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內控制度

時間:2023-02-16 17:32:00 制度 我要投稿

企業內控制度通用

  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需要使用制度的場合越來越多,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也指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法令、禮俗等規范或一定的規格。大家知道制度的格式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企業內控制度通用,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企業內控制度通用

  一、金融企業內部控制簡介

  (一)內控制度的含義

  內部控制制度是金融企業進行自我完善、自我約束、自我評價和控制的一系列過程和措施的總稱,其目的是保障企業內部各項業務的規范性,規避企業可能面對的風險,確保各項方針政策的落實以及實現各項經營管理目標。因此內部控制是金融企業得以發展的前提和基礎。

  (二)金融企業內部控制的主要構成要素

  目前,我國大多數金融企業將內部控制分為五個構成部分,包括內控環境、風險評估、信息交流與反饋,控制活動以及監督管理,并且各部分之間有密切的聯系。第一,內控環境對于金融企業進行內部控制的基礎,主要包括相關領導人對于內控的重視程度,金融企業的經營方式和風格,企業內部的職責分工,金融企業外部的監管,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以及相關政策等。第二,金融企業的風險評估是制定戰略決策和發展方向的關鍵,由于金融企業在進行經營管理時總會有各種不確定性造成風險,能否及時發現風險并采取相應的預控措施決定了金融企業之后的發展能否平穩進行,因此金融企業必須將風險評估置于內控的關鍵地位。第三,信息的交流與反饋可以提高企業員工對于內控制度的支持程度,信息主要有金融企業日常經營管理情況,財務支出與收入情況,是否符合法律規范等。第四,控制活動處于金融企業內控的核心地位,它規定了內控的具體活動過程,主要包括對于企業方針和政策的制定,執行以及監督管理,并且要及時發現在審批、核算、資產管理等日常業務中的問題,并監督其進行改進。第五,監督管理是內控中最高層次要求,通常包括企業高管、董事會和監事會對于金融企業內部的監督管理,同時也包括國家相關監管機關的外部監督管理,要求企業各項工作和資產的合法性,評估風險和制度的實施情況。

  二、我國金融企業內控制度現狀

  我國金融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起步較晚,1997年中國人民銀行首次頒布關于這方面相關的政策法規,同時相關的監督管理機構也相應的提出多條規章制度,自此以后,我國金融企業也逐漸加大對于內部控制的重視。近幾年由于受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各金融機構更加頻繁地制定相關的風險方法措施和內控制度,對于企業的發展起了一定的保護作用,但是在進行內控的過程中不可避免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下面逐條分析我國金融企業目前內控的現狀。

  (一)我國金融企業的內控環境相對較差

  金融企業的內控環境可以簡單地描述為可以影響到企業制定政策的相關因素,良好的內控環境不僅對于企業的發展產生重要作用,同時也會提高企業員工的內控意識,從而對于金融企業各項制度的落實情況產生重要影響。目前,我國的很多金融企業缺乏能夠支持企業發展的內控環境,使得企業的管理能力較差,管理不科學,管理層級設置缺乏合理性,法人治理結構不健全等問題。

  (二)缺乏相關的風險評估意識

  由于金融企業在市場中會遇到各式各樣的風險,因此進行有效的風險評估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我國金融企業往往忽視金融風險評估的重要性。首先,我國金融企業對于企業自身的發展狀況較為重視,并沒有充分了解現階段我國金融市場面對的問題及形勢,很多金融企業在制定內控制度的時候,缺乏與企業經營管理的協調性,管理的切入點也沒有側重風險防范。其次,某些金融企業往往過于自信,在進行各項金融活動時太過重視自己所擁有的優勢,而忽視對于自身缺點和不足的改進,這樣會增大金融企業自身面臨的風險。再次,我國金融企業對于內控還相對缺乏經驗,因此在對于突發事件和風險的應變能力較弱,企業內部也沒有制定有效的風險管理措施,對于風險的防范能力較差。更為嚴重的是如果金融企業在風險發生后仍不能及時發現和解決,這必將嚴重影響到之后業務的開展,還有可能會使企業面臨的風險疊加,造成嚴重的金融危機。

  (三)金融企業對于信息交流和反饋能力不足

  我國金融企業對于信息交流和反饋的工作重視程度不高,經常出現信息延期處理,導致各種問題的堆積。由于部分企業對于信息之間的相關性分析不夠,雖然對于信息方面提出了很多意見并制定了相關的制度,但是制度規范的范圍比較狹窄,在制定政策和制度時考慮不周或者缺乏理論驗證,容易導致與真實情況出現偏差,從而產生信息的不對稱或者無效信息,這對于信息的維護和建立產生安全性威脅,如果利用這些信息進行內部控制將會使得內控缺乏合理性,效果不好甚至產生不利效果。以上問題都會使金融企業無法制定出符合企業發展狀況的內控制度,不利于企業的經營管理。

  (四)控制活動力度不夠

  我國部分金融企業對于控制活動的執行力度不夠,或者根本不進行任何控制活動,使得內控形同虛設。在很多金融企業中,對于所制定的政策落實情況較差,同時也沒有專門的負責人去考核和監督,使得工作人員缺乏重視程度,控制意識淡薄,很多活動都只是形式主義,并沒有起到相應的作用。比如金融企業的授權和批準不夠嚴格,責任分配模糊,沒有正確的安全措施等等。比如,曾經在中國銀行發生的挪用3000萬公款的事件,就是因為銀行對于自身的控制力度不夠強,雖然近幾年這種現象有所改善,但是非法挪用公款的現象仍然頻頻發生。金融企業的資金流轉、資金控制、資金運轉過程的監控,是金融企業管理的重中之重,也是金融企業成敗興衰的命脈!

  (五)沒有嚴格的監督管理機制

  金融企業就其本身來說就屬于風險行業,其監督和管理較其他普通企業更加重要。近年來,由于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大部分的企業也投入了一定的資源來執行監督管理職能,包括內審工作、核算和稽查、監督管理等等,雖然所進行的監管工作很多,但是仍然會出現很多問題,對于原有的監管體系提出了質疑。出現以上現象的主要原因是金融企業工作重點出現偏差,忽視了風險發生前的評估,僅僅進行事后的分析,監管工作范圍廣泛,總有疏漏之處,同時金融企業的監管方法落后,這些都會導致監管工作的不到位。

  三、針對以上問題的改進措施

  (一)金融企業要構建良好的內控環境

  由于內控環境的基礎作用,金融企業如果想進行有效的內部控制,必須首先構建良好的內控環境,以下主要從企業內部的管理層級和人力與實務兩方面敘述如何完善內控環境。提高管理層級的合理性。金融企業的內部管理層級是企業進行管理的前提,是進行內控的重要載體。科學的管理層級應該有明確的權責利分配,對于企業內部的各個崗位和部門的責任進行詳細規定,盡量將企業的每項工作落實到個人,便于企業在發生問題時查明原因。明晰各個部門之間的聯系和隸屬關系,有利于企業對自身信息進行有效管理,同時對于企業內部形成相互制衡有促進作用,促進金融企業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的提升。健全人力及實務相關政策。金融企業各種工作的核心是人,企業應該堅持以人為本,健全企業自身的人力資源政策,從人員錄用、培訓等一系列工作中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金融企業的人力和實務是企業內部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其他因素有重要影響,因此,金融企業應該提高人力的利用效率。同時,金融企業也應該完善責任分配制度,增加企業決策的合理性和透明性,完善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三權分立的制度,形成良好的委托代理關系。

  (二)重視對于風險的評估工作

  面對日趨激烈的金融競爭,市場中充斥著各式各樣的不確定因素,金融企業稍有不慎都會使得企業面臨各種風險的威脅,對于我國上市的金融企業,這樣的問題就更為嚴重。針對這種情況,金融企業應該設定一定的發展戰略和目標,使之與現階段的風險因素相協調,即將企業經營目標的確定作為評估風險的前提。金融企業在進行風險識別和評估時,要設立專門的風險評估部門,要盡量做到各方面的全面評估,發現較為深層次的潛在風險,制定切實可行的評估方案,對于風險要反復和連續的進行識別,盡量做到動態跟蹤。同時,評估部門要大量的收集市場和企業的信息及資料,了解目前所處的市場環境,使得企業所制定的政策能夠與時俱進,提高金融企業對于風險的敏感度,降低企業發生風險的可能性。

  (三)及時進行信息的交流與溝通

  金融企業在進行各項業務的辦理時,必須要善于識別各類信息,只有得到有效的信息,才能進一步的采取內控制度。金融企業的相關部門需要設立專門的信息處理系統,對于企業內部和外部的信息進行清晰的分類,保證信息的安全性和準確性,比如企業內部的財務信息、客戶信息或企業外部的市場需求信息、市場環境信息等。企業應該盡最大可能收集來自各方面的信息,做好信息的儲備工作,以方便之后的信息交流和溝通。信息系統可以有效解決信息不對稱的情況,減少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的發生,對于企業完善自身的薄弱環節,提高自身的經濟效益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也減少了企業面臨的不確定性,增加風險防范的效果。

  (四)嚴格制定和落實企業的各項控制活動

  控制活動簡單來說就是保證各項指令得以實現的活動,其存在于金融企業日常經營管理的方方面面,貫穿于整個的管理線條中,貫穿于整個的資金流轉過程中,因此控制活動的落實情況會直接影響到內控的效果。金融企業在制定各項控制活動時,要主次分明,有一定的針對性。由于各個金融企業的規模和面臨的風險大小不同,其所制定的控制活動也不盡相同,企業要結合自身的內部發展狀況和外部環境來制定具有可行性的控制活動。在制定控制活動時要綜合考慮其成本和收益以及是否具有時間價值,盡量提高企業的利潤率,也要考慮到企業工作人員對于控制活動的適應性,不能盲目和急于求成。企業也可以對于各項控制活動進行分段處理,從易到難,逐漸完成企業的內控目標。

  (五)建立內外呼應的監管體系

  金融企業應該利用企業外部的約束力量,增強對于自身的要求,同時要完善自身內部的監督和管理,形成內外聯動的監督機制。對于外部監督無法深入的細節進行實時監控,提高監管部門的權威性,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監督管理的功能,有效防止重大事故和風險的發生,有效進行金融企業的內部控制。比如中國平安提出的“集團控股,分業經營,分業監管,整體上市”的做法,在這種理念下,各個子公司有自己的內控和監督體系,并且與集團的監管部門構成雙重監督體制,可以大大提高風險防范的能力。

  四、結束語

  金融企業的高風險性決定了企業內部控制的地位和重要性,企業應該及時發現相關風險,提高內控水平,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新形勢,這樣才能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實現長遠發展。

【企業內控制度】相關文章:

企業內控制度12-16

企業內控制度09-04

企業內控制度15篇12-16

內控制度09-04

企業內控制度自查報告03-30

企業內控制度自查報告06-17

企業內控制度自查報告07-19

企業內控制度自查報告02-25

企業內控管理制度(通用7篇)05-06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高清v |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噜噜噜 |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 性欧美老妇乱码一区二区 | 新sss乱码视频在线观看 | 一级a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