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暑降溫措施管制度

時間:2024-06-28 13:10:07 曉麗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防暑降溫措施管制度(精選18篇)

  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各種措施頻頻出現,措施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針對某種情況而采取的處理辦法。那么擬定措施真的很難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防暑降溫措施管制度,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防暑降溫措施管制度(精選18篇)

  防暑降溫措施管制度 1

  第一章總則

  1.1為了加強高溫作業、高溫天氣勞動保護工作,保護員工的身體健康,確保安全生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制度。

  1.2適用范圍:公司各部門、在建工程項目部在高溫天氣期間安排各項工作應遵守本制度。

  1.3定義

  1.3.1高溫天氣:

  辦公、作業地點所在地氣象臺站向公眾發布的日最高氣溫35℃以上的天氣。氣溫以地市級以上氣象臺發布的為準。

  1.3.2高溫作業:

  在高溫天氣下的露天作業,以及經采取降溫措施工作地點溫度仍高于于33℃的室內外作業。

  第二章職責

  2.1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以下簡稱“安委會”):

  負責編制和修訂本制度,制定高溫補貼和考核標準,監督和指導公司各部門、在建工程項目部執行本制度的相關規定。安委會下設辦公室(設于安質部)。

  2.2安委會辦公室(安質部):

  負責收集氣象臺發布的天氣預報信息,發布高溫天氣預警。指導公司各部門、在建工程項目部執行本制度的相關規定,監督檢查本制度的落實情況并向安委會匯報,對不認真執行本制度的部門或員工向安委會提出處罰建議。組織開展高溫作業防暑和中暑急救的培訓教育和應急演練工作。

  2.3工程部:

  認真執行本制度的相關規定,負責落實本部門和各在建工程項目部的防暑降溫措施,開展防暑降溫的宣傳教育工作,努力改善工作和生活環境,合理調整作息時間或工作崗位。當安委會發出高溫預警時組織現場高溫作業人員停止作業。向安委會匯報防暑降溫工作的開展情況。

  2.4綜合部:

  負責落實公司辦公區域的防暑降溫措施,對員工進行關于防暑和中暑急救的宣傳教育,配備常用的防暑藥品,開展辦公區域和公司車輛的消防檢查工作。

  2.5財務部:負責按本制度標準發放高溫補貼及防暑降溫相關費用。

  第三章施工現場防暑降溫措施

  3.1高溫預警:當氣溫達到以下條件時,安委會辦公室向公司員工發出高溫預警,如發生因生產、人身財產安全和公眾利益的需要必須緊急處理或及時搶修不能停工的情況時,必須向安委會報告,采取緊急措施確保作業人員健康和安全。

  1、Ⅰ級高溫預警:日最高氣溫達到40℃時,當日應停止高溫作業;

  2、Ⅱ級高溫預警:日最高氣溫達到38℃時,當日高溫作業時間不得超過4小時;

  3、Ⅲ級高溫預警:日最高氣溫達到35℃時,應根據生產工作情況,采取調整作息時間等方法,縮短員工連續作業時間;不得安排加班作業;12時—15時應停止露天作業;因特殊情況不能停止作業的,12時—15時員工露天連續作業時間不得超過2小時。

  3.2準備工作:在每年高溫天氣到來之前,各部門和項目部應切實做好有關防暑降溫的準備工作,檢查在建工程項目部的防暑降溫措施管理方案建立健全情況和落實情況。

  3.3培訓教育:安質部和工程部負責監督項目部開展對分包單位和施工班組的防暑和中暑急救的宣傳培訓教育。員工應積極參加關于防暑和中暑急救的宣傳教育,增強高溫天氣作業的自我勞動保護意識。

  3.4體檢:應在每年高溫天氣到來之前,對露天作業員工進行體檢。對患有心、肺、腦血管性疾病、持久性高血壓、肺結核、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及其他身體狀況不適合在高溫天氣露天作業的員工,應調離露天作業崗位;確因工作需要暫不能調動崗位的,應在高溫天氣對其加強預防中暑保護措施。

  3.5調整作息時間:根據本辦法合理調整作息時間或工作崗位的,作業人員應服從安排。不得因高溫天氣停止工作、縮短工作時間而扣除或降低勞動者的工資。

  3.6清涼飲料:高溫天氣期間,項目部應視高溫情況按下列規定向作業人員免費供應符合衛生標準的清涼飲料:

  1、工作區域應供給足夠的合乎衛生要求的飲用水。

  2、向作業人員供應的清涼飲料應為含鹽飲料,含鹽飲料包括鹽汽水、茶水、中藥涼茶、綠豆湯等各種湯類,含鹽濃度應為0.1%—0.3%;

  3、項目部必須加強清涼飲料在冷卻、運輸及供應過程中的衛生管理,指定專人負責,防止污染,保證清涼飲料的清潔衛生。

  3.7休息場所:設有宿舍的項目部應合理安排員工集體宿舍,將同一班次的員工安排在一個宿舍,確保高溫天氣作業員工充分休息,減少疲勞。

  休息場所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設在工作區域內或離工作地點不遠的`地方,并應隔絕高溫和熱輻射的影響;

  2、通風良好,室內溫度應在30℃以下;

  3、設有風扇,并備有清涼飲料;有條件的項目部可增設空調及淋浴設施。

  3.8防暑降溫藥品:項目部應在工作區域和休息場所配備常用的防暑藥品如仁丹、清涼油、風油精、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

  3.9衛生防疫:項目部切實做好施工現場及生活區的衛生防疫工作,加強對飲用水、食品的衛生管理,嚴格執行食品衛生制度,避免食品變質引發中毒事件;加強對夏季易發疾病的監控,現場作業人員發生食物中毒、傳染病時,應及時向安委會報告。

  3.10夏季防火工作:針對夏季火熱、天氣干燥,火災事故易發生的情況,進一步加強預防火災措施,對配電房、倉庫、易燃易爆物品倉庫、材料堆放場等場所進行定期檢查,按規定配備足夠的有效的滅火器材。

  3.11改善工作和生活環境:工程部和項目部應不斷改進生產工藝和操作流程,改善生產工具和設備,減少高溫部件、產品暴露的時間和面積,采取自然通風、風扇和空氣噴灑等方式做好通風工作,減少高溫和熱輻射對員工的影響。

  3.12應急預案:項目部應成立應急組織機構,制定應急預案并組織培訓和演練。當發生中暑等事件時,參照公司應急總預案和項目部應急預案執行。

  第四章辦公區域防暑降溫措施

  4.1培訓教育:安質部負責對公司員工進行關于防暑和中暑急救的宣傳培訓教育,綜合部配合做好相關培訓工作。員工應積極參加關于防暑和中暑急救的宣傳教育,增強高溫天氣作業的自我勞動保護意識。

  4.2清涼飲料:高溫天氣期間,綜合部應視高溫情況按下列規定向員工免費供應符合衛生標準的清涼飲料:

  1、確保供給足夠的合乎衛生要求的飲用水。

  2、向員工供應的清涼飲料應為含鹽飲料,含鹽飲料包括鹽汽水、茶水、中藥涼茶、綠豆湯等各種湯類,含鹽濃度應為0.1%—0.3%;

  3、綜合部必須加強清涼飲料在冷卻、運輸及供應過程中的衛生管理,指定專人負責,防止污染,保證清涼飲料的清潔衛生。

  4.3防暑降溫藥品:綜合部應配備常用的防暑藥品如人丹、清涼油、風油精、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并定期檢查藥品的保質期。

  4.4衛生防疫:綜合部切實做好辦公區域的衛生防疫工作,加強對飲用水的衛生管理和除“四害”工作。

  4.5夏季防火工作:綜合部應按月對辦公區域和公司車輛的電氣線路、滅火器材進行檢查記錄,及時更新失效的滅火器,消除消防隱患,確保消防安全。

  4.6改善工作環境:高溫天氣來臨前,綜合部應對公司的空調進行檢查維護和清洗,確保空調的正常使用。位于頂層的辦公室,可采取在屋面灑水等降溫措施,減少高溫對員工的影響。

  4.7應急預案:公司按應急總預案應成立應急組織機構,安質部負責組織開展應急預案培訓和演練工作,當發生中暑等事件時,參照公司應急總預案執行。公司視實際情況培訓若干兼職中暑急救員。

  第五章高溫補貼的發放

  5.1發放時間:高溫補貼費發放月份為6月至10月(共5個月),逐月隨工資發放。

  5.2發放標準:公司現場項目部人員(實際參與項目管理)每人每月200元,公司其他員工每人每月100元。

  5.3高溫天氣期間因特殊情況不能停止作業的,安委會視實際情況對作業人員發放額外高溫補貼費。

  5.4工程部、各工程項目負責人應督促專業及勞務分包單位參照公司標準制定和落實高溫補貼發放制度。

  第六章附則

  6.1本規定由安委會辦公室起草,解釋權屬公司安委會。

  6.2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防暑降溫措施管制度 2

  為了保護員工安全與健康,加強對從事或接觸高溫作業人員的保護,特制定本規定。

  一、高溫作業人員的范圍

  凡在生產中接觸能夠散發熱量的生產設備、產品等或在夏季露天作業的作業人員屬于高溫作業人員。

  二、技術措施

  1、采取必要措施減少高溫工件暴露的時間和面積,避免熱源對操作者的危害。

  2、合理安排熱源,在不影響工藝要求的情況下,要首先考慮避免熱源對工作者的危害。

  3、高溫作業環境要采取通風措施,在自然通風滿足不了降溫要求的情況下,應全面采取機械通風。

  4、對于特殊高溫作業的場所,應采取隔熱措施。

  5、各種防暑降溫設備應有專人管理,除按時檢修維護外,每年在暑季到來前應進行一次全面檢修,并制定切實可行的使用和管理制度。

  三、保健措施

  1、對從事高溫作業的員工進行就業前和每一年的定期健康檢查。對不宜從事高溫作業的職工要及時調整工作崗位。

  2、炎熱時期醫療衛生部門要深入高溫作業現場進行巡回醫療和防治觀察。發生中暑時,應及時報告部門,并及時報告主管部門,并及時組織調查。了解發生中暑原因,積極采取預防措施。

  3、對高溫作業和夏季露天作業者,要供給足夠的符合衛生保健要求的飲料。

  (1)清涼飲料的供應量,可根據氣溫、輻射強度大小和勞動強度的不同,分別供應。

  (2)在飲料的'配制、冷卻、運輸及供應過程中,必須加強衛生管理,指定專人負責,防止污染,保證飲料的清潔衛生。

  (3)各單位要責成專人負責本單位暑期飲料的接收和飲料器具的交接工作。

  4、對輻射強度較大的高溫作業員工,應供給耐燃、堅固、導熱系數較小的工作服,其它高溫作業可根據實際需要供給手套、鞋罩、圍裙、眼鏡和隔熱面罩等勞動防護用品。

  5、對高溫作業人員應發給防暑降溫的藥品。

  四、組織措施

  1、各單位的行政主要領導對本單位的防暑降溫工作負責,杜絕中暑事故的發生。

  2、高溫作業和夏天作業,要有合理的勞動休息制度,在氣溫較高的條件下,適當調整作時間和作業班次。

  3、高溫作業環境要設置適宜的休息場所。

  防暑降溫措施管制度 3

  一、總則

  1、為了防止中暑,保障職工的身體健康,不斷地改善勞動條件、提高勞動效率,根據國家相關法規,結合公司實際特制訂本制度。

  2、防暑降溫必須以預防為主的方針,并在此基礎上積極采取措施,以防止中暑的發生。

  3、本制度適用于高溫作業和炎熱季節的露天作業。

  二、實施細則

  1、高溫作業和夏季露天作業,應有合理的勞動休息制度。根據具體情況,在氣溫較高的條件下,適當調整作息時間。

  2、盡量實現機械化、自動化,改進生產工藝過程和操作過程,改善工具設備,減少高溫部件、產品暴露的時間和面積,避免高溫和熱輻射對工人的影響。

  3、應合理安排高溫車間的熱源,使熱源處于下風向,并做好通風措施。

  4、在氣溫很高、輻射強度較大的工作地點,應當采用風扇等散熱措施,必要的地方可以采用空調降溫。

  5、對高溫作業工人應進行就業前(包括新工人和臨時工)和入暑前的健康檢查。凡有心、肺、血管器質性疾病、持久性高血壓、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活動性肺結核、肝臟疾病、腎臟病、肥胖病、貧血及急性傳染病后身體衰弱、中樞神經系統器質性疾病者,均不宜從事高溫作業。

  6、對高溫作業者和夏季露天作業者,應供給足夠的合乎衛生要求的'飲料、含鹽飲料(包括鹽汽水、茶水、中藥、各種湯類等)。

  7、如發現有輕癥中暑癥狀,應立即使之到涼爽地方休息,并進行急救治療和必要的處理。

  8、對輻射強度較大的高溫作業工人,應供給耐燃、堅固、導熱系數較小的自色工作服,其它高溫作業可根據實際需要供給工人手套、鞋、草帽、圍裙、眼鏡和隔熱面罩等,并加強對防護服的清洗、修補和管理工作。

  9、為了防止太陽輻射熱傳入室內,應在房屋周圍綠化,屋頂、墻壁刷白,窗玻璃涂刷云青粉;尾頂高度在5米以下,通風較差者,可考慮采用屋頂搭涼棚、加隔熱層(雙瓦、通風屋頂)或噴水等。

  10、當露天作業地點較為固定時,可采用活動布幕或用樹技蘆席等搭蓋涼棚,以減少太陽輻射。

  防暑降溫措施管制度 4

  為進一步改善暑期施工現場一線工人生產、生活條件,預防和減輕自然災害及次生災害造成的損失,確保市民和建筑施工從業人員人身安全和生產安全,切實做好防暑降溫工作,特規定如下:

  一、各單位要按照《建筑施工現場環境與衛生標準》的要求,對施工現場進行徹底檢查整治,確保施工現場各類設施符合標準,滿足防暑降溫需要。

  二、要切實做好施工現場的衛生防疫工作,加強對飲用水、食品的衛生管理,嚴格執行食品衛生制度,避免食品變質引發中毒事件。現場作業人員如發生法定傳染病、食物中毒時,應立即采取控制措施并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三、加強對防暑降溫知識的宣傳,落實工人的防暑降溫物品;

  四、著力改善勞動作業條件,減輕工人勞動強度,避免高溫時段施工。

  合理調配施工人員的作業時間,氣溫在30度以上時,中午12點到下午2點半應停工;氣溫在35度以上時,中午11點到下午3點應停工;氣溫在37度以上時,上午10點到下午4點應停工。氣溫達到37℃以上或降雨天氣,停止一切露天作業。對不宜從事高溫作業的職工,要適當調整工作崗位。

  五、適當減少宿舍內居住人數,要開窗透氣,保持自然通風,通風不暢的宿舍應設置降溫設備,保證室內溫度適宜。宿舍要定期組織清掃和消毒,保持室內環境衛生,宿舍紗門、紗窗要齊全,宿舍與在建工程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六、施工現場要設置足夠的`保溫水桶并由專人負責管理,要勸阻施

  工人員喝生水,保溫水桶應加鎖并定期進行清洗、消毒;要做好食堂衛生和食品安全管理,生熟食品要分開儲存、加工,食品要加蓋防蠅網罩;食堂要保持清潔,生活垃圾要裝入容器及時清運到指定地點。

  七、施工現場職工淋浴間要全天開放,設置足夠的淋浴頭,保證冷熱水供應。

  八、施工現場的醫療保健箱,應備足防中暑和防中毒的各類藥品,保證職工生病時能夠得到及時治療。

  防暑降溫措施管制度 5

  1、目的:

  進入盛夏季節,日照強度高,高溫天氣持續,為切實做好夏季生產施工現場防暑降溫工作,保障施工人員的身體健康、不斷地改善勞動條件、防止因高溫天氣引發的工人中暑和其他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特制訂本制度。

  2、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公司各系統和采礦施工隊。

  3、具體規定:

  3.1、認真落實防暑降溫責任制。公司各系統分管領導為組長,全面負責所轄系統夏季防暑降溫工作,各個部門(廠部)負責人、采礦施工隊負責人為現場負責人,每個人都要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防暑降溫工作的要求,要以對一線生產施工人員生命和健康高度負責的態度,切實加強對防暑降溫工作的組織領導,完善和落實責任制,制定應急預案,狠抓防范措施落實,防止因高溫天氣引發的工人中暑和各類生產安全事故。

  3.2、合理安排作息時間。要密切關注有關高溫天氣的氣象預報,氣象學將日最高氣溫大于或等于35攝氏度定義為“高溫日”,連續5天以上“高溫日”稱作“持續高溫”。嚴格實行“抓兩頭、歇中間”的避高溫措施,適當調整夏季高溫作業勞動和休息制度,減輕勞動強度,嚴格控制室外作業時間,避免高溫時段作業,確保勞動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3.3、加強工作中的輪換休息。在夏季根據生產施工的工藝過程,盡可能調整勞動組織,采取勤倒班的方式,縮短一次連續作業時間,加強工作中的輪換休息。加強現場巡查,加大防暑降溫知識和中暑急救知識宣傳,提高全員安全防范意識。

  3.4、保證生產施工現場飲水供應充足。現場應供給足夠的合乎衛生要求的.飲用茶水、綠豆水等,有效地防暑降溫,避免發生中暑事件。

  3.5、落實防暑降溫物品。要切實關心在高溫天氣下堅持生產施工的廣大一線人員,加強對防暑降溫知識的宣傳,要求生產施工人員隨身攜帶防暑藥物,如:人丹、清涼油、風油精、藿香正氣水、茶葉等。綜合部負責落實每一位工人的防暑降溫物品,生產施工單位的空調、風扇、風機等防暑降溫設備。

  3.6、積極改善生產生活環境。要認真落實生產施工現場管理規定,積極采取措施,加強通風、遮蔽、降溫,確保人員宿舍、食堂、廁所、淋浴間等設施滿足防暑降溫需要,并為生產施工人員提供常用防暑藥品。

  3.7、切實做好衛生防疫工作。要切實做好生產施工現場及生活區的衛生防疫工作,加強對飲用水、食品的衛生管理,嚴格執行食品衛生制度,避免食品變質引發中毒事件;加強對夏季易發疾病的監控,現場作業人員發現法定傳染病、食物中毒時,應及時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3.8、做好夏季防火工作。針對夏季炎熱、天氣干燥,火災事故易于發生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加強預防火災措施,對配電房、倉庫、煤場、炸藥庫、氧氣乙炔使用現場等易燃場所進行定期檢查,發現問題立即處理,同時按規定配備滅火器材。

  4、附則

  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實施,望各系統管理人員做好防暑降溫工作,防止作業人員高溫中暑,保證他們的生命安全。

  防暑降溫措施管制度 6

  1、制訂生產發展長遠規劃和年度計劃時,把治理塵毒作為一項重要內容。新、改、擴建項目要認真做到勞動保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

  2、所有防塵、毒設備(裝置、設施)都應有專人負責維護,其檢修同時列入生產設備檢修計劃之內,做到定期、及時進行。

  3、所有防塵、毒設備(設施、裝置),不得任意拆除或挪作它用。

  4、建立定期的塵毒監測制度,按上級規定進行定點監測。

  5、從事接塵、接毒作業的職工,都必須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并經檢查或經過檢查發現有禁忌癥的,不得從事該項作業,應及時予以調離,另作安排。

  6、在無防護措施的條件下,嚴禁將有毒有害作業承包給企業以外的居民、農民和未成年少年、學生,違者將追究責任。

  7、在散發大量輻射熱的設備、材料、產品場所,應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溫措施以降低現場環境溫度。

  8、在溫度特別高的場所、崗位(吊運鋼水、鐵水、紅鋼坯、紅鋼材、以及通風不良的大型設備、大型管道內等)作業,應安設通風設備(軸流風機、冷風機、空調機)。

  9、針對暑期應為崗位職工供應足夠的`、符合衛生標準的清涼飲料和適當的防暑藥物,防止中暑事故發生。

  防暑降溫措施管制度 7

  針對本工程正處于裝飾裝修施工階段生產特點和特殊的夏季天氣炎熱的作業環境特點,為了保障施工作業人員健康安全,消除中暑、中毒、火災等事故隱患的發生,經項目部研究制定專項夏季施工防暑降溫措施,并成立專項季節性安全檢查小組,加強措施的落實和控制。

  一、成立夏季施工安全檢查小組,項目經理任組長,生產、技術、質安、消防保衛部門負責人為成員,每星期四上午組織定期檢查。

  二、根據《項目安全生產教育方案》和結合公司今年開展“安康杯”安全年活動要求,認真組織班組安全教育,重點突出防暑降溫要求的內容。

  三、調整作業時間:上午7:30~11:30,下午3:00~6:00,晚上不加班,晚上有特殊加班情況,由項目部審定執行。

  四、配備足量的供員工防暑降溫藥品,如十滴水、藿香正氣水,每天上班前由班長根據上班人數到倉庫領取和發放,并由項目部燒制涼茶,放置在部分作業區,供員工飲用。

  五、認真做好防火工作,任何明火作業、焊接作業均實行動火審批制度,采取接火斗,及時清理易燃廢棄物,并配備現場防火員加強作業區的巡視檢查。

  六、有效防止中毒、窒息事件發生,現場嚴禁焚燒瀝青、卷材余料等有毒物品,所有作業場所確保通風良好,夏季天氣時間避免地下作業、防水作業等一類危險源場所。

  七、配備殺蚊殺蠅噴霧器和噴霧機,定期對地下室、樓面等作業區和員工宿舍區進行無毒性的.滅蚊滅蠅工作,確保員工衛生環境。

  八、完善原有衛生室管理,配備應急藥品和設施,以達到及時響應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并編制《突發事件緊急預案》和進行定期預案演練,提高項目應急能力。

  九、嚴格執行當地行政主管部門和企業關于夏季施工的有關文件規定,嚴格遵守安全生產、文明施工規范、標準、法律法規。

  十、結合工地獎罰制度的規定,對在夏季施工期間有違反相關制度、要求的班組和員工給予處罰,對在夏季施工期間認真遵守相關制度和要求,確保安全生產的班組和在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員工給予適當獎勵。

  防暑降溫措施管制度 8

  1、防暑降溫設備的采購、保管與發放制度

  ⑴為改善職工的工作環境和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根據各部門,崗位的工作性質,安全技術處提出防暑降溫的設備配置、發放方案,報總工、總經理審核,經理批準后由供應部門負責采購,安全技術處負責保管和發放。

  ⑵采購防暑降溫設備時,首先要檢驗產品合格證,不得采購偽劣商品或安全性能較差的商品。

  ⑶防暑降溫設備入庫前,必須按照設備說明書的技術參數進行驗收,如發現其技術參數于產品標牌不符,拒絕入庫,并通過正常渠道向廠方或經銷商單位聯系退貨或調換。

  ⑷入庫的防暑降溫設備,應存放在指定地點,防止碰撞,以免受損,并由安全技術處盡快發放到各單位。

  ⑸每月發放一次防暑降溫藥品,既每月每人發放風油精、清涼油、霍香正氣水等藥品,每天供兩次綠豆湯進行解暑。

  2、 防暑降溫設備的使用與維護制度

  ⑴各崗位在安裝使用設備前,應對其外觀和零部件進行檢查,確認安全可靠方可安裝,并進行試運轉,待運轉正常后投入使用。

  ⑵各類防暑降溫設備,均應安裝在指定地點,對生產和工作確能起到應有的作用,不得無故拆除或挪作它用。

  ⑶已安裝和正確使用的各種防暑降溫設備,要確保安裝的牢固和使用安全,對不符合電氣安裝使用規程的設備要立即予以糾正。

  ⑷防暑降溫設備每次使用前,使用人必須檢查設備的電源有無破裂裸露現象,防護罩是否安全可靠,電源開關是否安全可靠,零部件是否完整等,如發現缺陷,應立即進行處理。

  ⑸各類防暑降溫設備上均不得擺放或存儲任何雜物。

  ⑹防暑降溫設備在運轉過程中,禁止移動或向其扔物體。

  ⑺各車間、科室對所存的防暑降溫設備應有專人進行維護和保養,每臺設備的'看管和使用應落實到人。

  ⑻防暑降溫設備除常年使用的外季節結束后,各單位逐步拆除,并認真做好設備的維修保養及登記入庫工作。對一些因零部件缺損的防暑降溫設備,應登記造冊上報設備科集中修理,因無法修復,須報廢的設備,須有專職維修單位的報廢證明。并在設備科備案。

  ⑼各部門應建立防暑降溫設備管理臺賬和管理制度。

  3、檢查與考核制度

  設備科對各崗位防暑降溫設備的使用和保養情況進行不定期檢查。對損壞設備者酌情賠償。

  防暑降溫措施管制度 9

  防暑降溫是保障廣大員工的身體健康,改善勞動生產條件,提高勞動生產率的一項有效措施。防暑降溫工作必須認真貫徹預防為主,采取綜合措施,即技術、保健和組織措施。

  一、技術措施:

  1、結合技術改革,遂步改進生產工藝過程和操作過程,改善工具設備,減少高溫部件,產品暴露的時間和面積,避免高溫和熱幅射對員工的影響。

  2、合理安排熱源。新建和擴建的工程項目在合理布置熱源方面,對于應用穿堂風的單跨或雙跨廠房,應當把熱源盡可能布置在主導風向的下風側。盡可能先通過員工操作地帶,然后再通過熱源排出。

  3、對各種熱源(如爐子和應用大量蒸汽的設備等)的發熱表面的幅射熱和對流熱,顯著影響操作人員時,應采取隔熱措施,其外表面溫度要求在60℃以下。

  4、對于溫度很高的熱源(如窯口)應盡量縮小其幅射面積。采用循環水箱或隔熱爐門等。

  5、凡產生大量蒸汽的發熱設備,一般可在表面包裹隔熱材料。

  6、為防止太陽幅射熱傳入室內,應在房屋周圍綠化或噴水、屋頂搭涼棚、加隔熱層等措施。

  7、員工操作處的溫度超過40℃,例如地下有煙道通過時,可利用循環水管、地下噴水等。露天作業,地點較為固定時,可采用活動布幕或用樹枝蘆席等搭涼棚,以減少太陽幅射。

  8、高溫車間的防暑降溫,應當首先采用以穿堂風為主的自然通風。采用側窗式或開敞式窗。

  9、除工藝過程的要求或其它有特殊需要的車間,應裝置全面機械通風。根據溫度、幅射熱、氣流速度的情況,在局部工作地點使用送風風扇噴霧風扇等局部送風裝置。

  10、各種防暑降溫設備應有專人管理,除按時檢修維護外,每年在暑季到來前應進行檢修,并制定使用方法和管理制度。

  二、保健措施:

  1、對高溫作業員工應進行就業和入暑前的健康檢查,凡有心、肺、血管器質性疾病、持久性高血壓、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活動性肺結核、肝臟疾病、腎臟病、貧血及急性傳染病后身體衰弱、中樞神經系統器質性疾病者,不宜從事高溫作業。

  2、炎熱時期應組織有關醫務人員深入車間工地,進行防治觀察,對于曾患過中暑者及老年、體弱、孕婦應注意。如發現有輕度中暑癥狀,應立即送到涼爽地方休息,并進行急救治療和必要的處理。

  3、對高溫作業、露天作業的'員工,應給足夠的符全衛生要求的飲料,含鹽飲料(茶水、各種湯類等)其含鹽濃度一般為0.1—0.3%。有條件的單位可要求水溫達到10℃左右。清涼飲料的供應量,可根據氣溫、幅射強度大小和勞動強度的不同,分別供應。輕體力勞動者一般每日每人供應量不少于2—3升。中等或重體力勞動者不少于3—5升。在飲料的配制、冷卻、運輸及供應過程中,必須加強衛生管理,指定專人負責。防止污染,保證飲料的清潔衛生。

  4、對輻射強度較大的高溫作業員工,應供應耐燃、堅固、導熱系數較小的白色工作服,其他高溫作業可根據實際情況需要供給員工手套、鞋、靴罩、護腿、圍裙、眼鏡和隔熱面罩等,并加強對防護服裝的清洗、修補和管理工作。夏季露天作業的員工,應使用寬邊草帽和白色寬大的服裝。

  三、組織措施

  1、高溫作業和夏季露天作業,應有合理的勞動休息制度。根據具體情況,在氣溫較高的條件下,適當調整作息時間。早晚工作,中午休息,并適當安排工間休息時間。

  2、在炎熱季節為保證員工的充分休息,減少疲勞,適當調整集體員工宿舍,將同一班次的員工調在一起,避免互相干擾影響睡眠。為保證員工充分休息,做到有勞有逸,避免加班加點。保證員工下班后能吃好、睡好、休息好。

  3、在暑季應根據生產的工藝過程,盡可能調整勞動組織,采取勤倒班的方法,縮短一次連續作業時間,加強工作中的輪換休息。

  4、高溫作業車間應設有工間休息室。休息室應隔絕高溫和幅射的影響,有良好的通風,室內溫度一般以30℃以下為宜。

  5、結合除害滅病講衛生,定期對高溫作業員工進行防暑和中暑急救的宣傳教育。

  防暑降溫措施管制度 10

  第一條為了加強高溫作業、高溫天氣勞動保護工作,保護勞動者健康及其相關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存在高溫作業及在高溫天氣期間安排勞動者作業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等用人單位。

  第三條高溫作業是指有高氣溫、或有強烈的熱輻射、或伴有高氣濕(相對濕度≥80%RH)相結合的異常氣象條件、濕球黑球溫度指數(WBGT指數)超過規定限值的作業。

  高溫天氣指地市級以上氣象主管部門所屬氣象臺站向公眾發布的日最高氣溫35℃以上的天氣。氣溫以地市級以上氣象主管部門所屬氣象臺站發布為準。

  工作場所高溫作業WBGT指數測量依照《工作場所物理因素測量第7部分:高溫》(GBZ/T189.7)執行;高溫作業職業接觸限值依照《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執行;高溫作業分級分別依照《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作業分級第3部分:高溫》(GBZ/T229.3)執行。

  第四條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衛生行政部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依照相關法律和國務院確定的職責,負責全國高溫作業、高溫天氣勞動保護的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衛生行政部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依據各自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高溫作業、高溫天氣勞動保護的監督管理工作。

  工會組織依法對用人單位高溫作業、高溫天氣采取勞動保護措施的情況進行監督。

  第五條用人單位應當全面貫徹落實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采取以下高溫作業、高溫天氣勞動保護措施:

  (一)優先采用有利于控制高溫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使作業人員遠離熱源。對于生產過程中不能完全消除的高溫危害,應采取綜合控制措施,使其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要求。

  (二)存在高溫職業病危害的建設項目,應保證其設計符合國家職業衛生相關標準和衛生要求,高溫防護設施應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使用。

  (三)對高溫強熱輻射作業、高溫高氣濕作業、夏季露天作業等不同的高溫作業類型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

  (四)向勞動者提供必需的高溫防護設備和符合要求的個人防護用品,并加強對高溫防護設備的維護和個人防護用品的管理。

  (五)在高溫天氣期間,應根據生產特點和具體條件,采取合理安排工作時間、輪換作業、適當增加高溫作業人員的休息時間和減輕勞動強度、減少高溫時段室外作業等措施。

  因高溫天氣停止工作、縮短工作時間的,用人單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勞動者工資。

  (六)對勞動者進行上崗前職業衛生培訓和在崗期間的定期職業衛生培訓,普及高溫防護、中暑急救等職業衛生知識,指導勞動者正確使用高溫防護設備和個人防護用品。

  (七)制定高溫中暑應急預案,定期進行應急救援的演習,并根據從事高溫作業和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數量及高溫作業情況,配備中暑急救員和足量的急救藥品。

  (八)依照有關規定對從事接觸高溫作業勞動者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后的職業健康檢查,并將檢查結果書面告知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

  不得安排未經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和患有高溫作業職業禁忌的勞動者從事高溫作業和高溫天氣作業。對患有心、肺、血管器質性疾病、持久性高血壓、糖尿病、肺結核、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等身體狀況不適合高溫作業的勞動者,以及孕期、哺乳期、年齡較大、體質較差的勞動者,應當調整其工作地點或工作崗位。暫不能調動崗位的,應在高溫作業和高溫天氣作業時對其采取有效的勞動保護措施。

  (九)不得安排懷孕女職工在35℃以上的高溫天氣作業及室內溫度在33℃以上的工作場所作業。

  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溫天氣作業及《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作業分級第3部分:高溫》(GBZ/T229.3)中第Ⅲ級以上的高溫工作場所作業。

  (十)為高溫作業、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供給足夠的、符合衛生標準的清涼含鹽飲料及必需的防暑降溫藥品。

  (十一)勞動者出現中暑時,立即對中暑勞動者采取救助措施,使其迅速脫離高溫環境,到通風陰涼處休息,并給予含鹽清涼飲料及對癥處理;病情嚴重者,用人單位應當及時送醫療衛生機構治療。

  第六條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期間作業,應當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作業時間:

  (一)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應當停止當日室外作業。

  (二)日最高氣溫達到37℃以上、40℃以下時,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室外作業時間不得超過5小時,并在12時至15時不得安排室外作業。

  (三)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37℃以下(不含37℃)時,用人單位應采取換班輪休等方式,縮短勞動者連續作業時間,并且不得安排室外作業勞動者加班。

  (四)用人單位采取降溫措施使勞動者工作場所溫度低于33℃的,以及因行業生產特點無法停工或者因人身財產安全和公眾利益需要緊急處理的,不適用本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

  第七條勞動者應當學習和掌握相關的職業衛生知識,增強高溫作業、高溫天氣作業防范意識、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規章和操作規程,正確使用、維護高溫防護設備和個人防護用品,發現高溫危害事故隱患應當及時報告。勞動者應當服從用人單位合理調整作息時間或對有關工作地點、工作崗位的調整安排。

  第八條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通過平等協商,可以就高溫作業和高溫天氣勞動保護事項訂立集體合同,或簽訂高溫作業和高溫天氣勞動保護專項集體合同。

  第九條勞動者從事高溫作業和高溫天氣作業的,依法享受崗位津貼。

  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從事高溫作業或者在35℃以上的`高溫天氣作業的,應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并納入工資總額。高溫津貼標準由省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并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狀況適時調整。

  第十條醫療衛生機構承擔職業性中暑診斷,應當經省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批準。

  第十一條勞動者因高溫作業引起中暑的,經診斷為職業病、認定為工傷的,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勞動者因高溫天氣作業引起中暑的,可以申請工傷認定,符合規定的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勞動者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上中暑死亡或中暑后48小時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視為工傷,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第十二條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衛生行政部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加強監管。

  (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對用人單位遵守相關法律法規、落實工作場所各項防暑降溫措施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依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對違法行為予以處罰。

  (二)衛生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開展防暑降溫的宣傳教育,組織高溫中暑的醫療救治。

  (三)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在高溫作業及在高溫天氣期間安排勞動者作業的情況的監督檢查。

  工會組織依法對用人單位的高溫作業、高溫天氣勞動保護措施實行監督。發現違法行為,工會組織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用人單位應當及時改正。用人單位拒不改正的,工會組織應當提請有關部門依法處理,并對處理結果進行監督。

  第十三條政府有關部門對用人單位違反國家有關法規、危害勞動者身體健康的行為,要依法予以制止,責令用人單位認真整改;問題嚴重的,按照國家有關法規追究用人單位及其負責人的相應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四條各省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管部門、衛生行政部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和工會組織應當根據本辦法,制訂實施細則。

  第十五條本辦法由安全監管總局會同衛生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總工會負責解釋。

  第十六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1960年7月1日衛生部、勞動部、全國總工會聯合公布的《防暑降溫措施暫行辦法》同時廢止。

  防暑降溫措施管制度 11

  具體規定:

  1、認真落實防暑降溫責任制。

  有關單位要認真落實有關建設必須對建筑工地的防暑降溫工作提出一系列要求負責任的態度,有效加強防暑降溫的組織領導,完善和落實責任制,制定應急預案,狠抓落實預防措施,防止工人中暑和高溫天氣引起中暑各種生產安全事故。

  2、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時間。

  我們必須密切注意高溫天氣,氣象的天氣預報連續超過5天將大于或等于35攝氏度的最高每日溫度定義為高溫日被稱為連續高溫。嚴格實行抓兩端,中間休息,避免高溫,采取措施,適當調整夏季高溫作業的勞動休息制度,減輕勞動強度,嚴格控制戶外工作時間,避免在高溫下工作,并確保工人的健康和安全。原則上,當溫度超過37°C時,嚴禁在12:30至16:30進行戶外工作。

  3、加強工作中的輪換休息時間。

  根據夏季的`施工過程,盡量調整重組勞動組織,勤勉工作,縮短一次連續工作時間,加強工作旋轉中斷。加強現場檢查,增加中暑預防和冷卻知識,以及中暑急救知識,提高所有員工的安全意識。

  4、確保現場有足夠的飲用水供應。

  該場所應提供足夠的飲用水以滿足衛生要求水,飲料,茶和各種湯類可以有效防止中暑和降溫,避免中暑。

  5、實施中暑和冷卻物品。

  必須真正關心大量堅持在高溫天氣下施工的前線施工人員要加強防暑降溫知識的宣傳,要求施工人員隨身攜帶防暑藥諸如藿香正氣,清涼油,風油精等東西為每個工人實施了防暑降溫用品。

  6、積極改善建筑工地的生產生活環境。

  認真執行施工現場管理規定決心采取積極措施加強通風和冷卻,以確保建筑工人的宿舍,食堂,廁所,淋浴之類的臨時設施可以滿足防暑和降溫的需要,并為建筑工人提供清涼的飲料和定期的飲水。

  7、風扇必須安裝在施工現場的宿舍和食堂中,單位應在宿舍內安裝空調。

  8、做好衛生防疫工作,做好施工現場和生活區的衛生預防工作,開展流行病工作,加強飲用水和食品衛生管理,嚴格執行食品衛生制度,避免食物變質引起的中毒;

  9、加強對夏季多發疾病的監測,現場工作人員發生法定傳染病或食物中毒時,應及時報告有關主管部門。

  10、夏季要做好防火工作,鑒于炎熱的夏季和干燥的天氣,容易發生火災事故

  11、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加強防火措施,便于配電室,倉庫,油漆房等。

  防暑降溫措施管制度 12

  進入盛夏季節,x強度高,高溫天氣持續,為切實做好夏季施工現場防暑降溫工作,保障施工人員的身體健康,不斷改善勞動條件,防止因高溫天氣引發的工人中暑和其他各類生產安全事故,我項目部針對高溫作業和炎熱季節的露天作業,將工作安排如下:

  1、認真落實防暑降溫責任制。各作業班組要認真貫徹落實項目部有關抓好建筑工地防暑降溫工作的一系列要求,要以對一線施工人員生命和健康高度負責的態度,切實加強對防暑降溫工作的組織領導,完善落實責任制,制定應急預案,狠抓防范措施落實,防止因高溫天氣引發的工人中暑和各類生產安全事故。

  2、合理安排作息時間。要密切關注有關高溫天氣的.氣象預報,(氣象學將日最高氣溫大于或等于35°C定義為高溫日,連續5天以上高溫日稱作持續高溫。)嚴格實行抓兩頭,歇中間的避高溫措施,適當調整夏季高溫作業勞動和休息時間制度,減輕勞動強度,嚴格控制室外作業時間,避免高溫時段作業,確保勞動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當溫度過高時作息時間調整為:早上7:30-11:30,下午15:00-19:00。在保證施工作業人員健康的前提之下,保障施工進度要求。

  3、加強工作中的輪換休息。在夏季根據施工的工藝流程,盡可能調整勞動組織,采取勤倒班的方式,縮短一次連續作業時間,加強工作中的輪換休息。要求現場施工人員工作2小時內必須休息一次,待體表溫度降至正常方可繼續施工作業。

  4、保證施工現場飲水充足。施工現場應供給足夠的合乎衛生要求的飲用茶水、綠豆湯等,有效地防暑降溫,避免發生中暑事件。

  5、落實防暑降溫物品。要切實關心在高溫天氣下堅持施工的廣大一線施工人員,加強對防暑降溫知識和中暑急救知識宣傳,提高全面安全防范意識。要求施工人員隨身攜帶防暑藥品,如人丹、清涼油、風油精、藿香正氣水、茶葉等,落實每一位工人的防暑降溫物品。

  6、積極改善建筑工地生產生活環境。要認真落實建筑施工現場管理規定,積極采取措施,加強通風降溫,確保施工人員宿舍、食堂、廁所、淋浴間等臨時設施滿足防暑降溫需要。建筑工地施工現場的宿舍和食堂必須安裝電扇,有條件的在宿舍安裝空調。

  7、切實做好衛生防疫工作。要切實做好施工現場及生活區的衛生防疫工作,加強對飲用水和食品的衛生管理,嚴格執行食品衛生制度,避免食品變質引發中毒事件。加強對夏季易發疾病的監控,現場作業人員發生法定傳染病和食物中毒時,應及時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8、做好夏季防火工作。針對夏季炎熱,天氣干燥,火災事故易于發生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加強預防火災措施,對配電室、倉庫、油漆房,木工房等易燃場所進行定期檢查,發現問題立即處理,同時按規定配備滅火器材。

  各作業班組要切實重視暑期施工安全,在近期施工中將以現場施工作業人員健康為主,全方面做好應對防暑降溫施工準備工作,平安健康的度過本年度的夏季施工。

  防暑降溫措施管制度 13

  1、目的

  在防暑降溫的高溫季節中,應加強現場的組織管理,認真落實公司下達的多項責任與規章制度,以防止由于高溫對施工人員和工程帶來的傷害,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2、高溫預警

  當氣象臺發出高溫警示報告時,應急預案領導小組應及時關心職工的工作與生活狀況,調整作息時間,嚴禁加班加點的超負荷施工。

  3、降溫防治措施

  A、思想發動

  確保我部工程夏季高溫施工的`安全生產,直接關系到工程的順利實施和操作工人的身心健康。項目部要求全體干部職工要從講政治的高度充分認識防暑降溫工作的嚴重性、迫切性。各部門加大宣傳和發動力度,樹立防暑降溫的思想意識,使全體人員有充分的思想意識和了解防暑降溫的有關措施,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應對高溫天氣,為切實保障建筑施工作業人員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努力改善施工作業人員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有效預防安全事故和高溫中暑等事件發生,確保建筑工地安全生產。

  B、健全組織網絡,落實各項防汛責任制

  為確保工程安全生產,我部建立了完善的防暑降溫組織網絡,成立“夏季施工領導小組”,層層落實崗位責任制,處在高溫實行總值班制度。

  C、認真做好工程安全檢查工作

  為確保工程安全生產,對工程設施各部位進行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大檢查,軟件、硬件一起抓,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將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之中。

  D、備足一定數量的防暑降溫藥品、物資

  設置飲水室,設置茶爐和保溫桶,保證不間斷供應開水和應供給足夠的合乎衛生要求的大麥茶,食鹽飲料(包括鹽汽水茶水,中藥,各種湯類等)其含鹽濃度一般為0.1‰~0.3‰,防止工人脫水、中暑;醫務室配備人丹、十滴水等防暑必要的藥品,配備醫療箱。定時足量發放給各班組及一線工人防暑藥物,這些藥物有:人丹十滴水、正氣水、清涼油、無極丹、避瘟散、金銀花、菊花、荷葉。

  4、確保防暑降溫信息暢通

  在高溫期間,項目部及各工程處安排值班人員,確保信息及時、準確、暢通。

  5、應急措施

  遇有人員中暑、或安全事故發生時,及時與項目部夏季施工領導小組應及時聯系,采取有效措施、組織安排進行急救。對在高溫季節中中暑的人員,首先以救人為主,將中暑人員安置在通風降溫的室內,并及時送醫院進行治療。

  防暑降溫措施管制度 14

  各鄉鎮人民政府(辦事處),產業集聚區管委會,市政府安委會有關成員單位,有關企業:

  現將《河南省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做好夏季防暑降溫工作的通知》(豫安委辦〔20xx〕33號)轉發你們。結合我市實際,為切實做好用人單位高溫季節防暑降溫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全面排查,加強指導,督促落實用人單位防暑降溫主體責任

  各單位要對存在高溫作業的用人單位和容易導致高溫中暑的高危人群進行全面排查,有針對性地指導各類用人單位做好防暑降溫工作。用人單位要落實防暑降溫主體責任,采取有效措施,加強高溫作業勞動保護工作。

  (一)用人單位主要負責人和有關管理人員要認真學習貫徹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各項規定,明確本單位應履行的責任和義務,制定防暑降溫責任制,將防暑降溫責任落實到車間、班組和勞動者。

  (二)廣泛開展防暑降溫宣傳教育,讓每一位勞動者了解高溫危害、后果及防護方法。對高溫作業崗位勞動者,要進行一次專題培訓,開展防暑降溫典型案例警示教育活動,切實提高勞動者的自我防范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加大防暑降溫經費投入,改善作業條件,特別是要在相對固定的高溫作業場所配備必要的通風或降溫設備,為高溫作業勞動者提供足夠的、符合要求的個體防護用品和防暑降溫所需的清涼飲料及藥品。

  (四)合理安排和調整作業時間。要按照《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規定,結合作業特點和具體條件,合理安排調整勞動者高溫天氣工作時間。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的,應停止室外露天作業(因人身財產安全和公眾利益需要緊急處理的除外);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40℃以下的,應按規定減少高溫時段室外作業,適當增加高溫作業勞動者的休息時間,嚴禁延長高溫作業時間和違規加班加點,最大限度地減少勞動者高溫中暑事件的.發生。

  (五)組織高溫作業勞動者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對患有心肺腦血管性疾病、肺結核、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及其他身體狀況不適合高溫作業環境的勞動者,應當及時調整作業崗位。

  (六)制定高溫中暑應急預案并組織演練,根據從事高溫作業和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數量及作業條件等情況,配備應急救援人員和足量的急救藥品。

  (七)依照有關規定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

  二、加大對用人單位防暑降溫工作的監督管理力度

  安全監管部門要認真履行綜合監管職責,督促指導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和企業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加強對建筑工地、露天作業場所和高溫作業崗位的夏季防暑降溫措施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要結合本轄區實際,按照“四不兩直”要求,在高溫酷暑季節至少開展一次防暑降溫暗查暗訪活動,對防暑降溫措施落實不到位、問題嚴重的,要嚴肅查處并予以公開曝光。

  衛生計生部門要切實加強職業健康檢查機構和職業病診斷機構的管理和監督檢查力度,為從事接觸高溫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提供職業健康檢查、職業性中暑診斷及救治等醫療服務。對于確診為職業性中暑和疑似職業性中暑的病例,醫療衛生機構要按規定上報職業病相關信息。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加強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情況的監督檢查,重點檢查職工工作時間、休息時間、夏季高溫津貼支付以及被診斷為職業性中暑職工工傷保險待遇落實等情況。

  工會組織要代表勞動者就防暑降溫措施與用人單位開展集體協商訂立集體合同或防暑降溫專項集體合同,督促用人單位落實防暑降溫責任,積極組織開展“送清涼”等活動,切實維護勞動者安全健康權益。

  各地、各有關部門對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危害職工身體健康的行為,要依法進行查處,責令用人單位認真整改,并加強對整改情況的跟蹤檢查,確保整改措施落實到位。市政府安委會將組織有關部門對各地區防暑降溫工作落實情況進行檢查。

  防暑降溫措施管制度 15

  隨著夏季高溫天氣的到來,為保證施工作業人員安全、健康。我項目根據現階段施工具體情況特制定此防暑降溫措施,并將責任具體落實到人,降溫藥品也落實到位。

  一、氣象學將日最高氣溫大于或等于35攝氏度定義為高溫日,連續5天以上高溫日稱作持續高溫。氣溫過高,人的胃腸功能因受暑熱刺激,其功能就會相對減弱,容易發生頭重倦怠、胸脘郁悶、食欲不振等不適,甚至引起中暑,傷害健康。

  二、防暑降溫具體措施:

  1、天氣熱,盡量避免在強烈陽光下進行施工作業,特別是中午高溫時段(12:00—2:00);

  2、在施工作業現場盡可能采取防曬措施,多灑水保持清涼舒適環境,對長時間在烈日下作業人員要進行輪班調換,避免高溫作業時間過長。

  3、多喝水,特別是鹽開水,隨身攜帶防暑藥物,如:人丹、清涼油、風油精等。

  4、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溫措施,加強對工人防暑降溫知識的`宣傳,合理調配工人的作業時間(上午7:00—11:00,下午2:00—6:00),避免高溫時段室外作業,減輕勞動強度。在飲食上加以調節,喝些綠豆湯,用蓮子、薄荷、荷葉與粳米、冰糖煮粥不僅香甜爽口,還是極好的清熱解暑良藥,可以有效地防暑降溫,避免發生中暑。

  5、常被藥品,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清涼油、金銀花、荷葉。

  6、一旦發生中暑,應將病人抬到陰涼通風的地方,躺下休息,給病人解開衣扣,用冷毛巾敷在病人的頭上和頸部,嚴重者送往附近的醫院治療

  防暑降溫措施管制度 16

  一、認真落實防暑降溫責任制。

  認真貫徹落實有關抓好建筑工地防暑降溫工作的一系列要求,對一線施工人員生命和健康高度負責,加強對防暑降溫工作的組織領導,完善、落實責任制,制定應急預案,狠抓防范措施落實,防止因高溫天氣引發的工人中暑和各類生產安全事故。

  二、合理安排作息時間。

  要密切關注有關高溫天氣的`氣象預報,規避高溫施工,適當調整夏季高溫作業勞動和休息制度,減輕勞動強度,嚴格控制室外作業時間,避免高溫時段作業,確保勞動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加強工作中的輪換休息。

  在夏季根據施工的工藝過程,盡可能調整勞動組織,采取勤倒班的方式,縮短一次連續作業時間,加強工作中的輪換休息。加強現場巡查,加大防暑降溫知識和中暑急救知識宣傳,提高全員安全防范意識。

  四、保證現場飲水供應充足。

  現場應供給足夠的合乎衛生要求的飲用水、飲料、茶及各種湯類等,有效地防暑降溫,避免發生中暑事件。

  五、落實防暑降溫物品。

  要切實關心在高溫天氣下堅持施工的廣大一線施工人員,加強對防暑降溫知識的宣傳,要求施工人員隨身攜帶防暑藥物,如:人丹、清涼油、風油精、正氣水等,落實每一位工人的防暑降溫物品。

  六、積極改善建筑工地生產生活環境。

  要認真落實建筑施工現場管理規定,積極采取措施,加強通風降溫,確保施工人員宿舍、食堂、廁所、淋浴間等臨時設施滿足防暑降溫需要。

  七、切實做好衛生防疫工作。

  要切實做好施工現場及生活區的衛生防疫工作,加強對飲用水、食品的衛生管理,嚴格執行食品衛生制度,避免食品變質引發中毒事件;加強對夏季易發疾病的監控,現場作業人員發生法定傳染病、食物中毒時,應及時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八、做好夏季防火工作。

  針對夏季炎熱、天氣干燥,火災事故易于發生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加強預防火災措施,對配電房、倉庫、等易燃場所進行定期檢查,發現問題立即處理,同時按規定配備滅火器材。

  防暑降溫措施管制度 17

  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環境設施調整

  環境改善:確保工作和學習區域通風良好,可安裝空調、風扇等設備進行室內降溫。對高溫作業場所,如車間、戶外工地等,盡量避免在烈日直射下工作,并設置遮陽棚或臨時休息區。

  溫度控制:定期檢測工作場所溫度,保證其符合國家規定的適宜溫度范圍,必要時開啟空調或采取其他物理降溫措施。

  二、作息時間安排

  遵循夏季工時制度:合理調整高溫期間的工作時間,避免中午高溫時段的室外作業,可以采用“早出晚歸”或者增加午休時間等方式降低員工在高溫下的勞動強度。

  三、個人防護與健康關懷

  提供必要的防暑降溫用品:為員工提供防曬帽、冰袖、清涼飲料等防暑物品,及時補充體內水分和電解質,防止中暑。

  健康監測與培訓:加強員工防暑知識教育,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定期組織健康檢查,對有高溫作業史的員工重點監護。

  四、應急預案

  制定高溫應急預案:對于可能出現的中暑等情況,制定應急處理預案,確保一旦發生能迅速啟動救援機制,將傷害降到最低。

  五、法律法規遵守

  嚴格遵守《勞動法》等相關法律法規關于高溫作業的'規定,切實保障勞動者權益。

  以上幾點是防暑降溫措施管理的基本框架,具體實施應結合實際情況靈活調整并嚴格執行。

  防暑降溫措施管制度 18

  一、目標與原則

  目標:確保在高溫季節,保障員工的身體健康,預防中暑事件發生,維護正常的生產和工作秩序。

  原則: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科學合理地制定和實施防暑降溫措施。

  二、組織管理

  成立防暑降溫工作小組,明確負責人,負責整個防暑降溫工作的計劃、組織、實施及監督。

  各部門應積極配合,按照公司統一部署,執行相應的防暑降溫措施。

  三、具體措施

  環境改善:定期檢查并調整室內工作環境溫度,保證空調、風扇等設備正常運行;戶外作業場所設立遮陽設施,并盡量避免高溫時段作業。

  工作時間安排:根據氣溫變化適時調整作息時間,避開高溫時段,確保員工有足夠的休息時間。

  個人防護:提供充足的防暑降溫用品,如飲用水、清涼飲料、防曬帽、冰袖等,同時加強員工防暑知識培訓,提高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

  健康監測:對員工進行定期的健康狀況檢查,尤其是對高溫環境下作業的員工,發現身體不適者應及時調整崗位或就醫治療。

  四、應急處理機制

  制定中暑應急預案,一旦出現中暑癥狀,能迅速啟動救援程序,及時救治患者,防止病情惡化。

  五、監督檢查

  定期對各部門防暑降溫措施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對不達標或執行不到位的'情況進行糾正和整改,確保各項防暑降溫措施得到有效落實。

  六、考核評價

  將防暑降溫工作納入年度績效考核體系,對做得好的部門和個人給予表彰,對疏于防暑降溫工作的單位或個人進行問責。

【防暑降溫措施管制度】相關文章:

防暑降溫措施方案04-15

防暑降溫措施方案04-15

防暑降溫的措施方案12-06

防暑降溫措施及應急預案11-27

防暑降溫措施及應急預案(精選5篇)08-03

能人管企與制度管企08-29

戶外工作防暑降溫措施方案范文11-20

物業防暑降溫措施方案(通用11篇)07-20

備件管控措施方案(精選8篇)01-02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本乱滛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 | 亚洲最大色资源在线观看 | 午夜福利免费区在线观看手机 | 伊伊久久综在合线视 | 天天视频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