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小學語文教案范文錦集五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學會前鼻韻母an、en 2個復韻母,讀準字音,認清形,能在四線三格中正確書寫。
2.學習聲母與an、en組成的音節,準確拼讀音節,讀準三拼音節,復習ü上兩點省寫規則。
3.學習整體認讀音節yuan。
教學重點:
1.學會韻母an、en 2個復韻母,讀準音,認清形,能正確書寫。
2.學會聲母與an、en組成的音節和整體認讀音節。
教學難點:
學會介母是ü的三拼音節,讀準音節juan、quan、xuan。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我們到目前為止學習了哪些復韻母?能按順序說說嗎?
(ai、ei、ui、ao、ou、iu、ie、üe、er)。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3課,再認識幾個韻母朋友,請同學們打開書看看。這課書的內容比較多,有信心學好嗎?下面我們先來學習前2個韻母及音節。
板書:13 an en
二、看圖學習韻母an、en
1.學習韻母an
(1)出示an圖,問:圖上畫的是什么?
(2)自己試著發an(安)
(3)教師指導發音:把嘴張大,擺好a的口形,讓氣流從前鼻腔里出來,也就是n的尾音。
(4)學生練習讀,體會前鼻韻母的發音方法。
(5)同桌同學互讀,糾正發音。
(6)指名讀,開火車讀。
2.學習韻母en
(1)出示en圖,問:你們看這個人在干什么?
(2)借助“摁”的第四聲交成第一聲學生練習發en的音。
(3)en是由哪兩個字母組成的?(e和n)發音時,先發e,嘴半閉,舌尖抬起抵住上牙床快速讀,鼻子出氣,一口氣讀出en的音。
三、書寫韻母an和en
1.觀察an、en 2個韻母,說說占格位置。
2.教師范寫,強調兩個字母要寫緊湊。學生觀察。
3.學生書寫。教師巡視,個別輔導,同時糾正學生的寫姿和執筆方法。
4.在實物投影上展示學生書寫情況,進行評改。
四、學習聲母與an、en組成的音節
1.學習b p m f與en組成的音節
(1)出示
讓學生自己練習拼讀。
(2)同桌小伙伴互相讀一讀。
(3)指名讀。
2.學習介母是ü的三拼音節。
(1)出示
自己試著拼一拼
(2)同桌小伙伴互相拼。
(3)指名拼,開火車拼。
五、學習整體認讀音節yuan
1.出示yuan圖,圖上都畫了什么呀?什么形狀的?
2.把“圓”的第二聲變成第一聲,讓學生試試。
3.指名讀,教師示范糾正。
4.師講:yuan這個整體認讀音節較長,可以用分解音節的方法幫助記憶它的形。yuan是由(yu)和(an)組成的。
5.采取多種形式讀,鞏固讀音。
六、照著板書讀讀本節課學習的內容。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詞,做到能讀會寫知其意。(知識與能力目標)
2、準確,通順地朗讀課文,讀出文章當中的情感。了解老奶奶培育金盞花的經過,體會她做事滿懷信心,堅持不懈的美好品質。(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3、學習聯系語言環境詞句,體會“從不沮喪”、“從不懷疑”、“滿懷信心”等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過程與方法目標)
重點難點:
1、通過朗讀重點語句體會老奶奶的滿懷信心,堅持不懈的品質。
2、學生理解“綠手指”的意義。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老師伸出一根手指,問這是什么? 預設一 學生答“1” 預設二 學生答“手指” 老師總結,這是“1”,也是手指。(板書手指),請大家看看自己的手指,是什么顏色的?但是,今天,我們將去認識一位老奶奶,她被稱為綠手指。(板書“綠”)
齊讀課題,質疑課題。
預設:綠手指是什么手指?為什么會是綠手指?人真的會長綠手指嗎?
師:過渡,同學們都很善于思考,善于提問。下面就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在課文當中去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2分鐘自由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看誰最快在文中尋找到答案。
師:“綠手指”是指綠顏色的手指嗎?
生:不是。
師:那是指什么?
生:對好園丁的稱贊!
師: 在你心目中,什么樣的園丁能稱為好園丁?
師:過渡,你們所說的確實是好園丁,老師想問,專家都種不出來的植物,她卻種出來了,她是好園丁?我們來看看這是怎么回事?
師: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正確、通順。標出自然段。畫出生字詞。
邊讀邊思考,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
三、學習生字詞
師:哪些詞語你不認識? ······ 瀏覽課文。
師: 提問:這篇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敘述的?(事情的發展順序)事情的發展必須有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想一想,這個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經過是什么,結果是什么。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板書:起因,經過,結果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復習生字詞。
過渡:同學們都還記得昨天學習的生字,真能干。誰還記得事情的起因是什么嗎?
二、精讀課文,體會精神。
自由朗讀課文,學習起因。
學習“起因”部分。
師: 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培育純白金盞花是一件十分艱難的事?從文中找出。 預設一 金盞花,除了金色,就是棕色。白色的,還沒見過。
師:從來沒見過的白色金盞花,真的能種出來嗎?
預設二 你根本不懂植物遺傳學,專家都做不到的事,你這么大年紀了,這么能做到嗎?
師:這里有哪些困難?
生:一,不懂植物遺傳學。二,專家都做不到,普通人?三,年紀大了,種花不容易。
師:這么都困難,老奶奶是這么做的?
生:老奶奶決心一個人干下去。
師:一個人。沒有家人的支持,沒有其他人的幫助,只是一個人。此時,老奶奶在想什么?
生:我一定要種出白色的金盞花。
生:......
師:是啊!一定要種出白色的金盞花!證明自己能行!這是一個人的堅持,一個人的努力。我們想一想,當全世界都認為都不可能的時候,當周圍所有的親戚朋友都反對的時候,你還會堅持嗎?但是,老奶奶有沒有畏懼這些困難?這是一種多么可貴的堅持啊!
過渡:老奶奶決心要一個人干下去,但是,她不是專家,也不懂植物遺傳學,她是怎么走的呢?咱們來學習第三自然段。
學習“經過”部分。
1、找出老奶奶培育金盞花的方法。
2、 “一年又一年”指的是多少年?
3、理解后兩句話:“就這樣,一年又一年,春種秋收,循環往復。老奶奶從不沮喪,從不懷疑,滿懷信心地栽種著金盞花。” 我們從中要理解到老奶奶那種持之以恒的精神。
師:就這樣,是指那樣?
4、理解“沮喪”,注意讀音。并用“沮喪”說一句話。
學習“結果”部分。
1、二十年過去了,老奶奶終于培育出了純白金盞花,學生感知老奶奶當時的心情。
2、理解“等待的日子長達一年”為什么說“長達一年”?在這學生感受老奶奶等待結果的急切心情。
3、老奶奶把種子寄到20年前的那家園藝所。“他沒考慮那則啟事是否還有效,也不知道在漫長的歲月里,是否早就有人培育出了純白金的金盞花。”從這里我們體會到老奶奶對事業的執著。
4、當老奶奶接到園藝所長的電話后怎么說的?老奶奶對著電話說:“只想問一問,你們想不想要黑色的金盞花?我也能種出來”我們從老奶奶回答的話語中去體會老奶奶心無雜念、全心全意培育金盞花的美好心情和高尚品質。
三、總結
老奶奶從報上看到園藝所重金懸賞種出純白金盞花這則啟事想去試一試,老奶奶經過20年的辛苦終于培育出了純白金盞花。老奶奶這種不怕困難、持之以恒、充滿信心和對事業的執著,這樣的園丁才是一為好園丁,在當地被稱贊為“綠手指”。“綠手指”不僅指園丁技藝出眾,更是因為精神可嘉。
四、交流討論
老奶奶能種出黑色的金盞花嗎? 這也是老奶奶的一個心愿,讓我們祝愿老奶奶心愿成真!!
五、作業
細讀課文,感受老奶奶20年培育金盞花的艱辛。
板書設計:
起因:重金懸賞培育純白金盞花
經過:克服困難 滿懷信心 20年如一日培育金盞花 對事業的執著 好園丁
結果:培育出純白金盞花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1、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2、理清課文脈絡,給課文分段。理解掌握自不量力、計策等詞語的意思。
3、通過練習,進一步掌握課文主要意思。
4、培養學生認真學習的習慣。
2、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內容,改課文分段。
3、教學難點
理清課文脈絡,理解課文的相互關系。
教學過程:
1、課前談話、揭示課題。
(板書3萬 >80萬)
(1)、問:哪個多,哪個少?指名學生回答。如果你手上有三萬兵,你能打敗人家的80萬大軍嗎?
(2)、在我國古代的三國時期,就有一個叫周瑜的大將軍,以自己的3萬軍隊擊潰了曹操的80萬軍隊,成為我國歷史上著名的一次以少勝多的戰役。(板書:以少勝多)這的確是非常了不起的。那么周瑜是怎樣以自己區區的三萬兵力擊敗曹操的80萬軍隊的.呢?這節課,老師就帶領大家去尋找答案。一起來學習一下(板書:19、赤壁之戰)我們先看這個題目
題目的“之”是什么意思?(的)那么,課題的意思就是:發生在赤壁的戰爭。究竟這發生在赤壁的戰爭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們先來欣賞一曲蕩氣回腸的歌曲吧!領略一下1700多年前的壯觀與激烈吧?
2、播放《三國演義》主題曲:
多媒體出示: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
白發魚樵江渚上,
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談中。
師念此詞一遍,說三國,道三國,一直以來人們都為三國的故事所傾倒。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看《三國演義》的故事,的是一起來談三國。那么這節課,我們就來一起談一談三國吧。大家看這首歌詞:滾滾長江東逝水,告訴我們事情發生的地點是什么?隨機板書:長江
再看第二句:浪花淘盡英雄 問:《三國演義》大家認識三國演義里面那些人物呢?(指名回答)看來大家對三國演義還真是了解不少。今天學習的《赤壁之戰》,請大家今天我們要熟悉那些人物?他們是不是稱得上是英雄?
3、自由讀課文。
要求:1、讀準音,給每個小節標上記號。
2、仔細讀每一小節,看看自己究竟知道了什么?
4、檢查自讀情況
1、問:通過讀課文,那些人物在本書中出現了?他們能不能稱得上是英雄呢?(根據學生的回答,總結:周瑜——統率三軍、擊潰曹軍;黃蓋——獻計火攻,火燒曹營;曹操——驕傲自大,落荒而逃)
2、大家談得都很有道理?下面,我們再來思考這幾個問題。看看同學們能不能回答?
(投影出示:1、黃蓋向周瑜說的計策——用火攻,你認為好不好?
1、敵眾我寡、不宜久持、應速戰速決 2、曹操戰船連接,不利行動
3、戰船及其帆篷、繩索、木板等都是易燃之物
(投影出示:2、黃蓋假投降,曹操為什么不懷疑?)
1、曹操驕傲自大,盲目樂觀 2、曹操深信黃蓋的話
3、黃蓋的船偽裝的好,使曹操不容易發覺其中有詐。
過渡:通過剛才的檢查,可以看出同學們讀書是比較認真的。下面,請大家再次把課文一節一節的瀏覽一下,想一想,赤壁之站發生、發展、結束的過程。
5、指導分段
1、曹操率軍欲滅東吳,周瑜調兵遣將。這應當是全文的起因部分。
2、黃蓋獻計,寫信詐降,草船沖寨、火燒敵船應是妙計殲敵的經過。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4個生字,大致理解“輻射、溫室效應、臭氧層、酸雨、颶風、糟蹋”等詞語。
2?能正確朗讀課文。了解這篇想象日記的主要內容。
3?了解作者所想象的30年后地球環境污染的情況,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4.了解本課的敘述順序。
教學重點: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和主要內容。
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學準備:課前布置學生觀察周圍環境狀況,查找環境污染的資料。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看看有關環境污染或各級政府環境保護部門治理污染的新聞報道,收集一些反映環境污染的圖片。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圖片(或錄像)導入。
1.出示掛圖(環境污染圖)或播放關于環境保護的公益廣告。
2.看到這些畫面(情景)你想到了什么?(學生自由發言,只要意識到環境日益受到污染、破壞,我們要
保護環境即可。)
二、讀通課文。
1.先請一位同學讀讀“閱讀提示”。
2.自由讀課文,遇到帶生字的句子多讀幾遍。
3.指名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三、學生交流,讀懂課文。
1.這篇文章究竟告訴了我們什么呢?(20xx年5月10日這一天人們生活的情形。)
2.作者按照什么順序來記敘的?在這一天的各個時間段里,“我做了些什么事?”請大家用筆在書上畫出來。
3.日記中講到哪些環境惡化的情況?
(1)空氣污染嚴重,出門要穿抗輻射服。
(2)為了免受溫室效應的煎熬,要坐上宇宙飛船到太空上的特殊學校去。
(3)水污染嚴重,水中很難找到魚,還要躲避酸雨襲擊。
四、閱讀、理解課文。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2.為什么小作者的生活方式與我們不同呢?
3.大家從這一自然段中感受到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過渡:看來空氣受到污染是人們遇到的一個問題。作者還遇到哪些問題呢?
4.繼續學文,請大家邊讀,邊找,邊畫。
5.師生、生生合作交流探究。
(1)把找到的問題帶到四人小組中進行討論,并結合課前預習中找到的有關資料談談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
(2)小組討論。
(3)交流,每個小組在介紹時,其他小組可提出疑問。(弄清為什么要到太空上的特殊學校,原來叫魚和油煎土豆片的食品店為什么改名了等問題。)
五、課文中哪個詞語說明這篇日記是想像的。
(公元20xx年5月10日)作者寫這篇日記,想告訴我們什么?
六、作者在文章最后提出一個問題,大家能回答嗎?
(學生可暢所欲言,還可以聯系自己身邊與環保有關的內容來談。)
七、總結延伸。
1.學完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
2.根據自己家附近的環境污染情況,說說你有什么打算?(進行環保宣傳,寫倡議書,從我做起,保護環境。)
板書設計:
18* 20xx年的一天
無新鮮空氣
溫室效應 山清水秀
臭氧層破壞 可怕————可愛 鳥語花香
無魚 風景優美
酸雨
課后小記: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音樂巨人貝多芬》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篇文章。該單元所選的文章都是描寫歷史人物的感人故事。探尋他們的足跡,學習他們的精神,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對于貝多芬的故事,初一的學生有所了解,但其了解是淺顯的,模糊的。這篇文章以細膩的筆法,形象的描寫了這位音樂巨人獨特的個性和精神。走近他,了解他,學習他,是一次震撼人心的精神之旅。
二、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把握文章的內容,培養搜索信息的能力;
2.學習運用勾勒外貌和語言描寫刻畫人物的寫法;
3.學習貝多芬與命運抗爭的精神,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堅強樂觀的人生態度。
三、學法指導:
1、速閱讀的方法:不出聲、不回讀、不指讀、不唇讀,搜索重要信息;
2、讀寫結合法:讀是基礎,是吸收;寫是表達,是創造。
3、自主探究法:小組間的討論和評價。
四、教學過程:
(一)音樂激思,遙看大師:
播放貝多芬的作品《命運交響曲》,要求學生閉上眼睛沉思遐想。追問:聽這曲子你想到了什么?這首曲子的名字是什么?你印象中的貝多芬是怎樣的?剛才我們與大師貝多芬進行了一次心靈的交流,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音樂巨人貝多芬》,看看這個被稱為扼住命運咽喉的人,在生活中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說明:音樂是宇宙通用的語言,通過聽,激發學生想象和閱讀的興趣,自然的導入課文,拉近了文本與學生的距離。
(二)整體感知,走近大師
1、快速閱讀課文,讀完四人一組討論,交流。客人是怎樣訪問貝多芬的,其間主要寫了幾件事?
2、再談對貝多芬的認識。
說明: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的重要途徑。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這一環節使學生處于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
(三)局部品味,觸摸、評價大師
剛才我們初步了解了音樂大師貝多芬,現在我們再由外表到內心對貝多芬進行更深入細致的了解。
1、劃出描寫貝多芬外貌的句子,抓住關鍵詞語說說這些反映了貝多芬怎樣的個性?
2、這些描寫是按照什么次序來寫的?明確:由整體到局部,局部(由上到下)
3、貝多芬的哪些語言觸動了你的靈魂,請談談你的感受。
在20節、22節、24節、27節等處
4、再請學生談談:你眼中的貝多芬是一個怎樣的人?
讓學生各抒己見,結合課文和自己舊有的知識來談。明確:獨立而驕傲,沉郁而堅強,嚴肅而善良,熱愛自然,追求自由,獻身音樂。
說明: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這一環節是本課的重點。
(四)拓展延伸,摹寫小我
1、從這篇文章中,你認為要寫好一個人物必須注意那幾點?
明確:要通過多種描寫刻畫人物,外貌描寫(與眾不同之處,以形傳神,忌臉譜化)語言描寫(符合人物的身份、個性)
2、寫作:《猜猜他是誰》為題,寫一個班內人物,重點通過外貌描寫和語言描寫,寫出該人物獨特的個性。交流。
說明:讀書貴在能入能出,借鑒模仿是寫作的基礎,通過寫能進一步感悟領會本文描寫人物的精妙。
(5)回顧課文,與大師平等對話
再次聆聽《命運交響曲》,邊聽邊寫《貝多芬,我想對你說》,寫出一兩句有獨特見解的話。相互交流。
說明:以音樂為背景,加以評論,便于學生創造性的閱讀,拓展了學生思維的空間。
板書設計:
衣著 整體
頭發 蓬亂 上
形 外貌 頭部 眼睛 深邃 局部
嘴 緊閉 下
神 獨立而驕傲,沉郁而堅強,嚴肅而善良,熱愛自然,追求自由,獻身音樂。
說明:此板書重點突出,條理清晰,一目了然。
總體評價:此教案注重學法的培養,使學生在與大師的對話中,自主探究。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能力,而且潛移默化的培養了學生的人文精神。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案06-15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6-2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八》教案03-28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8-25
小學語文《午睡》教案06-15
小學語文識字的教案07-11
小學語文《長征》的教案06-18
小學語文《家》教案06-19
小學語文荷花教案06-23
小學語文《坐井觀天》教案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