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大全(5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理解“風和日麗、疑惑不解、衣衫襤褸、鏗鏘有力”等詞語的意思并且能夠在實踐中運用。
2.通過反復朗讀,找出周恩來為什么會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原因。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
4.了解偉人的成長過程,用講故事、寫文章、編短劇、辦手抄報等方式,展示學習的收獲。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初步談話,理解課題。
同學們,你們現在讀書的目的是什么?回頭看看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小時候為什么讀書?
(二)同學介紹搜集周總理的資料
(三)觀看錄像,感受情景。
看有關周總理小時候的錄像資料,特別是講他在修身課上回答校長的情景。
(四)檢查預習,反饋交流。
1.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強調要求:
(1)讀通課文,遇到不懂的字或者詞語,借助工具書或者聯系上下文解釋。
(2)不懂的地方,多讀幾遍,并在書上作上記號,待會在全班交流。
(3)邊讀邊思考,課文寫了幾件事?周總理小時候為什么會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2.生字中“嚷、懲、鏗、鏘”是后鼻韻,“范、巡”是前鼻韻。“范、懲”是上下結構,不能寫成左右結構。
3.反饋交流,詞語方面重點檢查“焦點、耀武揚威、得意揚揚、鏗鏘有力、諸生“等詞語的意思。
4.學生提出文章中不懂的地方,師生共同解決。
5.課文寫了三件事。第一件事講12歲的周恩來剛到沈陽,就聽伯父嘆著氣說“中華不振“,這使他疑惑不解;第二件事講周恩來在租界親眼看到一位中國婦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圍觀的中國人敢怒不敢言,這使他真正體會到伯父說的話的含義;第三件事講周恩來在修身課上,表明自己的心跡“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五)學生反復讀課文,做到有感情地讀課文。試著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六)課堂作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一)學習課文的第一部分。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的第一部分。思考:你從這部分中體會到了什么?你是從課文的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2.指名學生朗讀這一部分。尤其要指導學生在朗讀伯父與周恩來的對話時,“為什么”?“那又是為什么呢?”要讀出不解和追問的語氣。“為什么中國人不能去那兒,而外國人卻可以住在那里?這不是中國的土地嗎......”要讀出疑惑不解的語氣。
3.尊重學生自身的體會,不要強求學生所有的體會都一樣。教師相機的作出指導。如:從“為什么”?“那又是為什么呢?”體會到周恩來對這些事情的關注。“為什么中國人不能去那兒,而外國人卻可以住在那里?這不是中國的土地嗎......”體會到周恩來是一個善于觀察周邊的事情。
4.全班朗讀這部分,注意要有感情地朗讀。
(二)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1.自由讀第二部分,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景?
2.學生讀完課文后,想象當時的情景,四人小組演習當時情景。給學生提供當時的情景:當時那位婦女是怎樣哭訴的,那個警察又是怎樣訓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會說些什么?
3.學生演完后,談一談作為中國人看到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這樣欺凌是一種什么樣的感受?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當時的社會現實:貧窮落后,受到列強的欺凌。深刻理解“中華不振”的具體含義。
(三)學習課文第三部分。
1.指名學生朗讀,其他學生思考:“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是什么意思?
2.讓學生聯系全文,體會周恩來從疑惑到靜思到立志的心理變化過程。
3.學生想一想當時周恩來一個人在沉思,他沉思什么呢?寫一寫當時他沉思什么?
4.全班交流寫的內容。
5.讀這部分,你從周恩來小時候身上體會到了什么?
(四)課外延伸。
1.閱讀關于寫周恩來總理故事的書,從而進一步了解偉人。
2.將你所了解的周恩來總理的故事用講故事、寫文章、編短劇、辦手抄本等形式,展示學習的收獲。
語文教案 篇2
1、激發興趣,導入新課。(說名稱)
聽兒歌,記兒歌
蹦蹦跳,來乘涼,它把荷葉當張床,
躺在上面數星星,“呱呱呱呱”到天亮。
師:我們剛才說的是一種動物,它叫什么名字?(提醒學生把話說完整)
2、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你們都喜歡哪些動物?請選擇下列句式說一說。小黑板出示句式:
A、我特別喜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我喜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都喜歡。
D、我喜歡____________,我喜歡____________,我也喜歡____________。
3、看來大家都很喜歡動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與動物交朋友。做一個保護有動物的小衛士。(1)
出示課題:保護有益的小動物
4、師:瞧!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哪些動物朋友?
(圖片出示:貓、狗、孔雀、熊貓……等動物)你想和誰交朋友?為什么?
生:我特別想和____________交朋友,因為……
師:這些動物有的外形可愛漂亮,有的聲音動聽,有的姿態優美,跟這些動物交朋友能給人以美的享受。播放動物叫聲錄音,也可模仿其動作,讓學生來猜猜是哪種動物。
5、以小組為單位,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動物圖片練習說話。
6、各小組派代表上臺展示交流結果,并逐一將圖片貼在黑板上。
[先小組交流,后全班交流,教師及時糾正學生說話中的語病。]
教師小結:老師沒想到你們在課外交了那么多動物朋友,你們真是了不起,你們交的這些朋友雖然平凡,卻能為人類作出了很大貢獻,這些朋友你們交得對。
7、教師指導學生將畫面說具體。
⑴圖片出示:“蜜蜂采蜜”圖,引導學生把話說完整,說具體。
A、蜜蜂在干什么?
B、蜜蜂在什么地方,怎樣采蜜?
⑵用剛才學到的說話方法把“青蛙捉害蟲圖”說具體。
[創設情境,教給學生把一個意思說清楚的方法。]
8、展示一些小動物的活動場面圖。
師:我們的動物朋友都在忙些什么?
[學生用學到的`知識來說,教師隨機指導。]
師小結:我們的動物朋友既勤勞又可愛,我們該保護它們,保護了它們,就是保護了我們人類自己。
9、(1)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我們的動物朋友?(小組討論)
[學生自己商量用什么辦法保護哪一種動物,教師巡視,隨機鼓勵小組成員,全員參與并相機點撥指導。]
(2)小組選派代表向大家介紹小組討論結果。
[教師鼓勵學生大膽發言表達,方法不拘一格,合理就行,其余同學可質疑。如制作標語牌或宣傳畫。]
(3)動手實踐:制作標語牌或宣傳畫。
[教師要鼓勵學生動手、動腦的積極性,肯定學生的成績。]
1、學生聽后一字不落地進行復述,培養學生認真聽別人講話的能力。
2、并根據所說的內容,猜出謎底。
3、表達出自己對于小動物的喜愛,注意表達話語的完整性。
4、根據老師的提示,并結合自己的觀察來說說小蜜蜂采蜜圖。
5、小組討論保護小動物的方法,以及為什么要保護它?(它對人類有什么益處)
6、把動物的可愛、有用之處說給爸爸、媽媽、鄰居們聽,讓大家都來保護動物,與動物交朋友。
語文教案 篇3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出示課件,學生看清潔值日打掃衛生的場面。然后教師敘述:每天晨掃值日生總是把一滿桶垃圾運到垃圾池;早晨打掃得干干凈凈的地面,晚上又滿地垃圾了。這些垃圾是從哪里來的呢?
教師出示垃圾桶模型,里面有五樣垃圾,教師讓學生說說垃圾的來源。
學生討論發言,教師相機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從而激起學生說話的欲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從學生身邊的垃圾入手,指導學生有話可說)
二、課外延伸拓展空間
過渡語: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說得很不錯。你們常常會把自己不需要的東西當作垃圾處理掉。一天大家就產生了那么多垃圾。人們在生活中產生的垃圾就更多了。
1、看錄像片:
場面一:
小鎮上,人們把易拉罐、食品袋、包裝盒、煙頭扔到垃圾桶內。
場面二:
在家里,一家人吃飯后,姐姐把剩飯、剩菜倒進小盆去喂豬。
場面三:
在家里,爸爸把玻璃瓶敲碎,在路邊挖了小坑倒在小坑里深埋。媽媽把小草刀子羊圈里做綠色發肥料。
這一教學設計貼近生活,讓學生看一看,親眼目睹,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學生對生活中垃圾的處理不會觀察得很仔細,通過讓學生看錄像能喚起孩子們對生活的回憶,并展開想象。
2、過渡語:剛才錄像里面的情景和你們平時看到的一樣,生活中的垃圾真多。他們這樣處理垃圾的方法號嗎?你們覺得還可以怎樣處理垃圾呢?
學生分組討論,然后全班集體交流。
這一教學環節設計,給學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臺,教師及時激勵評價,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快樂。教師提示:聲音更響亮一點,語句更通順一點就好了。
3、教師結語:
隨地亂扔垃圾是很不文明的行為。不斷污染了環境,而且給人們的健康帶來危害。
三、激活思維設疑交流
1、我們學校前面的集鎮上,人們都把垃圾倒在前面的小河里,造成白色垃圾一條河,水質受到污染,合理的小魚兒都快死完了。大家說這種情況該怎樣處理呢?
(學生討論,教師指導,然后建議環保部門建垃圾坑,并加強環保宣傳,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
2、怎樣使校園的環境潔、齊、美呢?
(學生小組討論,鼓勵舉手發言,給答對的同學講給小紅花。這樣體現了學生的合作學習,教師和學生形成了親密的伙伴關系。)
3、把所有的垃圾倒入一個垃圾箱好不好?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出示課件。
過度語:我們看看知心姐姐是怎樣告訴大家分類處理垃圾的知識的。
師述:同學們聽了知心姐姐的介紹,老師設計了一個環保型垃圾桶箱,出示一個正方形紙折學生專用垃圾箱。此箱分三格,垃圾箱表面標有“果皮類、塑料類、廢止類”。果皮可作綠色肥料,塑料、廢紙可賣給收廢站,是節約的好方法。同學們有更好的處理垃圾的好方法嗎?
小學級學生,知識水平受年齡限制,他們對垃圾的有關知識了解得很少,通過“知心姐姐”介紹,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這一教學環節,為繪畫設想奠定了基礎。
4、小組合作:
學生可找自己喜歡的合作伙伴四人一組,把大家的想法畫出來。
讓學生設計科學的處理垃圾的'方法,教師指導有困難的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創新學習,互相啟發,想一想,說一說,畫一畫,做一做,使思維得到鍛煉,培養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口語交際能力得到了發展。
5、作品展示:
全班交流,各組推選一名學生將作品展示給大家看,并進行介紹。教師激勵評價,掌聲鼓勵。展示結果,評出最佳設計組,獎給小紅旗。
這一環節的設計,讓他們的成果得到了賞識,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也培養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四、總結提高養成習慣
教師小結:
看了小朋友們設計的各種環保型垃圾箱,老師真為大家的作品感到高興,因為你們太棒了,太出色了。長大了你們的奇思妙想就會變成現實。人人保護環境,環境就越來越美。地球媽媽一定會感謝你們。
【教學設想】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第二冊《語文園地三》安排的口語交際內容是:我身邊的垃圾。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垃圾從哪來?二是怎樣處理垃圾?說說自己的想法。三是小組合作,把你的想法畫一畫。
在教學設計上,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重視對學生口語交際的訓練,把口語交際與行為習慣相結合,知行統一。為此,我設計的教學過程是讓學生觀察交流,了解生活中垃圾的來源和正確處理垃圾的方法,并通過完整的語言表達出來。通過合作學習,畫一畫處理垃圾的方法,培養了合作探究能力,和別人交際的能力。并讓學生在學的同時,教育學生熱愛生活,培養良好德行為習慣。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燕子”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抓住描寫燕子和春天的語句,感悟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氣勃勃的景象,培養熱愛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學習作者細致地觀察和一些表達方法,積累好詞佳句。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段,體會燕子的可愛和生機勃勃的春天的景色。
教學難點
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意思。
教學準備
1、搜集燕子的資料,了解燕子的生活情況。
2、觀察身邊春天的景物。
3、搜集春天的圖片,誦讀歌頌春天的詩歌和好詞佳句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直接揭題,聯想激情。
1、揭題,指導書寫“燕”。
2、看到課題,你想起什么?(外形、習性、描寫燕子的詩或詞,如“黃鶯鳴翠柳,紫燕剪春風。春風一拂千山綠,南燕雙歸萬戶春”等。)
是呀,春天——燕子,每每看到燕子我們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春天,而每每想起春天我們也常情不自禁地想起燕子。燕子是春的使者,剛才我們在這些贊美春天的詩詞當中找到了它們動人的身影。今天,讓我們再跟隨一位著名的作家鄭振鐸先生一起去看一看這些春天里最最可愛的精靈——燕子。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自學生字,劃出詞語。
2、指導朗讀難句:
a)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展開帶黃色的嫩葉的柳絲。
b)在微風中,在陽光中,燕子斜著身子在天空中掠過,唧唧地叫著,有的由這邊的稻田上,一轉眼飛到了那邊的柳樹下邊。
3、指名分節朗讀課文。
4、通過剛才的幾次朗讀,你知道了些什么?
三、品讀第一自然段。
1、指名多人讀,評議。在評議中體會燕子羽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FFKJ毛、翅膀和尾巴的特點,感受燕子外形的可愛。
2、比較,體會品味作者用詞的精妙。
課件出示:
(1)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
(2)羽毛、翅膀、尾巴湊成了燕子。
3、再次有感情地朗讀。
4、指導背誦。
四、生字教學
1、出示帶生字的詞語。
2、指導生字書寫。重點指導:偶倦演
五、課外作業
1、找一找,有“燕”字的詞和詩句。
教學過程(第2課時)
一、復習引入
1、交流搜集查找的資料。
2、引背第一自然段。
二、品讀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說說讀了以后有什么感覺。
網
2、交流,相機指導朗讀。
重點引導讀好兩個長句子:
1)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展開帶黃色的'嫩葉的柳絲。
體會句子描繪的細致。
2)青的草,綠的葉,各色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
想象并結合春景圖,引導學生體會色彩的美和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
最后一句,抓住“趕”字體會小燕子的活潑可愛。
3、引導背誦。
三、品讀第三、第四自然段。
(一)第三自然段
師:一個“趕”字把燕子的活潑可愛刻畫得惟妙惟肖,在這一段課文中,也有這樣的幾個詞寫得特別精彩。請趕快讀一讀,找一找。
1、朗讀課文,圈重點詞體會燕子飛行的輕快。
2、交流品味好詞(你為什么認為這幾個詞寫得特別精彩?),在品味中,感悟作者觀察的細致,用詞的精妙。
(二)第四自然段
師:停歇時的燕子又給人怎樣的感覺呢?
1、指名讀。
2、解決泡泡里的問題:為什么用五線譜來打比方?出示五線譜并聯系課文插圖讓學生進行比較,體會比喻的恰當、生動和巧妙。
(三)想象情景,練習背誦。
(四)如果你是燕子,你會怎樣贊美春天呢?
1、練習全文背誦。
①小結從近到遠的觀察順序。
②按重點詞背誦。
2、作業
①摘錄文中好詞佳句。
②以《春天來到我身邊》為題,也可自擬,寫一首詩或一段話。
③讀讀其它寫春的詩文。
板書設計
第一課時
羽毛
翅膀燕子
尾巴
第二課時
燕子
為美景添生機
飛行動作輕快
停歇姿勢美妙
語文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探索影子各種變化的好奇心
2、引導幼兒通過實驗觀察獲得對影子變化的經驗
3、知道影子變化與和物體的位置變化有關
活動準備:
1、幼兒分組活動,每組一個卡通形象標志
2、操作材料:幾個手電筒、若干個膠水瓶、鉛筆、橡皮、積木
3、獎牌、獎杯
4、課件
5、錄音機、投影儀
活動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師帶領幼兒玩踩影子的游戲
2、幼兒隨音樂自編動作進教室,選一個自己喜歡的座位坐下
3、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平時都看到了哪些物體的影子
4、請幼兒猜謎語(看著像我不是我,我去踩它它不躲,一舉一動都學我,我走哪里它跟著)
(利用猜謎語的形式引出課題,激發幼兒探索的.欲望。實驗過程中利用幼兒喜愛的卡通形象給小組命名,并進行小組擂臺賽,培養幼兒團結協作精神,激發幼兒團結合作精神,激發幼兒探索影子變化的好奇心)
二、探索發現 1、師引導幼兒小組操作材料進行實驗,探索影子的變化
2、幼兒小組探索發現影子的變化
①影子能變換方向
②影子有時長有時短
③影子會動
(通過實驗觀察讓幼兒獲得對影子變化的經驗)
三、解決問題 1、師根據幼兒提出的問題,引導幼兒解決問題
(1)影子會變換方向,為什么?
①師請幼兒演示自己的做法
②引導幼兒觀看課件——叮當的一天,并回答問題
③師引導幼兒小結:光照的方向變了,影子的方向就會變
(2)影子有時長,有時短,為什么?
①請幼兒演示自己的做法,
②觀看課件——大頭兒子旅行記,進一步驗證影子的這一變化
③師引導幼兒小結:當光線斜方向照射時,物體的影子就長長的,當光線在物體的上方照射時,物體的影子就短短的
(3)影子會動,為什么?
①請幼兒到屏幕前演示
②師放手影課件,幼兒欣賞
③幼兒到屏幕前表演手影,并隨音樂跳舞,邊跳邊觀察自己影子的變化
④師引導幼兒小結:當光照射到物體上,物體動影子就會動
(通過實驗演示,引導幼兒驗證自己實驗的正確性,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四、活動延伸 影子的作用之一——皮影戲
請幼兒觀看課件——皮影戲
(讓幼兒欣賞皮影表演,進一步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
五、結束:幼兒隨音樂出教室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2-22
語文的教案06-12
語文的教案11-16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園地的語文教案05-11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5-30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精品語文教案范文語文優秀教案04-11
有關語文教案語文教案簡單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