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設備檢修維護制度(精選7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制度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制度是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為了維護正常的工作、勞動、學習、生活的秩序,保證國家各項政策的順利執行和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訂的具有法規性或指導性與約束力的應用文。一般制度是怎么制定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放射設備檢修維護制度(精選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放射設備檢修維護制度1
1、醫用診斷X射線機在使用過程中應強化設備的維護和保養意識,定期維護并及時做好維護記錄,確保機器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
2、應有專人負責X線機器設備的使用、維修和保養,并建立專冊登記簿。機器發生故障,停止使用并及時匯報,做到不帶病機使用和操作,并通知修理部門協作修理,及時記錄。
3、定期請專業人員檢測機器的輸出量及相關性能,協助維修人員做好質量控制和校準工作,使設備運行安全穩定可靠。
4、與廠方工程師保持良好的溝通,利用電話支持、遠程診斷、現場維修等多種方式,快捷地處理問題。
5、對易損易耗部件的采購儲存和使用要進行登記管理,確保各環節的銜接,以縮短維修時間。
6、保持設備工作環境的清潔和合適的溫度、濕度條件。
7、交接班時要交代機器使用情況正常與否,有無異常情況。
8、愛護使用暗盒,保持增感屏清潔,每月用75%酒精棉或乙醚擦增感屏。嚴禁用濕手接觸增感屏及X光膠片。
放射設備檢修維護制度2
1.放射科設備管理、保養由技術組長負責,實行專機專人管理。
2.機房的各種標志醒目,各臺機器應有規范的操作規程和運行記錄。
3.保持機房內干燥整潔,禁止在機房內存放無關物品。
4.保持機器清潔,及時清理污物血漬,每天必須進行一次機器的清潔工作。
5.每周進行一次安全檢查和常規小保養,減少機器故障的發生并及時掌握機器的運行情況。主要為機器清潔、安全裝置、運轉部件檢查保養。
6.每月進行一次機器的全面檢查和調整。內容包括:機房機器的清潔;機械電器部件牢固、運行準確性;平衡懸吊裝置的安全;電纜電線的完好;保護地線接觸良好;顯示數據準確性等。保持機器處于良好的狀態,確保機器設備安全、正常運行。
7.機器設備發生故障時應及時向科主任匯報并記錄故障現象。
8.科主任接到設備故障報告后安排具有維修技術的技術人員進行檢查。常見和簡單故障及有能力維修的故障原則上鼓勵技術人員自行維修,以節約成本。
9.對無法維修的故障及時向辦公室報告,并填寫維修申請單,由辦公室安排維修。
10.設備維修應及時做維修記錄,內容包括:故障經過、現象、檢查情況、維修經過和維修后情況。
11.設備故障修復后應進行嚴格的驗收檢測,經試運行正常后方可正式使用。
12.未經科主任許可,嚴禁私自拆解、改造、維修機器設備。
放射設備檢修維護制度3
1、放射科x線輻射防護工作由科主任負責,科室指定兼職人員協助科主任做好x線輻射防護工作。
2、放射科工作人員要增強放射防護意識和責任性,在放射診療工作中應當遵守醫療照射正當化和放射防護最優化的原則。科室定期組織對放射科診療場所、設備和人員進行放射防護檢查。
3、放射診斷工作人員必須按要求具備相應的資質;各級各類人員應熟悉放射設備的`主要結構和安全性能,確保設備安全,防止意外放射事件的發生。
4、放射科各x線檢查室、控制室的輻射防護必須達到國家要求;放射科診療場所必須設有電離輻射警告標志和工作指示燈;放射科診療場所必須配備工作人員和受檢者防護用品。
5、在放射檢查前應事先告知受檢者輻射對健康的影響,在登記室、x線檢查室設置告示牌。對育齡婦女腹部或骨盆進行x線檢查前,應問明是否懷孕;非特殊需要,對受孕后8周至15周的育齡婦女,不得進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檢查;在放射檢查中對鄰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組織進行屏蔽防護;在不影響診斷的前提下,攝片、透視、介入治療等盡可能采用高電壓、低電流和小光圈。
6、操作人員在放射檢查前應關閉檢查室門窗,無關人員不得進入檢查室;確實因病情需要,必須陪同檢查者,應給予必要的防護用品,陪同人員應盡量遠離x線球管。
7、技術人員要嚴格執行各種放射設備操作規程,確保影像質量,減少廢片,避免重復照射。有條件的單位盡可能采用數字化x線檢查,減少輻射。
8、放射科工作人員工作期間應佩帶個人計量儀,接受專業及放射防護培訓;定期健康檢查,醫院建立個人計量、職業健康管理和教育培訓檔案。
放射設備檢修維護制度4
1、放射工作人員必須持放射工作人員證上崗。
2、放射工作人員上崗時必須配戴個人劑量計。
3、透視前應充分暗適應。縮小光圈到適當范圍,縮短時間,盡量減少照射量。
4、透視用管電壓50-80kv,管電流2-5ma。不得輕易超出該范圍。
5、照射時光圈應開到照射范圍,減少散射線、亂射線的提高。
6、曝光時、關上機房大門,非相關人員不得進入機房。
7、受檢查者接受檢查時,非投照部位,重要器官進行防護。
8、一旦出現放射事故,應立即向衛生防疫部門報告。
放射設備檢修維護制度5
1、放射人員上崗前必須取得《放射工作人員證》后方可從事所限定的放射工作。
2、放射工作人員必須按法律要求定期接受檢查,個人計量檢測及防護知識培訓。
3、定期對放射工作場所及周圍環境進行放射防護檢測和檢查。
4、制定并落實放射事故預防措施與應急預案,發生放射事故應按有關規定報告。
5、注意掌握x線檢查的適用范圍,正確合理地使用x線檢查。
6、放射工作人員應嚴格按所需的投照部位調節照射野。
7、當正在進行x線檢查時,其他人員不應留在機房內,當受檢者需要攜扶時,對攜扶者應采取相應防護措施。
放射設備檢修維護制度6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放射診療管理規定》、《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規章的要求,保障放射工作人員的健康,制定本制度。
1、本院放射工作人員的范圍包括放射科(骨科、口腔、泌尿、開展介入放射治療的其他科室等)從事放射診療活動受到電離輻射照射的人員。
2、醫務科(或放射科等)負責本院放射診療工作人員的職業健康管理工作,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個人劑量監測檔案和放射防護培訓檔案,并妥善保存。
3、放射診療工作人員必須是正規學校畢業的專業技術人員。人事科對新錄用或調入的擬從事放射診療的人員必須依據有資質的體檢機構出具的上崗前體檢報告,符合《放射工作人員健康標準》的才可以錄用。
4、放射診療工作人員上崗前,醫務科應為其配備個人劑量計,及時安排其接受放射防護法規和防護知識培訓并取得合格證明,向轄區衛生行政部門(許可放射診療的衛生局)為其辦理《放射工作人員證》。
5、放射診療工作人員每2年到有資質的體檢機構進行一次職業健康檢查,脫離放射工作崗位時也應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檢查結果由醫務科在7日內如實告知本人,并將結果記錄在《放射工作人員證》。發現不宜繼續從事放射工作的,根據體檢機構的意見及時調離放射工作崗位并妥善安舲;對需要復查和醫學隨訪觀察的,及時予以安排。
6、放射工作人員在工作期間必須按照規定佩帶個人劑量計,每3個月檢測一次,檢測結果抄錄在《放射工作人員證》中,對于個人劑量高于劑量限值1/4時,必須由醫務科查明原因,告知本人并采取相應措施。
7、放射工作人員每2年必須接受放射防護和有關法律知識培訓,并將培訓情況及時記錄在《放射工作人員證》中。
8、對懷孕或在哺乳期間的婦女,不得安排應急處理和職業性內照射工作。
9、放射工作人員在職業健康監護、個人劑量檢測、防護培訓中形成的檔案以及《放射工作人員證》歸醫院所有,由醫務科統一保管,終生保存。放射工作人員有權查閱、復印本人的檔案,醫院應當如實、無償提供,并在復印件上簽章。
放射設備檢修維護制度7
1、加強放射防護安全管理,成立放射防護領導小組,配備兼職放射防護管理人員,明確放射事件應急處理措施。
2、從事放射診斷工作,必須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許可,取得《放射診療許可證》后方可開展相關診斷工作。
3、每年委托由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資質認證的檢測機構,對放射診斷工作場所、設備性能進行放射防護檢測及狀態檢測,保證放射診療設備和放射工作場所輻射水平符合國家有關標準。
4、有明確的醫療目的,嚴格控制受照劑量,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事告知受檢者輻射對健康的影響;對臨近照射處的敏感器官和組織進行屏蔽防護;應當盡量以胸部x線代替胸部熒光透視檢查。
5、放射診療工作場所其入口處必須設置電離輻射警告標志和工作指示燈;進行射線檢查必須關好防護門、窗并限制無關人員,如確需陪護,必須向陪防人員提供防護用品。
6、放射工作人員應當按規定接受職業健康檢查,接受個人劑量檢測,定期進行防護知識培訓,取得《放射工作人員證》后方可上崗。
7、嚴格執行檢查資料的登記、保存、提取和借閱制度,不得因資料管理使用受檢者轉診接受不必要的重復照射。
【放射設備檢修維護制度(精選7篇)】相關文章:
設備設施檢修維護制度04-28
放射設備維護制度(通用7篇)04-28
電氣設備維護檢修制度(精選5篇)04-28
放射科設備維護保養制度(精選5篇)04-28
設備定期檢修維護管理制度(精選5篇)04-28
設備保養檢修制度04-28
設備檢修維修制度(精選10篇)04-28
設備設施維護保養制度(精選9篇)04-28
設備的維護保養制度(精選11篇)04-28
醫院醫療設備維護保養制度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