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小學語文教案匯總七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按聲母的順序連線組成動物圖形,通過有趣的練習形式復習聲母。
2、運用事物擺字母的字形。
3、了解同學的姓,能夠拼讀姓,明確聲母是什么。
4、拼讀音節,區分平、翹舌音和音、形相近的聲母,進一步練習拼音。
5、拼讀音節,并將同一類的事物連起來。
6、能夠認讀所學的生字,并能給生字組詞。
課時布置: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按聲母的順序連線組成動物圖形,通過有趣的練習形式復習聲母。
2、運用事物擺字母的字形。
3、了解同學的姓,能夠拼讀姓,明確聲母是什么。
教學過程:
。ㄒ唬┑谝活}:俺會連。
1、卡片認讀23個聲母。
2、講清方法:從聲母b開始,按順序連線,同學用鉛筆試連。
3、問:你是怎么連的?(什么字母和什么字母相連)
4、連成了什么動物圖形。(同桌互相檢查,教師巡查。)
(二)第二題:俺會擺。
1、看圖,猜猜圖上擺出的是什么字母?
2、你能學著他的樣子,擺擺俺們已經學過的字母嗎?(鼓勵發揮想象)
3、讀一讀擺出的字母,可背順口溜。
。ㄈ┑谌}:俺會想。
1、你叫什么名字?你知道同學們的名字嗎?
2、師:每個人的名字都由姓和名兩局部組成,在名字前面的是姓,一般都是一個字,如:……,但也有兩個字的姓,如:……。跟在姓后面的就是你的名,如:……。
3、你能說說自身的姓和名嗎?同學的呢?
4、認讀聲母:g k h j q x zh ch sh,看看哪些同學的姓里有這些字母。
5、游戲,老師報同學的名字,大家立即說出姓的聲母。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拼讀音節,區分平、翹舌音和音、形相近的聲母,進一步練習拼音。
2、拼讀音節,并將同一類的事物連起來。
3、能夠認讀所學的生字,并能給生字組詞。
教學過程:
(一)第四題:俺會讀。
1、以組為單位出示音節,指名讀。
2、說說每組音節有什么區別?讀和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3、領讀、帶讀、開火車讀、齊讀音節。
。ǘ┑谖孱}:讀讀連連。
1、自由拼讀音、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教師正音,強調沒有標聲調的,讀輕聲,要讀得又輕又短。
2、看看書上連線的一組詞語,為什么把它們連在一起?
3、同學試著自身連接剩下的詞語,并說說理由,教師校對。
4、說話練習:俺把bō luó和yā lí連在一起,因為它們都屬于水果。
。ㄈ┑诹}:俺會認。
1、做摘蘋果游戲:一張貼有生字的蘋果樹插圖,請同學認認這些生字,會念的大聲念出來,并把這個帶生字的蘋果送給同學。
2、領讀、帶讀、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生字。
3、誰能給這些蘋果找找朋友?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8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理解相關的詞語,能在現實生活中正確運用它們。
3、理解詩歌內容,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從小事做起,堅持不懈,勇于奉獻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重點是朗讀,要注意指導同學掌握朗讀的節奏,讀出詩歌的韻律來。教師可以根據同學的實際情況作適當的范讀,指導同學讀出長句中的停頓,注意不同標點符號時語氣的表達。通過范讀、探究、找關鍵詞句的方法突破。激發同學對詩歌朗讀的熱愛和興趣。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首詩歌,用第一人稱的方法,抒發了一條小河常年累月,無論晝夜,寒來暑往默默忍受著寂寞、干涸卻不停地、快樂地流淌,為人們播種希望與幸福的胸懷。值得注意的是奔跑是小河最重要的品質與特征。這一點教師在教學時要適當點撥。
學生分析:
這篇詩歌篇幅不是很長,學生讀起來較容易。但生字較多,因此,老師要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充分使用有效的識字方法識字。讓學生通過讀文,知道奔跑使小河能歌唱、能奉獻、能為人們帶來播種的希望和豐收的快樂?梢越Y合課后問題來牽引,指導學生了解總起句的作用,感受小河那種忘我的奉獻的精神。
課前準備:
1、老師準備:生字詞卡片、了解家鄉的河流遼河、渾河對沈陽的建設帶來了哪些好處。
2、學生準備:查找小河的來歷形成及對人類有哪些好處相關資料。收集遼寧沈陽都有哪些河流,它們對家鄉沈陽的建設起到了什么作用。
教學過程:
課前交流:課前老師讓收集有關河流的資料,你們收集了嗎?(生匯報)
(課件播放小河經過高山、平原、田野……流淌的動畫)
(一)、導入
一條蜿蜒的小河嘩嘩的流淌著,它穿越高山、平原;澆灌田野、森林。小河嘩嘩的流淌著,它在唱自己的歌,它在告訴我們什么呢?
(二)、通讀識字。
1、自由讀課文,把自己不認識的字或不理解的詞做記號,然后在組內解決。
2、同學互動,拿出漢字卡片互相考一考。
3、老師檢查學生識字、識詞情況,課件出示詞語,學生認讀。
坎坷 干澀 乳汁 哺育 崇高 澆灌 寂寞 嘴唇 播種 分享
4、課件出示漢字,生認讀。一類字讓學生自己能說出識記生字的方法及相關的詞語。
5、指導寫字。指導書寫學生認為難寫、易錯的字。如“哺 灌”。評比欣賞。
(三)、理解課文
1、指名同學大聲讀課文,劃出全文共有幾個小節。
2、你喜歡哪個小節就把哪個小節多讀幾遍。
3、(課件出示畫面)師:我是一條小河,一條奔跑的小河。聽,嘩啦嘩啦,那是我流過城市山村,正在把動人的故事訴說,小河的歌里都唱了哪些故事?(唱自己是明亮的小河、快樂的小河、綠色的小河。)
(1)第一節:你們知道了什么?(指名同學回答,回答到哪就指導哪句話的朗讀。)
猜一猜,它可能都走過哪?(生介紹自己了解有關小河形成及最后流到大海的資料?梢宰x查到的資料;還可以畫出來。形式不限,鼓勵學生到黑板上畫下來。)
它走的路確實夠遠的了。練讀這句話,讀出路遠的感覺。指名同學讀,讀后評價。
(2)還知道了什么?你們從哪知道的?用書上的話來回答。(生補充黑板畫)有和他同樣感受的人請把手舉起來,詩是要讀的,哪位同學能用讀來告訴大家小河有唱不完的歌和遇見了很多很多好伙伴。指名朗讀前三句。評價。
(3)它除了唱著星星、月亮還可能唱著什么?身邊除了有小鳥花朵以外,還可能有什么和它做伴?
(4)你能不能也用這樣的句式做一首小詩。(略)
(5)下面的一句話,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呢?指名同學讀。(讀出路途坎坷、不知疲憊、不怕嚴寒酷暑等的感受)
(6)配樂,師范讀后學生評價。老師在讀的時候眼前就仿佛看到了小河在山谷中不停奔跑,身邊還有小鳥、小花等等很多小伙伴。只要眼中有物;心中有情,就能讀好。
(7)課件動畫配樂。齊讀。
4、第二節你還讀明白了什么?指幾名同學匯報。
(1)你知道寂寞是什么意思嗎?你有過寂寞的時候嗎?給同學們說一說。
(2)那小河可能在什么時候會寂寞呢?(答案不。)
(3)誰來讀讀這兩句話?讀出寂寞的感覺。
(4)到底是什么原因讓小河從寂寞又變成歡樂的了呢?用筆把相關的句子畫下來,讀一讀。
(5)想一想你讀的時候還看到了什么?和同組同學交流交流。 同學交流后回答。(干旱地區大地干裂,田里顆粒無收,人們沒有水喝,就像唐僧他們路過的火焰山一帶一樣等。)
(6)失去生機的黃土沙石;口渴的要命的小動物們見到小河一定樂壞了。小河幫助了別人一定也樂壞了!咱們也像小河一樣,把快樂送給小伙伴吧!在小組里讀一讀,把快樂送給他們。
(7)指名同學讀。賽讀。表演讀。
(8)比較第一、二節句式,看看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發現每一節第一句的句式相同,以及每一節下面的句子是圍繞第一句話來寫的,了解總起句的作用。)
5、學習第三、四小節。
思考:剛才學習詩歌時都用什么方法?(讀、畫、聯系上下文等)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這兩個小節。
(1)自己劃出這兩個小節的總起句。小組內交流自己還知道了什么。
(2)生匯報,其他同學適時給予補充。從而知道小河有追求、有責任感,為人們帶來快樂。
(3)(課件出示小河流動的動畫,經過地方的美景。)同學們邊欣賞美麗的畫面,教師邊過度:有人說它是江河湖海的兒子;也有人說它是水里魚兒的家。它經過的土地綠樹成蔭,一片生機;它經過的田野,大地蔥綠,瓜果飄香。好像它不知憂愁,總是用自己的身軀拍打石子發出悅耳的輕唱,好像它不知疲憊,無論嚴寒盛夏,永遠向前。因此詩歌的最后一小節說它是一條奔跑的小河。
齊讀最后一小節。說說你們是怎么理解“奔跑”的?
是啊!正是由于它奔跑,才最后投入大海母親的懷抱。不愧是一條棄而不舍的小河;也正是由于它奔跑,才有這大地的生機;真是一條播種希望的小河。讓我們再讀課文,去聆聽去體會。
課件動畫配樂。生自由加動作朗讀全文。
(四)、課件播放:遼河介紹
聽了同學們的朗讀,我真的為小河的樂觀、堅韌、勇敢、執著所感動了。老師把我們家鄉的母親河遼河帶來了,你們聽——播放課件。
(五)、總結:看了遼河的介紹,你有什么樣的感覺?
是啊!遼河讓我們的家鄉更美了,老師希望同學們也能像小河那樣,樂觀面對困難、不斷努力,將來有一天把我們的家鄉、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美。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1新設計 2新設計 3教學目標
1.借助拼音會認4個生字,學寫9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并運用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寓言、亡羊補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勸告”等詞語的意思。
2.認識反問句與雙重否定句,通過句式比較體會反問句與雙重否定句的作用。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一則寓言故事。
4.了解故事內容,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含的深刻道理。
4學情分析
這是一篇生動有趣的、蘊含著深刻道理的寓言故事。教學安排,首先從問答入手。通過介紹學習方法和組詞等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查字典得知“亡”和“牢”的意思,追究“亡”、“牢”這個詞到底在文中是什么意思。接著讓學生初讀課文,深入找證據,抓住文章中的重點詞句進行理解,緊接著,精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之后,教師創設生活情境,結合生活實際來體會本課的寓意。并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閱讀能力和想象能力
5重點難點
1.理解詞語的意思,了解寓言的主要內容并能用自己的話講述寓言故事。
2.體會寓言故事蘊含的深刻道理。
6教學過程 6.1 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
1. 同學們好,請坐。你們喜歡猜謎語嗎?
那好,我們現在來看圖猜成語。準備好了嗎?誰來猜第一幅圖?(坐井觀天) 對了,那這一幅呢?(揠苗助長)難不倒你們,再給你們幾個難的(畫蛇添足 )還有更難的。
2.你們真聰明,都猜對了。那你們知道這些成語都有什么共同特點嗎? 是的,它們都是寓言故事, 你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點嗎?(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小故事里藏著大道理。)
3.今天我們學習第9課寓言兩則中的第一則故事《亡羊補牢》(板書,讀題)
4.我們要怎樣才能學好寓言呢?
生:要知道故事(板書:故事) 學習道理(板書:道理)
師:對,我們掌握好這兩點就能學好寓言故事了。
活動2【講授】亡羊補牢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先請大家自由讀讀《亡羊補牢》,注意要讀準生字、多音字,讀通課文,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讀通為止。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同桌交流生字學習情況。
2、字詞學習
師:有些同學的習慣非常好,讀完了課文就坐得端端正正的。讀完了嗎?請看大屏幕,老師把課文中的幾個詞語請到了上面,誰來當小老師讀一讀。
3、(讀得很正確)如果這些詞語回到課文中,你們還認識嗎?
誰愿意來讀讀第一自然段?(正音,齊讀)大家很厲害,這么難讀的段落都讀通順了,2-5自然段每一排讀一段,比一比,看看哪排讀得最正確,最通順。 (點評)
4.我們又讀了一遍課文,你們能說說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嗎?
小結:像這種抓關鍵詞,并把他們連成一段通順的話就是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一種方法。明白了嗎?
三、理解題意
1.課文讀通順了,題目的意思你讀懂了嗎?亡什么意思?牢什么意思? ( 預設:學生知道正確意思)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從課文哪個句子讀懂這個字的意思?
師:哦,是聯系課文知道了它的意思,我們還可以通過查字典知道它的意思。(課件)選擇正確意思。
2、小結:對于不理解的字、詞,我們可以通過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來理解。
。ò鍟菏 養牲畜的圈)請像老師這樣把這兩個字的意思寫在課題下。
3.現在我們知道了,“亡羊補牢”就是羊——丟了,把——羊圈修好。
四、研讀課文,體會寓意
1.課文中養羊人一共丟了幾次羊,為什么會丟羊呢?請大家默讀課文,劃出句子。
2.有些同學已經找到了,那你來說說養羊人丟了幾次羊?(兩次)板書:丟羊
第一次丟羊的原因是什么?(課件出示)板書:羊圈破了。
哪個詞告訴我們這句話是原因?(原來)齊讀
3.(課件)你能用下面的句式說一說第一次丟羊的原因。 (指名回答-同桌互說)
4.我們再一起來讀一讀第一次丟羊的原因。
過渡:養羊人第一次丟羊是因為羊圈破了,如果你發現自己的羊圈破了個窟窿,你會怎么做?(把窟窿補上)
5.他的街坊也發現了,請你當當養羊人的街坊,快來勸勸他。(把窟窿補上吧)還有什么想說的?(快采取一些措施吧,不然又會丟羊。評價:你真是個好心的街坊)
我們來看文中的街坊又是怎么勸說的,課件出示,指名讀。
你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去勸說養羊人的?哪個詞看出他著急?(堵上、修一修、趕快)你能給趕快換個詞嗎?
。ㄕn件)街坊還會用怎樣的語氣勸說呢?現在我就是養羊人,你來勸勸我。(擔心、著急)
6.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而養羊人的表現呢?誰來做養羊人?(出示: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呢?)(生起來讀不同的語氣,還可以加上動作。)這個養羊人是什么意思?能將他的話換個說法嗎?(羊已經丟了,不用修羊圈了。)
這個養羊人,自己的羊丟了都不在乎。街坊著急,他無所謂。下面我們就來分角色朗讀一下他和街坊的對話。
7.就因為他不聽勸告,所以,第二天早上——引讀(出示:他去放羊,發現羊又少了一只。)這是養羊人第幾次丟羊?你是從那個字中讀出來的?(又)
你真是個會讀書的孩子,語文就是需要咬文嚼字的。剛才我們學習的內容,如果用題目中的兩個字來概括,就是——(亡羊)。
那么兩次亡羊之后,(課件)養羊人現在心情怎樣?這時,他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請自由讀讀第五自然段,劃出相關的詞句。
8.全班交流:
他的心情怎樣?(后悔)心里會想些什么呢?想象說話。
他又是怎么做的?從這句話中,你讀出來什么來?(知錯就改)
這個人在修補羊圈時,原來勸告過他的街坊剛巧路過,想想街坊又會怎么說?養羊人又會怎么回答?
養羊人這樣做,對嗎?從哪知道?(課件) 從此,什么意思?
現在“窟窿”終于被結結實實地堵上了,羊再也沒有丟過了。此時,你想對那個養羊人說些什么呢?(接受勸告,知錯就改)
9.這就是這則寓言要告訴告訴我們的道理?(出示寓意)齊讀
(寓意:一個人做錯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見,及時改正,就不算晚。 )
10.其實我們身邊還有許多類似亡羊補牢的事,你能舉個例子嗎,可以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也可以是發生在別人身上的?(看書姿勢,寫字姿勢,學習不認真等)
小結:犯錯不怕,只要我們能像亡羊補牢中的養羊人一樣知錯就改,就還不晚,所以,人們經常說,“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五、復述故事。
1.這么有意思的故事,大家想不想講給別人聽呢?我們學校最近要舉行講故事比賽,讓老師先進行海選,那我們就從這個故事開始吧!講故事是有要求的,仔細聽:首先要把故事熟練地記在心里才行,然后加上你的表情、動作和聲音的變化,這樣才能把故事講得繪聲繪色!覺得有困難的同學,可以看看上面老師給你提供的小幫助,自己先練練。(學生準備,課件播放音樂,師巡回指導)
2.展示前,提示學生自己發言時希望別人怎么聽?
。ㄒ察o,這是有禮貌的表現。聽后能給我指出優缺點。)
六、總結學法
寓言是文學寶庫中的一朵小花,中國古代最早的最完整的寓言故事書是《墨子》,國外適合大家閱讀的還有《伊索寓言》。學習寓言的一般方法是:理解題意----理解內容---聯系實際體會寓意。希望大家在課外閱讀寓言時,也能采用這種方法。
七、作業設計
1.將這則寓言故事復述給爸爸媽媽聽,請家長點評。
2. 寫寫讀了《亡羊補牢》之后自己的感想。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9個繩子,兩條綠線內的8個生字,只識不寫。認識4個偏旁。
2、借助插圖,理解本課詞語,了解一些運動知識,積累詞匯。
3、教育學生從小熱愛體育運動,樹立為國爭光的遠大志向。
教學重點和難點
1.能認識本課所有的生字,并能正確、美觀地在田字格內書寫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詞串,激發學生對體育的熱愛。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詞卡、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讀準生字的字音,“籃”是邊音。指名讀、齊讀。
。2)介紹一點相關的籃球知識。
足球
。1)讀準“足”的聲母,是平舌音,齊讀。
競走
。1)讀準生字的字音,“競”是后鼻音,“走”是平舌音。
。2)什么是“競走”呢?“競”表示比賽的意思,那么“競走”就是什么?
跳高、跳遠
(2)“高”的反義詞是什么?“遠”的呢?它們都是速度為主,是徑賽。
鐵餅、鉛球、標槍
(1)自讀詞語,把生字字音讀準,尤其是“餅”、“槍”都是后鼻音。
(2)指讀、開火車讀、齊讀。
。3)這三種是田賽項目,是以力為主的體育項目,屬于田賽。
游泳、射擊、登山
四、教學生字
1、今天,我們學習4個生字,還要學習它們的偏旁。
2、“競”:是立字頭,怎樣記住“競”呢?你能用它擴詞嗎?
“跳”:是足字旁,跟“足”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想一想有“足”,跟有什么有關呢?
“遠”:是走之兒,分三筆寫成!坝尽保焊嘘P,想一想,還有什么三點水旁的字?注意右邊“永”的筆順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初步養成有條理地整理事物的習慣。
3、經歷分類的過程,學會按一定標準或自定標準進行分類。
知識技能目標:
1、能按照給定的標準選擇某個標準(如數量、形狀、顏色)對物體進行比較、排列和分類;在比較、排列、分類的活動中,體驗活動結果在同一標準下的一致性,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
2、能對簡單幾何體和圖形進行分類。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內容:整理房間
教學目標:
通過活動,經歷分類的過程,學會按一定標準進行分類的方法,初步養成有條理地整理事物的習慣。滲透愛勞動、愛家庭的教育。
教學重點:經歷分類的過程,學會按一定標準或自定標準進行分類。
教學準備:水彩筆、各種學具
教學方法:活動參與
教學過程:
一、整理房間
1、出示圖:
這是小明的房間,看到小明的房間,你想說什么?
2、假如你是小明,你準備怎么整理房間?
3、根據你的想法自己動手圈一圈,畫一畫,把同類的東西放在一起。
4、說一說你是怎么整理的,為什么這樣整理。
二、鞏固練習
1、把會飛的動物涂上顏色
。1)學生自己觀察,明確題意;
。2)獨立完成;
(3)評析。
2、在水果下面畫,蔬菜下面畫○。
(1)明確題意:
看看第2題圖上有什么,可不可以給它分類。
說說這樣分的理由。
(2)完成練習
3、分一分
。1)看題目:
說圖上有些什么,按照什么要求給它分類。
。2)分一分,歸歸類。
。3)校對,評議:
玩具:⑵⑸⑿
文具:⑶⑷⑹⑺⑼
服裝鞋帽:⑴⑻⑽⑾
三、實踐活動
自己整理自己住的房間,回來交流整理的方法。
看誰最愛勞動!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
1.認識“聰、活”等11個生字,會寫“以、后”等6個字。
2.在讀文中感悟小松鼠的環保行為,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能復述童話。
3.愿意參加植樹活動或樹木認養活動。
教學重點:
讀文理解小松鼠的“聰明活潑”,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復述故事。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猜謎語。猜猜這是什么動物?(出示謎語:形狀像耗子,生活像猴子,爬在樹枝上,忙著摘果子)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與小松鼠有關的童話故事。
2.啟發談話。你們喜歡小動物嗎?誰能說說他是什么樣的?(板書:松鼠)你們對小松鼠有哪些了解?(板書:松果)小松鼠和松果之間會發生什么事呢?
對話平臺
自學(尊重學生個性需要,激發主動識字的愿望)
1.學生自由讀文,思考: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自己想辦法解決。
2.指名讀文,重點評價字音;再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讀準字音。
出示生字詞:說說你在哪見過他們?你是怎樣記住的?
結合文中句子認讀詞語,教師相機引導。
(1)聰、活潑:讀文中的句子。我們同學中誰是這樣的孩子?
(2)如果、總:讀文中的句子。你還能用如果說句話嗎?
朗讀
1.重點指導2――4自然段:從哪里看出小松鼠聰明活潑?學生思考讀文。
2.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練習讀文。教師范讀,師生、生生分讀陳述句和小松鼠心里想的話。
3.采取多種方式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討論
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松鼠松果和松林之間有什么關系?
寫字
1.認讀“以、后、更”三個字。
2.征求學生意見找出最難寫的字,教師范寫指導,學生練寫。
評價
1.評教師。老師范寫的字請同學評價。
2.生互評。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復述
1.反復讀文,練習說說課文的內容。
2.指名復述:引導學生按照“吃松果――想松樹-――種松果――長松樹”的順序進行復述。
1.想象思考:以后這里會是什么樣呢?小組討論互相議一議,說一說。
2.以“畫未來”為題,學生自由的畫一畫,可以畫想象中未來的松林,也可以畫想象中自己居住地方的未來。
實踐
1.有條件的同學和爸爸媽媽一起種一棵小樹。
2.除了松鼠外,你還了解哪些小動物?請上網或到課外書中查一查。
寫字
1.觀察。學生自己觀察“主、意、總”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書寫。教師重點指導“心”的寫法,學生練寫。
3.展示:小組內互相展示自己的字。
評價
1.自評。說出自己寫的字中最滿意和最不滿意的地方。
2.互評。要提出中肯的希望。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學習、積累作者觀察、描寫景物的方法。
2、運用掌握的閱讀方法獨立閱讀《七月的天山》,積累寫法,在習作中遷移運用。
3、閱讀并背誦楹聯。
4、參與以“文明公民”為主題的社會調查,撰寫倡議書。
5、寫自己的一次游覽經歷。
教學重點:
1、學習、積累作者觀察、描寫景物的方法。
2、寫自己的一次游覽經歷。
教學難點:
參與以“文明公民”為主題的社會調查,撰寫倡議書。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積累作者觀察、描寫景物的方法。
2、運用掌握的閱讀方法獨立閱讀《七月的天山》,積累寫法,在習作中遷移運用。
3、閱讀并背誦楹聯。
教學重難點
交流、總結本單元的閱讀收獲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學習了第二單元的四篇課文,現在讓我們一起步入“語文百花園”,在這里回顧舊知、學習新知、大膽實踐、習作表達,使我們的語文能力再上一個新臺階,有信心嗎?
二、“溫故知新”欄目的學習
1、讀讀書上的這三句話,想想它們在表達上有什么共同點?
2、看,學習小伙伴已迫不及待的說出了我們的發現,快讀讀“泡泡框”的話。
3、學以致用,你也能把景物描寫的生動、形象。讀讀練習題的要求。
問:“仿照例子”怎么理解?我們仿的是什么?
。ǚ聦懛ǎ褪窃诿鑼懢拔飼r,賦予它人的神情、動作和情感。)
學生開頭腦筋,大膽想象,完成練習。
通過讀的形式交流自己的仿寫。
三、“拓展與交流”欄目的學習
一個單元學習之后,可以通過什么形式交流彼此的閱讀收獲的?看,這是“丫丫”和“寧寧”和我們的書面交流。
對,我們讀到的是“閱讀筆記”,從內容看,丫丫閱讀中更多的感悟了一些閱讀方法,寧寧注重了文章的寫作技巧,這些對我們的讀寫能力提高都是非常有幫助的。所以說,用心閱讀,你會從中汲取很多有用的東西。
想一想,在前四課閱讀中,你的收獲是什么?可以說,可以寫?寫的形式多樣,可以摘錄,可以仿照樣子學寫閱讀筆記。
四、“閱讀平臺”欄目的學習
閱讀《七月的天山》,理清文章的層次。
學生交流,教師板書。
七月的天山
。1)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騎馬上天山。
(2—4)氣候
進入天山:
景物:藍天、雪峰、云彩、雪水、魚兒
再往里走:密林
山
走進天山深處:
花
(5)七月的天山不是春天,卻勝似春天。
五、“積少成多”欄目
放錄像:看,這是我國的著名景點岳陽樓、頤和園、大明湖、杭州的九溪十八澗。在美妙壯觀的大自然面前,許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千古絕句,其中“楹聯”是最具魅力的一種表達形式,至今,在景點還能讀到。
出示書上楹聯,學生朗讀,配合畫面暢談自己的理解,之后再讀,讀出節奏,讀出韻味。 六、作業
1、閱讀《語文大課堂》,按要求自主成組,確定調查內容。
2、給出一周時間,學生分組展開調查活動。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在參與社會調查的基礎上,學習撰寫倡議書。
2、引導學生依據習作題目和文字提示打開思路,從自己的生活經歷中選取習作材料。
3、指導學生按一定的游覽順序,抓住主要景物的特點寫下來。
4、倡導學生習作中運用平時積累的優美詞句,注意表達真情實感。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抓住景物的特點,具體描述。
教學過程
一、學習倡議書。
1、結合學生的調查數據,幫助學生歸納調查收獲。
2、依據調查結果和分析,組織學生討論:倡議書給寫給誰(部門),寫些什么內容?
3、讀書上例文,明確格式。
明確標題、稱呼、正文、結尾、落款的位置和寫法。
二、習作
。ㄒ唬┱勗拰,激發興趣
同學們,閱讀本單元描寫大自然的文章,你是否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這些美妙的文章,引領我們觀賞了一幅又一幅內涵豐富的畫面。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把自己的一次游覽經歷介紹出來,然后彼此交換閱讀,從中增加見識,那該是一件多么有意義的事!下面,就讓我們回憶一下自己的生活經歷,想一想,哪次游覽印象最深?
。ǘ┗貞浻斡[順序,以此確定文章思路。
1、從閱讀中感悟文章的序
同學們在以往的習作中,了解到,文章要言之有序。那這篇習作,如何達到這一點呢?
同學們根據自己的閱讀經驗,談談自己的想法吧!
。ㄉ何艺J為可以按時間順序來安排材料,比如《海上日出》的2、3自然段就是按“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后”的順序寫景物的變化的。)
。ㄉ何矣X得應該按我們游覽的路線來寫,先到那兒,再到哪兒。一一寫出來。)
是的,在游覽中,我們是移步換景,隨著觀察點的變化,映入眼簾的景物也在發生著變化。
如葉圣陶爺爺在《記金華的雙龍洞》一文中,按游覽順序這樣安排了文章的寫作思路:
金華城——羅甸——山路——洞口——外洞——孔隙——內洞
如此這般,游覽順序一目了然,文章層次清楚明白,不是就符合了言之有序的要求了呢? 2、現在,我們細細地回憶一下,當時的游覽順序是怎樣的,先后到了哪些景點?然后自主選擇在括號里填一填。
。ǎǎǎǎ
3、討論。
如果一次游覽去了五六個景點,在文章中是否需要一個不落地寫出來?為什么?
對,在尊重游覽經歷的基礎上,要有選擇地寫一些景點和景物,不必面面俱到。
。ㄈ⿲W習抓住景物特點寫。
在游覽中,景點中的景物是最吸引人眼球的。這些景物可能是自然景物,也可能是一些人文景觀。無管那種,只要你感覺它是這處景點的代表作,是你喜歡的,那么就應該好好觀察,并在習作中抓住其特征進行具體描寫。
如何把景物特征寫的具體形象呢?有以下幾點建議:
1、描寫景物的色彩。
我們生活的世界是色彩斑斕的。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色彩。用語言再現景物色彩,將會使讀者猶如親眼所見。
演示文稿出示:
(1)天空中飛翔著白色的、灰色的海鷗,還飄著跟海鷗一樣顏色的云朵。
(2)夜丁香的莖是棕色的,十分堅硬,好像是自衛的武器。瞧,那碧綠的葉子,猶如塊塊透明的碧玉雕琢而成,綠得可愛、誘人。
2、描寫景物的形狀。
世界上很難找到兩個一模一樣的事物。只要仔細觀察,你一定能捕捉到景物的與眾不同之處,而景物的形狀就是你不可忽視的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如寫假山石形狀的奇特:
湖邊有許多假山石,人們可以坐在上邊歇息。這些假山是多么奇特:有的像一只怒吼的雄獅,正準備撲向獵物;有的像一只活潑可愛的小青蛙,坐在荷葉上,“呱呱”地唱著歌;有的像白玉無暇、亭亭玉立的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上面兩段話用形象的比喻,寫出了“護欄”上的圖案和山石的各具神態。
。ㄋ模┩ㄟ^回憶,把握住景物的特點和寫法。
填表:
景物特點具體描寫的方法和途徑。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案06-15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6-23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8-25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八》教案03-28
小學語文《泉水》教案03-16
小學語文教案05-29
小學語文《坐井觀天》教案08-22
小學語文《假如》教案03-30
小學語文翠鳥教案07-06
小學語文秋游教案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