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家鄉的春節征文(精選22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征文,肯定對各類征文都很熟悉吧,征文是某個辦事部門為了某個活動公開向社會征集的有關文章。怎么寫征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鄉的春節征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鄉的春節征文 1
我的家鄉在山西太原,這是一座美麗的城市。
每年進入臘月,大人們就開始忙著采購年貨了,吃的、穿的、用的。我們小孩則是早早的盼望著新年的到來。先是臘月二十三這天稱為“小年”人們都買糖瓜祭灶。就是大人們常說的“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為了讓他說好話,于是便用糖瓜甜他的嘴。轉眼到了大年三十,到處洋溢著年的氣氛了,家家貼對聯,掛燈籠、放鞭炮,大家都圍聚在一起包餃子、看晚會,等待著敲響新年的鐘聲。
初一一到,爸爸媽媽就帶著我串門走親戚,嘴里還說著過年好,這類祝賀新年的話。正月十五元宵節,大街小巷都很熱鬧,白天這里有許多傳統的節目,比如;扭秧歌,跑旱船,舞龍,還有背棍,其中背棍是我最喜歡看的。背棍的'人背后豎著一根鐵棍,舉著一個或兩個化好妝的小演員。隨著背棍人的步伐悠揚的搖擺起來,沿街表演很是紅火。到了晚上還有燈展,我們還可以賞花燈,猜燈謎。我們家鄉的年就是這樣,你們家鄉的年是什么樣子的?
我愛我們家鄉的春節!
家鄉的春節征文 2
春節是我國最受重視的傳統節日,而吃年飯則是春節最主要而又最隆重的活動之一。吃年飯南北各異:在北方,一家人包餃子最為重要。而在我們南方就不一樣了,滿桌大菜,一家人圍桌而坐,品味佳肴,互相說著吉利的話,不知有多熱鬧。
吃年飯在我家鄉安化是比較隆重,比較講究的,有一年一頓飯之說。也就是一家人一年的辛勤勞動就是為了過年的這一頓飯。
說它隆重首先指它的菜。在安化,菜一般是十二道,代表著一年十二個月,月月發財。每道菜都是用蒸缽(用土燒制而成的一種盛菜的器皿)或大菜碗裝著的,即使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也是一樣的,用大蒸缽裝菜主要裝得多,吃的時間長,據說是年夜飯剩下的菜來年吃的時間越長越好,俗稱“有吃有剩,年年有余”。
年夜飯的菜是比較豐富多彩的,一般以豬肉、雞肉、牛肉,羊肉等為主要原料做成扣肉、臘肉、燉雞、墨魚燉肉等菜。當然最好吃的還是屬臘肉臘八豆燜油豆腐。魚也是年夜飯不可缺少的主菜,有年年有余之意,魚的主要吃法是將大魚用油炸成一塊一塊的.油炸魚,這種外脆里嫩、肉松味美的魚,即使不再作任何加工或添加佐料吃起來也會可口可香。魚還有一種吃法是將整條鯉魚清蒸或紅燒,這象征著鯉魚跳龍門,有望子成龍的意思。
年三十吃年飯的時間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間階段:第一個時間階段是8點至9點,這部分人為少數,在這部分人中,有的是吃了年飯要趕往較遠的地方與其他親人團圓。()有的就是開店鋪的,他們趕在其他人之前吃完年飯好做生意;第二個時間段是11點至13點,這部分人比第一部分人多一點,他們中有的是因為照顧同一地區內的親人團圓(比如兒子去岳母家,女兒去婆婆家等等),他們有的則是習慣于中午過年;第三個時間段是16點以后,這部分人是最主要的也是過年的主體,一家人的人數也最齊。這頓飯與早上和中午相比,沒有時間的要求,吃飯的時間越長越好,有的甚至吃到凌晨也是常有的事。
喝酒也是吃年飯的主要活動之一,即使你平常不喝酒,長者也會勸你喝上一二杯,而且喝的酒也肯定要比平時好很多。這天喝酒沒有限量,喝好為止,當然這天喝醉的也比較多,就算喝醉了長者也不會說你更不會罵你,不喝酒的過去是以茶代之,而現在則是被飲料所取代。一家人坐在一起共舉酒杯共賀春節,熱鬧非凡。
在正式吃年飯前,還有三件事必須要做,第一件事就是祭拜先祖,也就是在上完菜后,點上蠟燭、香,燒上一些紙錢,給先祖拜年,祈求先祖們保佑平安、幸福。第二件事就是燃放鞭炮,筆者認為放鞭炮有3種含義,其一,迎接列祖列宗回家過年;其二,告訴左鄰右舍我們家開始吃團圓飯了;其三,調節氣氛,顯得熱鬧喜慶。第三件事就是關上堂屋門,這其中也有兩層意思。一是為了不讓滿堂的財喜流走。二是防止別人來打擾。所以在吃年飯的這一天大家一般都不隨便串門,只有在確認了左鄰右舍都吃完了年飯才打開堂屋的門,開始相互登門拜年致賀,共祝來年生活幸福美滿。
吃年飯還有一項主要活動是發壓歲錢,這主要是小孩們最期待的事情。一般在年飯開始以后,長者們就會給小孩或沒有參加工作的家庭成員發壓歲錢。主要意思是希望小孩好好學習,健康成長。壓歲錢的數額,也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水漲船高,過去是三毛五毛,而今是一百到二百元不等甚至更多。又過年了,我一想起小時候過年時的情景,現在都還沉浸在收獲壓歲錢的喜悅當中。
家鄉的春節征文 3
俗話說:“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首詩講的就是春節。
春節是我國傳統節日里最隆重的一個節日。在我的家鄉,春節前家家戶戶都要把家里大掃除一次,準備好過年的年貨以及買春聯。在外打工的人會回家過年,給家人帶回禮物,和家人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除夕那天還要守歲,迎接春節的到來。
家家戶戶門口都貼上了嶄新的春聯,門前散落著昨夜燃放的爆竹的.碎片。樹上的枝條吐出了嫩芽兒,小草悄悄地從土里鉆出來。這些景象都告訴我們:新的一年開始了。
每當過春節,孩子們最高興,因為他們能拿到壓歲錢,同時也明白自己長大了一歲要更懂事。大人們也忙得不亦樂乎,因為有客人會來家中作客,大人們要用美食來招待客人。
春節的習俗寓意十足。例如放鞭炮,它寓意來年紅紅火火;或是吃餃子,餃子形狀像元寶,寓意來年招財進寶;又如穿新衣,寓意除舊迎新。這些習俗都反映了我國春節的重要性和影響力。
春節像美味的年夜飯,讓家人共享美食。
春節像美妙的音樂,讓人們拋開煩惱。
春節像美麗的雪花,讓幸福撒遍天下。
家鄉的春節征文 4
每到春節時,我的韶關就會異常的熱鬧。特別是過年的前一天———除夕。
每到除夕的早上,我們一家人都會早早地起床并互相拜年,給紅包。然后我們就會去吃早茶。吃完早飯過后我們就會去“放生”。這是一種韶關當地特有的習俗,大概就是把從市場上買來的.金魚放入河中,讓它游回大自然,這樣它才能帶著你的祝福遠去,表示年年有余。放魚的時候是講究技巧的。首先要打開袋子,再將袋子輕輕放入河中,讓魚自己慢慢游出來,千萬不能用力往水中倒或潑。否則這條魚就不能帶著你的祝福去到河神那兒了。最后在魚還沒能游走之前輕輕的摸一下魚頭,這樣就表示著魚帶著你的祝福而遠去。
做完這些之后我們就該回到家中準備年夜飯了。在中午十二點到下午八點,家家戶戶都在家里呆著不許出去玩,那是因為據說在韶關一帶一旦到了中午,就有鬼魂出沒。所以趁這個時候除了要做年夜飯,人們還要抓緊時間貼對聯以及福字。不然鬼魂就會偷偷潛入老百姓家中并將福氣全部偷走。只有用倒著的福字和對聯才能鎮住鬼魂們。等到了晚上,大街小巷開始張燈結彩,燈紅酒綠,到處都是喧鬧聲和打鼓聲,熱鬧極了!
在這熱鬧的晚上,我們一家人一邊吃著賀年的糖果,一邊看著窗外的煙花,心里頓時有一種甜絲絲的幸福感。
家鄉的春節征文 5
在我國的傳統節日里,我最喜歡的是春節。因為春節我可以和爸爸一起放炮,觀看美麗的煙花。
除夕那天,我們和彭大大約好在廣場放炮。吃完晚飯,遠處的天空已經綻開了美麗的花朵,不過我還是忍住了內心的沖動,和爸爸、媽媽、奶奶一起坐在電視機前,觀看聯歡晚會。伴隨著叔叔阿姨的粉墨登場,歡聲笑語不斷……可我覺得沒意思,便趴在窗臺上看炮,看了一會兒,我就去玩電腦游戲了。
不知不覺就到十一點半了,炮聲越來越響,天空越來越亮。我再也忍不住了,穿好衣服,匆匆跑下樓。哇,廣場上已經有一些人正準備放炮呢!不一會兒,爸爸和彭大大也搬著炮,來到了廣場。爸爸用打火機點燃了一根香,把煙花放在合適的'位置,用香點燃煙花的導線。立刻,導線冒出白色的火星。只聽“砰”的一聲。一個火球似的東西直沖上天。“啪!”火球在空中爆炸了,天空中出現了一朵紅色的大菊花。又是一陣“砰!砰!”的響聲,菊花變成了黃色、綠色、紫色……
“真是太漂亮了!”我大聲叫道。
彭大大又拿起一個煙花,用香點燃了導火線,隨著警報的響聲,焰火像巨龍一樣飛上了天空,真是壯觀極了!
放炮的人越來越多,天空中的煙花五顏六色、形態各異,真是太美了!我高興得手舞足蹈。
家鄉的春節征文 6
春節是我們國度的傳統佳節,關于過春節各地的風俗可多了。
在我的家鄉山東,元旦夜可是最重要的。一家人聚會在一同開開心心、熱繁華鬧地品味著年夜飯——餃子,由于我們南方人喜歡吃餃子,預示著新的.一年交好運。而北方人則喜歡吃湯圓,意味著一家人 團團聚圓。年夜飯后觀看盛大的春節聯歡晚會,則成了每年的常規。大人小孩一同守歲,聽新年的鐘聲敲響,看各種煙花競相開放,別提那興奮勁了,哪里還有睡意,在大人的再三吹促下才依依不舍地 去睡覺。
初逐個大早,天不亮全家人都起來迎接新春。開門第一件事情就是放一掛鞭炮,然后在院子里“發紙”、“磕頭”、“祭拜”,祈福新的一年。春節的第一頓飯都是吃餃子,燒火煮餃子要用芝麻桿,意 味著新的一年生活像“芝麻開花節節高”,日子越過越紅火。吃完餃子就開端拜年,首先給爺爺、奶奶、大爺、大娘拜年,她們會給我壓歲錢,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樣甜。然后我們就出門到親戚鄰居家拜 年,看到村莊四處繁華特殊,炮竹聲聲,接連不時。人們都穿著新衣服,個個怒氣洋洋。對我們孩子來說,新年更快樂了:手上拿著氣球,帽子上還插著五顏六色的花,蹦蹦跳跳,與同伴們追逐游戲, 恨不得天天都過春節!
我愛家鄉的春節,它不但讓我長大了一歲,還能給我帶來無量的高興!
家鄉的春節征文 7
一百英里不同于風,一千英里不同于習俗。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風俗,我們的家鄉在慶祝春節時有自己的風俗。
春節幾乎在十二月的上半月開始。在農歷12月8日左右的日子里,人們忙著填香腸,烘干臘肉,然后儲存起來,等新年過后接待客人時再吃。
12月23日是個小年。在這個晚上,每個家庭都會給廚神糖果,這樣他就可以說好話了。
23日之后,每個人都開始在市場上購買新年用品,并再次清理它們,以便掃除所有的厄運。
最熱鬧的事是除夕。這一天,男人、女人和孩子早早起床,開始張貼春聯和年畫。除夕之夜,家家戶戶燈火通明,鞭炮齊鳴。這天晚上,人們還會吃團圓飯。團圓飯后,家人開始聚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在這個晚上,除了很小的孩子,所有其他人都必須保持他們的老年。
在新年的第一天,每個家庭的男人、女人和孩子都會穿上新衣服迎接他們的長輩。孩子們最高興迎接新年。除夕之夜,長輩會給他們壓歲錢。
在接下來的.幾天里,人們將拜訪親戚和朋友。
正月十五,元宵節,春節的另一個高潮。這一夜,人們吃湯圓,意思是團團圓圓。人們仍然要燃放煙花。在街上,煙花、鞭炮和歡呼聲融為一體。各種煙火使我們眼花繚亂。美麗的煙花升上天空,有些像流星,有些像大紅花,有些像五彩繽紛的花朵,形成了一片花的海洋。
到第一個月的17號,春節就要結束了。是上學和工作的時候了。隨著新的一年的開始,人們正朝著新的生活、新的目標和努力工作前進!
家鄉的春節征文 8
春節是中國特有的節日,它象征著“喜慶、熱鬧、團圓”是美好快樂的日子! 當然,現在的春節和過去的春節還就大不相同了!照我們家的規矩—漯河的規矩,春節在農歷的臘月就開始了。家家人都開始制備各家所需與拜年串門的年貨了! 在超市中的`年貨應有盡有、琳瑯滿目。什么都有!有瓜子兒、蜜糖、果子、蜜餞;花炮、鞭炮、花生、紅棗。臘八粥與臘八蒜是臘八必不可少的東西,我么么再熬粥時,用了各種米各種豆,糖與許多干果熬得,喝起來很甜還有些酸酸的讓人喝了還想和,回味無窮!還要有臘八蒜!我姥姥先把蒜在蒜臼里搗碎了,再放在醋里,到吃餃子時拿出來,那時就有些發綠了,還有很辛辣的味道,真是美味! “二十八,貼花花”在超市里挑選自己心儀的對聯,貼在門上 有寓意一家和和美美,幸福安康! 三十到了,家家要守歲,要看春節聯歡晚會,一家人坐在電視機前說說笑笑看晚會,餓時下些餃子吃吃,邊吃邊看多愜意!到時候能隱約聽到鞭炮聲,這就是該放炮的時間,拿起鞭炮,到樓下放“啪啪。”像是整個院子在打仗,滿世界都在打著喜慶的子彈!遇到熟人就互相拜年!嘿!真熱鬧! 初一,早飯是餃子,家家都一樣,吃之后就去親戚家串門,再在那兒發一掛炮,一家人就高高興興吃團圓飯! 轉眼間,春節已經過去,我們小學生要上學,大人們要去工作。天氣變熱乎了!大家又要忙著干活了!春節,真喜慶!真熱鬧!真團圓!
家鄉的春節征文 9
家鄉有一句過春節的俗語:“二十三,祭灶王;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端土;二十六,做豆腐;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貼對子;三十晚上坐一宿。”
家鄉的春節非常熱鬧。貼“福”字,貼對聯,放鞭炮,放煙花,吃餃子,吃年夜飯,拜年,收紅包。除了這些我都知道的春節節目以外,家鄉的春節還有很多有趣的事情。
臘月二十八,舅媽蒸了一大鍋發糕,發糕足有一尺多高,舅媽說:年糕,年糕,年年高;臘月二十九,舅舅拉給一根長長地繩子,繩子上貼著五顏六色的“掛錢兒”,就像彩旗在空中飄舞,舅舅說:掛錢兒,掛錢兒,拒絕“窮神”,富富裕裕過大年;
年三十,姥爺敞開院門,找來一根粗粗的'木棍,橫在院門口,姥爺說:敞開門,敞開門,迎新與納福,攔門棍,攔門棍,攔邪又避惡;除夕夜,吃年夜飯之前,姥姥給每個人端來一碗熱熱的紅糖水,姥姥說:紅糖水,紅糖水,年年紅火又溫暖。
我就是在聽著姥姥、姥爺、舅舅、舅媽這些有趣的故事中,吃年夜飯的餃子的。哎呀,我的牙齒咯疼了!吐出來的竟然是一個一角錢的硬幣。全家人都向我祝賀,因為我吃到了唯一的“錢餃子”,我就是新年里最有“福”的人。
家鄉的春節真有意思,我喜歡過家鄉的春節。明年,我還要回家鄉過春節。當然了,我還要吃到那個“錢餃子”,做新年最有福的人!
家鄉的春節征文 10
我家鄉最傳統的節日是春節。 每當春節即將來臨的前幾天,都可以看到家家戶戶門上都貼起了喜慶的春聯,最特別的是我們都會把“福”字倒貼在門上,以求諧音“福到了”,這都是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的寄托,也是對美好未來生活的祝愿。
每年大年三十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圍在一起吃團圓飯,兒女們都會千里迢迢趕回家和父母團聚吃上一頓豐盛的'年夜飯。我家三十的年夜飯最特別的是每年我都會吃到包有硬幣的一個餃子,婆婆說哪個吃到這個餃子預示來年都會好運年年!隨著年齡的長大,我知道了為什么都是我吃到這個餃子的其中奧秘。她包含了婆婆對我的無限關懷,希望我健康快樂成長!所以我仍然每年期待!
大年三十晚上吃過年夜飯,一家人都會圍在一起看一年一度的春節聯歡晚會。笑聲不斷,是一家人在一起最開心最放松的夜晚,無話不談,也其樂融融!我們要守歲到12點,期待放煙花炮竹,喜迎新的一年的到來。據說還可以驅走“年獸”,意為驅走所有的不幸!這也是我們小朋友最愛的活動。同時也期待得到長輩們的祝福就是給我們發“壓歲錢”,拿到這個紅包就可以自己隨意支配,很是高興約!
大年初一到初七是我們走親訪友拜年的日子。小朋友們都會穿上漂亮的新衣盡情的玩耍,無拘無束隨心所欲的盡情高興!
這就是我們家鄉每年都會過的最傳統的春節!一個充滿溫馨快樂的春節!
家鄉的春節征文 11
煙花、爆竹、年貨、紅包……哈!當然是傳統佳節——春節啦!
瞧,家家戶戶好不熱鬧!爺爺奶奶一大早就忙著剪窗花,貼對聯,把家里布置成紅紅火火的一片。我也沒閑著,和爸爸一起上街買年貨。超市里,琳瑯滿目的食品看得我目不暇接,我們拿點這個,挑些那個,帶著一大包年貨滿載而歸了!
晚上,全家聚在一起,其樂融融。奶奶將一盤盤美味佳肴端至桌上,看得我垂涎三尺啊!晶瑩剔透的蝦仁,鮮香美味的雞湯,肥嫩爽滑的海鮮……才不一會兒,桌上的食物便風卷殘云般消失了。
吃完年夜飯后,我就迫不及待地纏著爸爸去放煙花了。燦爛的焰火不斷映入眼簾,有像巨龍一般騰空而起的,有像天女散花般撒向大地的,還有像一個個孩子般笑臉的……惟妙惟肖,真是讓人眼花繚亂啊!
古時候,大年三十大家要聚在一起守歲。現在,這一傳統演變成全家在一起觀看春節聯歡晚會。時間隨著大家在一邊吃著零食,一邊看春晚中漸漸流逝。
終于“嗒”的一聲,時針像頑皮的孩子一樣跑跳著邁過12點,宣告新年的.到來。我們全家也歡呼了起來,只聽“噼里啪啦”的爆竹聲響起,喧鬧聲仿佛都要將黑夜的沉寂給沖破了。正如王安石所說“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看著窗外絢麗的煙花,聽著耳邊傳來隆隆的鞭炮聲,我們全家一起舉杯共道新年好!
哦,幸福的夜,平安的夜,團圓的夜。我將這一刻溫暖的記憶永久保存,細細回味!
家鄉的春節征文 12
“春”是一年之首,是美好的開始,而春節是我們對這一年辛苦勞作的勉勵,也是對一年的盼望。
相傳,春節(春節的由來與習俗)有一個很好的傳說。在很久以前,在一座大山上,有一個巨大的`“小圣物”人們稱它為“年”,面年的最寒冷的那幾天,“年”都會跑下山來尋找食物,饑餓的它只能去吃食物來生存,知道有一位英雄出現了,它發現“年”懼怕紅色和聲響,所以他發明了春聯和鞭炮來驅趕“年”,之后,便有了這個傳統的節日——春節。
在我的家鄉,春節成了我們所有人向往的節日,農民們可以有足夠的時間來休息,為新的一年努力做準備,學生們也可以有幾日輕松的日子,所有的孩子們都可以高興的玩耍,最讓孩子們喜歡的當屬那威力較小的鞭炮,那響亮的聲音好似要宣告世界,我們有一個美好的一年,當日晚上,一點也不會讓日感到勞累,相比則是放松,每當我看到小品時,我便精力充沛,帶著笑容看著所有節目。
俗話說“禮尚往來”,在春節的幾日,我會和父母去我的親戚家,和他們歡快在一起過一天愉快的日子,從那里找到的快樂,是無法比擬的。
時間在變,轉眼間,我已經過了十六個春節了,在我的記憶里,每一個春節都十分充實,十分愉快,而過個古老(馬慶恒《古老的防御兵器——盾》)的節日也一定會更加豐富內容并源遠流長。
家鄉的春節征文 13
瑞虎辭舊歲,玉兔踏春來。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又來到了。春節時我們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也是家家戶戶大團圓的日子。早早的,思鄉的游子們便急切地踏上返鄉的路程,正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離過年還有半個多月,各家各戶便開始忙碌起來,為過年做準備:送灶神、祭祖先、采辦年貨,直到除夕。作為我們小孩子當然最愛玩了,平時忙于學習,過年終于可以痛痛快快地放松一下了。
除夕一大早,爸爸便帶我出去感受一下“年”的氛圍。大街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每家商店門口都掛上了紅紅的`大燈籠;超市里人頭攢動,手里淋得,車里推的,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喜慶的神情。中午,開始全家總動員。我和爸爸忙著貼春聯,爺爺奶奶忙著準備年夜飯,一家人忙得不亦樂乎。
夜幕初垂,伴隨著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頓飯——年夜飯上場了。全家人圍坐在一起,一邊吃著豐盛的飯菜,一邊看著精彩的春節聯歡晚會,熱鬧極力。當然最開心的還是我,因為我收獲了兩份厚厚的紅包。吃晚飯,我和爸爸來到陽臺上放煙花。天空中五顏六色的焰火猶如天上的仙女灑落的花瓣,把整個夜空裝扮得美輪美奐。
望著像流星一樣的煙火,我默默地許下了新年愿望。我相信,在心的一年里我一定會有更大的進步,會有更大的收獲。
家鄉的春節征文 14
一放寒假,我就盼著回老家過年。但總覺得時間過得很慢,離春節還遠著哪!
待到爸爸媽媽收拾行李那天,我驚奇地發現,明天就要上路啦!第二天一大早,我們乘上火車出發了。火車每次進站,我都十分高興:我離外婆家又近了一步!
傍晚,我們到了。我興奮地跳下車,沖進了外婆家的小院。
外婆正在內屋切香腸,見我來了趕忙放下菜刀,跑過來,說:“喲,我的小乖乖回來嘍!”我很激動:終于看見外婆了!雖然外婆又黑又瘦,但依然精神、健康。
外婆家是兩層樓,我最喜歡那里的樓梯。二樓的臺子上是我常常玩耍的地方。護欄是鐵絲勾的,有大白鵝、大熊貓、小魚等各種各樣的圖案。大年初一的時候,我和外公外婆去院子里放鞭炮。外公點了引線,我就捂著耳朵,趕緊“逃”到樓梯上。
但我覺得,看鞭炮似乎比聽鞭炮要有趣得多。過一會兒,大家都起床了,吃過早飯,我們去鄉下拜年。鄉下有許多我平時看不到的雞、鴨、羊、豬和兔,我太喜歡了!在鄉下,家家戶戶都掛上燈籠,貼上春聯,到處都能聽見啪啪啦啦的鞭炮聲。
大年初二、初三也是如此,大家都穿上新棉襖,表示年年都有新氣象;嘗糕餅,希望步步高升;嘗果子,說好聽的“祝福語”……
我太留戀這里了!但是我得走了。我多么希望過春節啊!因為我的'家鄉在遙遠的江蘇。
在春節,能見到慈祥的外公外婆、爺爺奶奶;在春節,能得到壓錢和糕點;在春節能體驗到親人間最溫暖的祝福……
家鄉的春節征文 15
照我們家鄉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在臘月的初旬就開始了。俗話說“臘七臘八,凍死寒鴉,這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日子,在臘八著天,家家多得熬臘八粥。粥是用各種米,各種豆,與其它干果熬成的。
除了這只外,這一天還要泡臘八蒜。把蒜瓣放入醋里,把它包起來,為了過年時吃餃子用。到了大年三十,蒜泡得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孩子準備過年時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買吃的,瓜子,糖果,水果等等。第二件大事是買煙花爆竹,男孩子們都喜歡玩。可能第三件事才是買玩具。
孩子們歡喜,大人也忙的離不開身,在新的`一年里像是什么都得萬象更新似的。
到了十三,就是春節過小年的彩排。天一黑,鞭炮就響了起來。過了二十三,大家則是更忙。家里必須打掃除一次,還要把雞,魚,青菜什么的都得準備起了。
除夕真熱鬧。家家都在做飯菜,哪里都是飯菜的香味。不管的男女老少都穿起了新衣服,門外也貼著紅紅的對聯,除夕家家燈火通宵,永不停止,鞭炮聲日夜不停。在外地打工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須趕回家吃團圓飯。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誰還睡覺,都要守歲的。
元宵上市,春節的有一個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到處都是張燈結彩,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的,紅火而美麗。
一眨眼,春節過去了,家鄉又有了原來的寂靜。
家鄉的春節征文 16
在一年四季都有快樂的節日,比如:端午節、中秋節......不給我還是最喜歡春節
我們這里的春節在臘八就開始了,人人都要熬臘八粥,泡臘八蒜,真稱得上色味俱全。
在臘月二十三這天過小年,無論男女老少都早早起了床,大人放鞭炮。俗話說“這天是送灶王老爺上天過年的日子”因此鞭炮聲格外響亮。
二十五,一掃帚掃走所有的不吉利,掃走所有的不干凈。大人小孩都要趕個年集,買一些糖果,買一些水果,然后買新衣服,買對聯。在二十九下午,家家戶戶都揭下舊對聯,貼上新對聯,以表示新的一年喜氣洋洋。使我想起“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在除夕晚上,五點鐘就已經夜幕降臨了,我們一群小伙伴歡快的玩耍,手里拿著一大把自己喜歡的鞭炮。大人們則聚在一起打打牌,一直到十一點鐘,該散伙了。姑娘們跳起了優美的舞蹈,小伙們則在表演摔跤,女人回家煮餃子,男人在家放鞭炮,在天上炸開時,一朵朵七色花鉆了出來,像彩虹一樣,又像仙女在天上撒花。吃著香噴噴的`餃子,沾著臘八蒜,別有一番風味。家家燈火通宵,熱鬧極了。
初一,我們穿上新衣服,迎接新的一年,我們去給長輩拜年,還給壓歲錢呢!
初二那天全家一起逛廟會,燒香拜佛,祈求佛保佑,平平安安。
在十五那一天的元宵節別提有多熱鬧了,晚上一起吃元宵,還有燈會,一個個漂亮的小姑娘舉著燈籠走來走去,非常壯觀。
十六便開學了,大人也開始勞動。
我愛家鄉的春節,希望下一年更美麗。
家鄉的春節征文 17
我們每個人都有春節的經歷,現在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春節經歷。
在除夕這一天下午,我們興高采烈地貼對聯。瞧!我和老爸在貼對聯,老爸把對聯拿到門外,我把透明膠帶遞過去。只見老爸把對聯比好位置,麻利地用膠帶粘好,一會兒對聯就全貼好了。紅彤彤的對聯霎時間使家家戶戶都有了濃濃的過年的氣息。
按照家鄉的'習俗,貼過對聯,我和老爸老媽去了墳地,“請”先人們回家過年。到了墳地,許多人都在擺供品、放鞭炮,非常熱鬧。老爸老媽把鞭炮拿出來,由于風太大,老媽點了半天也沒有點著鞭炮。后來,老爸費了好大勁才把鞭炮點燃,“噼里啪啦”的鞭炮在耳邊不停地回響……
傍晚,我們全家聚在一起包餃子,我也學著包餃子。開始,我包的餃子有的大、有的小。我通過練習,逐漸掌握了餡的量,包得就大小差不多了,上面還有褶子呢?
全家吃過餃子,就開始準備看春晚,有的人出去找朋友玩。我和姐姐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今年的春晚節目豐富多彩,有歌舞、相聲、小品、魔術等等,引人入勝。新年的鐘聲響起,外面就響起了陣陣鞭炮聲。我感到很困,就睡了。
大年初一的早上,我們起來得比較早。先點著一堆“旺”火,然后放鞭炮。吃過早飯,我們一起去拜年。走了好幾家才拜完年,回來又要吃飯。吃完飯,又到了休息玩耍的時間,我們就去買東西、放鞭炮……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春節,你們那里的春節是什么樣的呢?歡迎你告訴我,也歡迎你們來我們這里過春節。
家鄉的春節征文 18
今年的春節果然不出意料,是在外婆家度過的。別人家的春節聽的多了,感覺和自己家的春節有大不同呢!
我正走在去外婆家的路上,一路上見到了許多新奇的東西:街上有幾位寺廟里的和尚抬著幾尊佛像,年齡比較大的大師走在兩旁,左手作合十狀,右手捻著一串佛珠,雙眼微閉,一幅神秘高深的樣子。與此同時,人們都會把水果和零食放在佛像前的餐盤上,讓佛們先享用這些零食。在和尚回寺時,人們又把沾了仙氣的水果和零食拿回來,放多少拿多少,絕不貪心。
往前走,看見幾個小孩在玩弄紙龍,這些紙龍都要在元宵節時焚毀。
到了外婆家了,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外婆家的春節習俗又大不相同,外婆早已準備好了魚和芥菜。魚寓意年年有余,芥通戒寓意戒去壞習慣。但是芥菜和魚是不能一起炒著吃的。一是因為味道不和胃口,二是戒和余連起來就成了戒去年年有余,這是大忌。吃完了年夜飯,小朋友們都去看春晚了,留下大人收拾餐桌。晚上睡覺時也不守歲,因為無人入眠。下半夜0點,也就是除夕與春節交接之時,把家里的門、窗全部打開。迎接各路神仙(特別是財神),這時候紙龍的.用處就到了,紙龍的租用就是,鎮住妖魔。不讓它們進入家門。大人們給小朋友發壓歲錢。就初一至初三,小朋友就至少收獲兩千元以上。
在外婆家度過了一晚,我回到了家。家里儼然一副枯燥無味的樣子。真希望下個春節還可以在外婆家度過!
家鄉的春節征文 19
我的家鄉在廣西南寧,每當到春節的時候,都會熱鬧非凡。
除夕前幾天,濃濃的年味早就在大街小巷里了,大人和小孩都為了能更好的過一個愉快的春節忙得不亦樂乎,都在仔仔細細的'清理房子,把不要的東西統統拒之門外,為的就是在春節前把所有的霉運統統趕出家門,引來歡悅的喜氣。我們家也是一樣,家里全民動員,各有各的責任-——我負責把地板掃干凈,拖干凈,還要把茶幾里的東西一次又一次的整理一遍;爸爸負責把整個房間收拾得有條有理,還要再把紗窗拆出來沖洗一下;而媽媽負責把廚房和廁所擦干凈。
過春節,年貨是不可少的。那不是,除夕前一天,一大早,我就和媽媽高高興興地趕在人多之前的時候挑年貨,但爭先恐后的情景還是發生了,南城百貨里擠滿了人群,每個人的購物車里都裝了大包小包的零食和年貨。我也是一樣,進了超市拿到車后,就迅速地仔細挑選,左挑一包右拿一包,幾下就把購物車塞得滿滿當當的。
除夕當晚,吃團圓飯后,我從商鋪里買來了不可計數的火柴炮,打算今天晚上過個癮,左點一個,右扔一個,突然間就劈劈啪啪的響。12點一到,新年的鐘聲剛一敲響,整個南寧像是活了過來一樣,家外面到處都是威力十足的長炮的響聲,天空上都是五顏六色的煙花,火光一亮,那姹紫嫣紅的煙花在天空中翩翩起舞,不一會變成了一朵美麗的花朵。
這就是我的家鄉的春節,怎么樣,熱鬧吧!
家鄉的春節征文 20
按老規矩,攸縣人的春節應當從除夕講起。
除夕這天早上熱熱鬧鬧的,空氣中摻雜著刺鼻的鞭炮味兒,全鎮人忙里忙外:忙著貼鮮紅的春聯,忙著粘五彩的年畫,忙著掛醒目的紅燈籠,沒有一個閑著的人。春聯紅底黑字,筆力遒勁,字里行間洋溢著喜慶;有的.年畫印著威嚴可怖的門神,有的則印著可愛紅色的小錦鯉。每家門口都掛了好幾盞紅燈籠,燈籠一掛起,就預示著喜慶的時刻即將到來。
這天還要一起大掃除,把房子打掃的干干凈凈,不能留一丁點灰塵,這樣寓意掃盡霉氣,招來好運。中午必吃的一樣菜是剁椒魚頭,在魚頭上撒上紅彤彤的剁椒加為點綴,味道鮮香濃郁。剁椒是這道菜的靈魂,它代表著家鄉的味道。但即使魚再好吃,除夕這天的魚不能吃完,一定要留到大年初一,寓意年年有余。
到了大年初一,一大早,每家每戶都開始放鞭炮,“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此起彼伏,這邊還未停歇,那邊的聲音又起來了。初一早上早上我們一般吃餃子,中午則要吃這四樣菜:魚、鴨、雞、肉。魚要吃除夕那天剩下的;鴨要選麻鴨,個頭大,肉多;雞要選公雞,把公雞整只清燉,然后頭朝上,便可以祭神了;肉要用紅曲米染紅,之后便成了粉蒸肉,寓意紅紅火火。在吃這些菜前,要讓最年長的長輩先嘗。
初二到初七要請親戚吃團圓飯。吃團圓飯也有規矩,初一是邀請親戚來自己家,初二是媽媽那邊親戚請吃飯,初三是爺爺那邊輩分最高的伯伯請吃飯。吃完這一輪團圓飯,年就慢慢過完了。
家鄉的春節征文 21
春節是中國特有的節日,它象征著“喜慶、熱鬧、團圓”是美好快樂的日子!當然,現在的春節和過去的春節還就大不相同了!照我們家的規矩—漯河的規矩,春節在農歷的臘月就開始了。家家人都開始制備各家所需與拜年串門的年貨了!
在超市中的年貨應有盡有、琳瑯滿目。什么都有!有瓜子兒、蜜糖、果子、蜜餞;花炮、鞭炮、花生、紅棗。臘八粥與臘八蒜是臘八必不可少的東西,我么么再熬粥時,用了各種米各種豆,糖與許多干果熬得,喝起來很甜還有些酸酸的`讓人喝了還想和,回味無窮!還要有臘八蒜!我姥姥先把蒜在蒜臼里搗碎了,再放在醋里,到吃餃子時拿出來,那時就有些發綠了,還有很辛辣的味道,真是美味!“二十八,貼花花”在超市里挑選自己心儀的對聯,貼在門上有寓意一家和和美美,幸福安康!
三十到了,家家要守歲,要看春節聯歡晚會,一家人坐在電視機前說說笑笑看晚會,餓時下些餃子吃吃,邊吃邊看多愜意!到時候能隱約聽到鞭炮聲,這就是該放炮的時間,拿起鞭炮,到樓下放“啪啪。”像是整個院子在打仗,滿世界都在打著喜慶的子彈!遇到熟人就互相拜年!嘿!真熱鬧!
初一,早飯是餃子,家家都一樣,吃之后就去親戚家串門,再在那兒發一掛炮,一家人就高高興興吃團圓飯!
轉眼間,春節已經過去,我們小學生要上學,大人們要去工作。天氣變熱乎了!大家又要忙著干活了!春節,真喜慶!真熱鬧!真團圓!
家鄉的春節征文 22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新的一年在鞭炮聲中悄悄來臨。
早晨,我被一陣鞭炮聲吵醒,猛的一想起,今天是春節啊,我趕忙將早已準備好的新衣服拿出來穿,這時媽媽走了進來,催:“趕快點,待會我們還要去拜年。”“好了好了,別催了,知道了。”我回答,簡單地吃了一下早餐后,我們就起身去拜年了。
首先來到的'是大姑家。大姑一見到我們,就十分熱情地招待我們,給我們泡茶,還把糖果一把把地塞進我口袋里,然后還給我紅包,我雖然不好意思,但也不能辜負大姑的心意,只能收下了。
接下來我們又去拜訪了姑丈、大伯、小舅……七大姑八大姨什么的都去了一遍,口袋里的糖果也越來越多,已經成了兩面小鼓,因為我口袋里的糖果太多了,裝不下,有點還給我拿了個袋子裝呢!
拜完年后回到家,整個人都累癱了,不過想到晚上要吃大餐,那種累就灰飛煙滅了。媽媽正在廚房里準備晚上要吃的食物,我湊近一看,哇!好豐盛啊!有雞、魚、香腸、年糕……看來今天晚上有口福了。
傍晚六點,吃晚飯的時間,菜都上齊了,烤全雞、水煮魚、紅燒肉、炸香腸……都是我愛吃的,爸爸趕忙說:“誒誒誒,你們都先別吃啊,我拍張照發朋友圈炫耀炫耀。”我們哪有時間管爸爸,張口就吃,弄得滿桌子都是,媽媽哭笑不得。
到了晚上十點,我們一起去放煙花,煙花在空中一起綻放,仿佛在迎接新春的到來。
【家鄉的春節征文】相關文章:
家鄉的春節征文12-30
家鄉的春節征文3000字(精選8篇)03-16
寫家鄉的征文11-07
我的家鄉的征文11-12
家鄉主題征文11-12
我的家鄉征文11-15
我的家鄉征文08-25
家鄉的變化征文05-17
家鄉的變化的征文實用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