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閱讀理解

時間:2022-05-01 11:22:44 閱讀理解 我要投稿

赤壁閱讀理解 3篇

赤壁閱讀理解 1

  赤壁閱讀原文   杜牧

赤壁閱讀理解 3篇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6.這首詩是一首懷古詠史之作。詩的首句由①引發了詩人對前朝人物及其事件的慨嘆。后兩句詩人把戰爭勝利的原因歸之于②,似有借③以吐其胸中抑郁不平之意。(3分)

  7.“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兩句,詩人巧妙假設了東吳失敗可能遭受的屈辱后果,極富形象性。在歷代古詩中,形象性的詩句比比皆是,請從下面兩組詩句中選擇其一,說說你的理解。(2分)

 。1)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游子吟》)

  答:_______

  赤壁閱讀理解答案:

 。ǘ┕旁婇喿x(共5分)

  6.①一件古物、舊時兵器②東風③史事、歷史故事(3分)

  7.答案示例一:我選擇(1),詩人用“冰塞川”、“雪滿山”這樣形象性的詩句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

  答案示例二:我選擇(2),詩人用小草對于春光的感謝,形象地寫出了父母的恩情深重,難以報答。(2分)

赤壁閱讀理解 2

  水軍東下本雄圖,千里長江隘舳艫.諸葛心中空有漢,曹瞞眼里已無吳。

  兵銷炬影東風猛,夢斷簫聲夜月孤。 過此不堪回首處,荒礬鷗烏滿煙蕪。

  赤壁 杜牧(唐)②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③春深鎖二喬。

  注:①杜庠:號西湖醉老,以詩名于景泰間。曾任知縣,不久罷歸;不得志,放情詩酒。②杜牧通曉政治軍事,對當時中央與藩鎮、漢族與吐蕃的斗爭形勢,有相當清楚的了解,并曾經向朝廷提出過一些有益的建議。③銅雀即銅雀臺,銅雀臺位子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城兩南,三國時期.曹操擊敗袁紹后營建鄴都,修建了銅雀、金虎、水井三臺,即史書中之“鄴三臺”。

  21.兩首詩都借古興懷,在體裁上有何不同?兩首詩都以赤壁之戰為寫作背景,但抒發的感情卻不同,請簡要分析。 (2分)

  22.兩首詩的尾句歷來為人稱道,寫法有何特點?請結合詩歌內容賞析。(4分)

  答案:

  21.杜庠詩為律詩,而杜牧詩為絕句(1分)杜庠的詩重在寫曹軍戰前的決心和戰爭中的狼狽,借歷史滄桑表達人生無常命運多舛等傷感情緒(2分)杜牧的詩在若無“周郎”借東風這一勝利原因的假想中,表達出對軍事才能的推崇,或借史實一吐心中的不平之氣。(2分)

  22.杜庠詩尾句運用以景結情的手法,寫眼前荒島上滿目荒蕪、鷗鳥亂飛,以景物描寫收束全詩,百般感觸盡在不言中,也給全詩籠上了一層凄愴意緒,給人一種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感覺。(3分)杜牧詩尾句運用了以小見大(或“借代”或“象征”)的寫法,詩中借大喬、二喬兩位地位特殊的女子來泛指東吳統治階級,以銅雀臺指代曹魏政權,“銅雀春深鎖二喬”貌似小事,實則象征東吳滅亡。這種手法讓詩歌內涵更豐富,更具情味。(3分)

赤壁閱讀理解 3

  后赤壁賦(節選)蘇軾

  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蹁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樂乎?”問其姓名,俯而不答!皢韬!噫嘻!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顧笑,予亦驚寤?。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注釋:?玄裳縞衣:黑色的裙,白色的上衣。用以指鶴疇昔:昨天。 ?驚寤:驚醒。

  小題1:解釋句中劃線詞。(2分)

 、俾佑柚鄱饕玻 ) ②揖予而言曰( )

  小題2:準確地翻譯下列句子。(3分)

  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3:《后赤壁賦》也是作者被貶黃州時創作的一篇游記,下列關于文章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作者寫“適有孤鶴,橫江東來”一方面表達了自己被貶之際的.孤寂之情,一方面也為寫自己的夢境做好了鋪墊。

  B.作者寫自己的夢境實際上是曲折地表達了自己在仕途失意之際想要出世隱逸的思想。

  C.“道士顧笑,予亦驚寤”一句表明作者在道士的的點化之下已經意識到了要勇于面對人生的困頓,積極進取。

  D.“開戶視之,不見其處”表面上是寫夢中的道士突然杳無蹤影,更深的內涵卻是表現作者對前途、理想的茫然之感。

  參考答案:

  小題1:向西 作揖

  小題2:昨天晚上,從我頭頂鳴叫飛過的,不就是你嗎?

  小題3:C

  小題1:試題分析:“西”是活用詞,在語境中應譯為“向西”! 揖”根據語境可知,應譯為“作揖”。

  小題2:試題分析:翻譯時要注意,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落實。此句中的關鍵詞有“者 也” “邪”等!罢 也”表判斷。“邪”是句末的語氣詞,應譯為“嗎”。把各個詞語的意思連綴起來,語意通順即可。

  小題3:試題分析:“一句表明作者在道士的的點化之下已經意識到了”的說法是不正確的。這是以浪漫的想象寫我夢中與道士的邂逅、對話,流露出作者與世無爭的豁達。

【赤壁閱讀理解 3篇】相關文章:

靜閱讀理解答案沈從文 靜閱讀理解12-10

散步閱讀理解題及答案 散步閱讀理解12-10

燒馬棚閱讀理解最新 馬棚閱讀理解答案12-10

微波閱讀答案 微波閱讀理解12-14

賬單閱讀答案 賬單閱讀理解12-13

捶背閱讀答案 捶背閱讀理解12-13

隱瞞閱讀答案 隱瞞閱讀理解12-10

運氣閱讀答案 運氣閱讀理解12-10

看戲閱讀答案 看戲閱讀理解11-08

過年閱讀理解及答案 過年閱讀理解及答案矛盾11-08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乱码 |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看免费 | 亚洲性夜夜综合久久9 | 精品国产经典三级在线看 | 日韩高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 |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