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教案

時間:2023-03-12 18:22:01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四年級蘇教版語文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蘇教版語文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四年級蘇教版語文教案

四年級蘇教版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朗讀課文,理解并積累“呢喃軟語”、“通曉”、“快意”、“犒賞”、“無憂無慮”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用文中的語言表達“()鳥兒()地叫,仿佛在告訴人們()。”

  3、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過程:

  第一版塊——由“鳥語”導入,了解“鳥語”

  1、板書:鳥語。誰來讀課題。(指名讀題目)

  鳥語后面加兩個字,組成一個四字詞語,叫——鳥語花香。

  又是鳥語,又是花香,這是怎樣的一種情景?(美好的、美麗的、美妙的),總之這樣的情景是美的。

  2、課文寫了那幾只鳥的叫聲,分別是怎樣的叫聲?(布谷鳥——布谷布谷;喜鵲——喳喳喳喳)

  你還會說那些鳥叫的詞語:唧唧喳喳、啾啾、咕咕……。

  用課文中的一個詞語形容,這樣的鳥叫聲叫——呢喃軟語。(呢喃——形容像燕子一樣的叫聲。)說說“呢喃軟語”整個詞語的意思。

  第二板塊——學習傳說,了解“我”的興趣

  1、據說,古時候有一個人從燕子的`呢喃軟語中聽出很多內容,這個人叫——公冶長。

  誰來讀讀這個故事,公冶長從燕子的話中聽出了什么?

  2、這是一個美麗的傳說,“我”被這個傳說深深地吸引住了,它引起了我的興趣,引起了我想聽鳥語的迫切愿望。把這一愿望劃下來。

  誰來讀句子,注意讀好這三個詞語:通曉、犒賞、快意,讀出迫切的心情。讀后交流:“我”想和鳥兒做些什么?

  第三版塊——學習和布谷鳥的對話,尋找規律,強化訓練

  1、自讀4—9節,想象和布谷鳥對話的場景。

  2、來,我們一起讀讀。

  師生、男女生一起讀“我”和布谷鳥的對話,布谷鳥的話告訴我們——

  是啊,聽了布谷鳥的話兒,我仿佛也變成了一只翩翩飛翔的鳥兒,在布谷鳥的催促下,去認真學習。

  我和布谷鳥的對話真有意思,思考:布谷鳥的話有意思在哪里?(根據學生交流情況看,學生還是能夠找出其中的規律的:都是四個字;最后一個字和“谷”押韻;都是催促人們……)

  2、如果農民、學生、工人分別和布谷鳥對話,它又會說些什么呢?

  出示:對農民說,種田撒谷;

  對學生說,認真讀書;

  對工人說,干勁十足。

  這樣的對話就稱為——無拘無束,詞語拓展:

  無()無()無()無()

  有()有()有()有()(這也是課后的練習之一)

  3、從布谷鳥的話中,你聽出了什么?

  布谷鳥的叫聲,仿佛在告訴人們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版塊——略讀和喜鵲等其他鳥兒的對話,再次組織訓練

  1、自己讀第10小節,讀后思考,從喜鵲的叫聲又聽出了什么?在生活中有哪些喜事:考試第一、競賽獲獎、世博召開、買房搬家、火箭上天、生日快樂……(組織學生分類:家庭的喜事、家鄉的喜事、國家的喜事)

  2、指導讀課文,讀出人們內心的喜悅。讀后練習說話:

  喜鵲_______,它仿佛在告訴人們___________。

  3、“我”和百靈鳥、黃鶯、畫眉又是怎樣對話的?理解“知音”這個詞語的意思。

  練習:_______,它仿佛在告訴人們___________。

  老師提供一組詞語:嘰嘰喳喳、咕咕、啾啾、引吭高歌、鳴唱……可以利用老師提供的詞語組織說話。

  第五版塊——總結課文

  讀句子“從終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認識到勤勞的可貴;從飛行整齊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紀律的重要;從搏擊風雨的蒼鷹那里,我學到了勇敢、頑強的精神……”從鳥兒那里我還學到什么,是啊,“我”和鳥兒的感情越來越深,我也從鳥兒身上感受到一種精神、一股力量。指導讀好這個句子。

  乃怪課文最后這樣說“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哇!”

四年級蘇教版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以“小云雀一路上的心情感受”為紐帶,引導學生細讀感悟課文內容,抓住重點詞語體會砍伐森林的危害及森林的重要作用。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3、培養學生強烈的環保意識,實現由書本知識到思想認識的遷移。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體會亂砍濫伐森林的危害及森林的重要作用。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復習

  1、云雀的心愿是什么。板書:沙漠綠洲

  2、課件出示:森林實在是太重要啦!是呀,為什么說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呢?它到底有什么作用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哪些段落寫出了森林的作用。

  二、新授:

  1、仔細讀第10自然段,標出概括森林作用的代名詞:大水庫或其他。

  出示幻燈:請同學們讀這段話,靜下心來思考思考,從這段話中,你知道了什么?

 、僬l來說說:森林是怎樣蓄水的呢?

  學生自由回答。讀課文后變成自己的語言說一說。師板畫師相機概括一個。

  其他兩個方面學生概括,板書也要三個字。

 、谠瓉恚值臉涔诳梢浴,樹干上的苔蘚和樹下的枯枝敗葉也可以……,森林里的土壤又可以……。你們看,森林不就是……

 、墼迫笅寢尪潭痰膸拙湓挘妥屛覀兠靼琢,森林是一個大水庫,還可以蓄水護土呢。

 、茉迫笅寢屨f話的本領可真高!高在哪里呢?大家再仔細讀讀這段話,看看你有什么發現?

 、萁涣。你發現了什么?

  a說話的方法。先總的回答,然后具體說。b分述的時候,按照一定的順序。(從上到下)c運用比喻、反問的修辭手法。

 、扌〗Y:平時,我們在回答別人的問題時,也要抓住要點,表達清楚,做到有條有理。如果能用上一些修辭手法,語言就更形象,更生動了。

  2、讀第十二自然段指生朗讀其他學生邊聽邊思考。從這段中又了解到什么?談收獲。說一說森林是怎樣調節氣溫的?調節氣溫

  3、總結:森林不僅能夠蓄水保土,還能夠調節氣溫,森林的作用可真大!森林實在是太重要啦!

  4、如果沒有了森林,會是怎樣的呢?讀1-4自然段,讀出小云雀及云雀媽媽的心情。指三名同學分角色朗讀

  5、問:什么叫“亂砍濫伐”?(亂砍亂劈、毫無節制、隨心所欲、想伐就伐,不管樹的大小、多少)“云雀媽媽心疼地說。”說說云雀媽媽“心疼”什么呢?

  6、教師總結激情:(一邊擦掉黑板上的簡筆畫,一邊感慨地說。)是啊,森林里的樹木就這樣被人們亂砍濫伐,樹木越來越少,土地失去了森林的保護,漫漫變成了貧瘠的沙漠,狂風刮過,到處黃沙漫天。這怎能不讓人心疼嗎?

  7、同學們,下面請看一段資料(出示:補充資料: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分鐘有40公頃森林被砍伐,世界森林每年以1500公頃的速度消失,到20xx年發展中國家將會失去現有森林覆蓋面積的40%。中國荒漠化土地總面積已達262.2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27.3%)先自由讀讀。誰來讀讀這段話。師:森林銳減的數據讓人觸目驚心,人類肆意砍伐樹木簡直到了為所欲為的'地步。

  8、過渡:人們亂砍濫伐的后果遠不止這些,現在,讓我們來跟著云雀和媽媽到大河的上空去看一看那里發生了什么事。(放錄像)森林的消失不僅造成環境的破壞,還會造成更恐怖的景象!請放聲朗讀5-8自然段,看看小云雀接著又看到了什么?

  9、指導感情朗讀,讀出洪水的無情與恐怖。激情:洪水淹沒了村莊,村子里的房屋、老人、孩子、牲畜、莊稼……此時此刻,你心中是什么滋味?你又想說什么?

  三、總結:

  1、通過這次旅行,小云雀明白了森林能夠……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

  2、填空:

  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因為它可以(),可以(),也可以()。

  3、你還知道森林的其他作用嗎?咱們加上一個還可以。

  出示:……板書:……

  四、回歸全文,拓展延伸,升華感情

  1、分角色朗讀全文。

  2、重讀第十三自然段,讀出小云雀心里的呼喚與期盼!

  五、作業:

  過渡:小云雀還是個有心人,他決定在第二年春天到來之前,做兩件事。不過呢,這需要大家的幫忙。

  1、給亂砍濫伐、破壞森林的人寫一封信。

  2、寫一份以《森林,地球的保護傘》為題的環保知識小短文,向大家宣傳保護森林的重要意義。

  請大家課后任選一題完成。

  同學們,讓我們任選一題寫下來,幫幫小云雀完成心愿,也是我們大家共同的心愿。

四年級蘇教版語文教案3

  一、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按事情的發展順序有條理地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19個生字,田字格上面的9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說出比喻句中用來比喻的事物與被比事物(喻體與本體)之間的關系;學習用“來到……只見……”的句式寫一處景物。

  4、初步認識劉備訪求賢才的虔誠和諸葛亮的雄才大略。

  二、教學重點:

  體會劉備訪求賢才的虔誠。

  三、教學難點:

  學習寫“隆中美景”的寫法寫一處景色。

  四、教具準備:

  小黑板;字詞卡片

  五、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知道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嗎?你能介紹介紹其中的主要人物嗎?

  看來,諸葛亮不愧是雄才大略,大家都知道!他是劉備的'得力軍事,那么,他怎么會成為劉備的軍事的,他為什么會終于劉備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相關的新課文。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解題顧:拜訪;茅廬:草房子

  過渡:誰去拜訪?拜訪的又是誰?我們學了課文就明白了!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輕讀全文,補充課題,引導完整、準確地說說題意

  2、再讀課文“三顧茅廬”具體是怎樣一件事呢?請同學們用你喜歡的方式再讀讀課文,同時完成幾個任務。

 。1)出示自讀要求,指名讀

 。2)檢查自讀情況a、抽讀生字詞卡片(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茅廬諸葛亮茅塞頓開捆來尊重臥龍恭恭敬敬秀麗宜人吩咐討論,群雄紛爭分析半晌時辰輔助潺潺策略疏疏朗朗下榻

  b、理解詞義:誰來當小老師說說你已經懂得的詞!

  半晌:半天尊重:尊敬看重

  茅塞頓開:原來心里像被茅草塞著,現在忽然被打開,形容忽然領會理解。

  c、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以“不添字減字、不回讀、不破詞破句”為標準,集體評議)

  3、回到課題,劉備三顧茅廬邀請諸葛亮,為的是什么?三顧茅廬的經過又是怎樣的呢?我們細細地到課文中去看看!

  三、細讀第一自然段

  1、自由輕聲讀課文思考:這段告訴我們什么?劉備為什么要去拜訪諸葛亮?

  2、重點理解“兩次”“拜訪”“誠心誠意”

  從幾個詞上你看出了什么?(劉備求才的急切心情和虔誠態度)

  3、指導朗讀:你能把劉備的急切與虔誠讀好嗎?

  四、過渡:劉備為了能使諸葛亮出山助他一臂之力,已經去了兩次了,當他第三次再去茅廬的時候,見到諸葛亮了嗎?我們下節課再學習。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上節課你知道了什么?

  2、齊讀1節。

  過渡:劉備兩次拜訪諸葛亮,都沒見著,他沒有就此罷休,這第三次,他們見到諸葛亮了嗎?

  二、細讀第二到四自然段

  1、指名讀這三個自然段,思考:這三個自然段寫了什么?(具體經過)

  其中每段各寫了什么?(出發之前、見面之前、見面以后)

  2、學習第二自然段

  劉備是吃了秤砣鐵了心了,不請出諸葛亮誓不罷休,冬去春來,他又要朝隆中出發了!可這次關羽和張飛卻不同意了,他們認為?為什么會這么認為呢?劉備的表現是這樣的?從這里看出劉備怎么樣?(尊重人才,求才心切)

  誰能用生氣的語氣讀劉備說的話?

  齊讀指導讀好張飛與劉備的對話

  3、學習第三自然段

  一路走來一路看,轉眼,隆中到了!

  (1)同學們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讀第三自然段,邊讀邊數數一共有幾句話?哪幾句寫了劉備看到的景象?那幾句寫劉備的動作?劃一劃,找一找。

  (2)交流:a、齊讀

  一、二句,想象所描寫的畫面

  出示:那里的山岡蜿蜒起伏,好象一條等待時機騰飛的臥龍。說說把什么比做什么?為什么這樣寫?(聯系諸葛亮)

  b、過渡:這景正是諸葛亮剛毅高遠,不同凡響的寫照。劉備有沒有順利見到諸葛亮呢?我們接著看!

  C、指名讀3—8句,說說你覺得劉備是個怎么樣的人?(尊重人才,求賢誠心)你是從哪些詞句里看出來的?(下馬步行輕輕敲門輕輕地走恭恭敬敬地站、等快步走)

  指導讀好這些句子。

  (3)小結過渡:經過長長的等待,終于見面了!俗話說:“人杰地靈”,隆中這么美,人稱“臥龍先生”的諸葛亮是不是一位人杰呢?學習第四節。

  4、學習第四自然段

  1、小組讀,說說諸葛亮才干如何。(分析形勢,提出策略)

  2、出示:劉備聽了茅塞頓開,想撥開云霧見了青天。

  聯系上下文說說理解。

  2、指導讀出諸葛亮的雄才大略。

  3、過渡:諸葛亮出山后,劉備和他相處怎樣呢?

  三、學習第五自然段

  1、指名朗讀,誰來當當小記者來向我們介紹一下他們的近況?

  2、交流上述問題:(同桌同榻一起)(關系親密)

  3、出示:我得到諸葛先生,就像魚兒得到水一樣!

  說說理解!

  四、總結:到此為止,我們已經知道劉備終于成功地請出了諸葛亮,也從中領略了諸葛亮的雄才大略,劉備的求賢若渴,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回去,同學們可以把我們這個故事復述給爸爸媽媽聽,好嗎?

四年級蘇教版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了解霧凇形成的過程

  3、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了解吉林霧凇是怎么形成的,體會作者描述之精妙。感受霧凇景觀之美,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了解吉林霧凇是怎么形成的,體會作者描述之精妙。

  教學難點:

  感受霧凇景觀之美,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法學法:

  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激趣質疑。

  1、同學們,大家知道桂林山水嗎?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與“桂林山水”齊名的我國著名的.四大自然景觀,你們知道是什么嗎?它們是:長江三峽、云南石林、還有就是吉林霧凇,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關吉林霧凇的文章。(板書并齊讀課題:霧凇,要求學生隨老師一起寫)

  2、看到這個題目,大家有什么要問的?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主閱讀,初讀感知。

 。ㄒ唬┳杂勺x課文,要求:自由朗讀課文,讀準生字詞,讀通句子。

  1、檢查生字詞自學情況

  江畔 綴滿 鍍上 繚繞 瓊枝玉樹

  霧凇 十里長堤 俗稱 凝結 攝氏

  夜幕降臨 零下 淹沒 模糊

  注意:“堤”,應該讀dī,不要讀成tí;

  “!闭n文中應讀mó,不讀mú;

  “畔”應讀pàn,不要讀成bàn。

  2、檢查課文朗讀情況: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指導讀順句子,長句間注意停頓。

  從當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間,松花江上游豐滿水庫里的水,從發電站排出時,水溫在4攝氏度左右。

  這蒸騰的霧氣,慢慢地,輕輕地,一層又一層地給松針、柳枝鍍上了白銀。

  人們漫步在松花江邊,觀賞著/這千姿百態的瓊枝玉樹,便會/情不自禁地贊嘆:這真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呀!

  (二)帶著剛剛的問題再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1、自由讀課文。

  2、交流。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第一部分:描述了吉林霧凇奇觀。

  第二部分:說明了霧凇形成的原因和過程。

  第三部分:人們觀賞贊嘆霧凇美景。

  四、學習奇觀,感受美景。(學習第一自然段)

  1、課文中是怎樣來形容霧凇的呢?請大家打開課本,自己來讀讀第一小節。

 。1)多美的霧淞。∥闹惺窃鯓有稳蒽F凇的呢?

 。2)出示“松花江畔的十里長堤上,潔白晶瑩的霜花綴滿了枝頭,在陽光的照耀下,銀光閃爍,美麗動人。”

  A、老師請一位同學來讀讀這句話,其他同學思考,你從這句話中哪兒感受到霧凇的美了?

  B、指名回答 板書:(潔白晶瑩 銀光閃爍)

  C、霧凇有著如雪般潔白,似銀樣閃爍的容顏,那晶瑩的霜花綴滿枝頭,奇妙的美景綿延千里,難怪作者要說它是奇觀。

  2、這么美麗的霧凇你想讀好它嗎?誰來試試?(指名讀)

  3、真美,老師請女同學們來讀一讀這句話。(女生朗讀)

  4、小結:聽了同學們的朗讀,老師仿佛看到,在那三九嚴寒,大地冰封的時候,松花江畔的霧凇潔白晶瑩,銀光閃爍,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呀,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第一小節,再次感受它的美。(齊讀)

  五、書寫指導。

  5個左右結構的字“堤、俗、、攝、淹、模”都是左窄右寬!澳⒘、霧”筆畫較多,要看清筆畫,注意筆順,“凝”字第三筆為撇,第九筆為點,“零”字最后一點不要忘了。“氏”字不要寫成“氐”。

  六、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一自然段。

四年級蘇教版語文教案5

  一、教材解讀

  荷蘭一向以“花之國”、“風車之國”、“運河之國”、“牧場之國”聞名于世。本文正是從“牧場之國”的角度來展現荷蘭的獨特風情的。課文為我們描繪了荷蘭牧場白日的遼闊無際、寧靜和諧和夜晚的祥和寂靜、神秘含蓄:白日里,牧場是動物們的天堂,無論是花色多樣的牛,還是駿馬或羊、豬、雞,在“見不到一個人影的綠草低地上”是那樣的悠然自得、愜意舒暢,廣闊無垠的草原無疑就是他們的自由王國,好一幅家禽家畜安閑游憩圖。即使是傍晚出現了擠奶的人也并沒有打破草原的寂靜,奶牛仍是“嚴肅沉默”,擠奶人更是“默默無語”,連船只行駛也是舒緩平穩的,車船的到來與離去也反襯出了草原的寂靜。直到夜幕降臨,荷蘭更是沉入一片靜謐之中,又成了一幅沉沉靜夜圖。課文的描寫讓我們看到了荷蘭牧場和運河交錯的獨特地形,看到了畜牧業尤其是奶牛和奶制品在荷蘭國計民生中的重要作用,更看到了荷蘭藍天、碧草、牛羊組成的優美迷人、自然和諧的景觀,所以作者四次講到“這就是真正的.荷蘭”。這既是作者在向人們介紹荷蘭的特點,更是對荷蘭的美景發出的贊嘆。

  本文語言生動,形象傳神,比喻、擬人是本文語言上的一個突出特點。

  選編這篇文章的意圖,一是讓學生感受荷蘭牧場的田園風光,體會動物與人、與環境和諧統一的美好意境;二是使學生領悟本文在寫景方面的一些特點,體會課文優美的語言。

  二、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荷蘭獨特的牧場風光之美。

  3、體會作者生動的語言,摘抄自己喜歡的詞句。

  三、教學重難點:

  本文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了解荷蘭牧場的特點,進一步感受鄉村生活的可愛;體會作者擬人手法的巧妙運用,感悟文章語言的生動,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難點是讓學生明白課文為什么四次講到“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感悟并說出文章所展示的詩情畫意。

  四、教學創意著眼點:

  感受與表達想結合。

  五、教學時間:

  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釋題導入:

  1、 談話導入:

  同學們,前兩天我們跟隨課文先去了泉城濟南,見識了那天下聞名的泉水,又去了人間仙境九寨溝,領略了那兒神奇的美景。今天,我們要去哪兒呢?

  2、板書課題:田園詩情

  指名讀題,用不同語氣。 田園?看到田園,你想到了什么?——田地和苗圃,泛指農村。想到了……

  詩情?看到詩情,你又想到了什么?——詩一樣的情懷,有一個詞叫做詩情畫意

  我們剛剛學過的美麗的《九寨溝》能不能稱作田園詩情?

  3、 好,那讓我們詩情畫意的來讀一讀課題。

  4、質疑過渡:這田園詩情的地方是哪兒呢?對,就是把郁金香定為國花的荷蘭。今天呀,我們將要走出國門,來到歐洲西部的花之國、水之國、牧場之國——荷蘭,去看一看那里的田園風光,感受那里的田園詩情,一睹那獨具特色的域外風情,好嗎?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自己輕聲讀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難讀的地方可以多讀幾遍。

  (2)積累好詞,在好詞下面做記號。

  2、學生自己讀課文,圈畫好詞。

  3、 指名分小節讀課文,相機正音,學生評議。

  交流圈畫到的好詞,多讀幾遍。

  4、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象,你看到了哪些田園風光,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讀后交流,相機板書:

  草原奶牛圖 郁金香

  低地駿馬圖

  動物王國

  傍晚圖

  夜晚圖

  三、學習生字

  1、學生自學生字。

  2、提出有難度的生字,共同討論識記方法。

  3、完成習字冊上描紅。

  四、課外作業

  搜集有關荷蘭的風光圖片或文字資料,下節課交流。

  第二課時

  一、 導入:

  1、揭題:田園詩情

  2、回顧:有著水之國、花之國、牧場之國等美稱的荷蘭,究竟是怎樣的呢?

  上節課,我們讀了課文,你看到了哪些有著濃郁的荷蘭風情的圖畫呢?

  學生回答,相機板書:

  草原奶牛圖 郁金香

  低地駿馬圖

  動物王國

  傍晚圖

  夜晚圖

  3、過渡:是呀,碧綠如絲絨般的草原,流動的奶牛,鮮艷的郁金香,剽悍強壯的駿馬,悠然自得的動物、寧靜的夜晚……這就是荷蘭的田園風光,這就是荷蘭留給我們的印象!

  二、抓住重點,品讀感悟

  1、那么,你最喜歡哪一處美麗的風光呢?它又讓你感受到怎樣的詩情畫意了呢?請同學們再來讀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你最喜歡的地方,并多讀幾遍。邊讀邊想象景象,邊讀邊體會情趣。

  2、 自讀自悟

  3、小組交流:把你最喜歡的地方讀給小伙伴聽,把你最深的感受與組內同學分享,把你的困惑拿出來大家一起討論,等會我們請小組派代表把你們看到的和感受到的說給同學們聽。

  4、 大組交流反饋:

  a、讀自己最喜歡的句子

  b、說說為什么喜歡?(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c、同學補充或看有關圖片

  d、有感情朗讀

  5、同學們說的多好呀,看來我們大家不虛此行!是的,這就是荷蘭,這就是真正的荷蘭!現在看來,你又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或從這句話中你又體會到了什么呢?)真正的荷蘭是指怎樣的荷蘭呢?

  (真正的荷蘭不僅僅體現在那花之國水之國,更是那駿馬的自由王國,是那天堂般的動物世界,是那寧靜安謐的夜晚,是那悠然的家園、獨具特色的域外風情,還是那作者內心深處溢發的對荷蘭田園風光的贊美和向往之情!

  三、 拓展遷移

  1、同學們,今天我大家一起游覽了荷蘭鄉村的美好景色,感受著那迷人的田園詩情!還記得嗎?首先,我們來到了碧綠如絲絨般的草原,看到了——(一生說,可結合圖片);接著,我們又來到了碧綠色的低地,——(同上);到了傍晚,我們看見——(同上);是的,運河之中裝載著奶桶的船只舒緩平穩地行駛著,我們上了小船,之間夜幕降臨,——(同上)……啊,這就是真正的荷蘭呀!

  2、真美呀,我們又一次陶醉在這詩情畫意的田園風光中,感受著那份寧靜悠閑和富足安適,感受著作者對這獨具特色的域外風情的贊美和向往。建議大家:

  a、 選擇自己喜歡的美詞美句反復誦讀,展開想象,積累背誦。

  b、 繼續搜集這樣的描寫田園風光,或具有民族特色的自然景象的文章來讀一讀,比較、感受、積累。

四年級蘇教版語文教案6

  一、導入揭題

  1.出示黃葉:同學們請看,今早老師在上班的路上,玄武湖邊撿了兩片――黃葉,我為什么要悄悄珍藏這兩片黃葉呢?因為在我的心目中,“黃葉”是秋天的象征,那么在你們的心目中,秋天是什么顏色的呢?(生各自發表自己的看法)

  2.你們眼中的秋天色彩斑斕,轉眼間,有到秋天了。秋天是碩果累累、流光溢彩的季節,是成熟的季節,是收獲的季節。讓我們跟隨詩人王宜振的腳步一起到大自然去感受明麗的秋天吧。ò鍟呵锾焱跻苏瘢

  3.簡介王宜振:王宜振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是山東人,今年60歲了,和我們學校的王校長、盧校長、盧老、耿老崔老師(正好在聽課)他們是同輩人。他主要創作兒童詩歌,也寫童話和兒童故事等,是我們少年兒童的知心朋友。(指讀名字,注意“振”的發音)

  二、初讀課文

  4.請看(出示課件秋景圖,《秋日私語》音樂響起),老師朗誦全詩。

  5.看了秋景,聽了描寫秋天的詩,你對秋天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呢?(生自由發言)

  6.秋天是美麗的,秋天是迷人的,而詩人筆下的秋天更令人陶醉。你一定也很想讀讀這首詩吧?請同學們打開書到17頁。

  注意聽要求:(1)邊讀邊標出小節數;(2)讀準字音,圈出生字;(3)讀順句子,注意長句子中間的停頓。

  放聲地朗讀這首詩吧。(生自由讀書,圈點)

  7.這么美的詩,我們要想讀好,首先要讀準(字詞)。

  (1)出示詞語:桂子、香氣、蘋果、紅襖、葡萄、紫袍、(后面是書后3詞語);

  (2)注意讀音(這些讀音和寫法也要看仔細):腳印、柔韌、珍藏、紅纓、嚷著。

  8.全詩共有幾小節?想不想讀給大家聽聽?(指名分節讀課文)其他同學注意聽好,看看他們字音讀準了沒有,語句讀通順了沒有,聽上去是不是很美?

 。ㄖ该x每一節,注意正音評析;重要的詩節,正音后全班齊讀或男女生分讀)

  9.這首詩寫得這么美,你最喜歡哪些部分呢?把你最喜歡的地方讀給你的同桌聽一聽。(然后,再指名讀,喜歡這部分的同學一起讀)(老師注意引導每一節的熟讀)

  10.我們讀了自己最喜歡的詩節,跟著詩人走進秋天,看到了秋天,那么你能告訴大家這首詩主要寫了秋天的'哪些美麗的景色和豐收的景象呢?(板書:美景――紅色筆)快速默讀課文,邊讀邊做記號。(生自由讀畫)

  11.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老師順勢引導歸類、板書:秋陽、秋風、秋色、秋實、秋香)

  12.風景如畫的秋天,秋陽嬌艷,秋風颯爽,秋實累累,秋色怡人,秋香飄溢(師指板書),讓我們伴隨《秋日私語》的優美樂曲,再次輕輕齊讀這首詩。

  三、教師小結

  13.讀到這里,你有哪些收獲呢?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呢?(生自由說)

  下節課我們繼續品讀,繼續欣賞。

  四、練習寫字

  14.現在來看看這一課的生字,你認為哪些字讀寫時要特別當心的。

  15.老師范寫“柔”、“腸”。(邊寫邊將注意點,生跟著書空)

  16.學生完成書后2描紅練習。

  五、板書設計

  4 秋天

四年級蘇教版語文教案7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兩首古詩。

  2、學會本課的3個生字,理解詞語及詩句的意思。

  3、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感受古詩語言與意境的美,培養學生對自

  然美和藝術美的鑒賞能力。

  教學重點:

  1、通過誦讀,理解詩句的含義,體會詩歌的意境,熟讀成誦。

  2、結合古詩簡潔的語言想象豐富的畫面,先說再寫。

  教學難點:

  1、誦讀古詩,體會作者從聽覺、觸覺、視覺等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

  法。學習作者邊觀察邊想像以及動用各種感官從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

  法。

  2、透過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感受寫下

  來。

  教學準備:

  1、師生查找有關詩人、詩作的相關資料。

  2、教學掛圖。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調動積累,揭示課題

  1、啟發學生回憶背誦過的描寫春天景色的古詩。

  2、引出詩題“江南春”:顧名思義,江南的春天。 全詩描寫了江南

  春天的綺麗景色。

  3、介紹作者:杜牧,字牧之,今陜西省西安市人。二十六歲中進土曾做過幕僚,很不得志。他關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間為人民做

  了一些好事。他和李商隱齊名,世稱“小李杜” 。

  二、自學古詩,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誦讀古詩。

  要求:(1)讀準字音,注意節奏。

 。2)邊讀邊想詩句的意思,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2、借助工具書,自己理解詩意。

  3、小組合作學習,弄懂詩意。

  4、檢查學習效果

 。1)指名朗讀,集體正音。然后齊讀全詩,注意停頓。

 。2)解釋詞語:

  “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樓臺”、

  “四百八十寺”

 。3)指名說說詩句的意思。 (大致即可)

  三、反復誦讀,體會意境

 。ㄒ唬┣皟尚小獙懡

  1、學生自由誦讀古詩,邊讀邊思考:《江南春》寫出了江南春天的

  哪些特點?(到處是黃鶯宛轉啼鳴,到處是綠葉紅花相互映襯。依山

  臨水的城鄉,迎風招展的`酒旗。)

  2、詩的前兩句抓住了黃鶯、紅花、綠葉、水鄉、山城、酒旗、春風

  等七種景物來描寫,共同構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畫面。

  3、看圖、配樂輔助,指導學生讀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話描

  述感受到的內容。

 。ǘ┖髢尚小獞压

  1、提問:詩歌的后兩句還是描寫江南春天的嗎?

  2、學生默讀后兩句詩,體會一下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3、集體討論(抒發了作者憂國憂民之情)

  4、教師小結:南朝統治者迷信佛教,廣建佛寺,企圖依靠神靈的庇護,永保江山穩固?墒菚r移世易,當年的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樓臺

  意境掩映在蒼茫的煙雨之中了呢?

  5、帶著理解,學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6、練習背誦古詩。

  四、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默寫《江南春》。

  3、依據《江南春》這首詩歌的內容,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為這首詩配一幅畫。

四年級蘇教版語文教案8

  教學要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習文章中的生字新詞。

  3、感受詩中描寫的景象,理解詩中擬人手法的運用。

  4、初步感受現代詩的意象美和韻律美。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通過誦讀感受新詩的美。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9月16日總11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激趣:同學們,一年四季,季節更替,轉眼,又到了秋天。秋天是碩果累累、流光溢彩的季節,讓我們跟著詩人王宜振的腳步,一起到田野里去感受明麗的秋天吧!

  2、(多媒體課件或幻燈片展示秋景)教師范讀全詩。[學生邊聽邊思考:文中描繪了什么?]

  3、學生自由談:看了秋景,聽了寫秋的詩,你對秋天有了怎樣的印象呢?

  二、初讀詩歌,理清詩歌的脈絡。[此處為重難點:引導學生在初步讀懂課文基礎上說說課文寫什么?]

  1、學生自讀全詩,邊讀邊標出詩歌的小節來。

  2、指名讀全詩,相機正音。[蟬、韌、柔、梳是翹舌音。

  3、出示生詞卡片,認讀:

  明麗、釀造、煩惱、羊腸小道;

  照耀、珍藏、柔韌、井井有條。

  4、再讀全詩,將自己喜歡的地方多讀幾遍,試著背一背。

  三、作業:

  1、描紅課后生字,小組給出評價。[指導寫字,注意把字寫端正。]

  2、熟讀詩歌。

  第二課時(9月19日總14課時)

  一、復習:

  上一節課我們初步感受了秋天的美,用讀來把你們的感受讀出來,好嗎?小組輪讀課文。

  二、進入新課

  1、精讀感悟,體會秋天各樣的美[秋天與其它季節有什么不同?]

  (過渡:跟著詩人我們走進了秋天,看到了秋天,你喜歡秋天的什么風景呢?讀讀課文,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

  讀完課文后學生自由談,教師相機板書:秋風、秋陽、秋色、秋實、秋香(可以打亂順序)

  重點品讀:[此處為重難點:通過圖文結合反復朗讀,理解重點句。]

  A、秋風:

 。1)你為什么喜歡秋風?指名學生答。(秋風像個淘氣的娃娃,又像一把柔韌的梳子……)

 。2)“把夏天的腳印兒輕輕涂掉……是什么意思?你覺得這個省略號有什么作用?(好像是風在一點一點擦拭腳印,掩蓋夏的痕跡。)[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3)能把你的喜歡用讀表達出來嗎?(感情朗讀這一小結,師生共同評價。)

  B、秋實:

 。1)秋天里,有哪些果實成熟了?都是什么樣子的?(稻穗、向日葵、蘋果、葡萄……)

 。2)自讀第三到五小節,感受豐收的喜悅。

  (3)匯報朗讀,教師指導。

  (4)全班賽讀,看誰先背下來。

  (5)在看到累累秋實的時候,我們還看到了迷人的秋色,都有些什么顏色呢?(紅、黃、紫……學生可以想象補充課文中沒有的顏色。)

  2、回歸整體,感受詩的韻律美

  (1)你喜歡這首詩嗎?為什么呢?(寫得美,讀起來上口……)

  (2)你覺得這首詩還有什么特點呢?

  學生自由談,只要有道理就給予肯定。(重點指導體會擬人手法的運用)

 。3)教師小結:這首小詩運用擬人的手法,用流暢明快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秋天的美。

  3、再讀全詩,試著背誦全詩。[朗讀全詩,學習資料大全體會作者對秋天的濃厚的感情。

  三、拓展延伸,描繪自己心中的秋天

  1、同學們,金秋是美麗的,在每一個人心中,它又美得各不相同,下面讓我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禮贊自己心中的秋吧!

  2、自由組合,分組活動:

 。1)彩筆繪秋色,畫出心中的秋。

 。2)深情頌秋天,讀出心中的`秋。(小組合作編排詩朗誦《秋天》)

 。3)妙筆描秋景,寫出心中的秋。(即課后練習4,將詩句改成一段話

  3、全班匯報交流,教師總結。

  四、作業:

  1、背誦全詩。

  2、課后收集寫秋天的詩,古詩,現代詩都可以。

  板書設計:秋天

  秋風、秋陽、秋色、秋實、秋香

  教學反思:

  在教學時,我將詩歌展開一幅幅畫面,把圖文對照起來,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并抓住抒情這條線,引導學生朗讀、想象,去感知語言之美。這樣,讓學生能更好地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作者對秋天的熱愛和贊美之情了。教學后,我讓學生再次走進大自然,去尋找秋天。再搜集一下古人描寫秋天的詩文,比較古今寫秋的不同,感悟不同時代的語言文字所表現的秋天之美。最后仿照本文的形式寫上一兩小節秋天的詩或寫一篇贊美秋天的小練筆。充分讓學生去表達自己對秋天的熱愛、贊美的情懷。

四年級蘇教版語文教案9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詞,其中田字格中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詞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

  3、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教學重點:

  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詞,其中田字個格中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詞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詞語及重點句的意思

  三、教學過程

  一、簡單介紹生平,揭示課題。

  可讓學生課前搜集一些與本文有光的`資料,包括蘇軾的一些詩詞,然后老師再加以補充。

  (1)介紹蘇軾

  四川人,北宋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拭與弟蘇轍情同手足,但長期天各一方,時直中秋,目睹別人家團聚,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然后他在傷感之時,悟出真締,于是解脫惆悵,寫出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的千古絕唱。

  (2)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 自讀課文

  1)出示自讀要求

  自由練讀生字表上的生字

  2)劃出課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

  3)力求讀順句子,讀通全文

  4)、學生練讀全文

  5)、抽讀卡片

  6)讀準字音

  7)理解詞語

  皓月:明亮的月亮。

  埋怨:因為事情不如意而對別人或事物表示不滿。

  2 范讀課文

  三、細讀課文

  1 細讀1-3自然段

  理解“朝庭“:密洲”兩個詞語

  2 學習第二自然段

  自由讀課文

  看圖理解詞語“皓月當空”,“萬里無云”,想象家人團聚,品嘗瓜果,觀賞明月“心緒不寧”是什么意思

  3 學習第三自然段

  蘇拭為什么思念弟弟

  “手足情深”是什么意思

  “形影不離”呢?

  4 指導朗讀

  作業布置:抄寫詞語

  版書設計

  心緒不寧 形影不離

  第二課時

  一、教學要求

  1、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工嬋娟的含義。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工嬋娟”的含義。

  三、教學步驟及過程

  1、繼續細讀課文

  自由讀課文

  指明說說蘇拭為什么要埋怨月亮

  蘇拭移情于月也戲人,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這么圓。

  自由練讀

  這段后面是省略好,他省略了什么?

  引導想象

  這個問題問的沒有必要,可刪去,因為課文已說得很完整了。

  細讀5,6自然兩段

  想到這而,他的心里似乎寬慰了許多,便底聲吟誦起來。

  想到這兒還想到哪兒?

  他為什么寬慰了許多?這說明了什么?人有悲歡離合,就象月亮有陰晴圓缺,恰是世之長理,實難十全十美,他的寬慰,正是他與常人不同的可貴之處。

  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在人們的心間,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同擁有這一輪明月,既然離別難免,那就不必傷悲,將思念之情留在心里,共同欣賞良宵美景。

  2 、總結課文內容

  本課以故事的形式介紹了北宋文學家蘇拭的名詞《水掉歌頭》的創作經過。

  3、指導背頌第4-6段

  4、直到造句

  一起……一起……出示文中樣句

  示范:他們倆一起讀書,一起玩耍

  造句可隨課文教學,講到有關自然段直接讓學生在老師指導下練習造句。

  5、作業

  板書:

  2 但愿人長久

  心緒不寧----埋怨-----寬慰

  【教學總結】

  《但愿人長久》以故事的形式介紹了北宋文學家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創作經過。教學本文,我注重扎實訓練:

  一、以詞引意

  本文的一個重點就是理解詞的意思,而這個意思就是課文第五自然段的內容。如何讓學生更自然、更快地理解詞意,從而加快背出呢?我采用了這樣的方式:先在黑板上出示“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在熟讀的基礎上,讓學生從字面上理解詞意,接著再瀏覽全文,從文中找,引出第五自然段的內容。用小黑板出示內容,讓學生比較,比較的過程就是學生快速動腦記憶的過程,學生發現其實意思很好記,多讀幾遍,多比較幾遍,大部分孩子就能把詞意記住了。再花點時間背誦一下,就熟練了。

  二、想象說話

  本文可供訓練說話表達的地方頗多,比如用“一起……一起……”造句,比如想象蘇軾對弟弟的思念之情,會說些什么?會想些什么?比如蘇軾還會埋怨些什么?比如創編詞,等等。有的采用填空式激發,有的采用語言情境激發,有的采用回憶討論式激發。學生們在王菲的《水調歌頭》的音樂中,靈感得到激發,情感得到升華,表達也自然順暢許多。

  三、拓展延伸

  在教學中,教學到第二自然段時,為了讓學生深切感受蘇軾的'心緒不寧,我和學生們一起回憶了中秋節的風俗習慣,講了許多開心的往事,以此鋪墊,用自己快樂的心境和蘇軾的孤獨情緒相比較,從而深切感受蘇軾的惆悵。適當的拓展延伸,加快了學生的理解。

  學完本文,我們一起吟誦了《水調歌頭》全文,又一起吟唱了王菲的《水調歌頭》,在音樂中,又一起吟誦了蘇軾的其它詩詞。那種氛圍,我也似乎來到了蘇軾的那個年代,來到了蘇軾的心境,感覺飄渺但很愉快。

四年級蘇教版語文教案10

  教學要求:

  1、 使學生了解閱讀課外書籍要有選擇,初步掌握選擇課外讀物的方法,培養選讀物的習慣。

  2、 使學生認真掌握讀書作記號的方法、要求、意義,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3、 讓學生成為觀察訓練的主體,體會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意義和注意點,養成觀察的好習慣。我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帶學生到圖書室實地練習選擇讀物,體會方法,交流意義。

  教學設計:

  一、 步入實地,激發讀書激情。

  1、 活動:師生進入圖書室,安靜入座

  2、 談話:(體現學生為主,了解學生知識面)

  3、 小結:選擇讀什么書,要根據需要而定,請大家活學活用書本上的方法,用最短的時間選擇一位書本朋友。

  二、 看圖明法,交流經驗名理。

  1、 看圖交流步驟:確定書類,按類查找----通過書脊,發現書名----輕拿瀏覽,確定辦理

  2、 學生補充借書、購書經驗,提請大家注意:

 。1)看書架上的標記或者咨詢有關人員尋找分類

 。2)仔細查找,輕輕抽書----內容提要,大致一看----重新選擇,書回原位

  三、 靜靜默讀,實踐結交書友。

  1、 評選速度獎

  2、 評選專心獎

  四、 交流收獲,強化選讀意義

  1、 小隊交流假日讀書活動,評選優勝“讀書郎”

  2、 個人探討讀書選擇及其心得,評選“小博士”

  3、 發下調查表選填

 。1) 我最想讀的3本書是--------、-----------、-----------。

  (2) 我讀過最難忘的書是---------、---------、-------。

 。3) 我愿意為班級圖書角提供-------書。

  (4) 我希望班級圖書角擁有-------書

  五、 作業:制作名言書簽。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由仿到創活學活用“讀書作記號”的學問,實踐體會,交流意義。

  一、 導入:

  上一課我們知道了如何選擇圖書,選后不認真讀書那就失去了選擇的意義。該怎樣讀書才算認真呢?(學生交流:四到、不動筆墨不讀書、“讀書要做記號”相機板書課題)

  二、 自學做記號的方法與要求(看圖歸類討論)

  1、 姿勢同書寫:“三個一”不能忘

  2、 不同記號的意義探討,允許保留意見

  生詞、疑難----?---- 妙詞佳句。。。。。重點句段***關鍵詞句————等

  3、 補充自己所習慣的記號,交流意義

  三、 交流方法

  四、 實踐深化

  1、 第一課上做記號,交流評選,表揚得法者(注意姿勢)

  2、 補充材料上自選一文,小組共做記號交流,評選合作小組

  3、 小結:讀書該怎樣做記號,要因文因人而異

  4、 各自讀16課,進一步理解要領、意義

  五、 總結提醒:

  落筆要輕,保持整潔,好借好還,再借不難,

  張甫七錄,善于摘抄,讀書動墨,受益匪淺。

  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從圖啟思,感受“無字詞典”的重要,初步掌握觀察的方法。

  教學準備:一缸金魚、一盆盆景、分組活動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板書

  問:查“無字詞典”就是要求我們怎么做?

  板書:留心觀察周圍事物

  二、 學習觀察靜物

  1、 回憶老師帶大家觀察南園一角的方法,結合第五頁下圖談談觀察靜物的.方法

  (1) 同桌討論----男女生比賽----小結板書:

  按一定順序、要有重點、展開想象、勤于動筆

  (2) 動靜結合----象什么----當作活的----觀察日記----填寫表格

  2、 實踐運用

  (1) 出盆景觀察----默默構思----小組交流----代表發言----小結評優

  三、 學習觀察動態事物

  1、 根據第四頁上、中的圖討論方法

  2、 交流(南北兩組學生對抗)

 。1) 活動:按照進行順序,重經過

  (2) 人物:注意神態、動作、語言,留心場面和善于抓住特點鮮明的人來觀察

  (3) 動物:外形、動作、習性(注意動態時的生命力)

  3、 實踐分組

 。1) 按照小隊選擇觀察對象(如:低年級的體動課、小小魚缸引力大)-------匯報交流------小結評優

  四、 總結、作業

  1、 總結:觀察不但要細心,更要耐心、恒心才能從變化中發現樂趣,養成好習慣,練出好眼力。

  2、 作業:一周觀察日記

 。1) 選定目標反復看

 。2) 寫出所得至少3篇

四年級蘇教版語文教案1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會用“崇敬、稠密”造句。

  4、學會給課文分段,并說出段落大意。

  5、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樟樹的可貴之處,領會樟樹的象征意義。

  教學準備:圖片、投影

  教學時間:二課時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出示圖片,簡介宋慶齡生平。

  2、板書課題:2、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3、解題。

  (1)理解詞語:故居、樟樹。

  (2)討論:課文主要應該寫什么?寫什么地方的樟樹?

  (3)質疑: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范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教師范讀課文。

  讀后請學生提出不足的地方,以培養學生的鑒賞力。

  2、說說你對課問的哪個地方印象最深。

  三、自讀課文

  1、出示自讀課文。

  (1)輕聲朗讀課文,畫出生詞,圈出生字。

  (2)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字音,聯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詞語的意思。

  (3)通讀每個自然段。

  (4)在不理解的詞句下面打上“?”。

  2、學生按要求自學課文。

  教師進行巡視,及時指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3、檢查自讀情況。

  (1)抽讀詞語卡片。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師生共同糾正字音。

  (3)交流學會的詞語。

  (4)指名說說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一般內容可讓學生自行討論解決,重點詞句在細讀課文時解決。

  四、指導分段

  1、自由讀課文,思考每個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2、由課題可知課文應該重點寫樟樹,看看課文中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樟樹。

  3、第4、5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段,聯系上下文思考,全文可分幾段?

  全文可分三段:第1~3自然段為第一段,第4~5自然段為第二段,第6自然段為第三段。

  4、小結“重點突破”的分段方法。

  五、作業

  1、讀生字表中的字。

  2、分段朗讀課文。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抽讀詞語卡片

  二、細讀課文

  1、細讀第一段(第1~3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

  思考討論:這三個自然段分別告訴我們什么?段與段是怎樣連起來的?

  2、細讀第二段(第4~5自然段)

  (1)學習第4自然段。

  ①出示課文插圖一的投影片,引導觀察樟樹的樣子。

  要求按順序仔細觀察,抓住特點說一段話。

  ②默讀第4自然段,找出最能概括樟樹特點的一個詞。

  相機講解“蓬蓬勃勃”的意思。(板書:蓬蓬勃勃)

  ③再讀課文,話畫出具體表卅現樟樹蓬蓬勃勃的`詞語。

  (枝干:粗壯、伸向四面八方、伸得遠遠的

  樹葉:稠密、綠得發亮、四季常青)

  ④指導朗讀。表現樟樹特點的詞語要讀重音。

 、葜笇П痴b。

  要求學生先理清敘述順序,弄清句與句之間的聯系,再練習背誦。

  (2)學習第5自然段。

  ①默讀課文,用“—”畫出寫別的樹木的句子,用“~~~”畫出寫樟樹的句子。

  ②學習第1~3句。

  a、指名讀。

  b、理解“繁衍、寄生”等詞語。

  c、說說別的樹不好在什么地方。

 、蹖W習第4~8句。

  a、自由讀課文。

  b、理解“可貴、仍然、拇指、高貴”等詞。

  c、理解句子。

  “本身”這個詞說明了什么?

  “永久保持”說明什么?讀讀課文,說說從哪兒可以看出樟樹能“永久保持”香氣。

  (相機板書:永久保持拒蟲香氣)

  ④引導理解樟樹具有拒蟲香氣的象征意義。

  A、再讀第5自然段,說說樟樹高貴在什么地方。

  B、結合宋慶齡的生平說說自己學習第5自然段的體會。

 、葜笇Ю首x。

 、拗笇П痴b。

  3、細讀第三段(第6自然段)。

  (1)指名朗讀課文。

  (2)理解有關詞語。(崇敬、瞻仰)

  (3)說說人們為什么總愛在宋慶齡故居前的兩棵樟樹前留影紀念。(因為樟樹不僅長勢蓬蓬勃勃,具有拒蟲的香氣;而且更因為宋慶齡也像樟樹那樣,一身正氣,令敵人畏懼,人們為了表達對宋慶齡的崇敬和懷念之情,總愛在樟樹下留影紀念)

  (4)指導概括段意。

  三、作業

  1、朗讀課文

  2、背誦課文。

四年級蘇教版語文教案12

  一、教學目標:

  1、學會6個生字,理解“仰慕、傲慢、光臨、輔佐”等詞語的意思。

  2、能給課文分段,說說段落大意,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3、能分辨課文的詳略,并認識這樣的詳略處理能突出劉備禮賢下士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

  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出描寫劉備的言行,理解劉備荒請諸葛亮出山的誠意。

  三、教學難點:

  認識課文對張飛的描寫來突出劉備的為人。

  四:教學時間:

  3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一、教學要點:

  整體了解課文,找出劉備第三次拜訪諸葛亮起迄,并學習這一段落。

  二、教學重點:

  讓學生理解劉備求賢若渴、虛心求教,禮賢下士的精神。

  三、教學過程:

 。ㄒ唬⿲耄

  東漢末年,戰火紛飛,群雄紛爭,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正因為這個偉大的時代造就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那就是——《三國演義》。

  今天這節課我們將一起學習發生在那個時代的一個故事。節選自《三國演義》,它就是《三顧茅廬》

 。ǘ、揭題《三顧茅廬》并齊讀課題。

 。ㄈ、大家自由地讀課文,要求:

  1、讀準生字。

  2、讀通課文。

  3、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ㄋ模、讀后檢查:

  1、指名讀生字。

  2、指名分節讀課文。

  3、提問:A、課文記敘了劉備(),()請()出山,()的故事。

  B、解釋“顧”C、課文提到了哪些人物。古人很有趣,除了他的姓和名,你還知道他的字嗎?

  4、劉備為什么要三顧茅廬?A、指名回答。B、齊讀課文第一句話。

 。ㄎ澹、再次讀課文,課文的哪能幾自然段寫三顧茅廬。

  同桌討論指名回答。

 。⿲W習第三——六自然段。

  1、師:時間過得很快,寒冬剛過,早春來臨,劉備打算第三次拜訪孔明,說明什么?

  2、要求學生自讀課文用——劃出表示劉備有誠意的句子。

  3、學習匯報:

  出示

 。1)三人第三次到了隆中,離諸葛亮的草屋還有半里多地,劉備就下馬步行。

 。2)劉備吩咐兩個弟弟在門外等著自己輕輕地走過去,恭恭敬敬地站立在房門臺階下等孔明醒來。

 。3)劉備大聲自責說:“你怎么如此無禮,這回不用你去了,只讓云長我一起去!

  (4)劉備說:“你一起去也行,但要懂得禮節。”

  4、齊讀上述幾句話。

  5、師:劉備此時就直愣愣地站著呢?當時劉備會想一些什么?

  生:

 。1)劉備會想,待會兒見面該怎么說呢?

 。2)我怎么樣才能讓諸葛亮相信我的誠心誠意,幫助我完成大業呢?

 。3)他在想,我以第三次來了,諸葛亮這回該跟我走了吧。

 。4)為了諸葛亮,已經連張飛都罵了,我的心真得夠誠了。諸葛亮就是一塊石頭,也地感動了。

  小結:這叫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過渡:劉備站在門外,過了好長時間,諸葛亮醒,他怎么樣做?

  出示:劉備趕緊下拜說:“久聞先生大名,曾經兩次謁見,都沒有遇到!

  問:你們知道劉備是什么人嗎?

 。1)大將軍

  (2)漢朝的皇叔

  師:對,劉備是皇親國戚,人稱劉皇叔,他竟然給諸葛亮下跪,諸葛亮是什么人?

  回答:

  (1)讀書人

 。2)普通百姓

  師:用張飛的話說,他是“一個村夫”,現在劉備竟然給諸葛亮下跪,足可以感動——天地。

  過渡:劉備冒著春寒,三顧茅廬,還有半夜里就早早的下馬步行,還在房門外恭候多時,終于見到諸葛亮,趕緊下拜……現在,你是諸葛亮,你耳聞目睹了劉備的所作所為,你會怎么想?

  學生回答:

  (1)劉備對我可是一片誠意!

 。2)劉備對我這么誠心,我在他手下做官,要比我現在有趣。

  提問:

 。1)這個故事中的關鍵人物是誰?劉備。

 。2)既然寫劉備誠心誠意請諸葛亮出山,為什么課文幾處寫到張飛呢?請把課文寫張飛的語句劃出來讀一讀,體會一下?(反襯出劉備的謙恭態度或誠心)

  張飛說:“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條繩子諸葛亮捆來就是了!”

  見劉備還站著等,張飛氣極了,對關羽說:“這個先生怎么這樣傲慢!等我到草屋后面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來!”

  分角色朗讀:劉備、張飛、諸葛亮、作者

  表演:劉備、張飛、諸葛亮

  四人小組討論:學習了課文你覺得劉備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誠懇、有毅力、求賢若渴、虛心求教、禮賢下士

  七、作業:

  劉備與諸葛亮邊喝茶邊談些什么?把它寫出來。

四年級蘇教版語文教案13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桂花雨》原文

  中秋節前后,正是故鄉桂花盛開的季節。

  小時候,我無論對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賞。父親總是指指點點地告訴我,這是梅花,那是木蘭花……但我除了記些名字外,并不喜歡。我喜歡的是桂花。桂花樹的樣子笨笨的,不像梅樹那樣有姿態。不開花時,只見滿樹葉子;開花時,仔細地在樹偷里尋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墒枪鸹ǖ南銡,太迷人了。

  故鄉靠海,八月是臺風季節。桂花一開,母親就開始擔心了:“可別來臺風啊!”母親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著:“只要不來臺風,我就可以收幾大籮。送一籮給胡家老爺爺,送一籮給毛家老婆婆,”他們兩家糕餅做得多。

  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桂花成熟時,就應當“搖”。搖下來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鮮。如果讓它開過,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風雨吹澆,比搖下來的香味就差多了。

  搖花對我來說是件大事。所以,我總是纏著母親問:“媽,怎么還不搖桂花呢?”母親說:“還早呢,花開的時間太短,搖不下來的!笨墒悄赣H一看天上布滿陰云,就知道要來臺風了,趕緊叫大家提前搖桂花。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呀搖,桂花紛紛落下來,人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著:“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桂花搖澆以后,挑去小枝,曬上幾天太陽,收在鐵盒子里,可以加在茶葉里泡茶,過年時還可以做糕餅。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

  我念中學的時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處小山,全是桂花樹,花開時那才是香飄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兒去賞桂花;丶視r,總要捧一大袋桂花給母親?墒悄赣H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桂花雨》教案

  教學目標:

  1.讀文章,發揮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理解“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一句話的'意思。

  3.體會作者表達的濃濃思鄉之情。

  教學難點:理解深層文意,體會文章中優美語句對表達情感的作用。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導語:童年是美好的,那一幕幕童年往事會給人以永久的回憶。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文章。(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

  3.教師:讀了課題,你有問題要問嗎?

  (學生自由提出疑問)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想怎么讀就怎么讀,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讀書交流。

  (l)請學生選讀感興趣的段落。

  (2)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在小組內與同學交流、討論。

  三、細讀課文,探究解疑

  引導學生重點探究以下問題。

  1.“我”為什么喜歡桂花?

 、購奈闹姓页觥拔摇毕矚g桂花的句子讀一讀,說說“我”為什么喜歡桂花。

 、谟懈星榈乩首x這些句子,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2.重點理解搖花時的樂趣。

  (l)為什么說搖花對“我”來說是件大事?(理解“總是”)

  (2)畫出“我”搖桂花的句子。

 、倮斫狻斑@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

 、谙胂蟆肮鸹娂娐湎聛,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钡那榫啊

  ③為什么說桂花紛紛落下來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3)指導感情朗讀。

  3.理解“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還有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這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四、課堂總結

  1.課文通過回憶小時候搖桂花時的有趣情景,表達了作者對童年往事的無比懷念以及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五、板書設計:

  11桂花雨

  我喜歡的是桂花

  搖花樂(言、行)懷念、熱愛家鄉

  比不上家鄉的桂花

  第二課時

  一、回顧課文內容

  二、朗讀課文,體會情感。采用多種方式的朗讀形式,將學文感受蘊含在朗讀中,體會情感。

  三、拓展延伸:回憶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沒有不能忘懷的人和事?如果有,說給大家聽聽。

  小組交流

  三、指導學習生字。

  1、分析字形

  2、描紅體會間架結構

  3、議描紅體會后,完成習字冊。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桂花雨》教學反思

  《桂花雨》這是一篇自讀課文,寫了作者兒時在家鄉搖落桂花的情景,充滿了對家鄉對童年生活的無比懷念。因此在設計本課時我盡量以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為主線,引導學生多讀,在讀中感悟和理解,自己發現問題,并在讀書、思考、討論和交流中解決問題,掌握學習方法。

  在教學中,“搖桂花”這部分我注意了讀中感悟,引導學生深入的體會了“搖桂花”時的快樂心情。先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再利用評讀來滲透“注重抓住人物的語言和動作,從中感受人物復雜的心理活動的寫作方法,這也是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在引導學生感受“桂花雨”的時候,開始我就設計了一個問題:你的生活中有哪些快樂的事情?學生發言熱烈,覺得很開心。這時學生融入課堂中間,有的還結合淋雨的生活經驗來體驗其舒服的感覺。于是我接著讓學生讀中理解,理解中讀,特別是讓學生扮演作者,直接來喊一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體驗喊時的心情。然后帶著這種感悟和體驗再次進入文字,讀出了其中的感情。最后,引導學生回憶自己的童年生活,說說難以忘懷的人和事,進行情感和能力的遷移。

四年級蘇教版語文教案1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學會詩中出現的兩個生字“浮、萍”。

  3、理解詩句的內容,想象詩中描寫的情境,感受鄉村孩子質樸、純真的童心之美。

  教學重點:

  1、讀中理解詩句的含義,讀中感悟詩文的意境,體會童真童趣。

  2、有感情的朗讀、背誦《池上》,豐富古詩積累。

  教學難點:

  1、在理解的基礎上,結合詩句展開想象,體會童年的純真與快樂,與古詩意境產生共鳴。

  2、品味古詩語言,抓住“偷采”、“不解”、“藏蹤跡”等詞語感受詩人煉字之妙。

  教學準備:

  1、教學多媒體演示文稿。(文字、圖像)

  2、師生查找詩人、詩作相關資料。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調動積累,導入新課。

  1、師:現在已是初夏時節,星期天我路過南湖邊的一個小池塘時,看到有幾朵小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臉,我想到了詩人楊萬里《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闭f到池塘、荷花,你們還想到哪些詩句呢?

  2、學生交流自己積累的關于池塘或荷花的詩句。

  3、師:今天我們要學的一首古詩也是講的夏日池塘上發生的事,它的題目就叫《池上》。(板書詩題:池上)相機顧名思義理解詩題:荷花池塘里。

  4、學生齊讀題目。

  5、簡介作者白居易。

 。1) 學生說自己知道的關于白居易的生平、詩作、詩風。

 。2) 教師小結: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從小生活清貧,生逢戰亂,對人民疾苦有較深的了解,他寫了很多詩,揭露統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諷喻詩”。他熱愛大自然,寫了不少描寫山水景物的小詩。他的詩質樸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讀。白居易一生寫詩3600多首,是唐朝寫詩最多的`詩人。

  二、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池上》。要求:讀準字音,把詩句讀通順。

  2、檢查初讀情況。

 。1) 指名讀古詩,集體正音。

 、僮x準后鼻音:撐、艇、萍;

  ②學習新詞:浮萍,理解詞義,練習書寫。

 。2)齊讀詩歌。

 。2) 學生簡單說說池塘上發上了一件什么事兒。

 。ㄒ粋小孩偷采白蓮。)

  3、學生再次自由讀古詩。

  要求:邊讀邊想詩句的意思,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4、小組合作學習,弄懂詩意。

  (1) 學生結合前后句和插圖,借助工具書,自己理解詩句含義。

 。2) 小組逐句內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啟發、補充。

  5、集體交流,了解《池上》大意。(指名說自己對詩句的理解)

  三、吟詩煉字,體會意境。

  (一)前兩行——小娃偷采蓮。

  1、學生自由輕聲誦讀古詩,邊讀邊想象畫面。

  3、學生交流“看”到的畫面。

 。1)怎樣的荷塘,怎樣的白蓮?

 。▽W生用自己的話描述想象到的“蓮葉何田田”的美好畫面,喚起學生對荷花池和嬌嫩蓮蓬的向往之情。)

 。2)小孩如何偷采白蓮的?

 、賹W生暢談自己想象到的小娃偷采白蓮圖。因太想吃那嫩滑、甜美的蓮蓬,而不經大人同意就小心翼翼、偷偷撐船去采池中蓮蓬。

  ②看圖,指導學生讀出小娃天真、調皮的感覺樣子。(讓學生為

  “小娃偷采白蓮圖”起個題目)

  ③朗讀前兩句,思考:你最欣賞其中哪個字?

 。ā巴怠,結合自己小時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惡作劇和頑皮之事,和詩中的小娃產生共鳴,體會孩子的無邪、可愛、純真與童年的快樂、無憂、自由。)

 、芘錁吩俅斡许嵨兜卣b讀前兩行詩句。

 。ǘ┖髢尚小懊劳募

  1、提問:小娃“偷采白蓮”不會被發現嗎?

  2、學生默讀后兩行詩,談理解。(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劃開的一道浮萍已經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

  3、抓住“不解”體會小娃純真、質樸,練習讀出情趣。

  四、回歸整體,拓展延伸。

  1、學生帶著理解,學生再次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池上》賞詩會——各小組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表演式誦讀古詩。

  3、熟讀成誦。

  五、布置作業 ,鞏固練習。

  1、背誦課文。

  2、默寫《池上》。

  3、依據《池上》這首詩歌的內容,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為這首詩配一幅畫。

四年級蘇教版語文教案15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3、感悟課文中蘊含的人生哲理,接受教育。

  教學重點:

  理解故事中所蘊含的深刻寓意,體會借事述理的特點。

  教學難點:

  感悟挑水工與破水罐的兩次對話,明白其中的道理。

  教法學法:

  引導、探究合作、交流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談話: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一路花香》是一則寓言故事。從這一路花香中,我們不僅能欣賞美麗的鮮花,感受醉人的花香,還能收獲樸素的哲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進故事中去探尋這“一路花香”。

  1、課件出示:詞語,開火車讀,齊讀。

  挑水工、裂縫、水罐、澆灌、一路花香

  2、你會用以上這些詞語概括一下課文的主要內容嗎?

  過渡:這只有裂縫的水罐能澆灌出一路花香,它可真了不起!可它知道自己居然有這么大的作用嗎?

  過渡:從不知道到知道自身的作用,它的心理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圈出表示它心理變化的詞語。

  十分慚愧 ------ 一絲快樂-------仍然傷心-------?

  3、自讀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二、精讀課文

 。ㄒ唬┑谝淮蔚狼,體會“十分慚愧”。

  1、導入:那只完好的水罐總能把水滿滿地送到主人的家,每天如此,因而它不禁——(為自己的成就感到驕傲)。而那只有裂縫的水罐卻感到——(十分慚愧)

  2、體會:我們來體會破水罐的第一次情感。(十分慚愧)

  “慚愧”是什么意思?“十分慚愧”可見程度更深。

  于是他們之間有了第一次對話。誰來讀讀這第一次對話。(分角色讀,老師讀旁白)

  “你盡了自己的全力,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

  “盡了自己的全力”具體是指什么?

 。ㄟ@說明挑水工挑水的路程遠,任務重。)

  “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具體是指什么?

 。ㄒ驗槠茡p的水罐每次只能運半罐水給挑水工增加了工作量)

  指導分角色感情朗讀它與挑水工的第一次對話。

  (讀出破損的水罐的自責與歉意。)

  3、過渡:是啊,跟完好的水罐比起來,破水罐怎能不感到自卑呢?你們看,它向挑水工道歉時是多么自責多么難過啊!誰能通過你的朗讀把這種心情表現出來。

  過渡:自己先練讀,然后請人來讀(指派角色讀、男女生讀)

 。ǘw會“一絲快樂”。

  1、師過渡:破水罐向挑水工道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挑水工卻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讓它注意小路旁那些美麗的花兒。你們想不想看一看這美麗的景象。啃抡n 標第 一 網

  2、出示花香圖,奏響音樂。

  師問:破水罐看到了什么?

  出示課件:太陽把金色的光輝灑在大地上,路旁的鮮花姹紫嫣紅,爭奇斗艷,花瓣上還滾動著鉆石一樣閃亮的小露珠。勤勞的小蜜蜂、可愛的小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縱情歌唱……

  3、陽光普照,鮮花盛開。多么美好的景象!

  師過渡:使人感到如此快樂的美好景象!我們也不禁深深地陶醉了!誰能美美地把這句話讀出來嗎?(指讀、齊讀)

  師問:此時看到這般美景,你的心情如何?

  生:快樂、興奮

  師問:破水罐和我們看到的是同樣的美景,它的心情如何呢?

  生:一絲快樂。(指板書:一絲快樂)

  出示:當他們上山時,那只破水罐看見太陽正照著路旁美麗的鮮花,這美好的景象使它感到一絲快樂。

 。ㄈ┑诙蔚狼,體會“傷心”。

  1、讀到這里老師有一個疑問:破水罐為什么只感到一絲快樂而不是十分快樂呢?

 。ㄋ是不知道自己的作用。。

  因為它到了小路的盡頭,水又漏了一半。

  2、過渡:原來是這樣的。此時它的心情又發生了什么變化?

  師引讀:但到了小路的盡頭,它仍然感到傷心,因為它又漏掉了一半的水。于是,它再一次向挑水工道歉。

  3、過渡:這一次挑水工告訴破水罐什么?誰來讀一讀挑水工的話?

  【課件出示:但挑水工說:“難道你沒有注意嗎?剛才……主人哪能每天欣賞到美麗的花朵呢?”】(指名讀)

  過渡:小組交流,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指名說。)

  預設生1:破水罐漏出的水每天澆灌花種,開出了美麗的花朵,挑水工摘下花朵插進主人的花瓶,讓主人每天都能夠欣賞到美麗的花朵。

  預設生2:雖然破水罐很破,有裂縫,但它的用處還是很大的。

  4、師問:自己有這么大的作用,破水罐原先知道嗎?

  (不知道)

  師過渡: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聽了這段話,破水罐的心情還會變化嗎?你能用一兩個詞語來表達他此刻的心情嗎?

  師板書:欣慰、快樂、興奮

  5、師過渡:課件出示,此時此刻,聽了挑水工的話,破水罐會對自己說些什么呢?拿起手中的筆寫下來,一兩句足以。

  生:原來我的作用是那么大。。R讀)

  6、總結升華。

  師過渡:是呀,面對十分慚愧自責的破水罐挑水工正是用他的聰明、睿智、愛心發現了裂縫的`價值,給自己和他人帶來一路芳香。這一路花香飄進破水罐的心田,飄進挑水工的心田,更飄進我們每一位同學的心田。原來。荷系鄄粫䶮o緣無故地創造你。世界上每一件東西都有其自身存在的價值,既不要驕傲自大,也不要看輕自己,充分發揮作用,那我們的人生道路必定是一路花香(出示課題)。

  三、升華感情,點明中心。

  1、再次齊讀課題。

  2、師總結:在現實生活中,也許,你曾為沒有美麗的容貌而懊惱;也許,你曾為沒有出色的成績而傷心;也許……那么,讀了這個故事,你又有什么新的認識呢?(小組內交流,反饋)

  師:同學們發自肺腑的語言,散發著哲理的花香。(板書:每個人都有價值,要正確看待自己和別人。)

  3、指導分角色朗讀。

  四、拓展延伸

  1、推薦閱讀:寓言故事《殘缺的環》、繪本讀物《失落的一角》

  2、搜集一些與本文寓意相通的名言警句,讀一讀,背一背,并選擇一條做成書簽送給自己。

  3、續寫課文。 老師讀這篇文章,總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欣賞著這一路花香,聽了挑水工充滿了哲理的語言,破水罐會怎么想?完好無損的水罐會怎么想?得知這美麗鮮花來歷的主人會怎么想?怎么說?請大家拿起筆,續寫課文。

【四年級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教案12-29

四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11-27

四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2-01

四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二》教案04-29

語文四年級教案01-18

四年級上學期語文教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3-09

《語文園地七》教案_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_語文教案08-25

《語文園地四》教案_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_語文教案07-29

《語文園地二》教案_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_語文教案07-28

四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四》教案01-04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国产一级视频免费观看 | 色吧日本一美国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国产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无线码中文字母 | 亚洲福利欧美午夜 | 亚洲欧美激情国产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