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下語文《瀑布》教案

時間:2022-07-20 15:35:17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二年級下語文《瀑布》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二年級下語文《瀑布》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二年級下語文《瀑布》教案

二年級下語文《瀑布》教案1

  教材簡析

  《瀑布》是一篇文質兼美的課文,是葉圣陶先生的作品。這首詩語言簡練,韻味十足,比喻生動,詞句貼切,描繪了瀑布的雄偉壯麗,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由于詩詞在表達上極其凝練、豐厚,假如用保守的教學方法授課,同學不容易引起情感上的共鳴。利用多媒體集圖、文、聲、像于一體,以和它豐富的表示力,快速的信息傳送,充沛的資源共享性等優勢整合語文教學,有利于同學獲得直觀豐富的欣賞角度,有利于同學自主、個性化地閱讀。

  設計思路

  本課教學以新的課程規范為指導,力求在優化課堂結構、改革閱讀教學上有所突破和創新,促進同學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學習。

  新的課程規范提倡以同學為主體,提高人文素養,重視同學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設計上體現以下幾點:

  1、根據同學的學習興趣布置教學,盡可能地給同學直觀的形象感受,把同學領進一個觸目可和的自然世界中,讓同學對瀑布有身臨其境的感受。

  2、創設情境,使同學感受到瀑布的雄偉壯麗,體會到大自然的偉大和美好,激發同學們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3、在讀中感悟,培養同學語感。

  教學目標

  1、滲透識字9個。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讀感受詩歌的韻律美,體會瀑布的雄偉、壯觀。

  4、體會課文的語言,激發小朋友們對大自然的熱愛、親近大自然的情感。

  5、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讀感悟到詩歌語言的美,體會瀑布的雄偉與壯觀。

  3、在讀中培養語感,使同學受到美的熏陶,激發同學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新朋友,他很調皮,想讓大家猜猜他是誰?請聽(播放課件:瀑布的聲音。)你猜出來了嗎?(生猜。)

  2、板書:瀑布怎么了?少一局部,誰來補充(瀑的右下局部,和水比較。)瀑布是水,但不是一般的水,那它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呢?讓我們來看看。(播放課件)

  3、誰來說說瀑布與我們平時見過的河水、江水有什么不一樣?

  4、是啊,瀑布的水是從高處直落而下,一瀉千里,氣勢澎湃,非常壯觀,非常美麗的。從古至今有許多文人墨客寫了很多贊美瀑布的詩篇。誰還記得描寫瀑布的古詩嗎?齊背《望廬山瀑布》,這是李白筆下的瀑布,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著名文學家葉圣陶老先生筆下的瀑布是什么樣的吧?請同學們閉上眼睛用心靈去感受。

  【通過課件中的圖畫、音樂、教師有感染力的話外音,把同學帶入情境,拉近了同學們與大自然、與瀑布的距離,開始了與文本的對話。讓同學們閉眼聽讀,一是學會傾聽,二是想象瀑布的景象,培養同學的想象力。】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配樂)。

  2、你感覺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呢?或者眼前出現了什么?老師有個建議:在說的時候可以這樣說:我覺得……;我感覺……;我認為……。

  3、哦,你們想象的真豐富,想不想自身也來讀讀課文呀?好,請同學們打開書72頁,老師和你們一起來讀一讀小詩。

  4、請同學們自由讀小詩,把你喜歡的那一小節畫下來,多讀幾遍,想一想你為什么喜歡?

  【課堂是同學的,為同學發明機會,讓他們把所思、所想、所知說出來。創設情境可使同學自然地抒發。給同學一定的句式是引導同學說話要完整,學會表達。讓同學圈點,是培養同學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三、品讀課文,感悟詩的意境美。

  匯報。(以同學為主體,他們說喜歡哪小節,就從哪一小節開始學起。)

  【尊重同學的選擇,喜歡哪小節就從哪小節開始教學,充沛體現了課堂中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

  第一小節。讀讀,說說喜歡的原因。

  1、“好像疊疊的浪涌上岸灘,又像陣陣的風吹過松林。”說說你為什么喜歡?你覺得你讀出來了嗎?再讀讀。指名讀,評議。

  2、作者用什么比喻瀑布的聲音的?(生答)

  板書:疊。邊板書邊說:“看,浪涌上了岸灘,‘又’一個浪涌上來,‘又’一個浪涌上來。”你從“疊疊”這個詞看出了什么?

  生答:浪很大,一個壓過一個,聲音也很大,一陣緊接一陣。

  師:讓我們邊讀邊想象“疊疊的浪涌上岸灘,陣陣的風吹過松林。”是什么樣的聲音。(播放課件:句子)

  3、想不想聽聽“浪濤聲和松濤聲”呀,我們來聽聽。(海浪聲、松濤聲)

  4、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一小節。讀到這里,你心情怎么樣?你覺得葉圣陶爺爺的心情是什么樣的呢?(很激動,特別想看看瀑布。板書:激動)

  第二小節

  還沒有看到瀑布,我們就已經感受到了瀑布那澎湃的氣勢,瀑布到底是什么樣的呢?讓我們跟隨葉老先生一起去看看吧。

  1、讀第二小節,把你喜歡的句子讀給同桌聽,你們互相說說為什么喜歡。(同桌互學)

  2、匯報。指讀,評議。說說為什么喜歡。

  生:“這般景象沒法比喻,千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千丈’說明山高而陡,瀑布壯觀。白銀是瀑布在太陽光的照射下閃著銀光的樣子。)讓我們來看看。

  師:是啊!瀑布太美了,太壯觀了,所以詩人情不自禁地贊嘆到:千丈青山掛著一道白銀。(出示句子)

  比較:“襯”和“掛”用哪個好?

  查字典:“襯”是襯衣的意思,是貼身穿的衣服,烘托外衣的。引申為“烘托”的意思。詩中“青”烘托“白”,(播放課件)青白相互映襯,青的更青,白的更白,多美呀!讓我們再讀讀詩人精心挑選的文字吧。再讀這小節。

  指名讀,評議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有兩個“!”,你此時有什么感想?(驚訝,板書)讓我們也來感受感受但是的情景吧。(播放課件)你現在有什么感受。

  第三小節

  剛才我們只是從遠處望見了瀑布,最美的景色還在后面,讓我們來讀讀第三小節。請你自身讀一讀,學一學。把你讀懂的和想象到的和小組里同學說一說,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可以提出來,我們一起研討。

  1、自學。

  2、匯報:指讀課文。

  生:我讀懂了:沒風和有風時瀑布的樣子是不同的。沒風時像“珍珠的屏”,有風時“如煙、如霧、如塵。”讀一讀。

  生:“仰望”說明瀑布是從很高的地方傾瀉下來的。

  師:誰說說你看到了什么?(瀑布從很高的山上流下來,水碰到石頭上,濺起很多的小水珠,小水珠在陽光的照射下就像一顆顆珍珠,許多連在一起就像一座珍珠的屏。)(課件:屏)

  師:假如你就站在瀑布腳下,看到如此美麗壯觀的景象,你會說什么呢?(齊讀前兩句)

  師:這時忽然吹來一陣風,會把珍珠的屏吹成什么樣呢?(如煙、如霧、如塵)

  師:你能讀讀嗎?指讀,評價(我仿佛看到了什么)

  看課件:(瀑布的圖片)創設情景:

  師:瀑布從千丈青山直瀉而下,被風一吹,濺起許多的小水珠,那些輕飄飄的,紛紛揚起,像煙;那些密集一些的,迷迷蒙蒙的像霧;那些細小飛散落下的像塵。這樣美麗的景象,如人間仙境。你此時的心情如何呢?(陶醉)作者的心情呢?板書:陶醉

  還沒有看見瀑布,先聽到了瀑布的聲音,然后遠遠的看到青山襯著一道白銀,站在瀑布腳下,一座珍珠的屏,不但葉圣陶老爺爺被這美景陶醉,我們也被陶醉了,讓我們帶著陶醉的情感一起讀讀小詩,能背誦的可以不看書。

  【語文教學是培養同學喜歡閱讀、敢于閱讀、樂于閱讀的愿望,通過反復的朗讀小詩,整體感知的優秀教案可以實現這一目的。另外,閱讀是同學個性化的行為,老師要有意識地鼓勵同學自主選擇閱讀,并逐步培養起同學對小詩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能力。】

  背誦小詩。

  師:是誰有這么大的本領發明出這么美的奇觀呢?(大自然)你還聽過或見過哪些景象是大自然的杰作呢?(生答)

  小結:學習了《瀑布》你有什么想法?還有什么不明白的?(生答)

  是啊,通過學習我們不只驚嘆作者用詞的精辟,更驚嘆這發明神奇美景的大自然,讓我們熱愛大自然,贊美大自然吧。

  【“學而不思則罔”,質疑是思維的火花;質疑應從小開始培養。知道瀑布是大自然的杰作,使同學們對小詩的理解得以升華,進一步激發同學們對大自然的熱愛。】

  和板書設計:

  瀑布

  疊激動

  驚訝大自然的杰作

  陶醉

  【板書是用精煉的語言對教學內容的高度概括。它集中體現了作者的情感脈絡,協助同學從自身的情感體驗去領會全詩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情感歷程。】

  教學反思

  1、激情引入,整體感知。

  葉圣陶先生說:“入境始于親”。首先我激發興趣,創設情境,把同學帶進詩中所描繪的又被多媒體所再造的瀑布情境中。真實的瀑布,動人的音樂,激情的范讀,三位一體,使同學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同學的心弦被扣動,思維被激活,激發了同學主動學習的興趣。

  2、通過讀,感悟語境,體會氣勢。

  文中第一節比喻瀑布的水聲“好像疊疊的浪涌上岸灘,又像陣陣的風吹過松林”。讓同學觀看“浪濤翻滾,松濤轟鳴”,的動畫,在此基礎上同學感情朗讀,揣測作者是如何用準確、生動的比喻突出了瀑布先聲奪人的非凡氣勢。這樣防止了對比喻句作復雜的講解,讓同學從自身體驗語言的美麗,體會瀑布的雄偉氣勢。文字的音效化將同學的體驗與重點句的欣賞,理解結合起來。

  3、質疑啟思,突破難點。

  新課標特別強調同學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學習。要讓同學自身與文本對話,與作者的情感發生共鳴。從自我動身去感受,去理解。“你喜歡哪小節?”“讀了這小節,你發現了什么?”這些問題促進同學作個性化的選擇性學習。同學分組討論,每個小朋友能自由、大膽地參與交流,表達自身的`見解。同學思維碰撞、相互啟發,在協作交流中逐漸學會與人交往、溝通,消除人際交往中的自卑、緊張心理。讓每一個同學都有表示自身的機會和獲得勝利的可能。這樣營造了民主、寬松、愉快的教學氛圍,構建了教師和同學一起研討的新型師生關系。“千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用“掛”與“襯”作對比,引導同學觀察動態圖,此時同學水到渠成地理解了“瀑布”與“白銀”的相似以和“襯”字的貼切。這樣有利于引導同學以語言文字為依托,揣測語言文字的內涵,進一步理解語言文字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4、審美陶情,融為一體。

  欣賞完瀑布的色彩美之后,我再用錄像展現了第三節描寫的近看瀑布的情景。當同學欣賞到瀑布飛流直下,騰起水汽,緩緩飄落,如煙、如霧、如塵的美景時,他們陶醉了,此時的情感與作者發生了共鳴。為這種親自體會到大自然的美而愉悅。這種審美感知力也就是審美素質的核心。在多角度欣賞了瀑布的壯麗和柔美之后引導同學自讀感悟,互讀點評,用聲音之美展現文字之美,景物之美。同學在理解的基礎上反復誦讀,在讀中揣測語言,欣賞景物;在讀中陶冶性情,擴展想象;在讀中獲得美的享受,進而達到熟練的境界。贊科夫說“藝術作品首先要激發兒童的思想情感,其余工作都應當是這些感情的自然結果。”一個“情”字,道出了教學的精髓。語文教學既是科學,又是藝術。藝術性在很大程度上來源于情感。教師要以同學為主體,情感為突破口,讓同學主動走向教材,在廣闊的知識領域獲得更多的知識。正如新課標中提到的:“引導同學感悟和吸收作品的精華,豐富同學的精神世界。”

二年級下語文《瀑布》教案2

  教學目標:

  1、認識本首詩中的“紫、尺、疑”三個生字,熟讀并背誦這首古詩。

  2、理解古詩的意思,體會“生”與“掛”二字的用法之妙,想像古詩所描述的意境,感情朗誦這首古詩。

  3、感悟祖國大好河山的壯麗,受到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想像古詩所描繪的意境之美。

  教具準備:

  廬山瀑布實景錄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本學期,我們學習了一篇有關廬山的文章《廬山的云霧》,知道了廬山景色秀麗。是的,廬山以她秀麗的景色吸引著無數中外游人去旅游觀光。唐朝的大詩人李白也曾慕名前來。他在山間漫步,一會兒弄石臨溪坐,一會兒尋花繞寺行。一路走來,時時聞鳥語,處處是泉聲。峰回路轉,忽然,一個奇異的景色出現在他面前——一道瀑布從天而降!李白詩興大發,一首流傳千古的名詩脫口而出(課件出示《望廬山瀑布》,指名讀。)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他的這篇古詩。跟老師一起寫課題。

  (二)交流學法,準備自學。

  1、同學們,我們以前也學了不少的古詩了,想想看,我們以前是怎么樣學習古詩的?(要會讀,要弄懂詩的意思,要會背誦,還要會默寫。)

  2、自由讀好古詩。

  3、交流理解詩意的方法。

  先理解詩句中關鍵字的意思,再理角詩句的意思。方法有:查工具書,看詩下面的注釋,問別人,聯系上下文等,依據學生回答隨即板書,在板書中一定要加入省略號,以免學生被框在這幾種方法里。

  (三)、學生自學古詩。

  1、學生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法自學古詩。師巡視,隨時幫助有問題的學生。

  2、在自學基礎上進行小組合作,在合作中取長補短。

  (四)、全班交流,理解詩意。

  1、交流對詩題的理解。重在指導學生對“望”字的理解:不只是看,而是從遠處看。

  2、交流對第一行詩的理解。

  (1)指名說說詩句中關鍵字的意思。

  日:太陽 照:照耀 (如果不這么細致地去分析,孩子們很可能把日和照當成“日照”這個城市來對待。)香爐:香爐峰,廬山上的一座山峰;生:飄浮紫煙:紫色的煙霧

  (2)連起來說說詩句的意思:太陽光照耀下的香爐峰上飄浮著紫色的煙霧。、

  (3)由“紫色的煙霧”讓學生想像一下,李白遙望香爐峰的時間(早晨)

  (4)指導學生進行初步的感情朗讀:明白意思后讓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受。

  (5)抓“生”字感受作者用詞之妙,從而指導學生更有感情地朗讀詩句。

  這句詩中有一個字用得特別妙,睜大眼睛找一找,看它藏在哪里啦?學生找出“生”字后引導學生說出“生”字的妙處:一個“生”字寫出了云煙飄浮的動態之美,讓我們產生了無盡的遐想,仿佛看到了紫煙那飄飄悠悠、纏纏繞繞、娉娉婷婷,裊裊升騰的樣子。

  3、交流對第二句詩的理解。

  方法與步驟同第一句。再指導學生進一步有感情讀詩句時,要引導學生品味“掛”字的妙用,知道一個“掛”字化動為靜,寫出了瀑布在遙看中的狀態,想像到此時展現在詩人眼前的簡直就是一幅巨大美妙絕倫的山水畫。如果學生能品出這種味道來,他們就一定能夠讀好這句詩。

  4、交流對第三四句詩的理解。

  理解這兩句詩,先理解 “疑”字的意思,然后理解詩句的意思。詩意理解后要抓“飛流直下”與“落”感受瀑布的磅礴氣勢,指導學生讀出這種氣勢。

  5、每句詩的意思理解完后,要回歸整體,讓學生把整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五)、想像意境,感悟詩情。

  方法

  (1)師描述意境,生閉目靜聽默想,用心去感受詩句所描繪的意境之美。

  早晨,一輪紅日冉冉升起,紅日照耀下的香爐峰上,紫色的云霧輕輕浮動,圍繞著香爐峰纏纏繞繞、飄飄悠悠、裊裊娉娉,緩緩升騰。遠遠望去,那從天而降的瀑布仿佛是一條大河掛在了懸崖絕壁之上。來到瀑布跟前,看那瀑布飛流直下,撞擊在絕壁上突起的巖石上,濺起了無數的水花,發出了震耳欲聾的聲響。我出神地看著,聽著,恍恍惚惚間,我似乎覺得,這該不會是那銀河里的水從九天之上直落了下來吧,要不,怎么會如此磅礴,這般壯觀?

  (2)學生在想像意境的基礎上再次朗讀這首詩,在反復朗讀中不斷與想像中的意境融合,最終達到詩與意境成為一個完美整體之目的。

  (六)進入角色,深情吟誦。

  方法

  (1)讓所有的學生都做一回李白,全體起立,站在廬山瀑布前觀看瀑布,身臨其境感受瀑布之壯觀。、

  (2)面對瀑布,讓“李白”吟誦《望廬山瀑布》,先讓個別學生吟誦,再讓全體學生一起吟誦。

  至此,本首詩的教學已基本結束。

  (七)課外拓展

  為了讓學生對瀑布的感受更深一些,我找了一些其他人對瀑布的描寫充實在這一堂課的里面。拓展內容,一首唐朝詩人施肩吾的《瀑布》一首葉圣陶先生寫的現代詩歌《瀑布》,最后一個是現代作家廬隱描寫瀑布的一個片斷。(目的:1、本課課后第五題要求學生再找出一到兩首描寫祖國名山大川的詩誦讀。這里的拓展不僅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而且正合了這一道題的要求。2、本課課后第四題要求學生選兩首詩中的一首說說詩意。說詩意變成改寫將會對學生的表達能力的提高更有利,所以我決定要改寫。但改寫得給學生一些扶手。這里的拓展其實就是給學生的扶手。)

  豁開青冥顛,寫出萬丈泉。

  如裁一條素,白日懸秋天。

  還沒看見瀑布,

  先聽見瀑布的聲音,

  好像疊疊的浪涌上岸灘,

  又像陣陣的風吹過松林。

  山路忽然一轉,

  啊!望見了瀑布的全身!

  這般景象沒法比喻,

  千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

  站在瀑布腳下仰望,

  好偉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時時來一陣風,

  把它吹得如煙,如霧,如塵。

【二年級下語文《瀑布》教案】相關文章:

二年級語文下瀑布教案07-28

新課標二年級下《望廬山瀑布》語文教案12-26

小學語文《瀑布》教案06-25

瀑布語文教案11-11

壺口瀑布初二下冊語文教案10-09

語文《大瀑布的葬禮》教案09-07

語文《望廬山瀑布》教案07-28

二年級語文望廬山瀑布教案06-29

二年級語文下教案06-25

關于語文《望廬山瀑布》教案12-14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不卡 | 最新国产一级视频免费 | 亚洲影院色在线观看 | 亚洲精选中文字幕 | 亚洲AV综合AV一区 | 色色色色五月天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