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清潔消毒的管理制度

時間:2022-11-02 13:11:14 制度 我要投稿

環境清潔消毒的管理制度(通用9篇)

  在現在社會,制度使用的情況越來越多,制度一經制定頒布,就對某一崗位上的或從事某一項工作的人員有約束作用,是他們行動的準則和依據。想學習擬定制度卻不知道該請教誰?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環境清潔消毒的管理制度(通用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環境清潔消毒的管理制度(通用9篇)

  環境清潔消毒的管理制度1

  根據《消毒管理辦法》規定,制訂本制度:

  一、成立消毒管理組織,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規范、標準和規定,定期開展消毒與滅菌效果檢測工作。

  二、按照批準的診療范圍購置必須的消毒、滅菌設施,并保證正常使用。

  三、加強對工作人員的消毒技術培訓,掌握消毒知識,并按規定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

  四、各種注射、穿刺、采血器具應一人一用一滅菌。凡接觸皮膚、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須達到消毒要求。

  五、建立并執行進貨檢查驗收制度,采購消毒產品時,應當索取加蓋鮮章的《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產品備案表》或者《衛生許可證》復印件。一次性使用的醫療用品用后應當及時進行無害化處理。

  六、治療換藥處置工作前后均應洗手,各種治療護理及換藥操作應按清潔傷口、感染傷口、隔離傷口依次進行,感染性敷料應放在黃色防滲漏的污物袋內及時焚燒處理。

  七、發現感染性疾病暴發、流行時,及時報告當地衛生局,并采取有效消毒措施。

  環境清潔消毒的管理制度2

  一、醫務人員工作時應著裝整潔。診療前后應洗手,接觸傳染病患者后必須用消毒液消毒,然后再用肥皂、流動水沖洗。

  二、門診、治療室、換藥室、注射室,每天用用消毒液消毒,如被傳染病病人污染則應立即用消毒液消毒。

  三、體溫表用75%乙醇浸泡備用。

  四、一次性注射器每人一針一筒,用后針頭及針筒毀形,并浸泡于消毒液。

  五、壓舌板用后浸入消毒液溶液浸泡,清洗烘干,再高壓鍋消毒。

  六、消毒鑷子要專用,用后浸入消毒液。盛器要加蓋,盛器每周高壓消毒后更新消毒液。

  七、敷料、油膏紗布均用高壓消毒。

  八、各種消毒物品應標明消毒人、消毒日期及有效期(消毒有效期一般為二周,梅雨季節為一周)及滅菌指示帶;消毒液不得超期使用,碘伏與過氧乙酸稀釋液有效期為1天,含氯消毒劑為3天,中性戊二醛為3—4周。

  九、高壓鍋消毒要求 消毒前先排盡冷空氣,壓力在20磅(120℃)維持15—20分鐘。盛放容器要有透氣孔,包裝物品不宜過大,總容量不超過85%,物品間留有空隙。每鍋用化學指示劑鑒定,每月一次,用嗜熱脂肪芽孢生物指示劑檢查高壓鍋滅菌效果,并作記錄備查;高壓鍋要強檢。

  環境清潔消毒的管理制度3

  一、消毒范圍:凡屬本企業的自產水、購買的郊區自來水、農村水、外購水和自產水的混合水都要進行水質的消毒處理。

  二、水質消毒要按照水質的檢測指標,針對性地選取不同的消毒用品,科學合理地使用。

  三、消毒設備和消毒用品要選用國家標準的正規產品,其產品必須有省級以上衛生監督部門頒發的產品衛生許可批件。

  四、水質消毒應詳細、真實記錄,把每班消毒設備運行時間、消毒時間、消毒劑品種、使用數量、消毒水量等情況詳細記錄,并要有消毒人員的簽名和記錄時間。

  五、水質消毒必須安裝水質凈化消毒設備,淘汰人工消毒。并要配備消毒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指導。

  六、嚴格按照規定對水質進行日常檢測和不定期抽測,對發現的問題要及時采取措施。

  七、按照要求申領供水衛生許可證,接受上級衛生監督部門的檢查。

  八、對所有操作消毒設備的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對所有涉水人員定期體檢,領取健康證。

  九、不斷學習,獲取新的消毒設備和產品的操作技能,采取先進的消毒技術和消毒方法。

  十、消毒人員在進行消毒過程中要保持個人衛生的清潔。

  環境清潔消毒的管理制度4

  為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做好學校傳染病發生后的消毒工作,防止學校傳染性疾病的傳播和蔓延,特制訂消毒制度。

  一、消毒時間

  學生放學后消毒人員對學校進行消毒

  二、消毒范圍

  1、學校所有教室(地面、桌椅、門扶手等)、走廊、學生宿舍、廁所、圖書館、下水道以及手可以觸摸的地方都要進行徹底消毒。

  2、學生衣物被褥等。

  3、學生餐具、文具等。

  三、消毒方式方法

  1、使用84消毒液進行全方位消毒,密閉門窗1小時后開窗通風。

  2、使用紫外線燈照射消毒30分鐘。

  3、衣物被褥經常晾曬。

  4、定時開窗通風。

  5、餐具、文具擦拭或蒸煮消毒。

  四、消毒員設置

  學校指派專人負責消毒工作,消毒頻次為1次/日。

  五、嚴格登記制度

  消毒員要每天將消毒情況填入消毒記錄登記表。

  環境清潔消毒的管理制度5

  為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做好學校傳染病發生后的消毒工作,防止學校傳染性疾病的傳播和蔓延,特制訂消毒制度。

  一、消毒時光

  每一天放晚學后,消毒人員對學校重點部位進行消毒。持續一周。

  二、消毒范圍

  學校所有教室(地面、桌椅、門扶手等)、走廊、宿舍、廁所以及手能夠觸摸的地方都要進行徹底消毒。

  三、消毒藥品濃度配置、

  使用1:100的84消毒液或用二氯異氰尿酸鈉每20克(1小袋)兌8000毫升水(濃度為0.05%)。

  四、消毒方式方法

  放晚學后消毒員對地面、桌椅、門扶手先用消毒液進行第一遍擦拭,第二天早晨學生到校前再用清水進行第二遍擦拭。

  五、消毒員設置

  學校指派專人負責每一天消毒工作。學校分管領導監督、指導消毒員消毒工作。

  六、消毒員要每一天將消毒狀況填入《學校消毒狀況登記表》。

  環境清潔消毒的管理制度6

  一、學校環境衛生及消毒制度。

  1、學校各班級教室每日由值日生打掃衛生,辦公室每一天安排工作人員值日,學校每周進行一次大掃除。辦公室和教室每一天要有充足時光打開門窗,持續室內空氣流通。

  2、學校定期噴灑消毒液或石灰水進行噴霧消毒,防止病菌的滋生和傳染。(總務處負責)

  3、各班清潔衛生打掃學生每一天負責進行公共環境衛生打掃,定期做好滅“四害”工作。

  4、各班飲水機每一天由專人進行保潔工作,由供水部門進行定期消毒工作。

  5、如發現校外、社區有類似“非典”、“禽流感”、“手、足、口病”等傳染病病例,全校各部門按照“防非”、防治“禽流感”時期學校消毒制度進行職責區內的消毒工作。

  6、如發現班內有類似“流感”、“禽流感”、“手、足、口病”的現象,則班主任應及時做好監控和上報工作,并做好相應的消毒措施。

  7、星期三為學校清潔衛生大掃除時光(包括消毒)。

  二、個人衛生、消毒制度。

  1、飲水務必自帶獨用茶杯,不喝生水、涼水,不吃生菜、涼菜。

  2、學生應做到不隨地吐痰,不隨地大小便;勤剪指甲,飯前便后要洗手,防止病從口入;日常生活中要勤洗澡、勤換衣服,持續清潔衛生。

  3、洗手設施要放置消毒肥皂。(總務處負責)

  三、廚房衛生消毒制度

  1、為加強學校飲食安全,防止病從口入,對食堂的餐具、炊具、室內設施作如下規定:

  2、食堂對炊具、餐具,堅持每次用餐后,用消毒水清洗。每一天對餐具用開水蒸煮10—20分鐘。對消毒后的炊具要有保潔措施。

  3、采購回來的`肉、菜必須要洗干凈。菜要洗3次,做到無雜物;食物要煮熟,堅持不出不衛生食品。

  4、炊事用具要經常持續清潔,每餐要清潔干凈,每一天用消毒水抹熟食柜。

  5、食品過夜要加蓋放好,廚房人員分飯要堅持戴口罩。

  6、生熟食物嚴格分開,盛放及使用不一樣的用具,盛放要加蓋,防止蚊蠅等叮、爬及污染。

  7、每餐后對食堂的地板、水溝用漂消毒。消毒池不洗食品和污物,溲水桶應持續清潔,并加蓋。

  8、采購滅鼠、滅蚊、滅蠅的藥物,加強除“四害”工作,清除有害生物的繁殖的場所。

  9、使用藥物消毒時,務必使用經國家批準使用的藥物,正確的配制使用,保證消毒有效。

  環境清潔消毒的管理制度7

  一、學校各班級教室每日由值日生打掃衛生,辦公室每天安排工作人員值日對衛生進行清潔。辦公室和教室每天要有充足時間打開門窗,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二、由保潔人員每天負責進行公共環境衛生清潔。

  三、學校后勤處安排專人定期噴灑消毒液或石灰水進行噴霧消毒,防止病菌的滋生和傳染。

  四、消殺區域包括:樓梯樓道及周圍、各辦公室、廁所、沙井、化糞池、垃圾箱、垃圾中轉站等室外公共區域及宿舍。食堂消殺由食堂安排專人負責。

  五、消殺工作每月進行一次,并填寫《消殺記錄表》。

  六、定期做好滅“四害”工作,投放鼠藥必須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進行,必要時掛上明顯的標識。

  七、校園內無亂堆放現象,雜物及時清除,生活垃圾須日產日清。

  八、隨時清除綠化帶雜草、紙屑、落葉、果皮等雜物,定時澆水、修枝、松土。

  九、如發現校外、社區有類似“非典”、“禽流感”、“手、足、口病”等傳染病病例,全校各部門按照“防非”、防治“禽流感”時期學校消毒制度進行責任區內的消毒工作。

  十、如發現班內有類似“流感”、“禽流感”、“結核病”“手、足、口病”的現象,則班主任應及時做好監控和上報工作,并做好相應的消毒措施。

  環境清潔消毒的管理制度8

  根據《村衛生室消毒管理辦法》規定,制訂本制度。

  一、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規范、標準和規定,定期開展消毒與滅菌效果檢測工作。

  二、按照批準的診療范圍購置必須的消毒、滅菌設施,并保證正常使用。

  三、掌握消毒知識,并按規定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

  四、診療活動必須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進入人體組織或無菌器官的醫療用品必須達到滅菌要求。各種注射、穿刺、采血器具應當一人一用一滅菌。凡接觸皮膚、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須達到消毒要求。

  五、建立并執行進貨檢查驗收制度。采購消毒產品時,應當索取加蓋原件持有者的印章《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產品備案憑證或者衛生許可批件》復印件。使用的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用后應當及時進行無害化處理。

  六、治療換藥處置工作前后均應洗手,各種治療護理及換藥操作應按清潔傷口、感染傷口、隔離傷口依次進行,感染性敷料應放在黃色防滲漏的污物袋內及時焚燒處理。

  七、排放廢棄的污水、污物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無害化處理。

  環境清潔消毒的管理制度9

  為進一步做好學校疫情防控工作,確保校園不發生重大疫情和聚集性發病,特制定學校清潔消毒工作實施方案。

  一、物資準備

  總務處負責采購電動噴霧器、噴壺、84消毒液、酒精、棉布等物資。

  二、職責分工

  1、班主任為各班級責任人,負責班級內公共區域消毒工作。

  2、各教師辦公室指定專人負責各辦公室消毒工作。

  3、教務處負責各功能室的消毒工作。

  4、總務處負責學部、辦公樓及校園內公共區域消毒工作。

  5、餐廳工作人員負責餐廳及外圍公共區域消毒工作。

  三、具體實施措施

  (一)辦公室消毒

  1、由各值日教師輪流進行開窗通風和衛生打掃,每日上午、中午、下午通風3次,每次至少30分鐘。

  2、消毒人員用含有效氯濃度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每日上下午各一次,徹底對教師辦公室進行消毒。

  3、桌凳、門把手等日常接觸物品每日用75%酒精擦拭兩次,如果使用頻繁可適當增加消毒次數。

  (二)教室及功能室消毒

  1、地面保持整潔,無紙屑、無雜物;桌椅、物品擺放整齊,無積灰、無紙屑、無雜物。

  2、衛生工具擺放整齊,垃圾桶每日傾倒,不留垃圾。

  3、用含有效氯濃度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每日上下午、晚各一次,徹底對各教室、功能室進行消毒。

  4、每日通風至少通風3次,上午大課間、午飯、下午大課間,每次至少30分鐘。

  (三)衛生間消毒

  1、加強通風,及時清掃衛生間內所有垃圾和廢棄物。

  2、用有效氯濃度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擦拭門把手、水龍頭、自來水按鈕、洗手臺面等或用以上消毒液放入噴霧器中進行空間及表面噴霧至濕潤,等待30分鐘后開窗通風,清水洗凈。

  (四)室外場所消毒

  每日對校園衛生徹底掃除,用含有效氯濃度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每日上下午各一次,徹底對樓梯間、走廊等室外場所進行消毒。

  (五)門衛室消毒

  1、空氣消毒::首選自然通風,盡可能打開門窗通風換氣或大新風,必要時使用化學消毒劑消毒。

  2、環境物品表面消毒::對地面、墻面以及經常使用或觸摸的物體表面如門窗、門把手、桌面、筆、垃圾桶等部位進行消毒,每天消毒2—3次。可選用有效氯濃度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30分鐘,消毒后用清水擦拭,去除殘留消毒劑,或使用75%擦拭消毒,消毒后開窗通風60分鐘后再進入。

  (六)衛生室(保健室)管理

  開學前

  1、衛生室由校醫負責管理。衛生室管理制度、相關處置流程要張貼上墻。

  2、對衛生室進行充分的通風換氣及所有物體表面消毒。通風換氣:開學前進行充分的通風換氣,保證空氣清潔。物體表面消毒:使用含氯消毒劑(有效氯濃度為500mg/L)對物體表面(地面、扶手、門把手、辦公桌椅、診療床)進行擦拭,作用30分鐘后用清水擦拭干凈。使用75%酒精棉球擦拭消毒體溫計、診療器械表面。保持衛生室內外的環境衛生清潔。

  2、衛生室保證防疫物資(消毒用品、診療器械、一次性手套、口罩、帽子、鞋套、護目鏡、隔離衣等)配備充足,并妥善保管消毒劑,標識明確,避免誤食或灼傷。

  3、衛生室要設置洗手設施;

  4、設立(臨時)隔離場所,位置相對獨立,以備人員出現發熱等癥狀時立即進行暫時隔離。

  開學后

  1、每天對衛生室進行空氣消毒及所有物體表面消毒,如(臨時)隔離場所當日有隔離人員,在隔離人員離開后立即對(臨時)隔離場所進行消毒和通風。

  2、物體表面消毒:消毒原則參考開學前衛生室(保健室)物體表面消毒部分。

  3、保持衛生室內外的環境衛生清潔,每天專人清掃并進行登記,規范醫療垃圾處理。每天醫療垃圾用醫療廢物專用袋嚴密包裝,并做好垃圾盛裝容器的清潔,可用有效氯濃度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定期進行消毒處理。

  (七)樓道、樓梯管理

  開學前

  1、對樓梯樓道進行徹底清潔,對樓道和樓梯的'地面、墻壁、門把手、扶手等物體表面進行預防性消毒,可用有效氯濃度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進行擦拭,作用30分鐘后用清水擦拭干凈。以上表面有污染時,可用有效氯濃度為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分鐘后用清水擦拭干凈。消毒后保持樓道、走廊的環境衛生清潔,減少灰塵飛揚,每天專人巡查清掃并進行登記。

  2、因消毒劑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刺激性,保潔人員上崗前要接受使用技能培訓,包括:配制和使用消毒劑時應注意個人防護,應佩戴帽子、口罩、手套和護目鏡等;學會在不同情況下配制不同濃度的消毒液;消毒劑具有一定的腐蝕性,應避免過度消毒,并注意消毒后用清水擦拭,防止對消毒物品造成損壞;所使用消毒劑應在有效期內,消毒劑須現配現用。

  開學后

  1、每天對樓道樓梯進行徹底清潔2次,對樓梯和樓道的地面、墻壁、門把手、扶手等物體表面進行預防性消毒,可用有效氯濃度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進行擦拭,作用30分鐘后用清水擦拭干凈。

  2、每天保持樓道樓梯的環境衛生清潔,減少灰塵飛揚,每天專人巡查清掃并進行登記。

  3、每天及時清運樓道、樓梯垃圾桶內的垃圾,可用有效氯濃度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定期對其進行消毒處理。

  (八)餐廳防控

  1、提前做好預案。

  ①要制定安全預案,加強校內食堂和學生配餐管理,嚴格執行采購、儲存、加工、售賣等環節的安全操作規范,守好食品安全底線。

  2、錯時分發就餐。

  ①實行分時段錯時就餐,學生間隔1米以上,避免人員聚集。

  ②一律實行分餐制,教職工和學生就餐時,餐具統一由工作人員配發,禁止自行取拿餐具,飯菜統一由食堂工作人員分發。

  ③營養配餐,清淡適口。

  3、保障餐廳衛生。

  ①餐廳工作人員工作時須佩戴口罩、手套,并與學生保持安全距離。

  ②食品留樣、加工、消毒等按照規定執行。

  ③餐廳每日消毒2次,餐桌椅每次使用后進行清潔消毒。餐具用品須高溫消毒。

  ④餐廳配備洗手液等保障手部清潔的物品。

  4、注重飲水衛生。

  ①學校加強水質監測,確保水質正常。

  ②教育引導學生自帶杯具保持干凈,不得將個人杯具轉借他人。

  ③不飲生水,提倡喝開水,少喝或不喝飲料。

  ④一旦發現水質異常,要立即停止飲用,并及時向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和衛生防疫部門報告。

  5、加強就餐管理。

  ①學生就餐之前必須用肥皂、洗手液等洗手,用一次性紙巾或干凈毛巾擦手,學校安排專人對各班學生清洗情況進行考核記錄。

  ②就餐過程中禁止交談、喧嘩,避免交叉感染。

  ③學校要加強與集體配餐單位聯系,督促落實送餐人員的健康管理和個人衛生防護。

  6、餐廳及外圍衛生及消毒要求

  ①餐廳內廚嚴格按照規章制度進行衛生清掃。

  ②泔水桶蓋蓋兒不裸露。

  ③學生餐桌及地面及時清掃。

  ④每天早中晚飯后對所有公共區域及物品(地面、樓梯及扶手、門把手、水龍頭、桌椅)進行一次徹底的消毒。

  (九)留觀室管理

  1、留觀室由相關負責人管理。留觀室管理制度、相關處置流程要張貼上墻。

  2、留觀室要經常保持通風狀態,在隔離人員離開后立即進行消毒。物體表面消毒:使用含氯消毒劑(有效氯濃度為1000mg/L)對物體表面(地面、扶手、門把手、辦公桌椅、診療床)進行擦拭,作用30分鐘后用清水擦拭干凈。使用75%酒精棉球擦拭消毒體溫計、診療器械表面。保持留觀室內外的環境衛生清潔。

  3、留觀室保證防疫物資(消毒用品、診療器械、一次性手套、口罩、帽子、鞋套、護目鏡、隔離衣等)配備充足,并妥善保管消毒劑,標識明確,避免誤食或灼傷。

  4、相關責任人保持留觀室內外的環境衛生清潔,每天清掃,規范醫療垃圾處理。醫療垃圾用醫療廢物專用袋嚴密包裝,并做好垃圾盛裝容器的清潔,可用有效氯濃度為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定期進行消毒處理。

  (十)總務處負責具體的消毒指導工作,定期或不定期進行督促檢查,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使消毒工作扎實到位。

  四、注意事項:

  1、按需配比,嚴格配制濃度,在配液桶里配制好消毒劑后再加入噴霧器藥桶或噴壺中。84消毒時,用原液按照1:100的比例兌水(半桶水倒入4蓋),拖把、抹布浸泡20分鐘。

  2、操作人員做好個人防護。

  3、門把手等日常接觸物品用75%酒精擦拭,如果使用頻繁可適當增加消毒次數。

  1.設專兼職人員負責消毒工作,制定規范,開展消毒滅菌效果的監測

  2.一次性醫療、衛生用品用后必須消毒后毀形,進行無害化處理,禁止重復使用和回流市場。

  3.運送傳染病人及其污染品、車輛、工具后必須隨時進行消毒處理。

  4.使用過的醫療器材和用品應先去污染,徹底清洗干凈,再消毒或滅菌,其中感染癥病人用過的醫療器材和用品,應先消毒,徹底清洗干凈,再消毒或滅菌。

  5.手部皮膚的清潔和消毒,要有專用洗手設備,按手的清洗方法和消毒指征,正確操作。

  6.地面應及時清掃,保持清潔,有血跡、糞便、體液等污染時,應及時用含氯消毒劑拖洗消毒。

  7.使用消毒滅菌藥械應掌握使用范圍、方法、注意事項;消毒滅菌液的使用濃度、配制方法、更換時間、影響消毒滅菌效果的因素。

  8.開展全員消毒知識和技能培訓,掌握消毒知識,嚴格執行消毒規范。

【環境清潔消毒的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學校公共場所清潔消毒的管理制度(精選11篇)08-24

隨時清潔消毒的名詞解釋08-23

消毒管理制度09-01

中心學校校園衛生清潔及消毒制度08-08

餐具消毒管理制度06-19

學校消毒管理制度02-21

消毒管理制度15篇09-01

餐用具消毒管理制度06-12

學校消毒制度管理制度05-19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日本色色一区 | 天天影视色香欲一区二区 | 嫩草研究所久久久精品 | 婷婷激情综合五月 | 日本欧美动漫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 在线亚洲激情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