個詞最能體現詩的主題,寫出作者的情懷和感受。(2分)
4.全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表達了詩人心靈的孤獨和寂寞(1分,答對1點就可)以及對敬亭山的喜愛之情(1分)。(2分)
5.在這首詩有“眾鳥”、“孤云”、“敬亭山”等幾個意象,你認為哪個意象含義更豐富,為什么?(4分)
答: “敬亭山”。在詩中,作者將敬亭山人格化,他們像朋友一樣“惺惺相惜”;另一方面,山的偉岸與孤傲正是作者的人格體現。可見,該意象蘊含深刻豐富,更有表現力。
6.有人說這首詩表現了李白的孤獨失意,有人說這首詩表現了李白的孤傲豁達,你同意哪種說法?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4分)
答:二者兼而有之。作者在政壇遭受了打擊,而詩中營造了凄清的意境,可見其孤獨失意;另一方面,獨坐敬亭山,也是詩人的自我釋放,“兩不厭”說明詩人已經融入了自然,敬亭山的孤傲就是詩人的孤傲。所以說,作者是孤獨又歡快,失意亦豁達,孤寂又超然的。
二
1.詩歌的一、二句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景象?(3 分)
2.“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3 分)
參考答案
1.描繪了一幅閑靜幽遠的游山望遠圖(1分):天上幾只鳥兒高飛遠去,直至無影無蹤(1分);寥廓的長空中,一朵閑散的白云慢慢地越飄越遠(1分)。
2.抒發了詩人對敬亭山的喜愛(1分)和懷才不遇的孤獨寂寞(2分)。
譯文:
鳥兒們飛得沒有了蹤跡,天上飄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遠處飄去。只有我看著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無語地注視著我,我們誰也不會覺得滿足。誰能理解我此時寂寞的心情,只有這高大的敬亭山了。
賞析:
《獨坐敬亭山》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五言。此詩表面是寫獨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則是詩人生命歷程中曠世的孤獨感。詩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構思,賦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將敬亭山擬人化,寫得十分生動。作者寫的是自己的孤獨,寫的是自己的懷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堅定,在大自然中尋求安慰和寄托。此詩是詩人表現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
【李白《獨坐敬亭山》閱讀答案附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獨坐敬亭山閱讀答案07-08
《獨坐敬亭山》翻譯及賞析05-06
獨坐敬亭山原文翻譯及賞析08-03
獨坐敬亭山原文,翻譯,賞析09-03
《獨坐敬亭山》原文及翻譯賞析05-19
《獨坐敬亭山》原文翻譯及賞析05-22
李白《獨坐敬亭山》的寫作背景08-11
李白《獨坐敬亭山》寫作背景08-09
獨坐敬亭山原文及翻譯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