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大全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知識與技能:
1、語海拾貝:從對聯中感悟漢字構成的有趣,積累反義詞,練習加標點,鞏固易錯生字的書寫。
2、閱讀欣賞:讀懂短文,了解老爺爺的心愿,體會誠實的可貴。
3、語文生活:策劃新年聯歡會,練習寫相關通知。
4、練習書寫毛筆字的提與撇折兩種筆畫。
過程與方法:
以練為主,掌握方法規律,重在鞏固、提高。
情感、態度、價值觀:
激發學生對識字、寫字、積累、閱讀、寫作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積累反義詞,策劃新年聯歡會,練習寫通知。
教學課時:
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有趣的漢字
1、學生自由認讀三副對聯。
2、說說:你從中發現了什么?(對聯的內容都是寫漢字的構成)
3、逐副指名讀對聯,體會漢字構成的有趣。
4、齊讀對聯,感悟對聯的精妙。
5、教師總結:日常識字可以根據漢字的構成想像記字。
二、詞語超市
1、學生自由認讀題中八對詞語。
2、說說:你發現了什么?(都是一對反義詞)
3、齊讀八對反義詞。
4、同桌互對,鞏固記憶。
5、師生互對,加強識記。
6、自由選擇其中的一對反義詞說一句話。
三、加標點
1、復習常用標點的用法。
2、學生默讀題中內容,明確解題要求。
3、根據標點的用法,結合具體的語境,獨立練習加標點。
4、指名反饋,評議。
5、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題中句子。
四、寫字板
1、指名認讀田字格中的生字,評議。
2、齊讀生字,教師帶讀擴詞。
3、說說:書寫這六個字時要注意什么?
4、教師強調作業 中的書寫錯誤。
5、教師巡視檢查,及時糾正不足。
第二課時
一、看石導入
1、出示鵝卵石,加以感知認識。
2、教師描述導入 :遙遠的地方有一座山,叫還童山,山下有條溪流,溪底鋪滿了鵝卵石,相傳,其中有一種七彩的鵝卵石,誰拾到它就能返
老還童,我們就來認訓這還童石。
3、板書課題。
二、出示提綱,導讀感悟
1、提綱導讀。
。1)認真讀短文。
。2)想想:老爺爺為什么找還童石?是怎樣得到還童石?結果呢?
。3)說說:老爺爺的心愿是什么?從中感受到什么?
。4)和同桌一起有感情地讀一讀短文。
2、逐題指名反饋、評議。
3、教師引導理解、感悟。
。1)老爺爺找還童石的原因:小時候撒了一次謊,后悔一輩子,想找機會改正,彌補。體會老爺爺誠實的品質。
(2)老爺爺返老還童后的表現:又驚又喜、飛奔、一口氣奔進、心滿意足。感受老爺爺誠實的可愛與可貴。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短文。
三、總結感悟,拓展延伸
1、讀了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或想法?(引導感悟誠實)
2、如果你得到一塊還童石,你會怎么做?
第三課時
一、談話導入
1、說說你看過什么晚會?晚會上都有哪些節目?其中你最喜歡的是什么節目?
2、導入 :新年快到了,讓我們自己支手來策劃一個辭舊歲,迎新春的晚會吧。
3、板書活動主題。
二、策劃新年聯歡會
1、根據提示,組織分組策劃。
(1)學生自由組合,組成四個活動小組。
。2)認讀文中提示,明確任務和要求。
(3)小組合作,逐項完成任務。
2、總策劃者上臺展示、介紹各小組的聯歡會策劃方案。
3、集體評議,選出最佳活動方案。
三、習作:寫通知
1、認識通知的格式。
(1)紙張上方的中間寫上通知二字,字體稍大些。
(2)通知的'正文寫清楚聯歡會召開的具體時間、地點、主要內容、參加人員及要求或注意事項。
。3)右下方寫上發出通知的單位名稱,名稱下方寫日期。
2、按照格式,指名口述通知內容。
3、集體評議,糾正不足。
4、學生獨立寫通知。
5、通知展示,評議、糾正、張貼。
第四課
一、復習導入
1、指名書寫橫、豎、撇、捺、點的運筆過程。
2、說說在這些筆畫中,哪些筆畫在書寫時起筆要先逆再折?(橫、豎、撇)
3、導入 :今天,我們再學兩個筆畫,它們在起筆書寫時也是先逆再折。
二、學習書寫筆畫提
1、看書,認識提畫。
2、觀察提畫特點:頭方形,尾尖長。
3、了解提畫的運筆方法:逆折提
4、練習書空提畫。
5、觀察提畫在米字格中的書寫位置。
6、教師范寫,并講解書寫要點。
7、學生仿寫,教師巡視,及時糾正不足。
三、用同樣的方法步驟指導學生學習筆畫撇折
1、撇折的筆畫特點:撇斜向左下,折后提略向右上。
2、撇折的運筆方法:逆折折提。
3、教師范寫,強調第二折時筆鋒的運轉技巧。
4、學生仿寫。
5、書寫展示,評議。
四、結束課堂,布置作業 。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教學過程
教學方法 師生互動,(學生為主體)共同體驗
教學目的:
教學目標:
寫作目標:
1. 想象要合情合理,富有創新
2. 發揮想象,把寫的生動而豐富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一段舒緩的音樂
學生:復習本單元所學課文,或課外閱讀的想象,重點掌握文中的奇思妙想
教學過程:
1. 導入:
同學們,我們剛剛學過第六單元的四篇課文,這些都充滿了作者的奇妙的想象。其實,不僅是課文中學過的這些,我們以前讀過的一些文學作品,比如《西游記》也充滿了大膽的想象。請同學們回憶這些作品,選擇一篇,可以是學過的,也可以是課外閱讀過的,說說它們奇在哪里,妙在哪里?
2. 導寫:
1)學生自由發言,品析想象的精妙之處。
2)學習知識短文《想象》。
以四人學習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結合所讀作品及平時的生活實際,想一想,什么是想象?想象是怎樣產生的?
——運用自己感知的材料創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過程就是想象。
——想象的產生:夸張、綜合、擬人化等等方法。
3. 引導
教師播放準備好的音樂,要求學生閉上眼睛,用心地傾聽,并把聽到的音樂想象成一幅畫面。
寫作
一、教學目標
1、寫作文是對生活的描述,生活是真實的作文才是真實的,才能寫出真感情。
2、培養學生熱愛生活,感受生活的習慣,對生活中的一切細心觀察,慢慢口味,積累豐富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
感情真切,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
三、教學課時
二課時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教師:1、準備片斷
(1) “第二年的春天終于來了……”
。2) 《西湖詩情》
2、錄音機
學生自讀一些短文(教師推薦《一件小事》、《背影》)。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第二單元我們學習過一篇古文《兒時記趣》我們都覺得這篇寫得很真實,雖然我們沒有“留蚊于素帳”但與之相似的童趣我們也曾有過,大家回憶一下,我們在年幼時做過哪些有趣的事呢?
二、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對說真話的同學給予肯定。
三、引入寫作知識講解,寫就是要說真話,抒真情(板書)。
四、學生自讀寫作知識,概括成兩點:
綜合實踐活動1
[設計思路]
1。 本次綜合實踐活動,旨在使學生在閱讀感受本單元文學作品的基礎上,進一步從整體上了解文學、認識文學,從而喜歡文學,并逐漸學會閱讀、欣賞文學。
2。 本次活動過程,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通過查找、閱讀、交流、編寫、合作等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主動探究習慣和互助合作精神。
[活動主題]
主題: 我愛文學
相關話題:①向你介紹我最喜愛的文學作品 ② XX作品給我帶來的
[活動形式]
小組、班級交流、評價
[活動過程]
1。 材料準備
利用課余時間到圖書館、閱覽室,選擇文學書刊,廣泛閱讀,篩選確定具體篇目。或者從過去自己曾經閱讀并喜愛的文學作品中挑選最精彩的一篇。作品確定后,再根據作品和閱讀的感受從規定的兩個話題中擇取你感受最深最有話說的一個話題;再反復閱讀、揣摩該作品。最后寫出發言提綱,或者較為詳細的講話稿。
2。 小組交流、評價
每人在各自的小組內發言交流。交流前師生商定評價標準,如發言是否符合本次活動主題,內容與原作品是否和諧一致,語言是否通順流暢,表達是否流利清晰。交流發言完畢,每組推出2—3名代表到班級交流。班級交流前,被推選出的代表要對發言稿進行認真的修改,組內同學要積極幫助出謀劃策。
3。 班級交流、評價
①在老師指導下,成立一個語文主題活動小組。安排活動主持人,規定交流次序,確定活動評委。
、诟餍〗M代表交流。
綜合實踐活動(第五單元)
模擬科技新聞發布會
讀了本單元的課文后,你一定會更加關注科學、熱愛科學、追求科學。如今正是信息時代、科技時代。信息、科技的核心是創新。為了展示同學們學習、關注科學的收獲,舉辦一次模擬科技新聞發布會,介紹國內外最新科技成果或自己的小實驗、小發明、小創造。
一、會前準備
1.從各種科技類書刊中查閱,或到相關的科研網站上搜索最新的科技成果。
2.有小發明或者有某種小制作的.同學,可將有關的成果或設想用恰當的語言寫成書面介紹。
3.了解簡單的新聞知識,參閱報刊上的一句話新聞、標題新聞。
4.利用班級黑板報書寫會標,分工模擬會議主持人、專家、發布人、記者或其他聽眾。
二、活動過程
1.小組篩選
在各自分頭后,各小組先作交流,而后推選出兩人到發布會展示。要求發布人寫好新聞稿。
2.發布新聞
各發布人介紹科技信息,或發明人講解、演示自己的成果。其間記者、聽眾可提問,發布人簡要作答。
3.“專家”評價
請與會“專家”就本次科技新聞發布會的內容、價值、意義作出評價,或就其中某些成果的開發利用前景作出預測。
輔助活動
1.利用廣播、電視、黑板報等在校內搞一個科普宣傳周。
有感而發
教學目標:圍繞自己日常生活說出自己真正想說的心里話
重點難點:1、說自己想說的話
2、語句通順,層次分明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一、 明確目標
1、 導入
大家都有這樣的體會,說起自己身邊熟悉的人和事來,往往滔滔不絕,口若懸河,閉上眼睛,不假思索即會脫口而出,如數家珍。相反地,對于陌生的人和事,說起來往往冥思苦想、搜腸刮肚,勉強為之,磕磕絆絆,往往言不由衷,辭不達意,甚至“咬斷筆頭,開不了頭”“剛開了頭,言語不周”,這樣的必然內容空洞蒼白,語言干癟枯燥,讀之味同嚼蠟。
怎么辦?作文的實質就是現實生活的再現,只有“為心聲”,才能字字真情,句句實意。對于現實生活中耳聞目睹的事情,切身獨到的感受,想說點什么就說點什么,想怎么說就怎么說,“我手寫我口”,就好象老朋友在談心,敞開心扉,坦誠親切…… 這,就是第一次“見面文” 的要求。
2、 目標
說自己想說的話
明確:(1)說心里話,恰當選材
(2)文通字順,層次分明
二、 習作啟發
1、 巴金對繁星進行了無數次的觀察,獲得繁星是母親和朋友的親切感受,從而產生了寫作《繁星》的激情。
2、 趙麗宏閱讀了大量的文學作品,進行了大量的文學創作,對文學有了深刻而真切的體會,才寫出了《為你打開一扇門》。
語文教案 篇3
一、教學要求:
知識與技能;獨立自主地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學會多音字“卡”,完成課后練習.
過程與方法:朗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體會鄉村人們勤勞善良的品質。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注意抓住文中的事例,通過作者的心理、情感表現,明白遇事要善于動腦思考,要勇敢、堅強。
重難點:目標中第2、第3本課安排2課時進行教學。
二、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指讀導語,了解大意
。ㄈ~老說過:教是為了不教。編者有意設計導語,是給予學生學法的指導,教師應引學生找出方法,為學文設置鋪墊)
二、談話導入,質疑課題
(愛因斯坦說: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好。從課題處入手,大膽質疑,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輕聲讀文,畫生字詞2、同桌合作,互讀互糾3、小組交流識字方法4、教師檢測自學情況
。ㄕn堂上,把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讓孩子們在充分讀的基礎上自主、合作、交流識字方法,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四、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讀不懂的地方上作記號。
2、大堂交流: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質疑問難:讓學生說出不懂的地方,注意課堂中的生成。
4、梳理問題,提出學習目標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質疑可以使教師更有的放矢,可以讓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可以促進學生主動探究,敏于發現,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
五、布置作業:熟讀課文,獨立思考問題。
第二課時
一、圖文結合,直奔重點。(學習2—5自然段)
1、觀察課文插圖1,說出所見所思。
2、帶著問題,再次讀文。
3、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A、為什么亂掙的結果只會更壞?(想象亂掙的結果,理解“堅持”的意義。)
B、從作者的身上,你受到什么啟發?(首先采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法,學生與圖親密接觸,培養學生觀察、思維、表達的能力,體會作者的勇敢堅強、善于動腦思考的良好品質,突出重點。其次,利用文本空白處,激發學生想象,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對培養學生想象能力和創新精神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讀中感悟,讀中體驗。
1、默讀課文,想一想:哪些情景最讓你感動?
2、指名讀被感動的句子,說說理由。
3、圖文結合,理解詞語意思,能夠遷移運用。
4、指導朗讀最后一段,認識設問句。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教師應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讀文,自我發現,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理解課文內容,說出自己的獨特體驗。
三、回顧全文,體味感悟
1、開火車有感情朗讀課文。
2、尋找最能表現作者情感的詞。
3、嘗試復述故事
。ㄕn標指出:積累語言材料的最佳途徑是復述。閱讀教學目標強調:學生能復述敘事性
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的生動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樂,與他
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設計板書:
滿山的燈籠火把
起因經過結果
墜入堅持得救
哭著喊著不哭也不喊淚如泉涌
后記:
10樹葉都是綠色的嗎
教學要求:
知識與技能:自學本課生字新詞,準確理解詞句的意思。認識本課生字新詞,讀準生字,積累詞匯。
過程與方法:抓住課文重點部分,理解課文內容。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朗讀課文,必得一個人的成長不僅需要向老師學習豐富的知識,還要學習
做人做事的道理。
教學重點:學習抓住課文重點部分,讀懂文章內容,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是看樣把重點部分寫具體,又是怎樣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掛圖、生字卡
教學課時:3課時
第一課時
一、宣布課題,導入新課。
課文以“樹葉都是綠色的嗎”這一問句為題,都有哪些意義呢?請大家在閱讀課文中去體會它的含義,和給予我們的啟示。
二、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1、仔細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生字,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根據字的不同特點采用不同的方法記憶字形。
2、在小組基全班,采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學習的形式,熟記熟讀生字詞語,,有針對性地正音,提示生字中易錯的筆畫。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把課文度讀熟。
2、默讀思考:
。1)課文講了林巧稚
1、學習生字交流記憶的方法。
2、學生自讀課文,然后指名朗讀。要求讀準字音,不加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問同學。
3、指定學生朗讀,評估朗讀效果。抽幾個學生分段讀課文,看他們是否讀得正確,有沒有
讀不準的字詞,幫助糾正朗讀的錯誤。
請同學們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1、學生默讀全文(默讀時要結合“泡泡框”中的提示來思考。)
2、然后議論課前收集有關知識對文章的學習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時也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讓學生自主地選擇自己喜歡的朗讀方式,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為學生后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了望學生對本課生字的認讀情況,培養學生在朗讀中主動認字的習慣。
中小學暑期的哪些事?重點講了哪件事?
。2)為什么林巧稚回憶起這些事總要稱贊老師的教授方法?這方法對林巧稚產生了什么影響?
第二課時
一、細讀課文,理解感情。
討論、探究
1、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你認為林巧稚的生物課老師的方法好在哪里?
2、這堂生物課使林巧稚得到了?她為什么能得到這些?
3、學習了不起篇課文,你得到了哪些啟示?
二、理解感悟
第2---10自然段是重點部分其中2—8段簡明易懂,可以以學生自學為主,可引導學生理解。
第三課時
一、評價朗讀。
(學生讀并互相評價)
二、鞏固練習。(課后練習3)
三、指導寫字。
“輩”字上小下大。
“亦”字第六畫是“豎鉤”不要寫成“豎”。3、把沒讀懂的地方記下來。
讀后進行議論。
1、找出相關的語句及段落,并根據自己的題解來敘述。
2、學習作者是怎樣把內容寫具體的。悟出文章先概括后具體的表達方法,達到學習的最佳
效果。
1、朗讀練習
2、背誦課文指定的'段落。
學習重點字,并試著自己說出。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明確在一個人成長過程中,老師循循善誘的教導固然重要,但這是外因,
更重要的是從老師的教導中領會老師的用心,從中得到啟迪,學會學習,學會做人,這是內
因,是自己在事業上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鼓勵學生公正地評價朗讀情況并學會表揚。熟讀課文不僅有利于學生了解課文大意,而且
為理解課文奠定了基礎。
抓住詞句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并認真品味精美的詞句,學習描寫的方法。
培養學生自學習慣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及拓展知識面。
教學教程
教師的活動及教法學生的活動及學法設計意圖
補充資料:
哲理:關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
人云亦云:云,說;亦,也。指人家怎么說,自己也跟著怎么說,沒有主見。
實踐:人工智能改選自然和發行社會的有意識的活動。
諾言:應允別人的話。
思維: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認識活動的過程。
《語文同步讀本》指導:
引導學生自學《贏自己一把》、《盲童的畫》。自學時通過“讀一讀議一議”抓住主要內容,
引導學生抓住主要事例,體會文章所要提示的道理。熟讀課文不僅有利于學生了解課文
大意,而且為理解課文奠定了基礎。
板書設計
10樹葉都是綠色的嗎
生物課給林巧稚的啟示
林巧稚從老師的教學直的感悟
林巧稚從生物劉上悟到的哲理
教學后記:
11成長
一、教學要求:
知識與技能: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從小鍛煉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長的道理。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過程與方法: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課文的重點部分,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懂得從小鍛煉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長的道理。
二、教學重點、難點:
抓住課文的重點部分閱讀,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從小鍛煉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長的道理。
三、教學時間:兩課時
四、教學準備:卡片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前面我們已經學過兩篇有關“成長”的課文,你從中受到了哪些啟發呢?想不想知道今天這個成長故事要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好,下面我們就來讀讀這個故事吧。
【復習前面課文內容,引出新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1默讀課文,圈出自己不認識的字,運用自己學過的識字方法學習生字。
2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結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義,還不能理解的在集體交流提出來。
3自由讀課文,你能知道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嗎?哪些地方讓你產生了疑問?你想讓老師、同學幫助你解決什么問題?
【引導學生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了解故事大意,提出問題,培養歸納、質疑能力!
(三)檢測識字情況,指導易錯字的寫法。
(1)用“開火車”的方式,以小組為單位,聽寫生字。
(2)當時反饋比賽情況,將寫錯的字正確的寫法展示在黑板上,請同學介紹你是如何記住這些字的。
(3)區分形近字:你能給這些生字找個伙伴嗎?再分別組個詞
(4)重點指導“駛、酬、誕”這3個字的寫法,教師板書指導
【以比賽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以學生傳授經驗的方式更利于學生接受知識!
(四)集體交流,把握課文大意,質疑
1《成長》這篇課文寫了誰的一件什么故事?
2讀過課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嗎?
3你有哪些問題需要大家幫助你解決?(學生邊說,教師邊分類歸納板書)4梳理學生所提問題,提出本課學習的重點內容。
【從整體入手,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從學生的質疑中來,抓住課文的重點內容,以便于第二課時有目的地學習!
(五)作業:
1生字、字詞,熟讀課文。
2向家長詢問或與家長交流自己成長中的故事。
第二課時
(一)從上一節課學生的質疑引入
1同學們,還記得你們上節課就《成長》這篇課文提出了哪些問題嗎?(電腦出示這些問題)
2同學們的這些問題都是圍繞“成長”提出的。(出示“因為這樣更利于它的成長”)“這樣”的成長是指怎樣的成長呢?為什么說“因為這樣更利于它的成長”?
【此環節的安排是從學生前一節課的質疑引入,使得兩節課銜接自然、緊湊,再抓住學生提出的重點問題,用課文的重點句提出問題,使學生從課始就進入課文的重點,體現本單元的訓練重點。】
。ǘ┳プ≈攸c段落深入體會
1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1)默讀課文1-6自然段,畫出小男孩的表現(包括他的語言和動作)
。2)看到小男孩當時的表現,你會想些什么?
2集體交流,抓住重點句體會,教師適時點撥
。1)“自言自語地嘀咕??好像他的口袋里只允許裝兩塊錢。”(可以看出小男孩非?释玫絻筛隳c,但他又從來不買兩根。)
(2)當“我”表示要多給他一根香腸時,他用手推讓說:“不要。兩塊錢買一根,還可以喝一聽可樂。”如果你是他,此時你會怎樣做呢?
【此環節的設計是讓學生走入文本,深入體會小男孩內心所想】
(3)從小男孩的態度,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用朗讀表現出來。
【尊重學生的不同感受】
。4)齊讀第六自然段,我們和作者一樣,會產生很多疑問,你當時會想些什么呢?
語文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新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意思,感受優美詞句并積累。
4感受北國天山的美景,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能說出天山景物的特點,能從作者的字里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學過程
預習探究
。ㄒ唬┮胄抡n
唐代大詩人李白有詩云:“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詩人筆下的“天山”令人神往。那就讓我們隨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進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
(二)出示課題,明確學習任務
1、讀課題,學生利用資料介紹天山
2、解題,了解作者:《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寫山川景物為主要內容的.游記散文,選自于《山景物記》,作者碧野。(簡介作者)
閱讀課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寫了哪些景物,它們有什么特點。如果有興趣,還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優美語句摘抄下來!
合作交流
(三)根據“閱讀提示”速讀全文,理清全文所記敘的游覽順序,引導理解內容
1、學生根據提示自讀課文;
2、引導閱讀:
。1)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讓學生找出地點變換的句子。這些句子表示空間的轉換,順序從山的外圍寫到山的深處。
(2)學生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課文描寫了哪些景物?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寫的?(讓學生議論,然后交流)
(明確:寫了雪峰、云影、雪水、溪流、森林、野花等美景。描繪方法:A、襯托,如:以藍天和云影襯托雪峰之高大、靜美;以溪流、游魚的活躍襯托天山的寂靜。B、比喻,如:說白云在雪峰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開的“白蓮”。)
。3)第三段集中寫天山的原始森林。
引導學生思考交流: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點來寫的?
(4)朗讀四自然段(或放配樂朗誦)
自讀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點進行描繪的?(學生用筆在書本上做出標記)
品讀體驗
。ㄋ模┘毱氛Z言文字,小結學習內容
1、課文主要是由外到里,由高到低。表現方法主要運用襯托和比喻。
2、引導學生從描寫景物形態、描繪聲音、描繪動態、描繪色彩、描繪感覺上去找比喻句、體會精妙之處。
3、積累自己喜歡的字詞和句子
鞏固延伸
(五)小練筆:練習寫景狀物作文,要求寫一段特定環境下的景色,如校園的早晨、公園的景物、節日的夜晚等,能抓住景物的特征
《七月的天山》教學反思
有兩點做得不夠讓我滿意。一是學生在抓住重點語句表達的時候,語言組織得不夠流暢,用詞不夠優美。二是學生在朗讀技巧的掌握上還存在差距。這是我在以后的語文課堂教學中需要努力去培養學生的兩個方面。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表演課文。
3懂得做事要親自嘗試的道理。
教學安排
第一個課時: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認識“我會認”的生字,朗讀感悟4—7自然段,寫好反犬旁的生字。
第二個課時:復習鞏固生字詞,有感情朗讀課文,分角色表演課文。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包括8幅連環畫,生字詞和有關句子,課后“讀讀比比”的兩組句子及相關練習等。)
2、小松鼠、小兔子、小猴子的頭飾。
教學過程
第一個課時
一、看圖編故事,激趣揭題
1、同學們,老師這里有幾幅連環畫,你能給它編個故事嗎?(出示8幅連環畫,請同學們用1、2句話說說每幅圖的內容。)
2、有位小朋友,根據連環畫也編了個故事(出示課題),題目是——(同學們齊讀課題),他是怎么寫的呢?請打開課本74頁,聽老師來讀故事。
3、你覺得這個故事有趣嗎?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個故事吧。
這是一篇連環畫式的課文,在學習課文之前,讓同學們看圖編故事,自己感知內容,有助于對課文的感悟。
二、整體感知,識記生字
1、請同學們自己來讀課文,要求:
A、讀通課文,遇到生字新詞多讀幾遍,想想意思。
B、同時想一想:故事中出現了哪幾種小動物,你最喜歡誰,為什么?
2、讓我們一起來交流交流:
A、(出示生字詞)誰來當當火車頭?(及時正音):
酸的葡萄狐貍一串串迫不及待硬說
B、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三遍)
C、(出示句子)下面的句子你會讀嗎?請試一試。
狐貍指著架子上的葡萄,說:“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
小松鼠和小白兔真不明白,狐貍為什么硬說葡萄是酸的呢?
D、你喜歡哪一句,能讀給大家聽嗎?(請不同程度的同學們來讀)
由詞至句,為同學們提供語境,豐富語言實踐活動的形式。
3、現在,誰能告訴老師,故事中出現了哪幾種小動物?(板書)你喜歡誰?(多問幾個)
4、哦,看來大家都挺喜歡小猴子的,找一找,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寫小猴子的?(4—7)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部分內容。
三、朗讀感悟,相互交流
1、你喜歡小猴子的什么呢?請自己讀讀這部分內容,邊讀邊想,并從故事中找到有關的依據。
同學們朗讀后,交流討論,教師歸納板書。(板書:聰明)
2、你從哪里看出小猴子是聰明的?在課文里找一找,讀給大家聽。(小猴子不輕易相信兔子、松鼠的'話)
1)小組里交流讀,班里指名讀。
2)(出示句子:小猴子又問小松鼠:“你嘗過嗎?”)這里的“又”是什么意思?小猴子為什么兩次提出這樣的疑問?書上是怎樣寫的?請找找小兔子的話。(同桌互讀)
3)我們來讀一讀。你能給“連忙”找一個好朋友嗎?小兔子為什么要連忙說?請找出文中的原句讀讀。(出示句子):
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你喜歡哪一句,為什么?你能讀出小猴子迫不及待的語氣嗎?
3、剛才,小朋友說小兔子沒吃過,可小松鼠說葡萄酸得很,小松鼠吃過嗎?你怎么知道?你能來表演一下嗎?
4、哦,原來小兔子和小松鼠都沒吃過,就說葡萄是酸的,輕易相信別人的話,不敢去嘗試了,F在,你們知道小猴子聰明在哪里了嗎?(出示:平時,我們做事要親自去體驗,去嘗試,不要光聽別人的話。)
5、出示句子:
1)小猴子吃起葡萄來。
2)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來。
聰明的小猴子吃到了葡萄,這兩句話你喜歡哪一句?讀一讀。
出示練習:
1)小柳樹笑了。
2)小柳樹()笑了。
1)丁丁關上窗戶。
2)丁。ǎ╆P上窗戶。
對教學內容進行延伸,尊重同學們的個體差異,為同學們提供語言學習實踐應用的機會。
四、感情朗讀,合作表演
現在,讓我們把4—7自然段的內容來讀一讀,演一演。(分角色讀,表演讀,為三位小朋友戴上頭飾。)
五、課堂小結
這葡萄究竟是酸的還是甜的?甜的結論是怎么得出來的?酸的呢?
明明是甜的,狐貍為什么硬說是酸的呢?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六、指導書寫
1、篇課文共有8個我會寫的字,這節課我們來學三個(出示:猴、狐、貍),誰來讀?
2、你發現這幾個字有什么共同點?
3、指導范寫“反犬旁”。
4、想想辦法,你怎樣記住這幾個字?
5、教師范寫,注意提示“猴”的右邊部分不要寫成“候”。
6、同學們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個課時
一、復習檢查
二、書寫指導
三、朗讀感悟
1、讀第一段,說說狐貍為什么硬說葡萄是酸的?
2、指名讀讀狐貍的話,指導同學們讀出狐貍酸酸的語氣。
3、讀第一自然段。
4、分角色朗讀課文。
5、復述故事。先自己看圖復述故事,再上臺講故事。要求:態度自然大方,口齒清楚,有感情。
四、實踐活動
自選伙伴,編排童話劇,再演一演。
(一)分析角色
狐貍:狡猾
小松鼠、小兔子:老實、輕信
小猴子:聰明、敢嘗試
(二)分配角色
自主組織,競選角色,確定導演、演員。
(三)編排表演
想想每個角色說的話。導演解說,演員表演,互相指點。
(四)表演童話,評委評分
主持人介紹節目,各組表演,評委評分。
(五)總結頒獎
師生評價總結。頒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編劇獎、最佳演員獎、優秀合作獎。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2-22
語文的教案06-12
語文的教案11-16
精品語文教案范文語文優秀教案04-11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園地教案03-16
語文《荷花》教案11-26
語文天地教案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