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征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對征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好的征文一般具有句段文采飛揚的特點。一篇什么樣的征文才能稱之為優秀征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征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征文1
文明禮儀是無處不在的,它是體現的一個人的道德修養素質的高低,它也能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友誼。首先介紹一個真實的故事:在公交車上,一個小男孩在吃著早餐,這時車到站了,母親在他耳邊耳語了幾句,只見他迅速跑下車,回來時手里吃完的早餐袋已經不見了,原來他是下車扔垃圾了。再轉頭看那對母子,他們手里的書竟然是韓文書!
這樣普通的一幕,不由讓我想起一句話:素質,是一種習慣。仔細想想,無論是這位母親還是孩子,文明素質如何,在這細節中已經有了答案。
而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與素質不高對號入座的行為,都是人們在不經意間形成習慣后在舉手投足中表現出來的。中華民族悠悠五千年歷史,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中華禮儀。而我們如何讓文明禮儀在校園里源遠流長呢?
首先,我們著裝要得體,符合學生身份,體現新東方學子蓬勃向上、努力學習的風采,因為儀表、儀容、儀態可以讓人一看便知道你的修養。課堂禮儀直接關系著一個班級的榮譽與風貌,也體現了我們對老師的尊重和肯定。我們應該認真聽課,積極舉手回答問題。校園禮儀就更重要了,下課后的休息時間,不隨地吐痰、亂扔紙屑、不亂丟煙頭、不在非規定區域吸煙,見老師要主動問好。
我們還應該愛護花草樹木和一切公共設施,不踩踏綠化帶,愛護環境衛生,服從老師的管理,積極配合每位班委的工作。受到老師和同學的幫助時,應主動誠懇的.說謝謝。同學之間的禮儀就像潤滑劑悄悄滋潤著我們的關系。在發生爭執或矛盾時,應該先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省,互相理解,寬容待人,培養比較好的協作精神,這樣才能使班級更加團結、同學友誼更加深厚。
中國以“禮儀大國”、“禮儀之邦”的美譽著稱于世,我們作為中華民族的兒女,更應該繼承先輩們的優良傳統,把這屬于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我們作為一名在校生,要養成文明禮貌、尊敬師長、愛護同學、互相幫助的良好行為習慣,成為一名品學兼優的有用之才,為我們的學校爭光。
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征文2
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就是教師首先要教育學生要做一個真誠的人,而學生的學習也應該首先學做人,學做文明之人,學做社會中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做到“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無不遺憾的發現,在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我國公民的文明素質卻出現了一些問題。新華社10月7日報道了一則新聞:“十一”黃金周的第二天,新疆烏魯木齊市南山旅游景區出現80多名韓國游客集體撿垃圾的場面,其中包括30多名兒童。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在游覽途中看到景區垃圾遍地,便自發地組織起來清理垃圾,短短20分鐘,方圓近1公里的垃圾被清理得干干凈凈。在驅車將5個裝滿垃圾的紙箱送至垃圾站后,韓國游客才安心繼續游玩。參加集體撿垃圾的韓國游客柳仁圭說:“野外應該是一片凈土,但令人驚訝的是,這么漂亮的地方卻有很多垃圾。”再來看看我們的孩子們吧。在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下生長起來的獨生子女,
在文明禮儀方面也存在著諸多的不文明的言行:在家庭中,長輩們重智力學習輕德育教育,認為孩子只要學習好就行了,忽略了對孩子文明禮儀的教育,導致了他們對家人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不與父母溝通,不理解家長的辛苦,不珍惜家長的錢財,不分擔家庭的勞動,一味索取不知奉獻;在學校里,不聽從老師的教誨,說一些時髦的臟話,穿一些奇特的衣服,留著時尚的發型;不知道認真學習,在校園內大聲喧嘩,亂扔垃圾。這些行為直接影響同學們的健康成長,也影響了學校的形象。孔子云“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文明禮儀時刻提醒我們周圍還有別人的存在,我們的行為會相互影響,人與人之間應該建立一種現代化的文明和諧的人際關系!其實,要想成為一名“講文明,樹新風”的時代青年并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只要我們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就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講文明語言,做文明學生,平時不講粗話、臟話;遵守校規校紀,不曠課、不遲到早退、不打架斗毆、不隨地吐痰、不隨地吐口香糖、不亂扔垃圾;儀表整潔大方,在校期間不化濃妝、不配戴首飾、不穿奇裝異服;尊敬師長,見了老師主動問好;團結同學,互幫互助;愛護花草樹木、公共設施,不在桌椅上亂涂亂畫;
不進網吧,提倡文明上網,科學上網;不看不健康的書籍和錄像;生活儉樸,不比吃穿,不浪費糧食。在家尊敬長輩,孝敬父母,體諒父母工作辛苦,生活節儉。社會的全面進步不僅體現在物質的充足、技術的先進上,更需要陶冶完美的.精神、高尚的人格。促進全社會成員健康人格的構建,需要重建禮儀,讓人們心靈相通,友好相處,在和諧的社會生活中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心靈上的滿足。這就需要我們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禮儀基礎上,重建新的、體現時代要求的文明禮儀,讓中國在成為經濟強國的同時,也成為新世紀的“禮儀之邦”!同學們,讓我們全校上下,攜起手來,讓文明禮儀之花開滿校園的每個角落,為把我校建設成為一流的現代化名校而不懈努力吧!
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征文3
我們中國一直就是禮儀之邦,人們評價一個人往往以文明禮儀來衡量,我們小學生更應注意使用文明用語。
在學校里很多同學都攜帶著文明種子,讓它隨時開放出文明之花。比如有的同學見到老師總是說一句親切的“老師好”,這時,他身上已經盛開了文明之花;一位同學要下樓,可是樓道里人很多,她就站在一旁,等別人都過去了,她才輕聲慢步地下樓了。看,文明之花開得多么燦爛!像這樣文明的例子舉不勝舉。課下,大多數同學都能和伙伴做安全有益的活動,不追逐,不打鬧,有事也從不跑。但有一些同學和以上同學的行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們不僅不說文明用語,還口出臟話。同學們“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大家一定不要像他們一樣。一句簡單的“老師好”不僅是在傳達對老師的'問候、尊重,更是一位小學生思想道德品質、自身素質的體現。同學們,講文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個月、兩個月要做的事,我們應該讓文明成為一種習慣。
從現在開始,讓我們挑起傳承禮儀的使命,無負于未來,無負于這教育我們的美麗校園。讓我們共同祝愿,祝愿我們的校園處處盛開文明之花!祝愿我們自己一步步地邁向文明!校園文明,從我做起,引領文明風氣、爭做文明學生!我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會使我們的大家庭像春天一樣充滿希望、充滿活力!
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征文4
這個學期,校園面貌發生了喜人變化。我覺得懂禮貌、敬隊禮的人多了,追逐打鬧的少了;講衛生、值日負責的多了,吃零食、隨地亂拋紙屑的少了;關心集體、幫助他人的多了,不守紀律自私自利的少了。就拿我們四(2)班來說吧,原來吃零食的同學特多,教室里常有亂拋的'食品袋;現在,食品袋不見了,教室里干凈多了,流動紅旗又回到了我們班上。桑玉祥
學校開展了“行為規范達標星級隊員”評比活動。聽老師說,這個活動每月評比一次,學校準備在新年來到之際表彰一批五星隊員。同學們聽了都很高興,個個爭當五星隊員。瞧!我班的李思源同學熱情真高,每天的崗位服務十分盡職,真不愧是崗位標兵啊!顧家琪
星期二輪到我值日。今天一大早,我們幾個值日生就跟著徐校長檢查各班的晨掃情況。在一年級教室門口,他看見小同學掃不干凈,就主動教他們掃地。草坪邊上,他發現有紙屑,就彎下腰撿起來,丟進垃圾桶里。看見老師身體力行,我們幾個受到教育,一邊檢查,一邊自覺把遺忘的雜物撿起來。孫夢雅
今天下午,少先隊大隊部組織我們六年級到鎮敬老院慰問老人。我們先給老人送上用零花錢買的水果、點心及營養品。然后分組打掃衛生,大家忙得不亦樂乎。最后,我們給老人表演了自編自演的節目,祝老人們健康長壽。老人們樂得眉開眼笑,還一個勁給我們鼓掌呢!看到老人這么開心,同學們也特別高興。我想,給這些孤寡老人獻上一份愛心,送去溫暖,是我們每一個少先隊員應該做的。吳翠 殷茜
今天,我早早來到學校。一進教室,我就看見程榮飛在擦門。他搬來一張凳子,站在上面非常專心地擦著。看著他一絲不茍的樣子,我想:我們班被評為“常規評比優勝班級”有他的一份功勞,他被評為“十佳衛生小標兵”是當之無愧的。曾玉玲
為了表達對老師的感激之情,同學們有的給老師送上一兩朵小花,有的自制了感恩卡,有的默默為老師做一件小事……雖然大家的做法不一樣,但都表達了共同的祝愿:老師,您辛苦了!謝謝您!沈燁
中午,我坐在座位上寫作文。正當我愁眉苦臉的時候,班主任孫老師向我走來。她彎下腰,和藹地問我:“馮霄霄,你有什么困難嗎?”“我……我的作文……”孫老師拿起我的作文草稿看起來,對我說:“其實,你的作文寫得不錯,如果把事件的過程寫得再具體一些就更好了。”我聽了點點頭,老師的鼓勵就像三月的春風,吹得我心里暖暖的。馮霄霄
吃過午飯,我來到教室,發現大家都在靜靜地讀書,連幾個“調皮大王”也在津津有味地看著《小學作文一點通》。這是怎么回事?原來學校開展了“我和好書交朋友”活動,校園里掀起了讀書的熱潮,午間少了追逐打鬧,多了讀書的寧靜。我愿更多的同學加入到讀書的行列,做個快樂的小書迷!竇卉
星期六中午,我想到同學家玩。走在半路上,我看見頭發花白的老奶奶拎著很沉的東西,慢慢地朝前走。我連忙走上去,熱情地說:“老奶奶,我幫你拎吧!” 老奶奶感激地看著我說:“謝謝你!”我說:“不用謝。”我覺得做了一件好事,心里甜甜的。
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征文5
當早晨第一縷陽光悄悄灑落校園時,我們歡天喜地的邁進校園,耳邊是悅耳動聽的鳥鳴,看到的是碧綠的草坪,干凈的走廊,潔白的墻壁,艷麗的花朵,你心中有何感想?如果當灰茫茫的天空彌漫著塵土,蒼蠅和蚊子這兒一堆,那兒一堆,嗡嗡亂叫,樓梯上,操場上,教室里,都是包裝袋,廢紙,飲料瓶子,垃圾,你還會有愉悅的心情嗎?這是不必回答的問題,誰不想仰望藍天,俯看綠地,大口呼吸新鮮空氣?誰不想自己的家干凈而溫馨呢?我們的校園就是我們共同的家園!
可如果沒有了同學們,與打掃衛生的阿姨的辛勤勞動,我們還會有如此美麗的生活環境嗎?
一年夏天,太陽火辣辣的照耀著,知了沒完沒了的叫著,同學們都在暗暗抱怨著,有的同學說:“唉,這個天啊,誰想出去干活。”這句話隨即引來了一大片的贊同聲,“是啊,也不知道老師怎么想的。”可我才沒空去管他們呢,我一會兒要去幫同學打掃衛生,所以現在一定要把作業干掉。“呼終于做完了。”“史蕤,走啦,去干活啦。”“來了啊,等一下。”我連忙回應。“哇,好熱啊!”剛一出教室,我就感覺到一股熱氣撲面而來,讓人喘不過氣來。“那是,不要小瞧了太陽的威力哦。”同學調侃道。哈哈哈哈哈。不一會兒,我們就走到了樓下,開始了工作。因為同學們知道我怕熱,所以給我安排了最輕的工作,一張下棋的桌子,四張凳子,可即便如此,我還是熱的滿頭大汗,從沒停下過抱怨。再看看其他人呢。
擦墻的同學遇到高一點的縫隙就得努力的踮起腳,遇到低的.地方又得彎下腰,就這樣一上一下,仔細的擦一遍。而且一遍下來,如果不干凈,還得重擦一遍。他們啊,早已累的大汗淋漓,汗流夾背了。看了他們,我若有所思:相比之下,我只要擦擦桌面擦擦凳面,多輕松啊,我居然還在那里不停的抱怨,唉。這下,連我都討厭死自己了。
是呀,校園的整潔是由我們可敬的勞動者打造的,然而仔細地觀察,卻發現校園中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學校的墻壁,不知是誰硬在上面加上幾個腳印裝飾;教學樓上,總有同學喜歡用垃圾來做“自由落體”的實驗;還有一些同學,喜歡在桌椅上刻刻畫畫,望著眼前這些披上綠裝的樹木,望著腳下干凈平坦的路面,望著一扇扇潔凈明亮的窗戶,試想一下,如果我們的校園充滿了渾濁不堪的空氣,花草樹木都枯萎凋謝,墻壁和桌面被涂畫的傷痕累累,塵土飛揚,到處都是垃圾污物,在這樣的校園里我們又怎么能夠安心愉快地學習身心,又怎樣能健康地成長呢?
鳥兒因翅膀自由翱翔,鮮花因芬芳而美麗,校園因文明而進步,文明校園,從我做起。
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征文6
大學生活是一個人人生中一段極為重要而終生難忘的旅程,每個大學生都希望能通過短短幾年的高等教育使自己無論在專業知識、工作能力、道德修養等方面得到較大的發展,使自己的綜合素質能有一個較大的提高,從而為畢業后更好地報效祖國,報效人民奠定良好的基礎。要實現這樣的愿望,一個良好的文明校園環境是必不可少的。
文明校園環境產生積極的心理體驗,陶冶情操。北大、清華等知名高等學府,延續百年芳名而魅力不減,不僅因為其擁有一流的教授、一流的人才,還因為擁有那溢滿學術氛圍的文明校園環境。校園文明涵括整潔、優雅、衛生、安全的校園環境、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及健康高雅、積極向上、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等多方面。文明校園的標準可以用三句話來概格:優良的教風、優良的學風和優良的校風。文明校園環境對同學們汲取知識、人性發展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并為安定團結的校園秩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校園文明建設對我們每位同學能否順利完成大學學業,達到預定的培養目標有著直接的聯系和影響。
校園文明程度最終體現在人的素質上,要求教師熱愛學生,嚴謹治學,言傳身教,做學生良師益友;要求同學們以校為家,尊師守紀,發奮圖強,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積極參與校園文明建設是同學們成才和學校發展的需要,需要全體師生群策群力,從小事做起,從身邊事做起,做一個道德高尚、舉止文明、博學多才、有用于社會的人。因此,積極參與校園文明建設是同學們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實踐過程。
大學校園,美麗而神圣,生活在里面的天之驕子,一直承擔著校園文明捍衛者的角色,大部分的同學都做的很好,很優秀,但是美中不足的是總有那么一些人不自覺地突破了文明的界限,我們能看到同學們的不文明舉止留下的與優美環境不諧調的種種印記:地上隨風起舞的方便袋,宿舍樓前東倒西歪的自行車,雪白墻壁上班駁稀疏的足球跡,自習教室里隨處可見的占座課本,嶄新課桌上“瀟瀟灑灑”的打油詩,教室走廊里旁若無人的嬉笑聊天,課堂上突如其來的手機鈴聲,樓梯間人行道悠悠蕩蕩的地毯式前進,洗手間滴答作響的水龍頭,令人深惡痛絕卻屢禁不止的吐痰惡習,公共場所毫無避諱的吸煙,校園里偶爾可聞的一兩句刺耳的臟話。到底是誰踐踏了校園文明?真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思考……
廣大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的教育,該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都是硬性要求的`。可是到了大學之后,硬性的約束沒有了,而中小學的那些硬性規定并沒有形成同學們的習慣。所以,在許多行為都要靠自覺自律的大學,很多同學都會暴露自己的某些壞習慣。現實中,有不少與“素質不高”對號入座的行為,都是因為不注意、不在乎而形成習慣后在舉手投足間不經意就暴露出來的。說到文明素質,其實,每個人內心都有向善、向美的天性,只是日復一日,因自我約束的態度、力度不同,才有了令人一目了然的區別。這一漸變,既與思想認識有關,更是一個行為習慣的養成過程。在校園不文明現象的問題上,廣大同學應該把文明意識融入生活的點滴之中,養成好習慣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校園文明是構建和諧校園的一個重要元素,它關系到校園文化、學校發展等多方面。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那我們縱然擁有了高深的科學文化知識,對人對已對社會又有何用?我們共同生活在一個校園里,應該遵守共同的規則。我提議大家在自身素質及道德修養上下功夫,從自身做起,有句話說:“一朵花里一世界,一粒沙里一天堂。”一個人可以帶動一批人,一批人又可以帶動整個校園,實現校園文明。就讓我們大家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
【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征文】相關文章:
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征文04-14
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征文08-25
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征文4篇04-14
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征文3篇08-25
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征文三篇08-29
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征文(4篇)04-07
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征文5篇04-07
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征文(5篇)04-08
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征文精選5篇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