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時間:2022-12-26 08:16:51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熱門】語文教案匯總9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熱門】語文教案匯總9篇

語文教案 篇1

  [三維目標]

  1.了解文學常識,識記字詞。

  2.引導學生學習細節描寫及側面烘托的人物寫作方法。

  3.學習在記敘中加入自己的評論和感覺的方法。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怎樣通過敘事來表現人物性情。

  2.如何在記敘中加入自己的評論和感受。

  [教學方法]

  提問法、討論法、誦讀法

  [教具準備]

  錄音機及教學磁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知道,梁啟超是中國近代資產階級改良派的領袖,是戊戌變法的領導人之一。作為政壇上叱咤風云的人物,大家并不陌生,但作為一個文人,學者的梁啟超又會有什么特點呢?今天我們就帶著這個問題,一起重溫他的精彩演講,去感受他的獨特之處。

  二、作者及梁任公簡介

  1.梁實秋

  原名梁治華,散文家、文學評價家、翻譯家。風格:風趣幽默,樸實雋永。

  2.梁啟超

  請同學讀注釋①的相關介紹,教師補充。

  學生明確:梁啟超是廣東人,中國近代維新派領袖,1895年同康有為一起“公車上書”,1898年參與“百日維新”,戊戌變法失敗后逃往日本,1916年策動蔡鍔反對袁世凱。這是梁啟超作為活躍政治家的一面;他曾經倡導文體改良的“詩界小說”“小說界革命”,早年的政論文流利暢達,感情奔放,代表性作品《少年中國說》,晚年在清華著書立說,合編為《飲冰室合集》這是他作為學者的一面。

  三、板書本課字詞

  戊戌 wùxū 叱咤zhà 蒞lì臨 迥jiǒng異

  精悍hàn 激亢kàng 箜篌kōnghóng 薊 jì

  四、具體研習課文

  1.提問:梁啟超的演講給聽眾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從哪里可以看出來?(可以從課文中找出原句。)

  明確:深刻印象。

  點撥:第一段和第八、九段。讓學生讀出有關句子,并用線劃出。(“過去也有不少顯官,以及叱咤風云的人物蒞校講話。但是他們沒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掏出手巾拭淚,聽講的人不知有幾多也淚下沾巾了。”“不少人從此對于中國文學發生了強烈的愛好。”)

  2.思考:到清華大學演講的人不計其數,但他們卻沒有給作者留下什么印象,為什么梁啟超先生卻能給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提示:梁任公先生演講有什么特點?學生討論,教師整理歸納后板書。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學設計 開場白-----獨特(謙遜、自負)

  演講特點

  聲音 -----沉著有力,宏亮激亢

  內容 -----豐富有趣

  表情 -----感情豐富,成為表演

  3.通過對梁任公深坑特點的分析,你覺得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點撥:讓人難以忘懷的老師,更是一位出色的學者,他其貌不揚,卻瀟瀟自信,他學識淵博,文采飛揚,卻嚴謹謙虛,他感情豐富,又不乏幽默睿智。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學設計 外在(身材、外貌衣著)-----平凡普通

  人物特點

  內在(步履、風神)

  神態:生動有趣(謙遜、自負)

  語言:幽默、旁征博引

  動作:手舞足蹈(自由灑脫)

  明確:用文中的一句話概括------有文采,有學問,有熱心腸的學者。

  4.討論:梁啟超的形象在文中如何得到完美展示的?

  明確:在對事件的描述中插入對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神態等細節描寫,在細節和側面描寫中展示人物的性格。

  5.作者為了反映梁任公忘情的表演,列舉了哪些事例?

  點撥:孔尚任《桃花扇》-----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己。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涕泗交流之中張口大笑。

  教師補充:我們聽這樣一個人的演講,不僅是感動,更多的是景仰與敬佩、愛戴。因為他那顆真性情,熾熱的愛國心是不變的!

  五、課堂總結

  他有一篇《少年中國說》,同學們一定很熟吧。學生齊讀此段,來感受梁啟超的豪情。

  小黑板出示: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 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六、布置作業

  梁實秋先生給我們展示了一次精彩的演講。大家回憶一下,有沒有哪位老師的一節課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請同學們用自己的筆描述出來。

  [板書設計]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學設計 開場白-----獨特(謙遜、自負)

  演講

  (特點)

  聲音 -----沉著有力,宏亮激亢

  內容 -----豐富有趣

  表情 -----感情豐富,成為表演

  肖像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學設計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學設計 外在(身材、外貌衣著)-----平凡普通

  人物

  (特點)

  內在(步履、風神)

  神態:生動有趣(謙遜、自負)

  語言:幽默、旁征博引

  動作:手舞足蹈(自由灑脫)

語文教案 篇2

  第二課時

 一、再述樂事,導入看戲

  (生活樂事的敘述將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對看戲部分產生濃厚的探究欲望。)

  二、默讀看戲,梳理過程。

  (一)默讀第二部分看社戲的全過程。并思考:圍繞社戲主要寫了哪幾件事?并據此劃分好這部分的層次。

  討論明確:一層(4—9段):看社戲前的波折;二層(10—13段):去看社戲途中的見聞感受,三層(14—21段):在趙莊看社戲;四層(22—30段):看社戲后深夜歸航。

  三、合作探究,互動釋疑。

  (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感受語文美,在探究中發現語文的思想美,在誦讀中體驗語文的情感美。)

  1、看戲之前遇到了什么波折,后來是如何解決的?為什么這樣寫?

  討論明確:看社戲前確實遇到了一些波折,如一時叫不到船,母親不準“我”和別人一同去,又怕外祖母擔心等,還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我”的掃興。然而,這些“困難”又逐一地被小伙伴們解決了:首先解決了船的問題,接著又擺三條理由:一是船大;二是“我”不亂跑;三是大家又懂水性。并且還用寫包票的話作了保證,讓外祖母放心,實現了“我”去看社戲的愿望。這樣敘寫既突出了雙喜等小伙伴的友愛、聰慧的品德,同時也顯得文筆曲折,文意跌巖。

  2、文中為什么說笛聲宛轉悠揚,使“我”“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呢?

  討論明確:“自失”是指“我”聽得出神,忘了自己。這是因為被美麗的夜景陶醉而出神的緣故。

  3、“我”在航船去看戲途中產生過什么誤認?寫這些具有什么樣的表現力量?

  討論明確:“我”在航船去看戲途中曾產生過兩點誤認:一是把途中的“松柏林”誤認為趙莊,一是誤把“漁火”誤認為戲臺上的燈火。心急才產生了誤認,寫這兩點誤認,既構成了情節的曲折,又進一步表現出“我”急欲去到趙莊,看到演戲的心情(板書:誤認 心急生誤 兩誤曲折 更現心急)。

  4、“我”在望到戲臺時的心情怎樣?

  討論明確:“我”望到“莊外臨河空地上的一座戲臺,模糊在遠處的月夜中,和空間幾乎分不出界限”,那縹緲月夜空間的戲臺,使“我”疑心是“畫上見過的仙境”,深被吸引,無限歡喜,更全神貫注地一直望到“臺上顯出人物來,紅紅綠綠的動”。無限歡喜、興奮之情。

  5、在作者筆下,“我”所急切要看到的戲好看嗎?為什么?

  討論明確:不好看。

  ①想看鐵頭老生翻跟頭,但那老生卻沒翻。②想看到“蛇精”和“跳老虎”,但等了許久都不見出來。③最怕看“老旦”,然而“老旦終于出了臺”,并不停地唱著。

  還可以從哪些地方看出戲不好看?

  文中孩子們“喃喃的罵”,“不住的吁氣”,“打起呵欠”等,這些孩子的神態描寫,也從側面表現了戲不好看。

  6、既然戲不好看,大家也就一致贊成回去了。課文中月夜歸航這一部分寫得也非常精采。但為什么沒有寫沿途所見的景物呢?

  討論明確:因為前面第11節已著重寫了兩岸景物,所以這節略了這部分內容。

  7、夜深了,人乏船慢,興致將盡,在小說將要結束之際,偷豆一事又把情節推向了高潮。為什么說“偷”?“偷”誰的豆?

  討論明確:孩子們認為背著大人摘豆吃是不應該的,所以直言不諱地說“偷”。可是他們不是竊取別人的東西來肥私,有趣的是把自己家最好的勞動果實奉獻給伙伴享用;“偷我們的罷,我們的大得多呢。”這些話足以表現出這群農家孩子熱情好客,淳樸善良,天真活潑。

  8、由此,我們想—想,小伙伴們這樣熱衷于來看戲的真實的原因是什么?

  討論明確:(1)對少年兒童來說,對未知事物或新鮮事物的追求與探索遠比得到它更有吸引力;(2)小伙伴們更在乎的是在看戲途中彼此可以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地玩耍。所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小伙伴們真正感興趣的不在社戲,而在看戲前后的那種氣氛、感覺。

  四、品讀賞析,景物描寫。

  1、去趙莊看戲的途中,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夏夜行船的美景的?

  討論歸納:

  嗅覺:(清香、水氣)

  視覺:(淡黑的起伏的群山,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

  聽覺:(似乎聽到了歌吹)

  想象:(……幾點火,料想便是戲臺)

  2、這樣描寫看戲途中的情景,起著什么樣的作用?表現了“我”什么樣的心情?

  作者借助“我”,一路上領略了江南水鄉的夜景。這段描寫,從感覺入手,描繪了豆麥、水草的清香、淡黑起伏的連山、皎潔的月光、閃亮的漁火、宛轉悠揚的笛聲、孩子們的歡笑聲,寫得有聲有色有味,然而更有情。寫連山,以動寫靜;寫笛聲,以聲傳情;寫漁火,由遠及近。這樣寫,既給人一種詩情畫意之感,又將社戲在仙境般的景致中呈給讀者。同時也表現了我急欲看到社戲的急切心情。

  3、明確下列幾個問題:

  (1)“朦朧”在句子里作什么詞用?

  “朦朧”原來是形容詞,現在作動詞。(下文中“模糊”也是這種用法。)

  (2)為什么說連山像鐵的獸脊似的踴躍向船尾跑去?

  這樣寫既形象真切,又突出了船行的快。

  4、至于“深夜歸航”的描寫又怎樣呢?為什么說“航船”像條“大白魚”呢?

  要求同學與上面的寫景比較,討論明確:

  從趙莊回平橋村途中的描寫以仙境再擬社戲,“回望戲臺在燈火光中,卻又如初來未到時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樓閣,滿被紅霞罩著了。”另外,還寫得帶有童話色彩,如“那航船,就像一條大白魚背著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躥”,烘托出了孩子們看社戲安全歸來的愉快場景。

  (讓學生在品讀賞析中體會自然之美和語言之美,領會小說景物描寫的特色,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

 五、總結存儲,歸納特色。

  1、總結存儲:這是一段優美清麗的自然環境描寫,它寫出了農村夜景的清新,寫出了行船之快,也很好地烘托了“我”急于看到社戲的迫切心情,情與景有機的交融在一起。

  2、學生在討論交流的基礎上歸納特色:

  抓住景物特征進行描寫,充分調動多種感覺器官,運用多種修辭方法,融情于景,才能描繪出一幅幅優美的圖畫。具體地說:

  1、景物描寫多側面。《社戲》在描繪農村自然景物時,分別從色彩、聲音、視覺、聽覺、嗅覺各個側面著筆,恰如多重奏管弦曲,給人以十分豐富的感覺,景物的立體感由此產生。

  2、景物描寫多層次。這里所說的層次,主要指景物的空間位置,《社戲》中能清晰地顯示出遠景、中景、近景三個層次。

  六、片斷仿寫,體驗拓展。

  1、找出描寫山、戲臺、航船的比喻句,并加以進一步體會體會。

  2、按照課文中景物描寫的方法,仿寫一段自己所熟悉的景致。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1、認識本課生字3個,積累詞語7個,聽寫句子1句。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能在反復讀文的過程中理解“我”對待寶鏡的態度。

  4、通過學習,能懂得不勞而獲是不可取的,成績和財富都應該靠自己的努力學習和勞動而獲得。

  教學重點讀好“我”和老婆婆的對話,讀出“我”說話時的語氣。

  教學難點能在反復讀文的過程中理解“我”對待寶鏡的態度。

  教學媒體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充分預習課文

  教學過程一、啟發談話、引出課題:

  1、出示圖片,啟發談話

  小朋友你們看,今天老師要向你們介紹兩件神奇的寶貝,一個是點金盒,另一個是寶鏡。如果你想知道這兩件寶貝有多神奇,就快快打開書本,我們一起來學習第21課《寶鏡》

  揭題、讀題

  二、整體感知、讀文識字:

  1、出示自學要求:

  (1)自由通讀課文,邊讀,邊自學生字。

  (2)想想兩件神奇寶貝的作用。

  2、交流自學情況:

  (1)學習生字

  (2)說說哪些生字是表示動作的?做動作,記生字

  (3)重點指導“摔、砸”的讀音和筆順、

  (4)讀詞語:揭開、搶、撫摸、摔、砸

  (5)再自讀課文,結合下列填空題說說兩件神奇寶貝的作用。

  可以,有了它,你將。

  三、學習課文、理解內容:

  1、點金盒、寶鏡這兩件寶貝是多么神奇啊!面對這兩件稀世珍寶,課文中的“我”是什么態度?

  (1)認真讀文,用“”劃出相關語句,想想“我”為什么會這樣說,這么做?

  (2)小組交流討論,并對課文內容質疑。

  2、交流出示重點語句,師點撥歸納并指導朗讀。

  (1)我的頭搖得像撥浪鼓:“謝謝你,我可不要這樣的錢。”

  (聯系上下文理解“這樣的錢”是不勞而獲得來的錢,交流為什么這樣的錢不能要。)

  (2)“這樣的成績是假的,我才不要呢!”

  (聯系上下理解“這樣的成績”是不真實的成績,交流為什么這樣的成績不能要。)

  (3)我一聽,立刻說:“我要,我要!”

  (聯系上下文理解“我”的態度突然轉變的原因。)

  (4)我拿起寶鏡,輕輕地撫摸了一陣,往地上狠狠地一摔,將它砸得“粉碎”。

  (聯系上下文理解:寶鏡畢竟是稀世珍寶,所以“我拿起寶鏡,輕輕地撫摸一陣”;但寶鏡的存在只會禍害它的主人,所以“我往地上狠狠地一摔,將它砸得粉碎。”)

  3、針對學生質疑,組織答疑

  四.拓展遷移、感悟道理

  1.朗讀全文

  2.聽寫句子:

  這樣的成績是假的,我才不要呢!

  3.師總結:

  盡管這兩件神奇寶貝神奇無比,可是不勞而獲的財富、虛假的成績是不能要的,成績和財富都應該靠自己的努力學習和勞動而獲得。

  你還知道哪些神奇寶貝的故事?你認為這寶貝是真的寶貝嗎?與伙伴交流

  教學效果反饋

  我在教學過程中巧妙地設計了語言訓練,上課伊始,讓學生在整體朗讀課文后,用“老婆婆怎么樣”、“我怎么樣”來簡單說說課文中的故事,學生在我的引導下一步一步地理清了文章的脈絡,而后又讓學生把板書的內容連起來說一說,學生在選用正確地連接詞后就能把文章的大致內容說清楚,因為學生心中有了“扶手”,有了一定的語言基礎,所以回答有了方向,學生舉手人數大大增加。

  文中出現了“點金盒”和“寶鏡”兩樣寶物,它們的神奇之處,學生一讀就懂,但是把讀得懂的內容重新放進一句句式中,這就培養了學生重新堆砌詞藻的能力。(什么)能(干什么),有了它,你會(怎么樣),在練說中,有些學生開始說出的句子可能不太通順,或只能說出只言片語,于是我隨機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再去讀、去思、去表達,學生們越說越明白,越說越精彩,既理解了文本的難點,又提高了說的水平。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與要求:

  1、學習作者獨特的語言風格及多種修辭手法。

  2、了解作者觀察事物的角度,掌握本文全方位

  3、了解作者觀察事物的角度,掌握本文全方位、立體感地描寫方法

  重點:

  掌握本文富有特色的語言風格

  難點:

  引導學生思考在現代物質文明的挑戰下如何固守傳統的問題

  教具:

  準備反映紐約豐富的物質文明和高節奏生活的幻燈。

  教程:

  一、導入課文

  1.師:大家對于紐約的認識有多少呢?

  2.師:一個生于黃土高坡,聆聽著高亢粗放的信天游,走在高原縱橫交錯的溝 溝壑壑的人,有一天置身于地球另一 邊,置身于美國的第一大城市——紐 約的摩天大樓之中,看著這座商業帝 國,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景象會有什么樣的感想呢?帶著這種好奇,讓我們“走進紐約”,走進劉成章感受到的 紐約。

  二、朗讀課文,初步感受作者的語言魅力

  1.師:紐約是美國第一大城市,世界金 融、商業、貿易、文化中心之一,聯合國 總部所在地,位于美國東北部哈得孫 河注入大西洋的河口。……作為一座 現代化的大都市,紐約充滿生機和活 力,生活節奏快速異常,同時也存在競 爭激烈、生活壓力大的一面。(播放幻 燈)請大家朗誦課文,感受作者的語言 魅力。

  2.請學生講一講自己讀完這篇游記的初 步感受,提醒學生要注意物質文明的兩面性。

  三、分析作者觀察的角度,掌握其描寫景物的不同方法

  1.師:作者分別從仰視、俯視、平視三個 角度對景物進行了描寫,請大家閱讀 課文,在文中找出相關語句。

  2.師:這樣安排有什么作用呢?

  提示:便于全方位、立體地層示紐約市 的面貌。

  3.師:作者描寫景物時采用了靜態描寫 和動態描寫兩種方法,如第1段中寫 紐約的高樓大廈,'人走在陰森森的峽 谷中……也映照出朵朵白云'是靜態 描寫。第4段寫紐約市的交通狀況, '乘電梯耳膜受著強壓,……盡可以坐 在街心島上享受免費按摩'則是動態 描寫。請在文中找出其他例句,并分 析其作用。

  4.總結。靜態描寫作用:勾勒出紐約景 物的輪廓,使讀者較清晰而完整地看 到紐約市的真實面貌。動態描寫作 用:將景物寫活,充分表現出城市的活 力和快速的生活節奏。

  四、宇詞積累

  指導學生準確認讀下列詞語,并釋義、 造句。(見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

  字詞積累

  烙印 偉岸 喧囂 倏地 超塵脫凡 柳暗花明 橫空出世 摩天

  分道揚鑣 風風火火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積累“溫故知新”、“見賢思齊”、“任重道遠”、“死而后已”、“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成語;能準確流暢地朗讀并熟練地背誦課文。

  2、翻譯十則名言警句,深入理解其。

  3、端正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提高思想品德修養。

  教學重點:

  目標1、2。

  教學難點:

  目標2。

  教學準備:

  自制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是9月23日,再有5天就是一個“圣人”2562周年華誕。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會有很多很多人去山東省曲阜fù市“朝圣”!這個圣人是誰呢?(ppt1:“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我國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今天我們在成都獅子山上,就不大可能跑到山東的孔子廟去拜祭,但我們可以通過學習第10課《<論語>十則》來紀念孔子誕辰2562年。(PPT2:“論語”。)學習該課的目標是(PPT3:“展標”。齊讀目標。)

  二、誦讀課文

  學生齊讀;正音。

  三、直譯、理解(弄清每一則談的主要是哪個方面。板:求知態度、學習方法、修身做人)(以下隨機PPT4:“直譯理解”)

  第一、二則:抽生解釋紅色的字并直譯;抽生判斷每句談的各是哪個方面。

  第三則:抽生解釋、直譯后強調“可”“以”及省略的“之”。

  第四、五則:抽生解釋、直譯。強調學與思的關系和通假字“女”“知”

  第六、七則:抽生解釋、直譯。思考為什么把兩則合在一起解釋翻譯。

  第八則:抽生解釋、直譯。思考并回答前后三句的關系。理解“仁以為”。

  第九則:抽生解釋、直譯。啟發學生理解其深刻含義:處于亂世,君子能堅守道義,潔身自好。

  第十則:抽生解釋、直譯。啟發學生理解正面闡釋“推己及人,仁愛待人”與反面闡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自由朗讀

  1、把文中的成語找出來。

  2、把自己最喜歡的格言、警句背一背。

  五、分讀課文(男、女輪流,捕捉感受)

  六、分享感受(圍繞三方面)

  1、自己感受最深或收獲的是什么?

  2、自己過去做得不好的是什么,今后怎么辦?

  七、結束語:

  同學們,讓我們積累相關的成語、格言、警句,端正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并把它內化為我們的文化和修養,傳承我們優秀的民族文化,就是我們對孔子的紀念!

語文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五至九自然段。

  2、學會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7個字只識不字。理解詞語的意思。

  3、聯系課文內容,理解"兒童不解春何在"這句詩的意思。

  4、讀比喻句,聯系具體內容體會比喻句的含義以及好處。

  5、通過朗讀訓練,感受到春天的花兒和兒童是那么生機勃勃,令人快樂。

  二、重點和難點

  重點:分辨課文第1、3、5自然段中的作者的見聞和聯想,體會聯想的作用。

  難點:通過朗讀訓練,感受到春天的花兒和兒童是那么生機勃勃,令人快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自學生自新詞。

  2、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二、教學過程

  1、揭示課題。

  (1)導入:春游是同學們最愉快的活動。在一位年事已高的老作家眼里,春游的小朋友是什么樣兒?在她看來,少年兒童像什么?

  (2)出示課題。

  (3)簡介作者冰心。

  2、初讀課文。

  (1)聽錄音,思考: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2)討論,按地點的轉換來寫的。

  A、找出課文中表示地點的詞。

  B、給課文分段。

  (3)自讀課文,通過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學習生字新詞。

  3、檢查自學情況。

  (1)正確書寫下面的字。

  揀 鬧嚷嚷

  (2)讀準下列的字。

  魔術匣子 鬧嚷嚷 忸怩

  (3)理解詞語。先解釋下面的字。

  成千盈百(盈):

  座無隙地(隙):

  4、布置作業。

  (1)完成習字帖。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深入學習第1、2、3段,分辨事物和聯想。

  二、教學過程

  1、復習檢查

  (1)選擇正確的讀音。

  魔術(匣)子(xiá jiǎ jiá )

  (2)看拼音寫詞語,并解釋帶點的字。

  2、學習第一段。

  (1)聽錄音。

  (2)分辨第一自然段中哪些是作者的見聞?哪些是作者的聯想?用橫線和曲線分別劃出來。全班討論,交流。

  (3)自由讀課文,劃出你自己最喜歡的一句。交流,說說理由。品讀,體會。(特別是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

  A、出示句子:成千上百的孩子,鬧嚷嚷地從頤和園門內擠了出來,就像從一只大魔術匣子里,飛涌出一群接著一群的小天使。

  B、用"魔術匣子"比喻什么?"小天使"比喻誰?這樣寫你覺得怎么樣?

  (4)理解兩句詩的意思:

  A、兒童不解春何在,只揀游人多處行。B.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揀兒童多處行。

  先解釋:"解"、"何在"、"揀"的意思,在說說自己對兩句詩的理解。

  3、學習課文第二段。

  (1)自讀第3自然段,找出作者的聯想的句子。(小小的身軀上噴發著太陽的氣息。)

  理解這句話。(形容小朋友充滿了活力)

  (2)這一段還怎樣寫了兒童的神態和動作?找出來讀讀議議。

  4、學習課文第三段。

  (1)指名讀第5自然段。找出聯想的句子。反復讀,體會聯想的作用:

  A、 出示,指讀:這繁花從樹枝開到樹梢,不留一點空隙,陽光下就像幾座噴花的飛泉......

  B、 用"陽光下的飛泉"比喻什么?這使你覺得怎么樣?

  (2)熟讀第6自然段。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

  (3)自由讀7、8小節后,說說為什么說"花也和兒童一樣"?

  5、總結。

  (1)配樂朗讀課文。

  (2)完成書后練習第4題,第5題(1)、(2)。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第四段,領會文章的中心思想。

  2、完成練習。

  二、教學過程

  1、學習第四段。

  (1)齊讀第9自然段。

  (2)把"永遠不會找不到春天的!這個雙重否定句換一種說法。

  (3)為什么"只揀兒童多處行"就永遠找不到春天的?(兒童在春光明媚的熱鬧的地方玩,有兒童的地方往往就是春色最濃的地方。兒童本身充滿生氣和活力,就像春天一樣美好。

  2、領會中心,全文總結。

  (1)領會文章中心思想。

  A、這篇文章重點是寫春光還是寫兒童?

  B、第1、3都停留在表面,只有2才體現了作者的情感,反映了作者的寫作目的。

  (2)放重點段錄音,訓練朗讀。

  3、布置作業。

  (1)完成書后第5題(3)。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落實字詞,理解文意,熟讀成誦。

  2、品析課文,引導學生領略景色之美。

  3、欣賞課文,引導學生揣摩作者筆法之妙。學習本文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的方法。

  教學設想:

  1、用兩課時完成。其中半課時重在作預習指導,后一個半課時重在欣賞課文。

  2、重視課前預習,要求通過預習達到能通譯全文,掌握一些重點的詞語的意思。

  3、課堂教學中以閱讀貫穿全文,分:讀一讀,品一品,評一評,背一背,寫一寫等幾個環節。

  教學重點:教學目標1、2

  教學難點:教學目標3

  教學準備:學生搜集有關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是《》請同學們展示自己收集到的相關資料。

  是啊,美麗的吸引了古今中外的很多游客,他們無不為她的秀麗和雄偉所傾倒!北魏著名地理學家、散文家酈道元就曾來過此地,用自己的親見經歷撩開了的神秘面紗,讓世人真正認識了這一鬼斧神工的自然奇觀。這節課讓我們隨著他的描繪一起來領略的無限風光吧。

  二、學習新課

  (一)、讀一讀:教師范讀課文后,要求學生朗讀,并強調朗讀的要領。

  通過朗讀課文,理解文意。

  1、請同學們自由誦讀課文,結合書下注音把語音讀準。

  2、再請學生大聲讀課文,結合書下注解把語句讀順。

  3、讀完課文,學生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自由討論交流一下。

  練習檢測閱讀效果。

  練習1

  讀準下列字詞

  略無闕(qūe)處重巖疊嶂(zhāng)不見曦(xī)月

  沿溯(sù)阻絕素湍(tuān)綠潭絕巘(yǎn)多生怪柏

  飛漱(shù)其間屬(zhǔ)引凄異哀轉(zhuǎn)久絕

  練習2

  解釋下列文言詞語

  自(從)七百里中自(如果)非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不見曦(太陽)月至于夏水襄(漫上)陵

  沿(順流)溯(逆流)阻絕或(有時)王命急宣

  良(實在)多趣味屬(連續)引(延長)凄異

  練習3

  朗讀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3、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4、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我們已經初讀了課文,學習了課文中的字詞,和朗讀的節奏。下面讓我們再一次進入課文,去領略的美。(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二)品一品

  品析課文,領略美景。

  1、請同學們邊讀課文邊透過文字領略的美,……準備用“的……美”說一句簡單的話。并加上一句描寫的話。

  如:的山美。你看,七百里,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幾乎沒有中斷的地方,重重的懸崖,層層的峭壁,遮蔽天空,擋住陽光。

  學生自由品析的美,四人小組討論,然后回答。

  老師總結:的山:延綿,高峻壯美的夏水:迅疾壯美的春冬:清榮峻茂秀美的秋:凄涼凄美

  3、老師把話題引向課外:的美哪里是文字能窮盡的?它還存在于我們的想象之中,你能再說一句想象的話嗎?

  如:的云美。你看,那漂浮在十二峰上的白霧,似煙非煙,似云非云,多么婀娜多情,多么幽深秀麗。

  4、學生展示一組圖片,師生一起來欣賞的美景。

  (三)、評一評

  欣賞課文,揣摩妙處。

  1、如此雄偉壯麗的奇景,散文家酈道元卻僅用了一百五十余字來描繪,且盡傳奇神,其筆法令人不能不稱奇。現在我們用欣賞的眼光來審視評說課文的美(文字投影):我們欣賞文章,可從語言、結構、描寫的角度(動靜、粗細、遠近等多方面)著手。

  例如:課文的描寫手法美,正面落筆的“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形象而概括地描繪出的地貌特點是山高嶺連,峽窄水長;而“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一句則從側面烘托了峰巒延綿,隱天蔽日的山勢。

  2、請同學們欣賞課文,說出課文的幾個妙點來。展示幻燈片11提出學習任務(學生合作學習,自由評說)

  為了幫助學生掌握文章的寫法之妙,通過練習來提示。出示幻燈片12練習:

  練一練

  1、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一句從面體現了山巒的,山勢的;而“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則是描寫,以“不見曦月”襯托山的。

  2、“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一句,用了手法,突出水勢。

  3、本文描寫生動,寫“湍”用,寫“潭”用,寫“柏”用,寫泉用。

  4、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學生總結本文的寫作特點,教師小結:本文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了精準的描寫以及運用多種修辭手法來表現的美。

  教師進一步點撥:酈道元真不愧為北魏的地理學家和散文家,他用地理學家的豐富游歷和散文家的風厚的文學功底,把《水經》里的一條注釋作得如此優美,真是慧眼獨具、匠心獨運。一百五十余字的短文,卻能囊括千里,包容四季,收納山水草木,羅入古猿怪柏,其筆法確實精妙至極。難怪余秋雨先生說酈道元《水經注》中的,使后人再難調動描述的辭章了。這樣的美文,我們理應先睹為快,先背為幸啊。同學們,讓我們轟轟烈烈的讀起來,背起來:

  (四)背一背

  背誦課文,積累詞語

  我們先請4位同學試背一遍,每人背一小段,其他同學可以小聲的和背、其背、吟誦。老師給你們配上音樂,同學們可以在背的同時,在筆記本上作點詞句賞析積累。

  三、總結

  酈道元筆下的山水畫卷已成為歷史的美好回憶,今朝的正放射著世人矚目的光輝,看:宏偉的葛洲壩工程,紅火的工地,正在成就著一個又一個的世界奇觀。是我們心中永遠的!承載著我們永遠的愛。

  四、課后練習:

  1、歷代文人對有過很多的贊美,老師搜集了一些描寫的詩歌,請同學們課后去欣賞,并用楷書或行楷抄寫下來。

  2、是美麗的。其實我們身邊也有美麗的風景,比如我們遵義的婁山關,新舟禹門的沙灘河,流經咱們泮水的偏巖河,到處都是美麗的風景。只要我們去探索,去發現,美麗的風景就在我們的眼前。同學們,走進大自然,去感受神奇的魅力吧!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能借助字典認識生字。

  2、正確、流利的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懂得實事求是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在你耳邊常聽見的是父親的什么叮囑?對父親的叮囑你抱什么態度?

  2、交流。

  3、本文的作者,是他父親一句叮囑影響了他的一生。出示課題:父親的叮囑

  (通過回憶父親的叮囑,引出課題,揭發學習課文的興趣。)

  二、檢查預習。

  1、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課前預習。

  2、檢查詞語:寂寞和顏悅色審視不知好歹面面相覷教誨

  3、課文:以小組為單位分工讀。

  (在檢查中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三、初讀課文,了解文章大意。

  1、讀課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全班交流。

  四、再讀,理解課文。

  1、父親的叮囑在文中出現了幾次?在怎樣的情況下出現的?

  (1) 在畫楊桃時,我想起父親的話。同時,要引導學生揣摩作者的矛盾心理,但最終還是按父親的叮囑去做的。

  (2) 在老師教育幾個同學時,我又一次想起父親的叮囑。老師的神態有哪些變化?同學們的語氣有哪些變化?

  (整體感知課文,理清課文脈絡,為進一步理解課文作鋪墊。)

  (3) 分角色朗讀他們的對話。

  (4) 理解、體會幾種“……”的含義。

  (通過分角色朗讀,感悟課文內容。)

  2、討論一下對“父親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這道理不僅在畫畫。”這句的含義。

  五、分角色朗讀課文。

  六、總結。

  省略

語文教案 篇9

  訓練內容

  1、認識漢字的筆畫和筆順。

  2、練習按先撇后捺的筆順規則。寫字。

  3、學習字詞句

  4、朗讀背誦兒歌。

  5、口語交際----自我介紹

  訓練重點

  1、按筆順寫字。

  2、了解小動物保護自己的方法并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按筆順寫字。

  1、審題。

  (1)讀題目

  (2)說明題目要求

  2、指導

  3、其余兩組可按上述步驟進行教學

  4、反饋

  二、教學第二題:學寫鉛筆字

  1、審題

  讀題,明確要求。

  2、指導練習,描紅仿寫。

  3、指導練習臨寫

  三、教學第三題:學習字詞語句

  1、教學題1:你認識這幾種小動物嗎?不認識的字讀讀拼音。

  (1)審題。

  (2)指導練習

  2、教學題2:你知道它們遇到危險是怎樣保護自己的?

  (1)審題

  (2)指導練習

  (3)教師小結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四題:讀讀背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說說題目要求

  2、指導學習的方法

  3、練習:讀讀背背

  二、教學第五題:口語交際----自我介紹

  1、課前準備

  2、審題

  明確要求

  3、指導

  (1)看圖說一說

  (2)同桌說一說

  (3)指名分角色表演

  (4)評一評

  小結:注意創設情景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注意將學生的聽說讀寫結合起來。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6-12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園地的語文教案08-22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10-03

語文《語文園地四》教案08-06

語文園地語文教案11-10

語文下冊語文園地教案02-26

語文教案:《社戲》教案07-14

精品語文教案 高中語文精品教案10-10

語文天地教案01-18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本激情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 夜夜躁日日躁狠狠久久 | 亚洲精品911永久在线观看 | 在线人成视频播放午夜福利 | 欧美精品国产免费无 | 中文字幕欧洲另类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