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琴》閱讀題閱讀附答案

時間:2023-08-28 09:15:02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論琴》閱讀題閱讀附答案

  論琴

《論琴》閱讀題閱讀附答案

  高濂

  ①高子曰:“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故《記》曰“君子無故不去琴瑟。”孔門之瑟,今則絕響,信可貴矣。古人鼓琴,起風云而來玄鶴、通神明而阜①民財者,以和感也。今徒存其器,古意則亡。歐陽公云器存而意不存者,此耳。夫和而鳴者聲也,參敘相應者韻也,韻中成文謂之為音。故音之哀樂、邪正、剛柔、喜怒,發乎人心,而國之理亂、家之廢興、道之盛衰、俗之成敗,聽于音聲,可先知也,豈他樂云乎?

  ②知琴者,以雅音為正。按弦須用指分明,運動閑和,氣度溫潤,故能操高山流水之音于曲中,得松風夜月之趣于指下,是為君子雅業②,豈彼心中無德、腹內無墨者,可與圣賢共語?世人悅于聽樂,而無味于琴者,悅其聲之淫③耳。樂用七音而二變,與宮徽聯用,故聲淫②而悅耳。琴用五音,變法甚少,且罕聯用他調,故音雖雅正,不宜于俗。

  ③今人不究意旨,不親明師,不講譜法,不嫻手勢,遂使聲之曲折,手之取音,緩急失宜,起伏無節,知聲而不知音,運指而不運意,奚取彈為?

  ④有等務④尚花巧急驟,夸奇逞高,不求法度。準繩之中有敷暢⑤悠揚之妙,操多散聲⑥,以類箜篌;巧取按聲,以同箏阮;大失雅音,重可笑耳。孰知散、按間出,清以泛聲,謂得中道。今之俗彈,更易不常,變樸為澆⑦,求異于人,不知法古,是為抱琵琶而同伶人,豈古圣賢所謂修身養性、理其天真意哉?(有刪改)

  注釋:①阜:增長。②雅業:高雅的愛好。③淫:過分,過度。④等務:不同的。⑤敷暢:發揚。⑥散聲、按聲、泛聲:音樂術語。⑦澆:浮薄。

  22.本文的中心論點是【 】(用原文)(2分)

  23.第2段中作者認為要達到“雅”的境界,必須具備的條件有:(2分)

  ⑴【 】

  ⑵【 】(用自己的語言概括)

  24.第3段中的“運指而不運意”所指的是一種【 】現象。(2分)

  25.文中多用對比,請具體說明文中運用對比手法的作用。(3分)

  26.你對文中“今之俗彈,更易不常,變樸為澆,求異于人,不知法古,是為抱琵琶而同伶人,豈古圣賢所謂修身養性、理其天真意哉?”這句話有何評價?(3分)

  參考答案:

  22、知琴者,以雅音為正。(2分)

  23、⑴彈琴指法要分明。⑵要有德行和才能。(2分)

  24、只是彈奏音樂的外在的旋律,而對于音樂的內在思想和情感卻不甚了解,并無法體現出來。(2分)

  25、(評分標準:文中的主要對比是古人鼓琴和今人鼓琴1分;結合文章具體展開1分;所起作用1分。)

  26、對本句話應有辯證的認識:一、指出“今日之俗彈”的弊端,即一味地求變而流于膚淺,從而提出音樂藝術要重視修身養性和要表達真性情。從這點來看是有積極意義的。二、全然否定“伶人”或是一味地強調“法古”也是有一定偏頗的。(3分)

【《論琴》閱讀題閱讀附答案】相關文章:

琴歌的閱讀附答案06-25

語文閱讀題附答案03-23

豫讓論閱讀題答案03-14

《寬容》閱讀訓練題附答案10-18

《金融危機》閱讀題附答案12-13

《題君山》閱讀答案附翻譯賞析11-28

《法布爾的故事》閱讀題附答案11-16

《春題湖上》閱讀答案附賞析04-14

蘇軾《留侯論》閱讀答案附譯文12-16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这里只有精品久久 | 日本免费特黄欧美片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耥 | 久久综合一区视频 | 香蕉啪视频在钱看视频久 | 久久一本大到香蕉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