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船二年級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月亮船二年級語文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月亮船二年級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十三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八個生字。認識多音字“教”。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豐富的想象,感受祖國的偉大,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課時教案個性化教案
課前向生活開放:
學生:和爸爸、媽媽一起查資料,看地圖,找一找太平洋在哪里,喜瑪拉雅山有多高,長城有多長,天安門廣場有多大,還有哪些世界之最。
教師:地圖、長城、珠穆朗瑪峰、太平洋、天安門等圖片和其它資料。相關的多媒體課件。
初讀感知階段:
把課文讀正確、通順,正確認讀13個生字。初步感知課文的內容。能試著講這個故事。
精讀感悟階段:
[重點部分處理]
引導學生從整體感悟入手,在讀中理解詞句。
⑴結合重點句子“陌生”、“黑了”、“迷路”等詞語感悟蒲公英的傷心,結合幾個之最的圖片和其它資料感悟祖國的偉大。
⑵想像感悟。
⑶表演感悟。
⑷利用補充的資料感悟。
⑸以讀促悟。
在感悟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滋有味的朗讀。
課文非重點詞句的理解要以讀代講。
[課內拓展]
讓學生說說他們知道的其它之最。
[作業]
指導寫好生字,完成練習冊。
[課后延伸]
課下在采蜜集上畫畫自己心中的大,也可以寫一寫自己的想法,還可以摘抄優美的詞句。你自己是著按照4+4模式設計些本節課教案:
自己設計的感觸
月亮船二年級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1、學生反復誦讀,展開想象來理解課文,體驗情感。
2、展開小組討論,對課文的思想內容及情感進行分析。
3、繼續學習搜集、整理資料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課前準備: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設計說明交流空間
一、談話激趣,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聽神話故事嗎?你聽過哪些神話故事?
(全班交流)
“今天老師就為你們帶來了一個有趣的神話故事,想不想讀?”板書課題,引入新課。
談話激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經驗世界,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采用問老師同學、拼拼音、隨文猜一猜等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解決。
2、小組內讀課文,教師指名讀課文。
3、教師檢查認字情況。
4、學生簡述故事大意。讓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可以提高識字的效率,培養自主識字能力。
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再讀課文,讀中感悟
1、學生再次自由讀文,思考:“通過讀課文讀懂了什么?”(獨立思考)
2、小組交流。
3、集體交流。
(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文本來交流。)
重點引導理解、感悟第9自然段,引導學生結合課前搜集的有關太平洋、喜馬拉雅山、長城、天安門廣場的資料來理解。隨機指導有感情朗讀第9自然段。提出開放性的問題來感悟課文,既有利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又有利于學生自己在讀中品味和體驗,留給了學生讀書、感悟的余地。
課前搜集資料,培養了學生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加深學生對文章語言的體驗、感悟。
四、拓展延伸、回讀課文,
1、師:同學們,這么有趣的故事想不想表演出來呀?請你們以小組為單位先在小組內演一演。(教師要指導學生注意人物說話時的表情、動作。)
1、找幾個小組到前面表演故事。
3、教師總結全文。
表演是對課文內容的內化和再創造,因此,深化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五、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分析記憶字形。教師要鼓勵學生開動腦筋記憶(如:編有趣的兒歌、歸類比較來記憶等),同時要從漢字的構字特點方面予以指導(結構、偏旁等)。
2、書寫指導。指導學生按筆順規則寫字,并注意學生的寫字姿勢。
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培養自主識字的能力,并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六、課外積累
學生回家搜集、閱讀其它神話、故事。
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豐富語言積累,發展語感。
教學反思:
《月亮船》采用童話的形式,講述了蒲公英乘坐月亮船俯瞰祖國大地的故事。文章的語言親切、自然,想象生動形象,孩子們讀來,很容易進入故事情境,仿佛也坐上了仙女的月亮船遨游了。孩子們非常喜歡這種文學形式。在第一課時,組織學生讀熟課文,認識了文中的生字,大致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第二課時的目標是:通過進一步學習,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祖國的偉大,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課堂之初帶領學生復習了生字,運用了開火車,齊讀,組詞,再用所組的詞說句話等方式,效果不錯,孩子們表現的是組詞說話環節,想象力比較開闊,話語通順,并能運用上生活中所知道的常識來說句子。
課文分為三個部分講讀,第一部分為第一、二自然段,重點是體會蒲公英被風吹走,落到不認識的地方后著急害怕的心情。結合句子理解詞語“陌生”、“漸漸”的含義。體會怎樣讀出蒲公英的心情,有的同學在朗讀的感情上還需加強練習不。第二部分為五至八自然段,重點是分角色朗讀蒲公英與仙女的對話,從中體會仙女是個什么樣的人和蒲公英心情的變化。在課前布置了自由分組分角色朗讀課文的任務,從課堂上的表現來看,同學們都非常好的完成了任務,朗讀中角色明確,有感情,這是我最滿意的一部分。學生能從朗讀中體會到仙女熱心、和氣的性格特點,蒲公英從著急到高興的心理變化。第三部分是第九至十一自然段,重點是通過朗讀了解課文里中國的四個世界之最,結合老師介紹的其它世界之最,讓學生體會到祖國的偉大,做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感,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在學生的表現中可以看出他們對本段課文有著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在這節課中,讀和說的結合比較到位,如讓學生說出蒲公英的心情;月亮船的樣子;仙女是個什么樣的人;知道祖國有這么多的世界之最,你想說些什么?這些問題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感悟,又鍛煉了學生口語表達能力。但是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到提問學生的面要廣,鼓勵他們勇敢表達。
這節課欠缺的地方是:因為學生查找資料的條件有限,所以,對他們的搜集能力鍛煉的比較少,如果把其它的世界之最和太平洋、喜馬拉雅山、天安門廣場、長城的基本資料讓學生課前查找搜集的話,會更好一些。以后要在這方面加強鍛煉。
月亮船二年級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正確認讀本課12個生字,正確書寫6個生字。
2.過程與方法:在初步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豐富的想象,感受祖國的偉大,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感受祖國的偉大,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正確認讀本課十二個生字,正確書寫六個生字。
教具準備:
歌曲《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創設情境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首歌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播放歌曲《月亮船》。聽完這首歌曲,你們想不想和老師一起乘坐月亮船去天上看一看?
歌曲激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初讀課文,感知教材
1.學生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解決。
讓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可以提高識字的效率,培養自主識字能力。
2.小組內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通過小組合作,幫助弱勢學生識字,讓學生學會互相幫助,互相合作。
3.教師指名讀課文。
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讀課文,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4.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孩子們把自己想像成一朵蒲公英,試著講講這個故事,說說自己的體會。
5.游戲的方式檢查認字情況。
(1)“紅綠燈”:以小組為單位,逐個認讀表中的字,會讀的,在旁邊畫“綠燈”,不會讀的,在旁邊畫“紅燈”,第二輪再比,看看誰第一個通過。
(2)對號入座:找一名學生上臺根據生字的特點描述或做動作,其他同學快速從生字表中找出,比比誰找得快,找得準。
(3)對號入座、一個人根據生字的特點描述或做動作,其他同學快速在字卡中找出生字,比比誰找的準,找的快。
三、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分析記憶字形。
“仙”可用兒歌記憶:人和山。左邊是人,右邊是山,即可成仙。
“海”左右結構。
2.書寫指導。指導學生按筆順規則寫字,并注意學生的寫字姿勢。
“仙”“傷”“海”左窄右寬。
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培養自主識字的能力,并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課堂作業新設計】
1.給加點字標上拼音
睜開( ) 陌生( ) 脈搏( )
攀登() 激動( ) 車駕( )
2.下面的每組字你能分清嗎?請你分別用這些字組詞。
仙( )海( )世( )事( )
山( )每( )屜( )姨( )
答案:1、zhēng mò mài
pān jī jià
2、仙女 海水 世界 事情
山脈 每天 抽屜 大姨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在初步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豐富的想象,感受祖國的偉大,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師:同學們再把課文讀一遍,看一看小蒲公英是怎么回家的?(乘坐月亮船),同學們愿不愿意和它一起坐坐月亮船啊!(生:愿意)那我們就自己把課文多讀幾遍,讀的熟熟的。
(二)朗讀課文,理解文章
師:現在我們邊讀課文,邊思考這幾個問題:
(1)小蒲公英是怎么遇上月亮船的?
反復朗讀文章前三段,體會小蒲公英焦急、傷心的心情。
理解:陌生、漸漸。
(2)想一想,月亮船是什么樣子的呢?
學生從文中找出并讀一讀,發揮想象畫一畫,說一說。
(3)坐上月亮船,小蒲公英看到了什么?(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
世界上最高的山——喜馬拉雅山
世界上最大的廣場——天安門廣場
世界上最長的城墻——長城
(4)多媒體展示圖片,老師和學生觀看,感悟四種景觀的宏偉。
(5)出示地圖,找一找都在什么地方?(找學生上臺指出)
體會中國的偉大,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拓展延伸
1.師:其實,我們的國家還有許許多多值得我們自豪的東西呢?
長城是世界八大奇跡;世界上最早發明指南針的國家;現存規模最大、建筑最雄偉、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和古建筑群是故宮;世界上最高的淡水湖,世界上最美的山梅里雪山……
聽了這些同學們有什么感觸嗎?說一說。學生們在傾聽和討論的過程中,增強民族自豪感。
2師:中國是地大物博的,中國的是美麗的,作為中國人我們是值得驕傲的。
【課堂作業新設計】
一、給下列字標上拼音
陌 生 山 脈 光 芒 激 動 教 給 駕 駛 攀 登 沿 著
漸 漸 飛 越
二、按課文內容填空。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 );
世界上最高的山是( );
世界上最大的廣場是( );
世界上最長的城墻是( )。
三、重新排列下列詞語,組成句子并加標點。
(1)最大的 世界上 蒲公英 海洋 看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攀上了 蒲公英 兔子尾巴 月亮船 沿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mò shēng shān mài guāng máng jī dòng jiā
gěi jià shǐ pān dēng yān zhē jiàn jiàn fēi
yuè
二、太平洋
喜馬拉雅山
天安門廣場
萬里長城
三、(1)蒲公英看見了世界上的海洋
(2)蒲公英沿著月亮船攀上了兔子尾巴
【板書設計】
月亮船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太平洋);
世界上最高的山是(喜馬拉雅山);
世界上最大的廣場是(天安門廣場);
世界上最長的城墻是(萬里長城)。
【課后反思】
《月亮船》這篇課文就是抓住了兒童這一心理特點,采用童話形式,講述了蒲公英乘坐月亮船俯瞰祖國大地的故事。文章的語言親切、自然,想像生動形象,孩子們讀來,很容易進入故事情境,仿佛也坐上仙女的月亮船去遨游了。在故事中,作者借仙女之口,簡單介紹了祖國領土之內有世界上最遼闊的海洋、最高大的山脈、最雄偉的城墻、最寬闊的廣場。通過這樣的描述,讓孩子們在愉快的讀書過程中,了解到了祖國是多么偉大,并為此產生無比驕傲和自豪的思想感情。
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準確的掌握本課的生字,以及多音字,基礎掌握牢固,能夠對祖國產生熱愛之情。
失:雖然孩子們對祖國的大好河山產生了熱愛之情,但更需要孩子們真正的走進大自然去仔細感受和探索祖國的地大物博,同時,課前應該給與孩子充足的時間搜集相關資料,更深刻的了解祖國的美麗。
今后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們應不再單純的死板將歌曲作為課文的導入,可以考慮把更加生動的有關祖國景色的視頻帶入課堂,使學生能夠全方位的了解祖國大地,產生更深刻的感情。
【月亮船二年級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月亮船教案07-27
月亮船的教案07-29
月亮船教案07-27
月亮船的教案07-29
月亮船教案07-27
月亮船的教案07-29
《月亮船》教案07-07
月亮船教案04-25
月亮船教案07-27
月亮船的教案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