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的教學教案【實用】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的教學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語文的教學教案1
教材分析:八年級第二單元培養學生對身邊普通人的關愛、同情之情;要求學生揣摩記敘文語言特點,初步感受語言風格。八年級學生已能初步感受語言風格,但是要把句子寫生動卻不容易。因此學生在了解《背影》主題思想后再學習細節描寫就容易接受。
教學目標:
1、能分析《背影》中各類細節描寫的作用,再次感悟文中深厚的父子情。
2、能明白細節描寫對人物形象和中心的作用。學會觀察,抓典型細節做生動細致地描寫,讓文章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3、能體味生活中父母的愛,喚起對父母的感恩之心,抒寫濃濃親情。
教學重點:能分析文章中各種細節描寫對“父愛”和父子情的突出作用。
教學難點:學會用典型的細節描寫來刻畫人物形象。
教師教法:演示法、點撥法、提問法。通過多媒體展示教學內容,激發學生思考。
學生學法:討論法、誦讀法。通過幻燈片內容,結合之前學段知識合作探究。
教學設備:多媒體教室、PowerPoint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一、詩句導入
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這幾句詩:
“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父母對兒女的恩情!”
用這幾句詩來概括朱自清《背影》中父親對兒子的愛最確切。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背影》中的細節描寫,感悟細節描寫中蘊含的濃濃親情。
揭題《背影》的細節描寫
二、出示并學習《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
1、賞析《背影》中的各種細節描寫,再次感悟濃濃的父子情深。
。、學會細心觀察生活,運用細節描寫讓自己的作文生動具體。
三、關于細節描寫
細節描寫指抓住生活中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加以生動細致的描繪。
作用:對刻畫人物性格和揭示文章主題有重要作用。
分類:語言、動作、心理、肖像、環境等方面的細節描寫。
教師強調:必須是典型的細節描寫。一滴水也能折射太陽的光輝,要做到以一擋十,不能是簡單的動詞的堆疊,或者讓人物想個沒完沒了。所有的細節描寫要為文章中心服務。
四、賞背影、悟父愛。
1、動作描寫
。1)提問:你認為文中哪個背影最感人,最能體現父親對兒子真摯的愛?
歸納:父親爬鐵道買橘子的背影。有一系列動作描寫地很好,突出了父親的體貼和疼愛。
。2)請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他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墒撬┻^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動作細節:艱難的動作,表現了父親疼愛兒子。
父親步履蹣跚,如此艱難,卻舍不得讓20歲的小伙子去買橘子,要親力親為,真讓人感動。
2、肖像描寫:
。ǎ保└赣H的穿戴:“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
賞析:家境困窘心情憂傷
。2)“他給我做的紫毛大衣!
賞析:家計艱難,但再苦不能苦孩子。
父親的黑布小帽、黑布大馬褂和給“我”做的紫毛大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父親賦閑,家中光景很是慘淡的情況之下,這件紫毛大衣就顯得奢華多了。父親處境如此艱難卻不愿委屈孩子,這就是疼愛。
3、語言描寫
。1)、父親說:“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賞析:祖母去世,差使交卸,最難過的人是父親,但是父親看到我“簌簌地落下眼淚”,心疼我,安慰我。一個剛強、慈愛的父親形象躍然紙上。
。2)、我再三勸他不必去;他只說:“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賞析:雖然父親忙于生計,但是別人去不放心,愛兒子勝過愛自己!
。3)、他往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賞析:擔心兒子路途口渴,體貼,慈愛!
。4)、過一會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
賞析:親自送行,仍不放心,看到兒子的平安信心里才踏實。
(5)、我北來后,他寫了一封信給我,信中說道:“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
賞析:膀子疼痛厲害,卻先報平安,是怕兒子擔憂自己。處處為兒子著想,包含著父親的憐惜、體貼、思念的情感。
4、心理描寫
文章中有很多的心理描寫,但以《背影》中作者流的四次淚最為動情。讓我們看到了作者的心理,很好地抒發了“我”對父親的感激、思念之情。
見父親,睹家境,想祖母—悲傷的淚
望父買橘,父子離別——感激的淚
影遠去,依依不舍—惜別的淚
再現背影,淚光瑩瑩——辛酸的淚
5、其它
特定的家境:父親賦閑,祖母離去,生活困難。
細微的情節:講價錢、撿座位、囑我路上小心。
賞析:突出了父親的體貼、無微不至的關心。
小結:文中的這些細節描寫生動地突出了父親的慈愛,讓讀者感受到濃濃的父子情深,情感產生了共鳴。這也是《背影》的藝術魅力。
可見,運用好細節描寫不僅能讓人物形象更加鮮明,中心更突出,還可以讓作文更有感染力。
五、教學總結(即板書)
既然細節描寫這樣重要,那老師把細節描寫的口訣送給你。
細致觀察是基礎;典型細節扣中心;
語言精練不啰嗦;巧用修辭添光彩。
六、作業
父母的愛很平常,也很實在:也許只是一個眼神,也許只是一句叮嚀,也許只是早餐時裝在你書包里的一盒牛奶……
請以《熟悉的背影》為題,運用細節描寫,抒寫對親人的愛。
教學反思:《背影》中的細節描寫突出了父親的.愛,是文章感人的重要因素。之前學生知道作文常用的寫具體的方法,但是抓典型細節進行生動描寫的能力還需要培養。我讓學生分析文中各類細節描寫的作用,再次感悟“父愛”和“我”的感激思念之情,加深課文的理解;并懂得任何描寫都是為文章的中心服務的,都是為了刻畫人物形象。明確了細節描寫不是動詞的簡單堆疊、不是人物說個沒完沒了、想個沒完沒了、臉譜化……而是要為人物形象服務的。在賞析句子時明白細節描寫的要點:仔細觀察;抓典型;運用修辭寫生動……學生通過“賞背影、悟父愛”這個環節實現了教學能力目標。最后以口訣的形式總結了細節描寫的要領,深入淺出,學生易于掌握。以《熟悉的背影》作文練筆為作業,既鞏固了課文背影的新穎立意,又讓學生通過觀察自己父母日常生活中的細微行為,感悟濃濃親情,完成了本節課的情感目標。這節課結構緊湊,重點突出,實現了教學目標。
小學語文的教學教案2
泰山簡介
形成“群峰拱岱”的高曠氣勢。泰山多松柏,更顯其莊嚴巍峨;又多溪泉,故而不乏靈秀與纏綿?~緲變幻的云霧則使它憑添了幾分神秘與深奧。
泰山,古稱東岳,又名岱岳、岱宗為五岳之首。?泰山起于齊魯丘陵之上,長達二百公里。主峰突兀,山勢險峻,峰巒層疊。
寫作背景:
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年輕的詩人離開了長安,到袞州(今屬山東。┤ナ∮H(其父杜閑當時任袞州司馬)。這首詩就是這期間寫的。詩中熱情地贊美了泰山高大雄偉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也透露了詩人早年的遠大抱負,歷來被譽為歌詠泰山的名篇。
望岳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岱(dài)了(liǎo)
曾(通“層”)眥(zì)
造化鐘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
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戇h望泰山—綿延不絕)
那泰山是什么樣子的呢?它橫跨齊魯,青色的峰巒連綿不絕。
。▽懡┥健忝栏叽螅
大自然把所有的神奇和靈秀都集中在泰山,山的南北兩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寫細望泰山的景物、詩人感受)
層層云升騰,滌蕩心胸;張大眼睛遠望飛鳥歸林。
。ㄊ惆l詩人心底的愿望)
終要登山泰山頂峰,一眼望去,四周重重山巒都顯得渺小了。
問題探討
這首詩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贊美泰山高大雄偉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也透露了詩人早年昂揚向上、積極進取的遠大抱負。
《望岳》中每一聯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試對此做具體解釋。
首聯遠望,頷聯近望,頸聯細望,尾聯極望。
賞析和積累
詩歌語言精煉,包含哲理,你能賞析嗎?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被每鬃拥拿裕骸暗翘┥蕉√煜隆薄S迷谶@里有深刻的含義:它不僅僅是詩人要登上山頂的.誓言,也是詩人要攀登人生頂峰的誓言。
“會當凌絕頂”表達詩人登臨頂峰的決心和豪邁的氣概,使全詩的意境雄闊高昂。
“一覽眾山小”以虛擬的筆法,顯示詩人高瞻遠矚和俯視一切的雄心壯志。
小學語文的教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給課文分段,并概括大意。
4、能聯系課文內容,理解文中描寫月光和小外甥對月光產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5、通過朗讀訓練,激發學生主動積累詩句的興趣,啟發學生展開幻想的翅膀,用童心來感受和反映世界。
重點、難點:
1、聯系課文內容,理解文中描寫月光和小外甥對月光產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2、通過朗讀訓練,啟發學生展開幻想的翅膀,用童心來感來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知道哪些有關月亮的詩句?請大家背誦。
2、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有關月亮的課文,中間也有不少月亮的詩句,請同學們仔細讀課文。
3、出示課題21望月(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自學要求: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2)自由輕聲讀課文,自學生字詞語,結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部分詞語。
。3)再讀課文,提出一些自己不懂的問題。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檢查詞語讀音,提示注意點。
3、學生質疑,理解部分詞義:
對學生提出的一些問題,能解決的當堂解決,不能解決的放到下節課。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是不是單單寫月亮的?除了寫賞月外還寫了什么?
2、指名回答。
3、指導學生給課文分段?提示:課文哪些段落寫賞月,哪些寫背詩句?
第一段(1—2):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賞月下的江景。
第二段(3—13):小外甥和我比賽背誦寫月亮的詩句。
第三段(14—20):小外甥對月亮的獨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
第四段(21——)我獨自一人在甲板上展開了幻想的翅膀。
四、課堂練習
1、寫字練習,教師進行指導。重點指導:斑、絮、呵欠
2、用鋼筆描紅。
3、寫出近義詞。
光點()凝望()驚奇()封閉()
聚集()幻想()清幽()閃耀()
4、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聯系課文內容,理解文中描寫月光和小外甥對月光產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2、通過朗讀訓練,激發學生主動積累詩句的興趣,啟發學生展開幻想的翅膀,用童心來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學過程:
一、檢查詞語掌握情況
1、學生練習。
2、讀詞語。
二、學習第一段
1、自由朗讀課文第一段,注意朗讀時的感受。
2、學生交流。引導學生說出:作者描寫的月光下江景太美,在我們面前展示了一幅動人的圖畫。板書:月下江景美麗如畫
3、同學們,想不想把這幅圖畫畫出來?學生思考:作者描繪的圖畫上有那些景物以及這些景物是什么樣子的?
4、出示圖畫,請同學們看看,是不是你們腦海中浮現的畫面。
播放課文第一段錄音,學生邊看圖,邊聽錄音,感受圖畫的整體意蘊。
5、讓學生回憶課文,嘗試背誦。
三、學習課文第二到三段
(一)自讀課文,思考:你覺得小外甥是個怎樣的孩子?
學生交流后板書:聰明好學愛幻想
。ǘ⿲W習第二段
1、學生自由讀課文。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外甥的聰明好學、愛幻想的特點?
學生自由讀后交流。
2、出示句子:“是月亮把我叫醒了!毙⊥馍{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頭凝望著天上的月亮出神了。
教師質疑:月亮怎么會把小外甥叫醒呢?
3、出示句子:小外甥聰明好學,愛幻想,和他交談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4、分角色朗讀課文。
5、了解詩句的意思。
。1)學生解釋。
。2)教師點撥理解。
6、指導讀詩,背誦。(出示整首詩讀讀、背背)
7、你還知道哪些有關月亮的詩句嗎?(學生自由背詩后指名回答,師出示搜集的有關詩句進行補充,學生選擇其中的感興趣的1、2句讀讀、背背)
8、教師口述,引入情境:
詩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這兩種美妙的東西一起滋潤著我們的.心田,使得我們無比暢快,沉醉在美麗而幽靜、空曠而遼遠的氣氛中。
9、出示句子:詩,和月光一起,沐浴著我們,使我們沉醉在清幽曠遠的氣氛中。
10、學生反復朗讀,體會句意,體會意境。
11、小結談話,激發學生主動積累詩句的興趣。
學習了第二段課文,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正是由于小外甥聰明好學,才積累了數不清的美妙詩句,也因為這美妙詩句的熏陶,小外甥變得更加聰明,愛幻想。我國古代優美的詩句多如天上的星星,只要勤于積累,必有豐厚的回報。
四、學習第三段
1、過渡:
他的聰明好學還體現在哪里?愛幻想又體現在哪里?讓我們來繼續學習課文。
2、學生自由讀課文。
3、討論交流。
出示句子1:“像眼睛,天的眼睛!薄斑@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歡看我們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閉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睜開,每個月都要圓圓地睜大一次……”
4、繼續讀課文,重點讀讀描寫小外甥說話時的動作、神情的句子。
出示句子:
、磐蝗唬⊥馍置俺鲆粋問題來……
、扑纱笱劬Φ任业幕卮,兩個烏黑的瞳仁里,個又一個亮晶晶的小月亮閃閃發光。
、恰⊥馍麕缀醪患偎妓鞯鼗卮稹
、人L聲繪色地說著,仿佛在講一個現成的童話故事。
、尚⊥馍蛄斯,搖搖晃晃走回艙里去了。
圈出你認為應該重讀的詞語,有感情地朗讀,細細品讀。
學生交流感受。引導學生說出:小外甥活潑可愛,天真好奇,愛幻想,而且善于幻想,頭腦里裝滿了奇妙有趣的東西。
5、分角色朗讀這一段。
三、布置作業
1、摘抄描寫月亮的詩句。
2、背誦課文。
3、收集有關山水的詩文,舉行賽詩會。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第四段。
2、指導背誦課文。
3、舉行山水詩歌朗誦會。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通過前兩節課的學習,你覺得小外甥是個怎樣的孩子?
他的愛幻想的特點深深地影響了我,此時我站在甲板上也展開了想象的翅膀,讓我們一起來讀讀第四段。
二、學習第四段
1、齊讀課文。
2、啟發談話:在小外甥的感染下,作者也情不自禁地展開了幻想的翅膀。你們想不想隨著作者一起去幻想一下?先請你閉上眼睛。
四、播放錄音,展開想象
1、播放課文完整的錄音,學生閉目靜聽,感受文章的整體意韻美。
2、啟發學生幻想。
現在,你就是作者,甲板上只留下你一個人。你久久地凝視著月亮消失的地方。你想到了星星,想到了太陽,想到了彩虹,想到了風雨……請你展開幻想的翅膀,在廣大的天空中盡情地飛呀,飛……
。▽W生閉目遐思、幻想。)
3、引導學生把幻想的東西說出來。(出示“討論區”)
三、指導背誦課文。
1、根據課文的思路理清敘述順序。
2、逐段進行指導背誦,學生選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四、舉行山水賽詩會。
1、四人小組內先背誦,推薦一位在班級里比賽。
2、每組一位代表上臺朗誦。
。ㄍ扑]學生代表四位作為評委。)
3、總結賽詩情況,宣布優秀選手。
五、作業(見“測試區”)
課后小記:
本文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想象的能力。月亮如詩,就要學生在《春江花月夜》的樂曲聲中展開無盡的遐想,進行拓展。同時讓學生打開記憶的大門,回憶以往學過的有關月亮的古詩,以及進行有關山水的詩句進行朗讀、背誦,增加學生古詩方面的積累。
小學語文的教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會生字新詞。
3、能聯系課文內容,理解文中描寫月光和小外甥對月亮產生想象的句子的意思。
4、通過朗讀訓練,激發學生主動積累詩句的興趣,啟發學生展開幻想的翅膀,用童心來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學重點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能聯系課文內容,理解文中描寫月光和小外甥對月亮產生想象的句子的意思。
3、通過朗讀訓練,激發學生主動積累詩句的興趣,啟發學生展開幻想的翅膀,用童心來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學具準備及輔助活動]:賽詩會
[主要板書計劃]:
16望月
月下江景美麗如畫
比背詩句聰明好學
想象月亮愛幻想
獨坐甲板展開幻想
[作業設計、安排]
課內:抄詞、寫近義詞、背誦課文、練習冊部分作業
課外:背課文、賽詩會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2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清文章脈絡。
一、背詩導入,板書揭題:
1、同學們知道哪些有關月亮的詩歌?請大家背一背,一人一句。
2、揭題
二、初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
1、明確:讀通全文,劃出不理解詞句,想清解決。
2、學生讀文,自學字詞
3、指名分段朗讀。
4、詞義質疑:
清輝:淡雅清純的光輝。
凝望:出神地看
繪聲繪色:形容敘述、描寫生動逼真。(聯系課文)
云絮:絮,像棉絮的東面。淡淡的云朵。
剪影:照人臉或人體輪廓剪紙成形。這里指事物的輪廓。
不假思索:假,借用。用不著想,形容說話,做事迅速。
晶瑩:光亮而透明
隱隱約約:看起來不很清
5、存疑:
“詩,和月光一起,沐浴……,……清幽曠遠”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是不是單單寫月亮的?除了寫月亮還寫了什么?
2、指名回答:板書:景比賽想象
3、我們應怎樣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2)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賞月下的江景
第二段(3—13)小外甥和“我”比賽背誦寫月亮的詩句。
第三段(14—20)小外甥對月亮的獨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
第四段(21)“我”獨身一人在甲板上展開了幻想的翅膀。
三、課堂練習
四、1、進行寫字指導甥瞳仁鎖絮幽欠
2、鋼筆描紅、臨寫。
3、寫近義詞
光點()凝望()驚奇()封閉()
4、抄詞:
清輝流動封銷不假思索光斑瞳仁
閃爍挑戰剪影繪聲繪色沐浴比喻
云絮呵欠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一、聽寫詞語
二、學習第一段
1、師讀課文,讓學生閉上眼睛用心地聽,仔細想想你的感受是怎樣的?
3、同學們,想不想把這幅畫畫出來?
4、學生細讀課文,思考作者描繪的“圖畫”上有哪些景物以及這些景物是什么樣子的?
交流。
景物:月光江面蘆蕩梅林山峰
江面————浮光躍
蘆蕩梅林山峰————鍍上花邊
5、學生當場打開畫筆進行繪畫,其它同學根據課文內容進行評議。
6、播放第一段錄音(誦讀),再看看同學畫的圖感受意境。
6、看圖,嘗試背誦。
三、學習第二段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出示句子:“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調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頭凝望著天上的.月亮出神了。
教師質疑:月亮怎么會叫醒人?
3、出示句子:小外甥聰明好學,愛幻想,和他交談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聰明而又好學體現在哪里?
角色讀5——11節。
4、了解詩句意思。
5、指導讀詩、背詩。
6、教師口述,引入情境,詩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這兩種美妙的東西一起滋潤著
“我們”的心田,使我們天比舒暢,美麗而幽靜,空曠而遼遠的氣氛中。
出示句子:詩,和月光一起,沐浴著我們,讓我們清幽曠遠的氣氛中。
反復朗讀,體會意境。
7、小結談話,激發學生主動積累詩句的興趣。
學習了第二段課文,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小外甥聰明好學,愛幻想)
五、作業:《練習冊》P54、二、三)
收集有關山水的古詩,背一背,準備賽詩會。
第三課時
一、復習:
課文中的小外甥是一個什么樣的小孩子?
愛幻想又體現在哪里?
讓我們繼續學習。(板書:愛幻想)
二、學習第三段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提問:這一段寫的是什么?(板書:想象月亮)
小外甥是怎樣想象月亮的?畫出有關句子,連起來說一說。
出示句子:“像眼睛,天的眼睛”“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歡看我們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閉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睜開,每個月都要圓圓地睜開一次……”
你覺得小外甥的想象怎么樣?請聯系你的生活經驗去感受一下。
自由讀句子,指名讀。
3、討論交流。(想象奇特,富有童趣)
4、繼續讀課文,找出描寫小外甥說話時的動作,神情的句子。
出示句子:
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個問題來……
他瞪大眼睛等我們回答,兩個烏黑的瞳仁里,各有一個這晶晶的小月亮閃閃發光。
……小外甥幾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他繪聲給色地說著,仿佛在講一個現成地童話故事。
圈出你認為應重讀的詞,讀,品味。
學生交流感受。
5、分角色讀這一段。
四、學習第四段。
1、齊讀課文
2、提問:這一段寫什么?
。ò鍟邯氉装,展開幻想)
3、啟發談話:在小外甥的感染下,作者也情不自禁地展開了幻想的翅膀。你們想不想隨作者一起去幻想一下?閉眼。
五、聽錄音,展開幻想。
閉眼,現在,你變成了作者,甲板上只留你……
引導說說幻想中的東西。
六、作業
1、背誦課文
2、賽詩會(課外)
第四課時
教學目的:
⒈通過活動,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月景的美麗以及人們借月亮來寄托思念、抒發情懷的思想感情。
⒉培養學生想象力、自主創造能力和語文綜合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笔占⒈痴b描寫月亮的古詩,學唱有關月亮的歌曲。
⒉排練小合唱《月光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鼻逵牡囊箍,明月深情地凝視著大地,靜靜地傾灑著它皎潔的光輝。從古至今,月亮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直是神圣的象征,它以其曠遠和神秘寄寓著人們幽遠的思念和無盡的遐想,像這樣的圖片老師還收集了一些,同學們想不想看一看?
、捕嗝襟w出示月景圖。
。弁ㄟ^觀看幾幅美麗的月景圖,把學生帶進了如詩如畫的月夜,這樣的情感創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喚醒了學生的求知渴望。]
、硰耐瑢W們情不自禁的贊嘆聲中,老師體會到同學們被美麗的月景迷住了,誰來描述一下自己所看到的畫面?
、辞О倌陙碛卸嗌傥娜四停瑸樵铝了鶅A倒,被月景陶醉,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美麗詩篇,老師有一首最喜歡的寫月的詞,同學們想不想聽聽呢?
⒌誰來把你最喜歡的寫月詩讀給大家聽聽呢?
、犊磥硗瑢W們積累了很多寫月的古詩,接下來我們來做個游戲好嗎?
二、游戲輔助,加深理解。
、钡谝粋活動:看題目,背古詩。
、帕鶄詞語各代表一首古詩,請選手選擇。
、埔来慰搭}目背古詩,背不出可以朗讀。
。弁ㄟ^看詩題背古詩,檢查了學生對寫月詩的積累情況。]
、切〗Y:剛才各組同學都表現不錯,特別是朗讀時很投入,很有感情。
、膊贿^,剛才的游戲只是個熱身賽,接下來的游戲難度就增加了,但也更有趣了!
、车诙䝼游戲:給圖畫配古詩。
⑴每個詞語后面是一幅畫,老師已經給圖畫配上了一首詩,也請同學們根據畫面內容來配一首古詩,看看我們配的古詩是否相同。
、埔来慰磮D畫配古詩,并朗讀古詩。
[讓學生根據自己對圖畫內容的理解來繪圖畫,配上適當的古詩,實際檢查了學生對寫月詩的理解情況。]
、切〗Y:能給圖畫配上合適的古詩,看來同學們不光會背古詩,而且對古詩還有一定的理解。
、赐瑢W們有沒有發現我們剛才所朗讀的這些詩除了都寫月亮之外,還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呢?(板書:幽遠的思念)
[通過恬當的小結,揭示了傳統的月亮文學,也達成了教學目標。]
⒌第三個游戲:唱月亮的歌曲。
月亮在詩人眼中是個寵兒,在其他的藝術家心中也是最為鐘愛的,例如歌曲當中就經常出現月亮。
⑴誰來唱幾句有關于月亮的歌曲?
⑵我們學校合唱隊曾經唱過一首歌叫《月光光》,非常好聽,我們班有好幾個合唱隊員,我們來欣賞一下他們的表演。
⑶請同學們說說聽完后的感覺。
、任以趺绰犞犞胨X呀?請合唱隊員解釋一下。
、尚〗Y:怪不得聽著聽著,我好像回到了兒時,躺在搖籃里沉沉睡覺,原來月亮確能引發人無盡的遐想。(板書)
三、分組合作,借月抒懷。
、背嗽、歌曲還有很多種藝術形式可以借月亮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這樣吧,我給大家創造一個機會,學做一回藝術家。
、捕嗝襟w出示:“現在你是一個藝術家,請你用編歌、寫詩、書法、畫畫、朗誦、寫話等形式通過月亮來表達你的情感!
⒊學生匯報,說清楚作品是什么?為什么創作這幅作品?
。壑R的積累和能力的形成依賴于主體的親身實踐,在寫詩、畫畫、編歌等實踐中,學生把感知、理解、內化的知識轉化為了運用的能力。]
、纯偨Y全文。
聆聽著同學們的匯報,老師更深刻地感受到月亮是一首恬靜的詩,是一曲委婉的歌,是一幅含蓄的畫,是一段綿長的情,讓我們在《小白船》優美的旋律中,再一次領略一下美麗的月景帶給我們幽遠的思念和無盡的遐想。
【小學語文的教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學教案【精選】03-06
小學語文的教學教案01-11
小學語文的教學教案03-18
小學語文的教學教案01-08
(必備)小學語文的教學教案03-05
小學語文教學教案10-30
小學語文優秀教學教案08-30
小學語文的教學教案【精華】11-11
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教案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