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

時間:2024-08-27 11:24:05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

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認識“咱、偷”等10個生字,讀準“答、應”等三個多音字。會寫“旅”等16個字,會寫“旅行”等19個詞語。

  2、能體會青頭和紅頭對話時的心情,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相應的語氣。

  3、默讀課文,能找出證明青頭和紅頭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的詞句,體會到他們之間的真摯友情。

  4、畫出紅頭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線圖,并借助路線圖講故事。

  二、教學重難點

  1、正確認讀生字,書寫詞語。

  2、找出能體現青頭和紅頭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關鍵句子,借助提示語讀好。

  3、借助簡單的思維導圖,講故事。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旅行嗎?今天我們就來走進一篇童話故事,感受一場特殊的旅行。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ǘ┏踝x課文,認讀生字。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完后,畫出故事中,紅頭在牛肚子旅行路線的有關詞語或句子。

  2、認讀生詞。

  出示第一組生詞:咱們

  偷偷

  牙齒

  悲哀

  眼淚

  貯藏

  噴嚏

  笑瞇瞇

  。(強調平翹舌音的詞語:咱們

  牙齒

  貯藏)

  出示第二組生詞:答理

  回應

  一骨碌

  細嚼慢咽

  讀一讀你有什么發現?是呀這些都是多音字,你還知道它們另外的讀音嗎?

  3、指導書寫:“細嚼慢咽”的“嚼”字。講解書寫要領,強調筆畫比較多的字寫時要注意看清每一部分。書空筆順,出示書寫口訣:口字立于左上方,爪字收緊有力量。中間部分扁又長,下半部分要緊靠。伸出手跟老師一塊寫。

  4.尋找路線圖,感知文章內容。生字詞大家都掌握了,紅頭是怎樣在牛肚子里旅行的,你畫出哪些詞或句子(教師巡視并板畫牛)指生回答,教師板書:

  嘴——

  第一個胃——第二個胃

  。你能不能用上一些關聯詞語比如:先然后

  接著最后

  。說說紅頭的旅行路線?

 。ń榻B反芻,牛一共有四個胃,當他進食一段時間后將半消化的食物從第二個胃里再返回到嘴里,再次咀嚼,然后再將食物送到第三個胃,然后再返回到嘴里進行咀嚼,牛這種進食的現象就叫反芻)。孩子們借助路線圖我們就可以把故事講清楚。(板貼:路線圖)

 (三)、精讀課文,感受人物形象。

  1.故事中的紅頭最后出來了嗎?誰救了他?(他的好朋友青頭救了他)

  2.從哪里可以看出他們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呢?請你默讀課文,畫出相關句子。

  預設1

  捉迷藏預設2

  紅頭拼命叫起來(1)我們先來看紅頭怎樣叫,出示句子。指生讀此時紅頭的心情怎樣?(板書:著急或害怕)

  請你讀出你的害怕,著急(2)此時青頭是怎樣表現的?指生讀句子孩子此時你又是怎樣的心情?從哪個詞語中感受到?(板書:著急)請你讀出你的著急和擔心。

  小結:孩子們看這些在句子前面或后面,表示人物動作心情的詞語我們叫它提示語(板貼:提示語)

  在朗讀時關注他們就能更好地讀出人物語氣。(3)紅頭在哪呢?出示句子指生讀。如果讓你加上提示語你覺得這是怎樣的叫?請你讀出你的`感受。(4)聽到好朋友在牛的嘴里青頭是怎樣做的?出示11段自讀,找出青頭的心情動作的提示語圈出來。青頭心情怎樣?(吃驚)誰能帶著這種心情加上這些動作(點紅動詞)來讀這句話。

  3、總結:孩子們,剛才我們借助這些提示語,體會著人物心情,就讀好了課文,接下來也請你用這種方法,自學12-16段,并畫出表示紅頭和青頭心情、動作的詞語,借助提示語讀好課文。(1)孩子們通過你的朗讀你體會到了紅頭怎樣的心情?從哪個詞語中看出來?(板書:悲哀)出示:“那我馬上就會死掉!奔t頭哭起來。孩子們讓我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在伸手不見五指的牛肚子里,紅頭似乎聽到什么,感受到什么?(2)教師引讀:是呀牛咀嚼的聲音,如此巨大,如此可怕,紅頭的身體被黏糊糊的東西包裹著,都快喘不上來氣了,所以它哭著說——,它悲哀的說——(3)此時紅頭不僅悲哀還感受到——(板書:絕望)(4)看到好朋友如此悲哀絕望,如果你是青頭你會怎樣想?(5)孩子們課文學到這里,你覺得紅頭經歷的是一次怎樣的旅行?(6)男女生分角色讀再體會刺激的旅行。

  4、真是一場驚險的旅行,所以當紅頭它牛肚子里出來再次見到自己的朋友時高興的流下眼淚(板書:高興)出示句子:紅頭看見自己的朋友高興得流下了眼淚。

  孩子們如果你是紅頭,除了感謝,你還會對好朋友說些什么?請你寫在研學單上。

  (四)學以致用,拓展閱讀。

  1、孩子們這節課我們借助路線圖,加上提示語就做成了一個簡單的思維導圖,你能不能借助思維導圖把故情頭救助后頭的過程講清楚,自己先來試一試。指名講。

  2推薦你閱讀《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稻草人感受童話的魅力。也可以將自己喜歡的故事做成思維導圖,然后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2

  【單元總體目標】

  1、會認22個生字,會寫31個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和古詩,默寫《望天門山》。

  3、讀懂課文主要內容,了解祖國大好河山及發展成就,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4、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學習作者抓住景色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5、摘抄自己喜歡的優美詞句,豐富語言的積累。

  6、體會同一個詞語在不同語言環境中的意義。

  7、能抓住特點向別人介紹并寫出自己喜歡的地方。

  【單元教學建議】

  本組課文的教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本組課文記敘的條理清楚,語句準確,生動、形象。教學中可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抓住重點,引導讀書,理解關鍵詞句。引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2、本組課文語言優美,條理清楚,很適合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教學中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采用多種形式,創設有趣的情景,以讀來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讓學生把作者對祖國山河的喜愛和熱愛的感情表現出來。

  3、在學習課文前后,都要注意引導學生搜集有關資料,加深對祖國山河的了解。

  4、指導學生掌握一些積累語言的方法,培養學生積累語言的習慣。

  5、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從讀學寫,進行小練筆、以加強讀寫之間的聯系。要引導學生注意運用語文中的一些表達方式和寫作方法。

  6、重視學生自學能力和閱讀能力的培養。

  【單元教學時間】

  21《古詩兩首》2課時

  22《富饒的西沙群島》1課時

  23《美麗的小興安嶺》2課時

  24《香港,璀璨的明珠》1課時

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3

  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一名少先隊員為蘇聯文學家高爾基照相,因沒帶膠卷未能照成的故事。高爾基工作很忙,一般不接受記者的采訪和照相。當得知一名少先隊員要為自己照相時,高爾基欣然答應了孩子的請求。在拍照的準備過程中,高爾基盡力配合孩子的工作。在就要拍照的時候,孩子發現忘了帶膠卷,拍照未能完成,盡管高爾基要為孩子提供膠卷,他還是哭著離開了。最后,高爾基交代秘書,他不接待雜志社的記者,但如果是那個少先隊員,就一定讓他進來。這個故事體現了文學家高爾基對少先隊員的關懷愛護。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認識三種對話的形式及標點符號的用法。

  2、培養學生大膽質疑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4、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老一輩革命家對青少年一代的關懷、愛護,學習小攝影師熱愛和尊敬革命前輩的優良品德,不辜負老一輩的殷切希望,努力學習,天天向上。

  教學重點:通過理解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高爾基熱愛兒童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提高學生質疑、解疑的能力。

  教學方法:電教法、情境教學法、合作教學法

  課前準備:生字卡片、教學掛圖。收集了解關于高爾基生平故事、資料。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初讀課文,了解內容。默讀課文,提出問題,初步展開討論。

  教學難點:指導學生學習質疑。

  教學過程

  一、介紹人物,導入新課

  1、啟發談話。課前同學們自己已經讀過了課文,查閱了有關資料,誰能向大家介紹一下高爾基?

  2、學生之間交流收集的有關高爾基的資料。

  3、師出示高爾基的畫像,并歸納:高爾基(1886年~1936年),是蘇聯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世界著名的文學家。他寫了很多書,發表了《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母親》等多部小說以及著名的散文詩《海燕》和一系列劇本!皶侨祟愡M步的階梯”這句膾炙人口的名言,就出自高爾基的筆下,全世界人民都很敬愛他。他的作品在我國廣為流傳,得到人們的喜愛。今天,我們來學習高爾基與一位小學生之間的故事:小攝影師。(板書,提示“攝”的讀音。)

  高爾基與小攝影師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呢?我們下面來看課文

  二、初讀課文

  1、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可以默讀、放聲讀、或者找同伴一起讀,力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詞語、句子做上記號。

  2、檢查朗讀情況:開火車讀詞語。

  3、給課文標好自然段序號,提醒學生課文共15段,小攝影師給高爾基寫信的那部分內容屬于第1自然段。

  4、交流學習疑難,相機指導學生朗讀該詞、句所在段落,通過聯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課文字、詞障礙。

  5、再讀課文,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你讀懂了什么?

  6、畫出不懂的問題,留待下節課交流解決。

  三、合作識字

  字音方面:“攝”“桌”“志”“社”是翹舌音,“側”“雜”是平舌音,要讀準確。

  字形方面:“攝”“鞠”筆畫較多,可引導學生采用部件識字法識記!肮笨刹捎眯蜗笞R字法幫助識記!吧纭弊钟颐媸恰巴痢,“志”上面是“士”;“桌”下面是“木”,“雜”下面是“木”的變形寫成“朩”,應鼓勵學生觀察、比較、分辨。“秘”與“密”,經;煜赏ㄟ^組詞比較,加以區別。

  在書寫生字時,要注意“攝”“按”“側”“社”都是左窄右寬的`字。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培養學生大膽質疑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老一輩革命家對青少年一代的關懷、愛護,學習小攝影師熱愛和尊敬革命前輩的優良品德,不辜負老一輩的殷切希望,努力學習,天天向上。

  教學重點:通過理解詞語、句子,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高爾基熱愛兒童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提高學生質疑、解疑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說話練習

  1.鞏固詞語

  紙團墻報鞠躬打量吩咐擺弄膠卷秘書雜志社轉告

  2.用上以上詞語來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回憶上節課歸納的問題。

  三、帶著問題讀書,思考解決問題的策略。

 。ūM量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如果學生提不出來,則照以下步驟進行)

  1.讀文想問題

  a、投影出示“突然”一詞,說說你對該詞的理解。

  b、請在原文中找出例句,體會“突然”一詞的用法,想一想它有什么作用。

  c、圍繞兩個“突然”質疑。如:突然發生了什么事?事情怎么突然發生的?

  2.畫句找答案

  a、小男孩為什么來?用“——”畫出有關句子。

  小男孩為什么能進來?用“——”畫出有關句子。

  b、小男孩是怎樣吩咐高爾基的?高爾基是怎樣聽從小男孩吩咐的?用“”畫出有關句子。

  c、小男孩坐在地上哭了,高爾基是怎樣說的?用“△”畫出高爾基說的話。

  d、小男孩跑了,高爾基喊些什么?用“△”畫出高爾基說的話。

  3.讀句知內容

  從課文的許多地方可以看出高爾基喜歡小男孩,讓我們找出來讀一讀。

  四、角色演讀,體會感情

  1.以小組為單位,組長為導演,安排組員分角色朗讀、表演課文第1—11自然段的內容。

  提醒:以課文內容為劇本,找出描寫動作、神態的重點詞語,邊做動作邊朗讀。

  2.教師分組巡視、指導朗讀、表演。

  3.挑選一組學生上臺表演,根據表演情況,相機指導理解幾處重點語句。

  a、點評學生表演的動作。相機理解“鞠躬”、“打量”、“擺弄相機”、“趕緊站”等詞語。

  b、從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來”,說說你表演時體會到小男孩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引導學生從中感受到小男孩對高爾基的崇敬熱愛之情。

  c、抓住高爾基的反應,尤其是“吩咐”二字,展開討論,體會到他對下一代的寬厚慈愛和關懷。

  d、引讀第10自然段,注意高爾基的神態動作,指導讀好句子:“孩子,回來!我給你膠卷,我這兒有很多膠卷。”讓學生反復朗讀好這句話,從中感受到高爾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幫助孩子拍成這張照片,實現他美好的愿望。

  4.練習分角色有感情朗讀課文,讀出對話的不同語氣。

  五、巧設疑問,升華感情

  1.提問:小男孩會回來嗎?

  2.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聯系全文,在課文中找出自己的依據。

  3.高爾基希望孩子來嗎?指導朗讀最后一句話,抓住“不過”、“一定”等詞表示的前后態度上的轉變,再次深切感受他對少年兒童的關懷和深深的愛。

  六、拓展活動

  小男孩匆匆趕往高爾基的辦公室,再次見面時他們會說寫什么?做些什么呢?請你展開想想,接著往下編寫這個故事,同學間相互交流。

  板書

  17小攝影師關懷、愛護

  高爾基小攝影師

  有禮貌

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4

  訓練要求

  1、指導學生大體了解諺語的意思。誦讀、背誦諺語,不斷積累語言。

  2、輔導學生自讀,理解短文內容,教育學生要關愛他人。

  3、輔導學生進行聽、說、評的訓練,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訓練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訓練要求

  完成總要求1、2。

  訓練過程

  一、導入 課題

  二、完成讀讀背背

  1、學生自讀:

 。1)正確朗讀下面的諺語。

  (2)在熟讀的基礎上能背誦下來。

 。3)邊讀邊想: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2、學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3、學生討論,相機點撥。

  火要空心,人要實心。--火心空,有氧氣,才能燒得旺。人心實,信得過,才能辦成事。

  不怕有錯,就怕不改過。--人偶爾犯個小錯并不可怕,怕的是不知悔過,小錯不斷,釀成大禍。

  好事多做,惡事莫為。--好事要多做,壞事千萬不要干。

  樹直用處多,人直朋友多。--樹干直,做什么都能用得上,人正直,到哪里都能得到信任。

  茄子不開虛花,真人不說假話。--茄子開的花,個個會結果,沒有虛花。真誠的人說的都是真話,沒有假話。

 。ㄟ@些都是諺語,內容上都是講為人之道,教導人要正直、誠信,多做好事,改正錯事,不做惡事。形式上音韻和諧,言語雋永深刻。)

  4、學生朗讀、背誦這些諺語。

  三、完成閱讀

  1、指名讀短文后面的思考題,明確閱讀要求。

  2、自讀短文,一邊讀一邊思考短文后面的思考題。

  3、指名朗讀短文。

  4、學生提問質疑,教師引導歸納。

  第一個問題可以分為兩個小問題:財主是怎樣的一個人?他得到快樂了嗎?為什么?(回答時要學生聯系上下文,了解“他只關心自己,不關心別人,所以一個朋友也沒有”、“只好答應老人的條件”及他找到泉水后所想、所說、所做。)

  5、組織交流、討論。

  6、讀了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

  第二課時

  訓練要求

  完成總要求3。

  訓練準備

  制作《小攝影師》的朗讀磁帶。

  訓練過程

  一、回憶課文內容,導入 新課

  1、播放錄音,回憶《小攝影師》的故事內容。

  2、說一說你眼中的小男孩、高爾基分別是怎樣的人?

  (小男孩有禮貌,高爾基熱愛兒童,關心祖國下一代。)

  二、展開想象,設計情節

 。1)假想結尾的幾種可能

  小男孩可能再來找高爾基爺爺,向他道歉并為他照相;也可能不好意思再來,通過其它途徑找到照片,完成辦墻報的任務;也可能觀察了解高爾基的活動規律,在不耽誤高爾基工作的情況下,完成照相任務。

 。2)學生自己選擇其中的一種續說。

  要求:

  A、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環境、不同的線索中思考,也可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設想情節的.變化,想出補救的辦法。

  B、要符合人物的性格,情節合理。

  三、學生分組說故事

  A、請你進入角色,設想自己就是小攝影師,坐到電車上心情會怎樣?回到家里會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B、小組互相商討,把故事講完整,講清楚,講生動。

  C、試著演一演。

  四、小組評議

  學生分小組進行交流,要注意看別人的優點,贊賞別人的奇思妙想,學習別人的生動表達。(老師深入到小組中,關注學生的討論,了解學生的合作效果。進行個別輔導、點撥,使他們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五、全班交流

  各小組推選優秀代表上臺續說故事,大家評議,看誰的故事編得好,誰的故事講得好,評出優秀小組。

  六、課外拓展

  把你續說的故事寫下來,回家講給你的父母聽。

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運用已掌握的識字方法認字17個。

  3.指導學生書寫生字“孫、私”。

  4.繼續培養學生搜集資料的習慣,樹立主動學習的意識。

  教學重點:

  1.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認字17個。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運用識字方法自主識字。

  2.寫字“孫、私”。

  教學準備:

  孫中山的資料、生字卡片、掛圖。學生課前預習課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這節課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一篇課文,講的是孫中山先生小時候的故事,課文的題目是:“不懂就問”。

  指名讀課題(2人)。

  全班一起讀課題。

  二、初步學習課文。

  1.誰預習這篇課文了?你是怎么預習的?(3人說)

  2.這篇課文同學們都預習過了,現在請大家放開聲音讀一遍課文,讀完之后,想一想有沒有不懂的問題。

  3.不懂的問題提出來。

  主要板書和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照例”是什么意思?

 。2)孫中山是個名人嗎?

 。3)“先生”是誰?

 。4)“戒尺”是什么?

 。5)什么是“私塾”?

 。6)為什么孫中山問問題要壯著膽子?

  (7)為什么孫中山問問題其他同學都嚇呆了?)

  同學們有這么多問題,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爭取把這些問題都弄明白。

  4.這篇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7個自然段)

  5.這個小故事說的是孫中山小時候的事,誰在課前查找資料了,能給大家講一講孫中山。

 。▽W生自由介紹資料,以小組形式介紹、自己向全班介紹。)

  老師補充介紹資料。

  附:資料

  孫中山生平簡介

  孫中山先生幼名帝象,學名文,字德明,號日新,后改號逸仙,旅居日本時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1866年11月12日孫中山出生于翠亨村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10歲入村塾讀書,12歲到檀香山讀書,17歲時回國。1894年創立興中會。1912年元旦,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創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共和政體。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不治,逝世于北京。

  孫中山圖片

  在孫中山小的時候是沒有學校的,想上學就要到私塾,私塾是那個時候由教師自己設立的教學處所,一般只有一個教師,采用個別教學,沒有教材,也沒有學習的年限。那個時候稱呼老師為“先生”。先生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一切都得聽老師的,學生不許多問。

  6.了解了這些事情,同學們小組合作再來讀一遍課文,看看是不是能讀懂一些了。

  小組合作讀課文。

  7.同學們課前提的問題小組一起討論一下,爭取在小組里解決。

  各小組開始討論、交流。

  全班交流,解決小組內沒有解決的問題。

  8.請同學們拿好書,認真讀一遍課文。

  三、學生字。

  1.大家課文學得真好,老師獎勵同學們玩個小游戲:生字對對碰。要想做好這個游戲我們先來認認生字,這些生字,如果你認識就大聲讀出來。

  2.請你一邊擺生字卡片一邊讀。

  3.下面我們開始做游戲吧!老師說字,學生找,老師說:“對對碰”,學生同桌對卡片!罢b”“思”(說一說你有什么好方法記這個字)“糊涂”“嚇”(組詞)“鴉雀無聲”“拿”(說記字方法)

  4.一邊讀一邊收生字卡片。

  5.有幾個字娃娃特別淘氣,剛才跑出去玩,現在又回來了,誰愿意當小老師教一教大家。(“私、段、晃、既、養”)

  小組內商量怎樣記字。全班交流。

  四、寫字。

  1.課文中有一些字是要求同學們會寫的。老師一邊擺生字卡片大家一邊讀。

  2.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孫、私”這兩個字。

  讓學生分析字的結構,怎樣寫好看。

  認真觀察田字格,每個字的部件應從哪起筆,到哪收筆。

  3.練習寫字。

  4.反饋寫的情況,再寫一個。

  5.小結。

  學完這篇課文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五、作業:

  1.朗讀課文3遍,思考:學習時遇到不懂的問題應該怎樣做?

  2.讀認字表,組詞。

  3.寫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2.鞏固識字17個。積累詞語。

  3.指導學生書寫“誦、思”等7個生字。

  4.繼續培養學生不懂就問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1.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寫字7個。

  教學難點:

  1.書寫習慣的培養。

  2.積累詞語。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書、本、詞典。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不懂就問”這篇課文。

  板書課題。

  全班一起讀課題。

  二、朗讀課文。

  1.誰愿意讀這篇課文?(請7個同學每人讀一個自然段。)其他同學認真聽他們讀得怎么樣?一會兒來評一評。

  2.讀完之后評議。

  先說一說誰讀得好,什么地方讀得好?再提出自己的.意見。

  3.出示:“先生講得很仔細,大家聽得很認真。從此,孫中山一有不懂的事情,就主動地問,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誰來說說你從這段話中讀懂了什么?孫中山養成了什么好習慣?你在學習時遇到不懂的問題時是怎樣做的?

  學生思考、討論、回答。

  4.你對這篇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比較喜歡或者有感想就讀這幾個自然段?

  學生自由讀課文。小組合作讀課文。

  5.課文中有一個詞“一字不錯”照這個樣子也寫幾個“一()不()”的詞。

  允許學生查詞典。

  三、鞏固生字、寫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認字組詞。

  2.這節課要求同學們會寫的生字有……,老師一邊擺生字卡片大家一邊讀。

  3.讓學生分析字的結構,怎樣寫好看。

  認真觀察田字格,每個字的部件應從哪起筆,到哪收筆。

  4.練習寫字。

  5.反饋寫的情況,再寫一個。

  6.小結。

  四、作業:

  1.朗讀課文。

  2.讀認字表,組詞。

  3.寫生字。

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6

  【教學目標】

  1、讀課文,了解灰雀失而復回的故事,學習小男孩用送回灰雀的實際行動改正錯誤的誠實品質,感受列寧對孩子、對鳥類的愛。

  2、能結合課文內容展開想象。

  【教學重點】

  理解“列寧為什么認為那個男孩是誠實的?”

  【教學難點】

  小男孩第一天離開列寧后是怎樣想的?

  【課前準備】

  電腦課件,演示文稿。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教師一邊演示課件一邊講:同學們,你們看正向我們走來的這位老人就是列寧,他不但善良,和藹可親,而且他還非常喜愛小動物,今天我們就學習《灰雀》(板書課題)。

  2、開門見山:

  今天我們學《灰雀》,看到這個課題你有什么想法?

  教學意圖:導入激趣。老師們可根據實際情況來定,看看用哪種方法更好。

  二、預習課文

  1、出示學習方法:

 、懦踝x課文,標出自然段,邊讀邊看哪些詞不會。

 、茙е鴨栴}讀,想一想公園里丟失的一只灰雀又回來了,這是怎么回事?

  教學意圖: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

  2、學生按照學習方法自學課文:

 、抛约簩W。

 、品中〗M學。

  教學意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3、檢查學習情況:

 、磐瑢W們,你想找幾個人來讀這篇課文呀?為什么?

  學生如果答出三個人分角色朗讀就達到學生明白這篇課文的人物是列寧和小男孩。

  教學意圖:通過自主學習使學生了解課文內容。

  ⑵通過讀課文,你有那些詞不會可以提出來,同學之間相互解答。

  自言自語

  可惜

  堅定

  果然

  誠實

  歡蹦亂跳

  仰望

  微笑

  如果有一些詞答不出來,教師可結合課文中的句子或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理解。

 、枪珗@里丟失的一只灰雀又飛回來了,這是怎么回事?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

  學生可能回答:

 、傩∧泻⑻貏e喜歡這只灰雀,所以把它抓走了,想自己養著。當他看到列寧是那么喜愛關心這只灰雀,為再也看不到它傷感時,小男孩被感動了,所以又悄悄地把灰雀拿回來了。

 、谛∧泻⒈涣袑幷f的話深深打動了,他為自己想獨自養灰雀的事感到不安,于是沒跟列寧說出事情真相,但他已經覺得自己這樣做太自私了,于是第二天他又把灰雀放回來了。

  如果學生回答不出來,播放電腦課件,幫助學生理解。

  三、學習課文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3~10自然段,把列寧和小男孩對話的句子畫下來,想一想你應該怎樣讀列寧與小男孩的對話。

  2、要求:

  兩人為一組,讀一讀列寧和小男孩的對話。(出示表格)

  ⑴你是怎樣讀列寧和小男孩的.。對話的?給大家讀一讀,為什么要這樣讀?

 、普2個同學用不同語氣來讀,通過對比讀、抓重點詞,體會出列寧和小男孩此時此刻的心情。

  老師們可根據班內實際情況選擇一種方法。

  3、請同學們分角色朗讀課文3~10自然段。大家邊聽邊體會此時此刻列寧和小男孩是什么心情。

  教學意圖:培養學生的語感,讓學生在讀中感悟理解,同時體現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

  4、那么,第一天小男孩離開列寧后會怎么想,怎么說,怎么做呢?

  學生可能回答:

 、俣脊治乙粫r糊涂,把小灰雀抓回家來。

  ②由于我的過錯,讓時刻惦記灰雀的人們擔憂。

 、畚姨矚g灰雀了,真不想把它送回去,可是我已經答應人家了,男子漢說到做到。

  學生可能說出很多種情況,至于小男孩怎么說的,又是怎么做的,同樣也不限定答案,只要合理即可。

  教學意圖:鼓勵學生,積極思維,大膽感想,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5、那結果怎樣呢?請同學們自由讀11~13自然段。

  提問:

 、畔胍幌肓袑帪槭裁凑J為那個小男孩是誠實的?

 、仆瑢W們學完課文,你認為那個小男孩是誠實的孩子嗎?為什么?

  老師們可根據班內實際情況選擇一種方法。

  學生可能回答:

 、傩∧泻鸦胰杆突貋砹,所以列寧認為他是一個誠實的孩子。

 、谛∧泻⒁婚_始沒說真話不誠實,可是后來他被列寧說的話感動了,用實際行動改正錯誤,所以列寧仍然認為他是一個誠實的孩子。

  ③小男孩一開始不誠實,后來他又把灰雀送回來了,我認為他還是個誠實的孩子。

 、苣莻男孩是一個誠實的孩子,因為他最終把灰雀送回來了。

  教學意圖:讓學生自己動腦筋思考問題,解答問題。

  6、回讀課文:

  方法:

 、判〗M同學用你們小組喜歡的方式有語氣朗讀課文。

 、瓢颜n文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第二部分:對話;第三部分:結果。你喜歡那部分,起立讀。

  教學意圖:給學生創造一種寬松的環境,回讀全文,整合內容。

  老師們可根據班內實際情況選擇一種方法。

  四、說話、寫話訓練

  方法:

  1、用上“列寧”“灰雀”“小男孩”這三個詞說一句話。

  學生可能會說出:

  ①列寧愛灰雀。

 、诹袑幒托∧泻⒍紣刍胰浮

 、哿袑帎坌∧泻。

  2、你想對列寧、灰雀、小男孩說出什么?寫下來。

  學生可能寫出:

 、倭袑幨且粋非常有愛心的善良老人。

 、诙嗫蓯鄣幕胰秆!我喜歡你。

  ③我希望小男孩也像列寧那樣做一個愛護鳥類,愛護小動物的人。

  教學意圖:發散思維,訓練學生口頭表達和寫話能力。

  老師們可根據班內實際情況選擇一種方法。

  五、布置作業

  1、自己給自己留作業。

  2、回家后有語氣的朗讀課文,把你喜歡的好詞好句摘抄下來。

  老師可根據班內實際情況選擇一種方法。

  六、教師小結

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7

  教學目標:

  1.認識18個字,學會其中的1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暑假、筆陡、石級、鐵鏈、似乎、發顫、奮力、鯽魚、紀念、辮子、勇氣、決心等。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是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3.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了困難。

  4.學習養成多讀多想的讀書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生字,理解詞語;

  2.訓練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整體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步驟:

 。ㄒ唬┱勗拰耄沂菊n題

  1.同學們爬過山嗎?能談一談你爬山時的感覺嗎?

  2.有一位小朋友,她爬上了一座高高的山峰——天都峰,這節課就讓我們來看一看她都有哪些感覺。(板書:爬天都峰)

  (二)初步感知

  1.讀課文,讀準字音,把生字多讀幾遍。

  2.通過查字典,再聯系上下文,理解你不認識的詞語的意思。

  3.再讀課文,給課文的自然段標明序號,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件什么事。

  4.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你不能理解,在書上畫出來。

 。ㄈz查預習情況

  1.認讀生字詞。

  2.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想:這篇課文,講的是誰,在什么時候,到什么地方,干什么?

  讀后明確:暑假里,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不相識的老爺爺相互鼓勵,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ㄋ模┵|疑

  請同學們把你們畫出的不理解的地方提出來。(對于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教師進行歸納,如果學生之間能相互幫助理解的,盡量鼓勵他們相互幫助理解。有些師生共同歸納。)

 。ㄎ澹┎贾米鳂I

  1.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

  3.自己查找資料或同學之間相互討論,試著理解下列問題:

 。1)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天都峰的高和陡?你是怎么理解的?

 。2)我和老爺爺、爸爸是怎樣爬上天都峰的?對于“奮力”“終于”“居然”這些詞語你是怎樣理解的?

 。3)爬上天都峰后我和老爺爺為什么要互相致謝?爸爸又說了什么,你是怎樣理解的?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繼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是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2.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了困難。

  3.學習養成多讀多想的讀書方法。

  教學步驟:

 。ㄒ唬⿲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6課《爬天都峰》。

 。ǘ┘氉x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指名朗讀,其他同學思考:讀這一自然段都讓你知道了什么?

  讀后明確:暑假里,“我”和爸爸一起去爬天都峰。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想一想第二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明確:天都峰又高又陡

 。2)你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天都峰的高和陡?你是怎么理解的?

  師生交流后明確:

  ①“我站在天都峰腳下抬頭望:啊,峰頂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這句話中的“云彩上面”就是說天都峰非常高!鞍 ⒘ā眱蓚語氣詞,表達了我的驚嘆,烘托了天都峰的'高。

  ②“我爬得上去嗎?”這句話也突出了天都峰的高,這句話寫的是對自己能不能爬上天都峰的懷疑,也襯托了天都峰的高。

 、邸霸倏纯垂P陡的石級,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這句話中的“筆陡”“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能突出天都峰的陡,因為“筆陡”就是筆直筆直的;“從天上掛下來的”是說天都峰特別陡,所以從這兩個詞可以看出天都峰的陡;“真叫人發顫”表達了“我”當時害怕的心態,烘托了天都峰的陡。 (同學們說到哪老師就引到哪,不一定按順序說)

  板書:

  在云彩上面

  天都峰 爬得上去嗎

  掛下來

  發顫

 。3)指導朗讀

  對于天都峰的高和陡,要讀出氣勢。①自由讀,體會一下 ②指名讀。

  3.學習三、四、五自然段。

 。1)指名讀,其他同學思考:三、四、五自然段又分別告訴了我們什么?

  明確:“我”和老爺爺相互鼓舞,決定一起爬天都峰。

 。2)面對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為什么不再猶豫了?

  師生交流后明確:“我”看到的老爺爺“白發蒼蒼”,“年紀比我爺爺還大”,通過對老爺爺的描寫,可見他年歲已經非常大了,“我”看到年紀這么大的老爺爺也來爬天都峰,于是勇氣倍增,不再猶豫,并和老爺爺約定一起爬天都峰。

 。3)朗讀指導。

  ① 同座分角色試讀。

 、谥该纸巧星槔首x。

  4.學習六、七自然段。

 。1)朗讀6、7自然段,思考:他們是怎樣爬上天都峰的?你覺得爬天都峰怎么樣?你是怎樣理解的?

 。▽W生應抓住“奮力”“一會兒……一會兒”“手腳并用”“爬呀爬”“終于”等詞語來理解。)

 、傥遥▕^力)向峰頂爬去。

  問:“奮力”是什么意思?

  “我向峰頂爬去”一句加上“奮力”有什么好處?說明了什么?

  明確:“奮力”就是充分鼓起勁來,能使我們感受到爬山不容易。

  ②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峰頂。

  “終于”在這里指什么?

  這句話用上“終于”好在哪里?

  明確:“終于”指“我”和“爸爸”經過艱苦的努力,登上了峰頂。用上“終于”使我們進一步感受到爬山很費力,很不容易。

  (2)小結:“終于”是“奮力”的結果,這兩個詞使我們感受到“要攀登高峰,必須奮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達到目的!

 。3)指導朗讀。

  試讀、指名讀。

  5.學習八、九自然段。

  (1)自由讀八~九自然段,思考:爬天都峰后,“我”和老爺爺為什么會互相致謝呢?

  (2)要不是你的勇氣鼓舞我,我還下不了決心哩!現在(居然)爬上來了!

  “居然”是什么意思?這句話用上“居然”有什么好處?

  明確:“居然”是出乎意料的意思。用上“居然”一詞能使我們感到爬天都峰很不容易,但只要有勇于攀登的精神,是一定能爬上天都峰的。

  (3)指名分角色感情朗讀八、九自然段。

  6.學習第十自然段。

  (1)看到“我”和“老爺爺”互相致謝,爸爸又說了什么?你怎樣理解爸爸說的話?

  爸爸聽了,笑著說:“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汲取力量”在這里是什么意思?

  明確:汲取力量就是得到鼓舞。

 。2)我們想想課文前面的內容,老爺爺和小妹妹是怎樣互相鼓舞的?

  明確:小妹妹爬山的勇氣使老爺爺增添了勇氣,老爺爺爬山的勇氣又使小妹妹增強了爬山的信心。

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8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6個生字,會寫9個字。掌握一個多音字“抹”,理解“無拘無束、嬉戲、啄食、高樓林立”等詞語的意思。了解窗外四季美景的特點。

  2、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情感目標:真切感受四季的變化之美,憧憬淳樸的鄉村生活,思考大自然的現狀和未來。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語言。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和表達的感情,學習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方法:以讀為主,讀中感悟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認識6個生字,會寫9個字。初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鄉村的景色是非常美麗的。如果我們坐在窗邊,看窗外的美景,更是別有一番滋味。(板書課題:窗外)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老師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自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圈畫生字。

  3、用合適的方法識記生字,然后在小組內交流。

  4、畫出一類生字所在的詞語,在小組內讀一讀。

  5、檢測識字情況。

  6、識字游戲認字比賽

  三、生字回文,朗讀課文。

  1、找生逐段朗讀課文,師重點指導課后“讀一讀”中詞語的讀音。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或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四、書寫生字

  五、布置作業

  書寫生字,把課文美美地讀給爸爸媽媽聽。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這節課我們繼續這篇優美的抒情散文。師板書,看到這個題目總會讓人浮想聯篇,誰愿意告訴老師這篇文章寫的是窗外的什么?你初讀了課文,你覺得窗外的景色怎樣?看誰讀書讀得細,能用書中的`詞語概括一下。生答師板書(古樸美麗),生齊讀最后一段。這節課我們就來探究作者是怎樣寫出窗外景色的古樸美麗的,準備好了嗎?

  二、感悟、探究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全文,選出你最喜歡的自然段。

  2、請你默讀選出的自然段,畫出你認為寫得好的詞語、句子,一會與同學交流你的體會。

  3、學生匯報,師適時點撥:

  春天披:換詞法“冒、頂”(不情愿、雨大)體現“細雨如絲”

  抹:換詞法“涂”(重、顏色深)隨意自然、體現“淡淡”

  撲:換詞法“迎”(有準備)突然,味濃。

  唱:擬人句、生動。

  作者用詞真準確、貼切、生動,春天給你什么樣的感覺?應怎樣讀?指導生有感情朗讀第二段。

  夏天映:閉目想象“小河映夕陽”的情景,讓你想到了什么?

  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眨:擬人好像:比喻寫出了星星怎樣的特點?怎樣讀?有感情讀這段(生動、活潑、輕快)

  秋天這段中有個“也”字,還有誰是快樂的?為什么?能讀出豐收的喜悅嗎?

  冬天啄食:把啄去掉,生讀一讀,比較一下有何不同?

  這段結束時用了什么標點符號?省略了什么內容你知道嗎?能發揮你的想象,幫作者補充完整嗎?

  老師很喜歡結尾,“很久以前”這個詞讓你想起了前文的哪個詞?和前文的哪句話有聯系?什么寫法?把開頭和結尾連起來讀一讀。師板書(首尾呼應)

  三、寫法借鑒

  縱觀全文,作者是怎樣寫出窗外景色的古樸美麗的?按什么順序描寫了四季景物變化的?這篇文章的結構也常有特色,開頭結尾是總寫,分別寫四季,師板書“總-分-總”,以后你在習作中也可以試著應用。

  四、積累

  如絲的細雨,習習的晚鳳,豐收的喜悅,滾圓可愛的小雞,作者為我們展現了一幅幅優美的鄉村四季圖,讓我們再次去欣賞、感悟、積累吧,請同學選擇喜歡的段落熟讀、背誦。

  五、練筆

  作者窗外的景色如此美麗,同學們家窗外四季的景物老師相信更是迷人多彩的,愿意寫一寫嗎?拿出練筆本,寫你最喜歡的一個季節就行。

  板書設計

  窗外景色 (總)首

  春

  (分)夏 呼

  秋 應

  冬

  古樸美麗 (總)尾

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9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時加入感情。

  2.讀懂課文,領悟查理的變化,并感受到了解、信任和充滿愛心所帶來的幸福。

  3.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重點難點:

  1.讀懂課文,理解查理的變化,以及羅伯特先生為什么會送刀,認識查理。

  2.指導學生學會如何愛他人,讓生活變得更美好。

  課前準備:

  錄音機、本課錄音磁帶、《好漢歌》磁帶。

  課時安排:

  1節課。

  教學過程:

  第一節課

  一、啟發思考,激發疑問

  1.在課前播放《好漢歌》后,引導學生暢談自己的理解:“在你看來,什么樣的人才能稱為‘好漢’呢?”(例如:有俠義精神的人、善于挽救危難的人等)

  2.讀題:“好漢查理”,請問你對這個題目的疑問是什么?

  二、初讀課文,抓住重點

  1.通過播放課文錄音,激勵學生對課文進行朗讀,提高學生的興趣。

  2.要求學生朗讀課文,自由選擇表達方式,注意正確和流暢性。

  3.檢查學生的朗讀情況:

  (1)挑選自然段讓學生逐一讀出,并讓學生評議。

 。2)學生選擇喜好的一段,和同學一起朗讀并糾正語音、語調錯誤。

  4.匯討交流:課文中講述了一個令人感動的故事是什么?

  5.引導學生在課文中勾畫重要語句,并多讀幾遍。

  三、細讀且質疑,領悟內涵

  1.在閱讀課文的同時,重新思考故事情節,標記出不理解或者感興趣的部分。

  2.小組討論,老師巡回指導。

  3.整理學生提出的問題。對于一些容易解決的難點,可以引導學生找到答案。針對較深的問題,提煉出兩個問題方便學生深入學習:

  (1)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查理是好漢呢?

 。2)查理為何會發生這樣大的變化?

  4.閱讀成果交流:你在課文中哪些地方感覺到查理是個好漢?

  在學生閱讀了《好漢查理》這篇文章之后,可以通過一些方式來幫助他們深入理解文章中的'主要內容以及人物形象。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教學方法:

  (1)讓學生根據文章中找到的句子來談論自己的感受。針對每個句子,教師可以提出相關的問題,例如:“為什么查理拒絕別人的東西?”“查理和杰西的友誼對他的改變有多大影響?”通過這些問題,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查理的人物形象以及他的成長歷程。

  (2)指導學生朗讀文章。在朗讀過程中,教師可以提醒學生注意說話人的神態和心理活動,并通過提問引發他們對這些人物形象的深入思考。

  (3)討論查理的性格特點以及他的成長歷程。例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查理是一個怎樣的人?他怎么變成一個好孩子的?”學生可以通過互相討論和分享自己的看法來加深理解。

  (4)引導學生關注文章中的情感表達。例如,教師可以詢問學生:“你讀這篇文章時有什么感想?”“你覺得這篇文章所傳遞的情感是什么?”通過這些問題,學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者所想表達的情感內涵。

  (5)拓展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思考社會價值觀。例如,教師可以問學生:“你對‘好漢’的理解是什么?”“你認為查理是一個真正的好漢嗎?”通過這些問題,學生可以更深刻地認識到良好的品德和行為對于一個人的意義以及對社會的貢獻。

  總之,在落實這些教學方法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興趣、認知水平等方面的不同因素,靈活選擇相應的方法來幫助他們深入理解文本,提高閱讀能力。

  板書:

  32、好漢查理

  幫助杰西

  查理成為好漢

  不再調皮、惡作劇

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10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重點指導“蔡”,正確讀寫“理睬、腸胃、湯藥”等詞語。

  2、反復讀課文的基礎上,讀好人物的對話。

  3、揣摩人物的想法,準確理解寓意。

  教學重點:

  通過對話朗讀的指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聯系有關詞句,體會人物想法,明白不要諱疾忌醫,要善于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教學過程:

  課前:出示閱讀資料

  有一次,扁鵲和弟子子陽、子豹等人路過虢國,虢太子恰好患病,病得十分厲害,人們都以為他死了。為此,全國正舉行大規模的祈禱活動,把國家大事都撂在一邊。扁鵲得知后,前去為虢太子醫治。扁鵲告訴國君,太子患的是“尸厥”(類似于今天的休克或假死)。于是,扁鵲叫弟子子陽磨制針石,在太子頭頂中央凹陷處的百會穴扎了一針。過了一會兒,太子就蘇醒過來。接著,扁鵲叫弟子子豹在太子兩肋下做藥熨療法。不久,太子就能坐起來。再服二十天的湯藥,虢太子就完全恢復了健康。從此以后,天下人都知道扁鵲有"起死回生"之術。故事中主要講的是誰,他是什么人?看來,扁鵲真不愧是神醫。他和蔡桓公之間發生了一個小故事,并廣為流傳。

  一、揭題導入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則寓言,齊讀課題《扁鵲治病》。

  二、初讀課文

  1、快速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白話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檢查字詞

  出示詞語:開火車讀正音骨髓扎針(用針刺下去念“zhā”)男女生讀骨髓腸胃皮膚(身體部位)扎針敷燙服湯藥(治療方法)

  3、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說(誰能用一句話更簡煉地說)1+1 (蔡桓公生病了,扁鵲多次勸其治療,他都不理睬,最后病死了。)

  4、小結

 、俟适轮杏袃蓚人,一人是扁鵲,是個名醫,板書:名醫另一個是蔡桓公,板書:蔡桓公,分解范寫“蔡”字,正“桓”音,講的是蔡桓公生了小病,扁鵲醫,結果蔡桓公病死了。

 、诼犞犞阌惺裁聪雴枂?板書:?

  三、認識名醫

  1、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快速默讀課文,找出扁鵲醫術高明的句子,用橫線劃出。

  2、交流

  扁鵲在蔡桓公身邊站了一會兒,說:“大王,據我看來,您皮膚上有點小病。要是不治,恐怕會向體內發展。

 、購哪睦锟闯鰜肀怡o醫術高明?“站了一會兒,小病,發展”(變紅)

 、谥该x(1+1) (就站了一會兒工夫;就知道其身上有小病,真是不簡單。R讀

 、垩a充:望、聞、問、切四大診法是由文中的扁鵲所創,被中醫一直沿用至今。

  這里用的是哪種方法?“望診”

  ④積累詞語:扁鵲在身邊站了一會兒,就知道皮膚上有小病,不治,還知道會向體內發展,真了不起!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扁鵲的`醫術嗎:(醫術高明)醫術精湛、出神入化、妙手回春、華佗再世(華佗是東漢末期的名醫,在扁鵲之后。)文中還有句子說明扁鵲“望診”功夫了得?

  又過了幾天,扁鵲老遠望見蔡桓公,只看了幾眼,就掉頭跑了。你從哪里看出來?說說自己的體會。“老遠望見”、“只看了幾眼”文中還有哪句也寫出了他醫術高明?(同學可能覺得奇怪,扁鵲怎么跑了呢?他肯定有自己高明的見解,哪個句子也能看出扁鵲醫術高明呢?)

  皮膚病用熱水敷燙就能夠治好;發展到皮肉之間,用扎針的方法可以治好;

  即使發展到腸胃里,服幾劑湯藥還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醫生再也無能為力了。

  1、指名優同學讀,聽懂扁鵲的話了嗎?

  2、填表格,(學生拿出表格填)用字詞填寫。位置治療方法治療把握皮膚上敷能夠(范例)皮肉之間腸胃里骨髓里

  3、交流出示答案

  4、看表格,你發現了什么?

  5、小結:治療方法越來越難,治療把握越來越小,直到無能為力,這就是一位名醫,清楚知道什么能治,什么不能治,也清楚的知道什么病用什么方法治,這就是一位名醫。擦去“?”

  6、朗讀練習接下來,讓我分小組讀這4句話。(第一分句——第一組;第二分句——第一二組;第三分句——第一二三組;第四分句——全部)讀得非常好!

  四、認識蔡桓公

  1、扁鵲醫術那么高明,他一心想為蔡桓公治病,但卻遭到了蔡桓公的拒絕。大家回憶一下,在這個故事中蔡桓公拒絕了幾次,(3次)我們一起來看看蔡桓公的3次拒絕。

  蔡桓公說??身體不好??顯示自己的高明

  蔡桓公聽了很不高興??沒有理睬他

  蔡桓公聽了非常不高興。指名讀1:誰來讀第一次拒絕?(1+1+1蔡桓公此時相信他嗎?誰能讀出不相信)(我好著呢,一點病都沒有!根本就不相信他。┲该x2:第二句誰來?很不高興,干脆就不予理睬;生氣了,置之不理!

  你們就是那位蔡桓公,你們面對扁鵲的勸告,你不高興,不理睬,你心里怎么想的?指名讀3:從你的表情就知道非常不高興!你已經非常不高興了,可是扁鵲還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拜見、勸誡,你心里又在想什么?

  2、扁鵲的勸告過渡:不難看出,蔡桓公一次比一次不開心,那扁鵲又是怎樣勸他的呢?自由讀讀扁鵲的三次勸告(出示)說說你的感受(扁鵲一次又一次的勸告,一心為蔡桓公好:真心為蔡桓公好!他一次比一次著急:因為病越來越嚴重了,國不可一日無君。;不管蔡桓公態度多么惡劣,扁鵲還是勸其治療,對病人好:這就是一個醫生高尚的醫德啊。┩瑢W們,這就是扁鵲幾次三番苦口婆心的勸告,我們連起來讀一遍。

  3、分角色朗讀:面對扁鵲的三次勸告,蔡桓公卻依然無動于衷。來,讓我們分角色來讀一讀。讓我們拿起書,女——扁鵲男—蔡桓公師—旁白小結:就這樣,蔡桓公一次又一次地拒絕了扁鵲,最后病死了。他才44歲,多可惜!

  五、理解寓意

  臨終前,渾身疼痛的蔡桓公,不禁回想起了扁鵲對他的殷殷勸誡,他心里會怎么想?讀了故事,你想對蔡桓公說?請你選一個寫一寫

  1、選一個寫一寫:(書上142頁空白處)

  臨終前,蔡桓公心里會怎么想?

  讀了故事,我想對蔡桓公說?

  ①小病要及時治,小病不治釀成大病就來不及了,這就是防微杜漸啊!

 、谝朴诼犎e人正確的意見,否則后果不堪設想啊!

 、鄄还懿袒腹珣B度多么惡劣,扁鵲幾次提醒,勸誡及時治病,可見醫德高尚!

  2、交流,隨機板書:防微杜漸虛心納忠言(積累:忠言逆耳利于行)

  3、小結:(蔡桓公生的是小病,但他沒有虛心接受扁鵲的勸誡,沒有及時治療,終究釀成了大病,最后就這樣病死了。這就告訴我們要防微杜漸。┮粋短短的寓言故事,讓我們明白了這么多的道理,我想這就是寓言故事經久不衰的真正原因吧,課后有時間一定要多讀讀寓言故事!

  3、推薦書籍

 、僭⒀怨适拢菏刂甏??(圖片)

 、谥袊⒀怨适拢褐袊糯⒀怨适拢ㄐ」适麓蟮览恚

  六、作業布置

  1、正確抄寫生字

  2、作業本(機動)

  板書設計:

  扁鵲治病

  蔡桓公名醫小病病死

  防微杜漸虛心納忠言

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11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交流自己前一階段的課余生活。

  2、交流時做到態度自然、大方,表達流利,內容比較充實。

  3、向課余生活安排得好的同學學習,安排好自己今后的課余生活,且認真執行計劃。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重難點:交流時做到態度自然、大方,表達流利,內容比較充實。

  教學過程:

  1.通過這一組課文的學習,我們了解了民族小學孩子的課間活動,與蘇聯小朋友一起發現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鄉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樹割槐花掙學費的情形;我們安排了自己的課余活動,認真執行計劃,這一階段的課余生活充實而又有樂趣,許多同學都想把這樂趣與大家分享。

  2.前后四位同學組成四人小組,在組內展示各自的課余生活記錄本,交流自己前一階段的課余生活:自己在課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獲和感受?

  a.可以講講課間課后同學間開展的游戲、娛樂活動;

  b.可以講講在老師指導下進行的小制作、小發明、調查考察活動;

  c.可以講講自己讀了什么好書,完成了多少萬字的讀書量,摘了多少卡片,增長的見識和受到的教益;

  d.可以講講自己在興趣愛好、個人特長項目上花了多少功夫,有多少長進;

  e.可以講講自己隨同學伙伴或家人外出游覽、休閑獲得的新發現、增長的新見識;

  ……

  全班交流。

  每組推選一位優秀代表進行全班交流。

  3.共同評議。

  a.就剛才幾位同學們交流的來看,他們的課余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我們評比誰的課余生活安排得好,是不是就看誰的課余生活計劃安排得滿,誰的課余生活項目記錄得多?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后達成共識:看誰的課余生活安排得好,不是看誰的計劃安排得滿,誰的記錄本上記錄得多,而是要看誰的計劃安排得切實可行,課余生活計劃中的各項安排得到真正落實。

  b.評選出活動新穎、有趣,開展得認真深入,收獲豐富、感受深刻、對大家啟發大的同學,教師頒發“課余生活之星”獎章。

  c.談談了解了他人的課余生活之后自己的`打算。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 發現一些多音字的不同讀音,準確區別。

  3、 讀“認”,發現和運用識字方法。

  教學重難點:

  教學過程:

  我的發現。

  1.各自輕聲朗讀課本中的詞語,注意每一行兩個詞語中的加點字,想想自己有什么發現,讀不準的字可同桌相互請教。

  2.指名朗讀,要求橫著逐行讀。

  師生共同正音,再指名幾位后進生讀讀,然后齊讀鞏固。

  3.比賽:誰的眼力準,發現獨特正確。

  交流各自的發現。每一行兩個詞語中帶點字字形相同,讀音不同。思考深入的學生還會發現,這同一個字在讀音不同的情況下意思也不一樣。如有這樣的發現該大力加以鼓勵表揚,并且引導其說說不同的讀音情況下的字義。

  4.齊讀鞏固。

  讀讀認認

  1.各自輕聲讀本題中的各組字,讀不準的借助注音拼讀。

  2.比賽:誰讀得正確、流利。

  3.談談這一題中每一組字有什么共同之處。

  這一題中除了后兩組“窮——穴”外,其余的每組中兩個字讀音都相同或相近。此外,這一題中每組右邊的字都是左邊的字的一個偏旁。4.齊讀鞏固。

  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

  1.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 熟讀背誦古詩《小兒垂釣》。

  3、積極參與展示活動,培養學生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積極參與展示活動

  教學過程:

  讀讀背背

  1.古代的孩子玩些什么呢?今天我們就要讀一首唐代詩人胡令能寫的《小兒垂釣》。教師范讀

  2.短短四句話二十八個字把一位垂釣孩子的外貌、姿勢、環境、神情勾勒得生動傳神,躍然紙上。請大家各自試著讀一讀,不認識的字根據注音拼讀一下,模仿老師的樣子,讀準韻律。3.朗讀比賽。指名朗讀,看誰讀得正確,讀得有韻味。4.師生合作,表演古詩短劇。

  教師準備荷葉、漁竿、竹簍等道具。學生演稚子垂釣,教師演路人,詩句作臺詞,師生演練后可再請學生合作演練。

  5.競賽背誦。為先背出的學生發獎品。

  展示臺

  1.課前觀察展示臺中的圖片,閱讀學習伙伴的話,小組內交流各自展示什么內容,以什么形式展示;共同討論,互相協作,考慮本小組采取何種最好的展示形式,能否搞出特色。協商統一后分頭準備。

  2.班長或學習委員了解各組的展示準備,協調展示情況。

  3.舉行“多彩的課余生活”展示會。各組輪流介紹,然后參觀學習。

  4.評選最佳展示組,視情況評選“惜時獎”、“毅力獎”、“才藝獎”、“創造獎”、“能手獎”、“勤勞獎”等個人獎,教師頒獎。

  總結:你有什么收獲?

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理解文章主題;

  2、學習形神兼備的狀物手法;

  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英勇無畏的品格和敢于斗爭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

  三、過程與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重點:

  理解文章主題

  教學難點:

  形神兼備地狀物

  教學過程:

 一、#三年級# 導語

  古往今來,“垂楊”“臘梅”之類的植物歷來是文人墨客的筆下寵物,但現代作家郭沫若卻對石榴情有獨鐘,而且還賦予了石榴“夏天的心臟”的美譽。石榴的魅力究竟在什么地方呢?本節課我們來一睹石榴的風采。

  二、導讀

 。ㄒ唬┏踝x課文、整體感知

  1、聽讀課文,感悟作者對石榴的贊美之情;

  2、朗讀課文,按照“愛石榴——畫石榴——贊石榴”的思路,理清文章層次。

  (二)細讀課文,深入理解

  讀文章2——6段,思考問題:

  1、作者從石榴的哪些方面表現石榴樹的“最可愛”?

  2、通過什么方法突出了石榴枝葉的特征?

  3、作者為什么要詳寫石榴的花朵?

  4、作者運用哪些修辭方法寫石榴的果實?

 。ㄈ┚x課文,拓展能力

  通過學習石榴的敢于同驕陽斗爭,毫不示弱的精神美,你有什么啟發和感受,寫一寫并說一說。

  教學目標

  1、了解石榴的生長過程,體會石榴的美及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

  2、體會用擬人的寫法能把石榴寫得更生動形象。

  3、品嘗一種水果,并仿照課文第四自然段寫一段話。

  教學重點

  體會用擬人的寫法能把石榴寫得更生動形象,指導用第四自然段的寫法寫一段話。

  教學難點

  指導用第四自然段的寫法寫一段話。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石榴》這篇課文,請打開課本85頁,我們把課題讀一次。

  2、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二自然段,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了解了什么?(石榴在春天長葉,夏天開花,秋天結果。)

  3、作者在寫這篇文章時,是按照石榴的生長順序來寫的,我們在寫有關植物的文章時,也應該按照植物的生長順序來寫。

  二、研讀第三自然段。

  過渡:熱鬧了好一陣的石榴花漸漸地謝了,樹上結滿了一個個小石榴。那么,小石榴是怎樣一天天長大的呢?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找出描寫石榴一天天長大的句子。

  1、師相機出示句子:“石榴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成熟!

 。1)你們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石榴是慢慢長大,慢慢成熟的。)

 。2)全班齊讀。

  2、那么,哪一句寫了石榴果的變化。師相機出示句子:“它的外皮先是青綠色,逐漸變得青中帶黃,黃中帶紅,最后變成一半兒紅,一半兒黃!

 。1)再請一個同學把這一句話讀一次,其它同學找出表示先后順序的詞,(先是逐漸最后)我們把這些詞讀一次。

  把這整句話讀一讀。

  (2)出示課件體會石榴顏色的變化:同學們看,這就是石榴果顏色變化的圖,它的外皮先是,逐漸變得、,最后變成。

 。3)你們看老師能不能把“黃中帶紅”和“青綠色”換個位置呢?(不能)為什么?(因為植物的生長是有順序的,說明作者寫文章之前是經過認真細致的觀察的,所以作者用上了表示先后順序的詞,這也說明了作者用詞的準確精當。)

 。4)你們看,石榴果的顏色在變化的過程中,美不美?我們能不能美的把這一句話讀一讀。齊讀。

  3、學習兩個擬人句。

  過渡:熟透的石榴又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看一看,師出示課件: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1)老師這里有兩句話都是寫熟透了的石榴的,你們讀一讀,并說說哪一句話好,為什么?出示句子:

  熟透了的石榴裂了,露出了滿滿的子兒。這些石榴從黃綠色的葉子中露出來。

  熟透了的石榴高興地笑了,有的笑得咧開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滿滿的子兒。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開黃綠色的葉子向外張望,向人們報告著成熟的喜訊。

  (2)為什么說第二句好呢?(第二句把石榴當成人來寫)把事物當成人來寫,這種寫法叫擬人。

  (3)你從哪些詞語看出把石榴當成人來寫?(笑得咧開了嘴急切地扒開張望報告喜訊)

 。4)齊讀這些詞語。

 。5)請四個學生上臺做下列詞語的動作,其它學生跟著做。

  笑得咧開了嘴急切地扒開張望報告喜訊

  (6)剛才同學們做這些動作時,老師覺得你們非常的活潑可愛,可想而知,作者把這些表示動作的詞加到石榴身上,我們自然而然就覺得石榴是那么的……(活潑可愛)所以把石榴當成人來寫,就把石榴寫得……(更生動形象,有趣活潑,我們不由得對石榴產生了喜愛之情。)

  (7)現在,誰來說說為什么第二句好?

  (8)小結:所以,我們平時寫作文時,多用些擬人的句子,就能把意思表達得更生動形象。

  (9)喜歡石榴嗎?誰來讀讀這兩句,讀出石榴的活潑可愛。

 。10)讓我們配上音樂,美美的把這段讀一讀,好嗎?

  三、研讀第四自然段。

  過度:同學們看,老師這里帶來了一個石榴,我把它的外皮剝開,你們看看里面是什么呢?(板書:看)

  1、你看到了什么?(石榴子兒)那么書上是怎樣寫石榴子兒的呢?請讀第四自然段,找出描寫石榴子兒的句子。

  2、師相機出示句子:“這時,你摘下一個石榴,剝開外皮,只見瑪瑙般的子兒一顆顆緊偎在一起,紅白相間,晶瑩透亮!鄙R讀。

  (1)找出描寫石榴子兒的詞語,把它畫出來。(瑪瑙般的`子兒緊偎紅白相間晶瑩透亮)

 。2)出示石榴子兒的課件,理解這些詞,你覺得石榴子兒怎樣?(很美)

  (3)從這些詞我們可以看出,作者是抓住了石榴子兒的什么來寫呢?(師板書:形狀和顏色)

 。4)你們看,石榴子兒美不美?誰能把這個句子美美地讀一讀。

  3、這么美的石榴子兒,想吃嗎?請兩個同學上來嘗一嘗。(板書:嘗)并說一說是什么味道的。(板書:味道)

 。1)作者是怎樣寫石榴子兒的味道的?請讀讀課文中的句子,出示句子:“取幾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頓時感到清爽無比。”

 。2)誰來說說石榴子兒是什么味道的?(酸溜溜、甜津津的)

  (3)作者的感覺怎樣?(板書:感覺)(清爽無比)清爽無比又是什么感覺?(涼快、口感好)

  (4)你們喜歡吃嗎?誰能美美的讀讀這句話?

  把整段話讀一讀。

  四、小結寫法,讀寫結合。

  1、師小結寫法:作者寫石榴子兒時,先觀察它的形狀和顏色,再品嘗它的味道,最后寫自己的感覺,我們品嘗一種水果時,可以按照作者的這種寫作方法來寫。

  2、課后練習的第五題要求我們品嘗一種水果,并仿照課文第四自然段寫一段話,下面是老師仿照第四自然段寫了一段品嘗香蕉的話,請讀一讀。

  我拿出一個彎彎的黃色的香蕉,掰開薄薄的外皮,就露出米白色的果肉,我聞了聞,好香!我輕輕咬了一口,軟綿綿,甜滋滋的,真是越吃越想吃。

  3、徐老師除了按照作者的寫法外,還多加了一項——聞氣味,你們寫的時候也可以加上這一項。

  4、現在正是橘子上市的季節,街上的水果攤上的橘子堆成了小山的,現在請同學們把你帶來的橘子拿出來先觀察再品嘗,然后按照第自然段的寫法,把你品嘗的經過說一說。

  5、交流:請一兩個學生上臺說,師生按照寫法評議。

  6、學生動手寫話,教師巡視指導。

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13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方法。

  2、引導學生讀文章、想畫面、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3、領略西湖的美麗景色、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學習作者是怎樣抓住特點來描寫景物的。

  讀文章、想畫面、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確、杭州的湖光山色之美堪稱國內之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杭州西湖、今天就讓我們走近宗璞的《西湖漫筆》、去欣賞如詩如畫的西湖風光吧、

  二、了解背景及作者

  1、文體介紹

  漫筆:不拘形式隨手寫出的文章、或中長篇或短篇、很隨性的一種文體。話題廣闊、天馬行空、只要想得到的都可以用“筆”寫出來、成為一篇完整文章。

  它表達了一種心情、對某事的堅持、對某人的執著。字里行間透露著一種傷感。漫筆的態度、無可奈何的舍棄、想去忘記遺失的、錯過的卻發現它們根本還清晰的留在心里。除了不停歇的漫筆、似乎就走不出過去的陰影、記憶。

  2、作者簡介

  宗璞、原名馮鐘璞、女、1928年出生、常用筆名宗璞、筆名另有豐非、任小哲等。原籍河南省唐河縣、生于北京、著名哲學家馮友蘭之女。曾就職于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F代作家、從事小說與散文創作。代表性作品有短篇小說《紅豆》、《我是誰》、《弦上的夢》、《三生石》、《南渡記》、散文《西湖漫筆》等。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完成生字詞練習;

  2、快速瀏覽課文、理清文章層次

  明確:總分總形式:總:第1-4段引出西湖特色;

  分:第5-8段介紹西湖之綠;

  第8-10段介紹西湖之變。

  總:第11段總寫對西湖的印象:心到神知。

  3、用精煉的語言找出作者的游蹤;

  明確:雨中訪靈隱-漫步蘇堤-花港觀魚-從花港乘船而回。

  四、精讀課文、理解賞析

  1、文章圍繞西湖的“綠”主要描寫了哪些景觀?

  明確:

 、凫`隱之綠

 、谔K堤之綠

 、刍ǜ壑G

 。ㄔ敿毞治鲆奝PT)

  2、作者寫西湖、為什么第二段要寫看《永遠的微笑》?

  明確:

  (1)、對《永遠的微笑》欣賞過程與下文對西湖的美的認識過程相似。

 。2)、通過對《永遠的微笑》由不覺得美到被深深的打動的過程、引出對西湖的認識同樣是一個變化的過程、突出對西湖美的贊頌。

  3、第三段作者為什么要把西湖跟太湖和長湖比較?

  明確:論秀媚西湖比不上長湖;論雄偉、比不上太湖。此次卻驚嘆“真是個神奇的湖!”提及前三次感受是為突出此次游湖感受西湖巨變、欲揚先抑、突出第四次游西湖印象之深、印象之好。

  4、第六段的修辭手法是?

  明確:例:有的青苔、形狀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云霞。

  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辭手法、將青苔形狀比喻為耕牛、牧人等、生動形象表現其形狀之趣、排比句造成的氣勢、表達了作者觀賞此景時的喜悅心情。

  5、賞析文章第7段加點詞語“蹬”的表達效果。

  明確:例句:我最愛看初春的楊柳嫩枝、那樣鮮、那樣亮、柳枝兒一擺、似乎蹬著腳來告訴你、春天來了。

  “蹬”運用了擬人的修辭、將柳枝賦予人的情態,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楊柳嫩枝在風中搖擺的姿態、表現了柳枝富有生命力的特點、彰顯了春的氣息與活力。

  6、“這熱鬧、不更千百倍的有意思嗎?”這句話你怎么理解?

  明確:“這熱鬧”指的是人們在西湖游玩的活潑熱鬧!皟A城隨太守”熱鬧的是射獵取樂的官員、今天熱鬧的都是普通百姓。時代不同、這熱鬧的意義也迥然不同、所以說“更千百倍的有意思”深化主題、起畫龍點睛的作用。

  五、對比閱讀

  通過對西湖綠的描寫、對比朱自清的散文《綠》中對梅雨譚綠的描寫片段、分析二者各有什么特點。

  明確:

 。1)西湖漫筆中的“綠”:采用了點面結合的描寫方法、不僅從整體寫出了西湖綠的特點、還選取了蘇堤、花港觀魚等進行了點的描寫!熬G”的特點既有共性、又有變化。

  對西湖的“綠”進行了細致入微的描寫、將綠的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譬如“道旁古木參天、蒼翠欲滴、似乎飄著的雨絲兒也都是綠的。”可視可感可觸、且層次豐富、氣氛濃郁。

  融情于景、將對西湖的喜愛和贊美之情融入到了景物描寫之中、含蓄委婉。如“再加上葉面上的'水珠兒滴溜溜滾著、簡直好像滿池荷葉都要裙袂飛揚、翩然起舞了。”

 。2)梅雨潭之綠:運用襯托的手法突出了梅雨潭的綠。通過描寫北京什剎海拂地的綠楊、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綠壁”、西湖和秦淮河的水波等等的“綠”的不夠恰到好處來突出梅雨潭“綠”的美麗。

  《綠》采用了第二人稱來寫、用“你”來稱呼梅雨潭的“綠”、拉近了與梅雨潭的“綠”的距離、便于抒發對其強烈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綠》情景結合、既有對梅雨潭的“綠”的描寫、又有直接抒發對梅雨潭的“綠”的感情。

  《綠》描寫梅雨潭的“綠”采用了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既有通過描寫別的地方“綠”來襯托梅雨潭的“綠”、又有對梅雨潭的“綠”的直接描寫。

  六、拓展延伸:

  1、寫好景色常用的方法

  2、回憶描寫西湖的詩句

  七、作業

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14

  一、素質教育目標

 。ㄒ唬┲R教學點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隋朝”、“石匠”、“世界聞名”、“設計”、“創舉”、“雄偉”、“雕刻”、“遺產”等詞語。

  (二)能力訓練點

  查字典理解詞語;運用“參加”“而且”造句;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了解句與句的聯系,弄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進行朗讀訓練。

  (三)德育滲透點

  從聞名世界的趙州橋設計與建造及其在造橋史上的意義,體會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發學生的自豪感。

  二、重點及解決辦法

 。ㄒ唬┲攸c

  理解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及設計上的特點。

  (二)解決辦法

  通過深刻理解語言文字、觀察投影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掌握趙州橋的特點。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自學課文片斷,小組討論交流,小組發言,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五、教具準備

  趙州橋彩色投影片,趙州橋欄板的錄像帶,文字投影片,生字詞卡片。

  六、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ㄒ唬﹩l談話,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向大家介紹的是一座古老的橋梁。大家一定想知道這是怎樣的一座橋呢?下邊就讓我們先來看看這座橋(出示趙州橋的投影片),這就是課文中所描繪的那座橋,它的名字叫趙州橋(板書:3趙州橋)

 。ǘ┛磮D議橋。

  這座橋,長50多米,寬9米多,是一座石拱橋。請同學仔細觀察,想一想與你們平時見到的橋有什么不同?(下面沒有橋墩;橋下面有一個大橋洞,大橋洞頂上兩邊分別有兩個小橋洞。)

  小結:投影片顯示出的趙州橋,大家一看就覺得它的確是一座與眾不同的大橋。50多米長的大橋橫跨在寬闊的江面上,中間雖然沒有一個橋墩。大橋洞頂上兩邊還各有兩個小橋洞。這獨特的設計也是前所未有的。這種設計出于何人之手?大橋建造于哪個年代?這樣的橋有什么優點?學完課文大家就會清楚。

 。ㄈ┏踝x課文,掌握生字的讀音。

  1.出示生字詞卡片,要求讀準字音。

  2.理解生詞。

  趙縣:在河北省,古代叫趙州。

  隋朝:我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離現在1300年。

  石匠:本文石匠是指隋朝的李春,是設計趙州橋的建筑師。

  設計:在建橋之前的周密思考,精心繪制圖樣,就叫設計。

  沖毀:沖破。

  3.自由讀課文,把帶有生字詞的句子讀兩遍。

  4.抽查自學效果,出示不帶音節的生字詞卡讓學生讀。

  5.指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連貫。最后一個自然段可全班齊讀。

  為什么說“趙州橋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帶著這個問題認真地學習每一個自然段。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學第一自然段,這段介紹了有關趙州橋的什么?

  2.小組討論交流。

  3.小組代表發言,各組代表相互補充。(介紹了趙州橋的地點,設計者,建造的年代,還告訴趙州橋是世界聞名的,板書:世界聞名)。

  4.理解“世界聞名”先用查字典方法來理解。然后引導學生結合全文內容深入研究,為什么趙州橋這樣一座石拱橋卻聞名于世界?留在課文全部內容學完之后再回答。

  (五)學習第二自然段。

  1.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系

 。1)這個自然段共有6句話,先讀前2句,這兩句告訴我們什么?(第①句概括地寫趙州橋非常雄偉。第②句具體寫大橋的雄偉,是用具體數字寫了橋的長度,寬度,用既能走車,又能走人,進一步說明橋寬。兩句都是寫橋非常雄偉。)

  [板書:雄偉橋長橋寬]

  (2)讀③④兩句邊讀邊想:趙州橋在設計上有哪些特點(第一特點,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大橋洞,第二個特點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各有兩個小橋洞。)

  [板書:沒有橋墩,一個大橋洞,4個小橋洞]

 。3)這樣的橋有什么優點?讀⑤⑥兩句話,(既減輕流水對橋身的沖擊,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板書,既……又……]

 。4)對照板書有順序地說一說第二自然段介紹了有關趙州橋的什么?(先講趙州橋非常雄偉;再講趙州橋在設計上的兩個特點;最后講了橋的優點。)

  導語:學習第二自然段知道了作者是按照這樣的順序介紹有關趙州橋的情況,使我們對橋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作者的介紹,還要告訴我們什么呢?

  2.深刻理解語言。

 。1)出示投影片:“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沖擊力,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

  理解“這種設計”指怎樣的設計?(第二自然段的③④句)

 。2)理解“創舉”。字典中的解釋:開始做。

 。3)理解“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這句話的意思。(趙州橋這樣的石拱橋是隋朝的李春第一個設計出來的,這是李春的首創。是沒有先例的。)

 。4)投影片中的第二個句子除了告訴我們趙州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實際上也就告訴了我們橋怎樣:(橋很堅固)

 。5)遠在1300年前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就創造性地設計建造了這樣雄偉、堅固的趙州橋,這說明了什么?(說明了古代勞動人民是聰明的,是有才干的………)

  導語:顯然文章在介紹橋,贊美橋的同時也在贊美誰?(贊美建橋人,贊美勞動人民)因此在朗讀時要讀出贊美之情。

  3.朗讀訓練。

  4.對照板書練習背誦。

  (六)總結、擴展。

  1.總結:學習1、2自然段我們知道趙州橋至今已有1300多年了,是隋朝石匠李春設計并參加建造的。歷經千年的風風雨雨,它仍然那么雄偉,那么堅固,真不愧為是一座世界聞名的古老的橋梁。

  2.擴展。

  出示投影片:

 。1)趙州橋在________省________縣。趙州橋也叫________橋,它是________朝石匠________設計和參加建造的,到現在有________多年了。

  (2)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________,既________又________。

 。3)趙州橋為什么會世界聞名?

 。ㄆ撸┎贾米鳂I。

  1.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2.預習第3自然段。

 。1)這個自然段主要講的是什么?

  (2)描寫了龍的幾種姿態?

 。3)“所有的龍”指的是哪些龍?

  第二課時

  (一)導語。

  上節課我們學了1、2自然段,回顧這個自然段的內容,說一說趙州橋是怎樣的一座橋?(趙州橋非常雄偉、也很堅固)

  導語:趙州橋除了雄偉、堅固以外還有什么特點?接著學習第3自然段。

  (二)學習第3自然段。

  1.第3自然段,這段的第1句話告訴我們什么?(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說橋“堅固”是哪一段?(第二自然段說橋堅固)這一段說橋怎樣:(橋美觀)

  小結:這句話由兩個小分句組成,前一個小分句與上邊一個自然段緊密相連;后一個小分句又與本自然段緊密相連。一句話把兩個自然段連接在一起,在文章的結構上起了連接作用。這句話在第3自然段又起了什么作用。

  2.自由讀第3自然段邊讀邊思考,第一句話與后邊內容的關系。(第1句的第2個小分句概括地寫橋美觀,其它內容是具體地寫橋的美觀。)

  3.具體描寫部分作者詳細描寫了橋上的什么?(橋面兩側有石欄,欄板雕刻著精美的圖案,作者具體描寫了欄板上雕刻的圖案。)

  4.理解“雕刻”。(一種工藝,本文指在欄板上刻鑿圖案。)

  欄板上的雕刻也屬于石雕,在石頭上雕刻想象有多大的難度。(一般的石匠是難以勝任的。只有手藝高超的精工巧匠才能完成。趙州橋已有1300多年了,但雕刻的圖案并未因時間的流逝而消失,說明雕刻很有深度,很有功夫。)

  5.欣賞欄板上雕刻的精美圖案。出示投影或錄像。(電教手段可以超越時空,把學生帶到趙州橋上,使其身臨其境,親眼目睹那一幅幅精美的圖案。學生在欣賞美,感覺美的.同時自然也就會感到這一歷史遺產的珍貴。)6.讓學生講述欄板上雕刻的精美圖案。(在學生觀看了投影或錄像之后,也就是在“欣賞美”,“感受美”之后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美!保

  7.研究書中怎樣描寫這些精美圖案。(有的……有的……有的……所有的……)

 。1)這段里寫了幾幅雕刻圖案(3幅)

 。2)這3幅圖案有什么相同之處,有什么不同之處?(相同之處①畫的都是龍②畫的都是兩條龍。不同之處:姿態不同。)

 。3)欄板上只有這3幅圖案嗎?為什么選擇這3幅圖案?(欄板上有許多幅圖案。這3幅圖案是最精美。)

 。4)作者只描寫了3幅最精美的圖案,其它圖案雕刻怎么樣?出示文字投影片:“所有的龍似乎都在游動,真像活了一樣!边@句話告訴我們什么?(“所有的”指橋上欄板上雕刻的所有的龍。“似乎都在游動”是作者的想象。因為雕刻的太逼真了,活靈活現,給人一種游動的感覺。“真像活的一樣”是因為雕刻的太精美了,精美絕倫,栩栩如生。這句話不僅是對這層內容的總結,也是對橋上所有圖案的高度評價。)

  8.朗讀訓練,趙州橋上的圖案是精美的,作者的語言描繪是優美的,所以我們讀這段時,聲音表情都應是甜美的。

  9.作者是怎樣寫橋的美觀的(對照板書:先概括寫橋很美觀,然后具體寫欄板上圖案很精美,又寫了3幅最精美的圖案,最后寫所有的龍真像活了一樣。)

  10.按這個順序練習背誦。

 。ㄈ⿲W習第4自然段。

  1.齊讀第4自然段

  2.出示文字投影片:“趙州橋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理解這句話,引導學生理解關鍵性的詞語:智慧,才干,歷史遺產。

  智慧:聰明。

  才干:才能、本領。

  歷史遺產:祖先,歷史上留下來的寶貴財富。

  再引導學生面對全文思考這個問題。(①趙州橋設計的很有特色。②趙州橋雄偉、堅固,已有1300多年了還完好無損。③趙州橋美觀。都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趙州橋是祖先留下的寶貴財富,是后人引以為自豪的。)

  3.造句練習:參加,而且。

  (四)總結、擴展。

  教師小結:趙州橋以它獨特的建筑風格聞名中外,世界上許多橋梁專家都到趙州橋參觀學習,如今趙州橋旁,豎立著李春的塑像,以紀念這位偉大的古代建筑師。可見趙州橋的影響多么深遠。

 。1)朗讀全文。

 。2)背誦2、3自然段。

  (3)為什么說趙州橋是一座世界聞名的石拱橋。

 。4)學習生字的字形。

  七、布置作業

  預習第4課《帳篷》

 。ㄒ唬┯懈星榈乩首x課文。

 。ǘ┎樽值淅斫馍衷~。

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15

  學習目標

  1、認識“攝、媚”等8個生字。會寫“突、按”等1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小男孩對高爾基的崇敬熱愛、高爾基對小男孩無比慈愛、關懷備至的感情。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

  2、教學掛圖。

  3、收集了解關于高爾基生平故事、資料。

  第一課時

  揭題導入

  1、上節課大家學習了前蘇聯革命領袖列寧和一個小男孩的故事。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位前蘇聯作家高爾基和一個小男孩的故事。這個男孩是一個小攝影師。

  2、板書課題。讀準生字:攝(shè)。

  聯系生活實際說說“攝影”是怎么回事,“攝影師”是干什么的人。

  3、出示教學掛圖,學生交流高爾基生平情況,教師相機補充講解。

  初讀課文

  1、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可以默讀、放聲讀、或者找同伴一起讀,力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詞語、句子做上記號。

  2、檢查朗讀情況:開火車讀詞語,重點指導“鞠(jū)躬(gōng)”、“膠(jiāo)卷”,輕聲字“停當(dang)”、“打量(liang)”、注意:擺弄(nòng)聲母是n。

  3、給課文標好自然段序號,提醒學生課文共15段,小攝影師給高爾基寫信的那部分內容屬于第1自然段。

  4、交流學習疑難,相機指導學生朗讀該詞、句所在段落,通過聯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課文字、詞障礙。

  5、齊讀全文后,完整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合作識字

  1、小組合作,想辦法記住生字字形。

  2、交流識記方法:利用熟字記生字(交—膠)、形聲字構字(輛—形旁“車”—聲旁“兩”)。并且說說在書寫時應該注意什么。

  第二課時

  復習導入,說話練習

  1、鞏固詞語

  紙團墻報鞠躬打量吩咐擺弄膠卷秘書雜志社轉告

  2、用上以上詞語來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角色演讀,體會感情

  1、以小組為單位,組長為導演,安排組員分角色朗讀、表演課文第1—11自然段的內容。

  提醒:以課文內容為劇本,找出描寫動作、神態的重點詞語,邊做動作邊朗讀。

  2、教師分組巡視、指導朗讀、表演。

  3、挑選一組學生上臺表演,根據表演情況,相機指導理解幾處重點語句。

  a、點評學生表演的動作。相機理解“鞠躬”、“打量”、“擺弄相機”、“趕緊站”等詞語。

  b、從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來”,說說你表演時體會到小男孩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引導學生從中感受到小男孩對高爾基的崇敬熱愛之情。

  c、抓住高爾基的反應,尤其是“吩咐”二字,展開討論,體會到他對下一代的寬厚慈愛和關懷。

  d、引讀第10自然段,注意高爾基的神態動作,指導讀好句子:“孩子,回來!我給你膠卷,我這兒有很多膠卷!弊寣W生反復朗讀好這句話,從中感受到高爾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幫助孩子拍成這張照片,實現他美好的愿望。

  4、練習分角色有感情朗讀課文,讀出對話的不同語氣。

  巧設疑問,升華感情

  1、提問:小男孩會回來嗎?

  2、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聯系全文,在課文中找出自己的依據。

  3、高爾基希望孩子來嗎?指導朗讀最后一句話,抓住“不過”、“一定”等詞表示的前后態度上的轉變,再次深切感受他對少年兒童的關懷和深深的愛。

  教學反思

  《小攝影師》是一名少先隊員為蘇聯文學家高爾基照相,因沒帶膠卷未能照成的故事。這個故事體現了文學家高爾基對少先隊員的關懷愛護。我在《小攝影師》閱讀教學中千方百計地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的.情境,在感悟語言的過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我在教學時緊扣“吩咐”一詞讓學生聯系具體的語言環境進行理解,再通過說話的方式引導學生進一步加深理解,把理解語言和體會情感結合起來,揣摩出高爾基對小男孩子的喜愛之情,突出教學的重點。

  情感是附載在語言文字這一客體之中的。它需要靠讀者在讀中去感知與感悟。課文最后一自然段的兩句話集中體現了高爾基對少年兒童的關心、愛護,并且情感強烈。我讓學生自己去朗讀,通過朗讀去體驗、去感知、去感悟,通過反復朗讀把這種感受表達出來。高爾基對待記者的冷淡和不見,對待小男孩的熱情和“一定”要見這種截然相反的態度,體現了他的高尚品質。

  有了這種體驗和感悟,“高爾基為什么不愿見記者而熱切希望小男孩能再來?”這一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學生再讀全文進一步思考:“小男孩會再來嗎?”激發學生想象,把他們引進課文的情境之中。有了前面的鋪墊,并且給學生提供了展開想象的空間,續寫“小男孩再來時會是怎樣的情景”的訓練,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深刻。在他們積極的思維中,引起情感的共鳴。

【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上冊教案03-05

語文上冊教案06-20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1-12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3-08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1-07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語文園地二》03-13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03-07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1-21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熱】01-01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婷婷97狠狠做| 一级中文字幕免费乱码专区 | 亚洲中文字幕无线乱码 | 亚洲AV女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 天天免费看国产一区二二区 | 中文字幕乱码手机在线中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