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小學語文教案范文錦集五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詩歌。詩人以活潑清晰的語言,歌詠了水鄉的秀麗風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發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依循水鄉的“水多船多歌多”的順序結構全詩。每一節的開頭都采用問答的形式,回環復沓,瑯瑯上口。
教學目標
【基本知識與技能】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識不寫,認識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情感與價值】
感受水鄉秀麗的風光和美好的生活,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過程與方法】
在朗讀訓練中,引導學生領會詩歌內容,感受詩歌意境。
用相關圖片、錄像介紹學生不理解的事物。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在朗讀訓練中,引導學生領會詩歌內容,感受詩歌意境。
教學難點
體驗水鄉的美,感受水鄉人們生活的幸福。領悟“新生活”。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兩課時。
學情調查
1、學生對水鄉風景人情缺乏感性認識,缺少生活體驗。
2、學生對文中所描繪的“渠”、“駁”、“籮”等詞不理解。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地認讀生字新詞,并在此基礎上做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讓學生初步感受水鄉秀麗的風光和水鄉人民的美好生活,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并在初步理解詩歌的基礎上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正確、端正地書寫部分生字。
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能稍有感情地讀課文。
教學難點
體驗水鄉的美,初步感受水鄉人們幸福的生活。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分小組預習。
教學過程
(課前前播放水鄉錄像)
一、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同學們,看了剛才的錄像,你們想說些什么呢?你們覺得這是哪兒的風景?
2、提示課題:是呀,水鄉的景色真美!有人就寫了一首詩歌來歌唱水鄉。今天我們就學習《水鄉歌》。
學生讀題:水鄉歌
3、放課文錄音,學生邊欣賞動畫邊聽錄音。請小朋友們聽清字音。
二、初讀,整體感知
1、提出讀書要求,自由讀詩歌。借助拼音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分段試讀課文。
正音。渠塘波像裝咱新
裝(zhuāng翹舌音)咱(zán平舌音)
新(xīn前鼻音)籮(luó邊音)
3、說說課文里告訴我們水鄉什么多。
板書:水多船多歌多
4、交流學情,你還有什么不懂嗎?學生提問。
⑴理解“渠”“駁”(出示圖片幫助理解。)
渠:人工開鑿的水道,俗稱大水溝。
(2)駁:指一種運載貨物或乘客的,但沒有裝發動機的船,靠拖輪在前面拉著行駛。
三、再讀課文,體會詩情
1、學習第一小節
(1)指名讀課文。讀生字“蕩”、“清”。
(2)思考:讀了這一段知道了什么?(學生會說“水多”……)
指名看圖說出:河流、池塘在什么地方。
(板書:水多)
(3)哪幾個詞寫出了水多?(用筆畫出來)
交流,抓住重點詞理解:千條、萬條、一個連一個、處處
再讀課文。
“蕩清波”的“蕩”:用小手比劃比劃。再擴詞。
看看圖,再讀課文,體會一下“水多”。指導讀好最后一行。
(4)想象:水鄉的水里有些什么呀?板書:物產豐富
2、學習第二小節
哪位小朋友來讀讀描寫船多的這一小節?
(1)指名讀。
(2)學習生字:“船”、“帆”、“飄”、“湖”。學習風字旁,用“飄”組詞(飄:飄蕩飄揚輕飄飄飄洋過海)。
(3)請小朋友們參照第一小節的方法,畫出描寫船多的詞語。
(4)交流,抓住重點詞體會“船多”:千只、萬只、片片、飄滿。
(5)指導朗讀,結合圖片理解“白帆片片像云朵”,指導理解“湖”“河”的不同,說說我們附近有什么湖(東獨墅湖、北金雞湖、西太湖),西面有條京杭大運河。
(6)再讀后想象:這么多船揚帆起航了,人們去干什么了呢?結合回答板書:辛勤勞動
3學習第三小節。
看圖片,師述:同學們,水鄉的人們捕魚回來了,看,他們在干什么?(學生看圖描述)
漁民們豐收了,他們敲著鑼,打著鼓,跳著舞,唱著歡樂的豐收歌,歌唱自己的幸福生活!所以,水鄉什么多?(生:歌多)
(1)讀最后一小節。
(2)讀了這小節,你又知道了什么呢?
(3)你又是從哪兒看出水鄉的歌多的?抓重點詞“千首”、“萬首”、“裝滿”理解幸福生活。
板書:幸福生活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再說說這是怎樣的歌?
四、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同學們,碧波蕩漾的水鄉有千條渠,萬條河,河面上飄滿了潔白如云的帆船,水鄉真美呀!生活在這里的人多么幸福啊!讓我們再來幸福地讀一讀水鄉歌!
五、指導寫字
先請同學說說怎樣把這些字寫美,再練習書寫。船裝飄
六、作業
1、走走看看,想想我們的新生活是怎么樣的?
2、蘇州也是水鄉,蘇州什么多?準備下節課進行“小詩人大賽”。(可先和爸爸媽媽比比或請他們稍微指點一下。)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棗、淺”等8個生字。會寫“怎、思”等10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用不同的語氣表示小柳樹和小棗樹的不同性格。
3、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知道要多看他人的優點。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有感情朗讀。
【教學難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文種不同角色的性格。
【用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想】
《小柳樹和小棗樹》是一篇有趣的童話,課文借小柳樹和小棗樹生長情況的不同,賦予他們不同的性格特點:小柳樹因自身長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棗樹;而小棗樹不因自身長得沒有小柳樹好看而泄氣,也不因為自身能結又大又紅的棗子而自大,相反還夸獎小柳樹。教學時為了讓同學體會小柳樹和小棗樹不同的性格特點,可用小組爭辯的方式,通過比較小柳樹和小棗樹的多方面的不同來讀懂課文。可從以下三方面來引導:一是生長特點不同;而是性格特點不同;三是小柳樹前后的表示不同。重點抓住小柳樹和小棗樹的語言進行朗讀、比較、體會。這樣課文的含意就不難理解了。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圖揭題
1、課件顯示柳樹和棗樹,同學說說兩種樹的特點,教師板書課題。
2、讀課題:
小柳樹和小棗樹之間發生了什么事?看看故事中是怎么說的。
二、初讀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自同學字。
2、課件出示生字,同學認讀。同學讀不準的生字,教師教讀。
3、課件顯示帶有生字的句子。生字嬰幼兒又回到了句子媽媽的懷抱,誰能把這些句子讀好呢?
同學自身選擇句子朗讀。
4、選擇自身最喜愛的段落和句子大聲朗讀,注意把句子讀正確,讀通順。
三、朗讀感悟
1、自由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小柳樹和小棗樹之間發生了什么事。
2、你喜歡小柳樹,還是小棗樹?為什么?
⑴同學發表獨立見解。
⑵總結歸納同學的意見。
⑶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柳樹很漂亮?找出句子讀一讀。
3、分角色朗讀課文,評評語氣怎樣合適?
四、拓展活動
將課文改編成課本劇,最后自身加個結尾。
第二課時
一、鞏固生字詞
1、課件出示本節課的生詞:
棗樹 淺綠色光禿禿 忍住
雖然 納涼 意思 唄
同學開火車認讀。
2、課件出示生字,練習組詞。
二、學寫生字
1、課件出示本課生字:
比服淺漂啦啊怎思穿彎
同學認讀,讀準字音。
2、同桌互相說說每個字在田字格里應該怎樣寫。
3、教師范寫。
4、同學描紅、練寫。
三、讀讀抄抄
課件出示:
院子 樹枝 淺綠色又細又長
衣服 漂亮 怎么 彎彎曲曲
1、同學認讀。
2、在書上書寫。
3、同桌互評。
四、實踐活動
以小組為單位扮演課文內容。各組再自薦到班上扮演。扮演之后進行評議。
【板書設計】
15、小柳樹和小棗樹
小柳樹 小棗樹
外形 性格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教學后記】
同學對小柳樹和小棗樹的故事很感興趣,能積極的讀課文。通過讀,同學從中了解了不少知識,今后教學中也應加強讀的訓練。認讀生字和書寫生字可以放手讓同學自主識記,調動其學習積極性。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1.了解標點在句子中的作用。
2.學習用換偏旁的方法識字,在搭配詞語、讀“節氣歌”中鞏固識字,積累詞語,并了解二十四個節氣。
3.感知動物的奇妙,能把自己了解的動物講給同學聽,并能把說的內容寫出來。
4.通過課內外學習,培養學生主動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養成細心觀察、了解自然的習慣。
課前準備
1.有關二十四個節氣、動物世界的音像或課件。
2.制作語文園地中出現的生字詞卡片。
3.自然界的虛擬網站課件制作。
教學設計
我的發現
學習這部分內容,要借助學習伙伴的話引導學生自主發現。文字相同的兩句話,由于標點不同,句子的意思也不同,使學生了解標點的用處。教學環節:
1.學生自讀書中的句子,同桌交流發現了什么。
2.全班交流發現,交流后歸納出:同樣的內容,標點不同,句子的意思就不同。
3.拓展。進一步發現:同樣的內容,標點標在不同的位置,句子的意思也不同。如: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日積月累
本部分包括“讀讀認認”“我會連”和“讀讀背背”三項內容。學習用換偏旁的方法識字,準確運用詞語,了解我國農歷的二十四個節氣,在讀背和運用詞語中鞏固識字,積累語言。
1.讀讀認認。
a.輕聲讀讀8組形近字和生字帶出的詞語。
b.小組交流識記10個生字的方法。
c.小組派代表在全班介紹識字方法。
d.變序抽取字卡,以競賽的形式認讀、擴詞。
2.我會連。
a.明確。
b.動手連一連。
c.同桌交換,互相訂正。補充練習:
追趕 羽毛
攪拌 羊群
抖動 水泥
晴朗的 饅頭
香甜的 財富
寶貴的 天空
3.讀讀背背。
a.看課件或文字補充材料,了解二十四個節氣。
b.讀節氣歌和二十四個節氣。
c.借助學習伙伴的話,引導學生了解“節氣歌”的意思。
d.背誦“節氣歌”。
口語交際
本次口語交際的話題是:奇妙的動物世界,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發學習的興趣,展現對動物世界的認識與熱愛。
1.進入動物王國。
播放《動物世界》的片段,讓學生談想法。
2.學做解說員。
a.示范引導:我們聽聽一只刺猬的.自我介紹吧……
b.選擇一種自己熟悉并喜歡的動物,想想它的生活習性、可愛之處,以及自己和這個動物之間發生過的一些趣事,準備發言。
c.分小組交流,在交流中聽的同學可以提高,可以表達自己的感受。
d.小組推薦代表比賽交流。
寫話
寫一寫自己熟悉的一種動物,然后在小組里交流,讓同學評一評自己寫得怎么樣。
展示臺
這是一個內容豐富的展示臺,既可以展示收集的諺語,又可以展示自
己查閱的有關自然知識的資料,還可以介紹自己收集的動植物標本。學生既動口,又動手。形式上可讓學生自己組織展示,體現自主性,發揮創造性。
1.在教學有關課文時,鼓勵學生查詢、積累資料。
2.布置動物、植物展示天地。(教室中可懸掛諺語,桌子上擺放標本、資料卡片等)
3.學生從不同方面展示才能。
百科知識問答、諺語擂臺賽、標本解說員、《我與動物趣事》講演等。
寬帶網
教學這部分內容,有條件的可帶學生到電腦房上課,培養學生主動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1.自讀書中的短文,說說從中了解的知識。
2.小組交流。介紹自己了解的自然界其他的奇異現象。
3.進入虛擬寬帶網,去“自然界”遨游。內容包括:
a.動物、植物的圖片資料。
b.有關的文字資料。
c.人類仿生學的一些淺顯例子。
1.把自己從中了解到的感興趣的內容說給家長聽。
2.建議學生到動物園、植物園、圖書館參觀學習,了解更多的知識。
建議這次語文園地教學用4課時,其中口語交際和寫話用1~2課時。
“經紀人”在行動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設計理念:
這個語文園地有五項練習,分別是復習同偏旁的字,讀詞語,比較形進字,讀句說句和讀兒歌。分成兩課時,本堂課是第一課時,內容是前三項練習。
這堂課以游覽“語文園地”為主情境,把復習同偏旁的字,比較形近字,讀詞語分設在“觀光旅游車”、“雙人轉盤”、“走迷宮”三個板塊中,以讀字到讀詞,讀字到寫字貫穿整堂課,同時讓字詞的復習與趣味結伴,這是我設計這堂課的出發點和歸宿。
預設目標:
1、運用偏旁規類的方法鞏固識字,積累詞語。
2、辨認六組形近字,并正確書寫。
3、通過多種形式復習已學過的字、詞。
預設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
開火車,復習單元學過的字詞
2、出示課題(課件出示)學生齊讀
二、創設情境,復習字詞
1、觀光旅游車
a、指名讀,邊讀邊找朋友(第一節車廂)
b、小朋友,你發現了什么?還有哪些字也是“言”字旁的?
c、同桌互讀、第二節車廂里的字,再把他們分一分,并說說理由。
D、學生交流
E、打開書本(117頁),齊讀第一題。
2、雙人轉盤
a、自由讀,想想你有什么發現?
b、這么相似的字,你是怎么區分的?
c、書寫馬、鳥,展示,點評。
3、走迷宮
a、課間操
b、學生分組自由地讀課文第二題。
c、小組競賽走迷宮,奪紅旗。
4、送禮物
a、漢字博士送信,學生收信
b、小組交流
5、課堂小結
一、教學要求
1、能借助圖畫讀懂故事,說出這個故事的內容。
2、幫小明想個辦法,并能把想到的辦法說清楚。然后評一評誰的辦法好,誰說得好。
二、教材說明
書中以連環畫的形式出現了三幅圖,講小明每天幫王爺爺取牛奶,王爺爺想給他一點酬勞,小明不肯要又無法拒絕,不知該怎么辦。讓學生幫小明出個好主意。
教學重點是根據故事的內容,交流幫小明想出的辦法。
三、教學過程
1揭示話題,說說如果句末加標點,該加什么符號。加上“”讀一讀。
2看圖講故事。學生自己讀讀說說這三幅圖講了一件什么事。然后老師指名回答,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故事的內容。通過多次敘述,了解人物個性:小明主動幫助老人,不要報酬;老爺爺過意不去,定要答謝。
3同桌商議:根據故事的內容說說小明該怎么辦。
4交流評議。
(1)交流,所想的辦法只要符合故事情節都可以。學生可能說出以下辦法:①收下錢,每天照常取奶送奶。②不收錢,以后也不給王爺爺取奶。③先收下錢,照常取奶,再設法處理王爺爺給的錢。如,把王爺爺給的錢積攢起來放在信封里附上一封信悄悄放在老人家里;或在王爺爺生日那天買盒蛋糕(買束鮮花),祝他生日快樂。④找居委會或王爺爺的朋友幫助,說服王爺爺收回決定。在交流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把自己想到的說出來,對其說的辦法不表示肯定或否定,只在語言表達上要求學生把話說清楚。
(2)評一評:誰說的辦法好,為什么在學生評議的基礎上老師歸納:相比之下,第三種辦法較好,但積攢的錢怎樣用可以不同。還要評一評誰講得最清楚、最明白。
5表演故事。把評議出的好辦法作為小明想出的主意放進故事里演一演。先同桌兩人分角色表演,再自我推薦演給全班看。
6課后延伸:把這個故事說給別人聽。
四、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1課時。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課由四幅圖畫組成。
第一幅圖以“歡迎新同學”為主題。
在校門外,老師正在迎接到校的同學。有的小同學結伴來到學校,有的小同學在家長的陪伴下來到學校。畫面上,一個小同學正在聽媽媽說著什么,一個小同學正在和自己的爸爸說“再見”,一個小同學正在和老師互相問好。校園里,教學樓高高矗立,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有幾個同學正在掃地、澆花。
通過觀察此圖,學生可以初步了解學校生活的一些側面,感受老師的親切,并學習一些簡單的禮貌用語。
第二幅圖以“學習語文很快樂”為主題。
教室里,同學們正在上語文課,學習生字“馬、牛、羊”。黑板上貼著馬、牛、羊的圖片,一位小同學正在把生字卡片貼到相應的圖片下面。女教師親切地望著她,愉快地微笑著。其他同學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專心地看著黑板。
此圖可以幫助學生初步了解語文課的學習內容和形式,感受語文學習的生動有趣。
第三、四幅圖以“良好的讀寫習慣”為主題。
第三幅圖上,一位男同學正在讀書。他的坐姿端正,身體自然放松,雙手拿書,書直立略向外傾斜,眼睛和書保持一尺左右的距離。
第四幅圖上,一位女同學正在寫字。畫面上,作業本平放,小女孩頭正、肩平、背直,胸離課桌一拳,眼離本子一尺,兩臂平放桌上,左手按本,右手執筆。她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握住筆桿下端,距離筆尖約一寸,同時用中指在內側抵住筆桿,無名指和小指支住中指,筆桿握得松緊適度,筆桿上端稍稍向右偏,緊貼虎口上,與紙面約成45度角。這兩幅圖可以使學生初步了解讀書、寫字的姿勢和書寫的執筆方法,為今后養成良好的讀書、寫字習慣打好基礎。
教學要求
1、觀察圖畫內容,使學生初步了解學校生活,感受教師的親切,同學的友愛,語文學習的快樂。校園生活的豐富多彩。
2、依據畫面提示,對學生進行尊敬老師、遵守紀律、熱愛學習、遵守紀律、團結友愛等方面的入學常規教育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
3、觀察與演練結合,培養學生愿意與老師和同學友好交談的態度。
教學準備:國旗、寫有“馬、牛、羊”字的卡片和有關國歌的課件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談話導入。
你爸爸媽媽是做什么工作的?你長大后干什么?同桌討論后教師指名說。同學們要實現理想,現在就要努力學習,學習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很多同學都喜歡學校,學校就是一個樂園。播放《上學歌》讓孩子們一起跟著唱。然后初步地認識語文書。
(1)直接利用語文書進行導入,然后帶領孩子們認識語文書的封面,并認讀“語文”兩個漢字,這里的要求只要整體認識就行。
(2)我們又設計讓孩子們充分翻看語文書,引導學生說說語文書上到底有些什么?你喜歡語文書嗎?為什么?激發他們對語文的興趣,
(3)高訴學生圖文并茂的語文書是將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好好的愛護它。
(4)小組合作認識目錄、頁碼、討論一下怎樣愛護語文書,在學生認識頁碼和目錄的基礎上,實踐一下用目錄去試著找找課文,
(5)讓孩子點課文,教師來范讀課文,在讀的時候教師要入情、入境地去誦讀課文,把學生帶到美的意境中去,用教師自身的語言魅力去感染學生,讓他們潛移默化地受到語言文字的熏陶。
(6)再指導學生整體認識“年級、班級”這幾個字,并在語文書上正確地寫上自己的姓名,
2、指導學生觀察第一圖畫、講述圖片意思。
學生初入學,對學校生活還不了解。四幅圖畫是學生了解學校生活的窗口,指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畫面。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案06-15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6-2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八》教案03-28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8-25
小學語文《午睡》教案06-15
小學語文識字的教案07-11
小學語文《長征》的教案06-18
小學語文《家》教案06-19
小學語文荷花教案06-23
小學語文《坐井觀天》教案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