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場所衛生管理制度

時間:2023-03-03 14:14:41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作業場所衛生管理制度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今天,人們運用到制度的場合不斷增多,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也指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法令、禮俗等規范或一定的規格。我們該怎么擬定制度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作業場所衛生管理制度,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作業場所衛生管理制度

作業場所衛生管理制度1

  1、加強作業場所職業衛生管理,預防控制和消除煤礦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保護職工人身安全和健康。

  2、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有效糾正影響作業人員人身安全和健康的違法行為。

  3、加強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配備必要的工具器材,并進行日常維護,確保監測系統處于正常運行狀態。

  4、加強職業衛生培訓及職業健康監護管理。

  5、建立完善的`防塵系統,防塵管路、水源符合規定。

  6、建立完善噪聲防治,有毒有害氣體防治,高溫防治系統。

  7、建立完善職業病防護用品發放和使用情況管理制度。

  8、建立完善職業健康檢查管理制度。

作業場所衛生管理制度2

  一、職業病防治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實行分類管理、綜合治理。

  二、采用有效職業病防護設施,并為職工提供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

  三、對可能發生急性職業損傷的工作場所,應當配置現場急救用品、沖洗設備、應急撤離通道。

  四、對職業病防護設備、應急救援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應當進行經常性的`維護、檢修,定期檢測其性能和效果,確保其處于正常狀態,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五、公司與職工訂立勞動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時,應當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后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等如實告知職工。

  六、對職工進行上崗前的職業衛生培訓和在崗期間的定期職業衛生培訓,指導職工正確使用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

  七、職工應當學習和掌握相關的職業衛生知識,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規章和操作規程,正確使用、維護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發現職業病危害事故隱患應當及時報告。

  八、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職工,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如實告知職工。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公司承擔。

  九、對不適宜繼續從事原工作的職業病病人,應當調離原崗位,并妥善安置。

  十、女職工在月經期、已婚懷孕準備期、懷孕期、哺乳期由于生理特性,在勞動和工作中遇到一些特殊的困難。應給予女職工特殊的勞動保護。

作業場所衛生管理制度3

  (一)車間衛生

  為確保產品衛生質量,防止產品手污染和有害因素混入產品中,危害人體健康,特制定本規定:

  一、車間衛生要定時進行清掃,確保室內無污染因素。

  二、閑雜人員禁止進入車間。外來人員未經公司領導批準不得入內,發現違反者追究責任人。

  三、進入車間必須換工作鞋,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搞好個人衛生,從規定大門進出。

  四、員工的工作衣、冒、鞋要經常清洗保持清潔。

  五、車間內穿的工作鞋,禁止在車間外穿。

  六、更衣室、換鞋間要保持清潔,換下衣、帽、鞋要擺放整齊。室內禁止放其他物品。

  七、進入車間禁止化妝,戴首飾。嚴禁帶食品進入車間。

  八、批準進入車間的外來人員,必須按上述規定執行,違者謝絕進入。

  九、混粉員工同時執行《進入包裝廠間規定》。

  十、違反以上規定者第一次罰款5元,二次以上者罰款10-50元。

  十一、本規定由班長和工段長監督執行,公司管理人員和公司領導作不定期檢查。

  (二)成品衛生

  食品添加劑和衛生質量是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作為生產企業,必須有嚴密的管理組織和嚴格的管理制度及員工具備有衛生法制觀念,才能確保衛生質量,制造出優質的產品。

  一、公司對于產品衛生質量有關人員進行衛生培訓,考核合格者上崗。考核記錄存檔保存。

  二、對于與產品衛生質量有關的`員工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符合健康條件者上崗,不符合的禁止上崗,健康記錄存檔,以便查閱。

  三、建立衛生質量控制點。質量衛生控制點的操作員工的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設備衛生,班組長每天檢查一次,工段長每周檢查一次,并做好記錄,記錄每月底裝訂,統一交質管部存檔,保存一年。

  四、必須用手直接接觸產品者,操作時必須戴手套。

  五、按設備清洗規定進行對設備的清洗。班長或工段長在清洗結束后進行檢查并記錄,不合格的重新清洗。

  六、質管部每月至少對人員衛生、設備及環境衛生檢查兩次不符合要求的要督促整改,并處以50-200元的罰款。檢查記錄每年年底裝訂存檔,保存兩年。

  七、每半年向自來水廠索取水質報告,存檔備查。

  八、生產線工人上崗必須按規定穿著并保持清潔。手部受傷者(含輕度皮膚破損者)不得上崗。

  九、不合格產品做好標記,分別存放并作記錄。廢棄物要有專業容器存放,每日交接班前處理結束。

  十、進廠原料及輔料,經檢驗質量及衛生質量合格后入庫,堆放是應與地面、墻面有不少于10cm的距離。

  十一、成品入庫有專有成品倉庫存放,堆放時與地面、墻面有不少于10cm的距離。

  十二、設備維修時的衛生要求:

  1、進入車間維修設備必須更換衣、鞋、戴工作帽。

  2、維修時的廢棄物和油類必須隨時放入廢物桶中,不準亂丟。

  3、維修完畢必須清洗設備內外,需要消毒的還必須消毒。

  4、試車結束,操作工必須清洗地面,帶干燥后方可開機

作業場所衛生管理制度4

  職業衛生是指為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危害,保護和增進勞動者的健康,提高工作生活質量,依法采取的一切衛生技術或者管理措施,為搞好本單位職業衛生,防止職業危害,制訂以下衛生管理制度:

  1.企業各級領導要重視預防職業危害,立足于以人為本,造福于人類,搞好對職工危害治理及防護工作。

  2.加強對職工的'宣傳教育,使員工了解本崗位的職業危害因素的危害,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3.衛生技術措施要符合國家法規及產業政策。

  (1)改革工藝:用無毒代替有毒、低毒代替高毒、機械拖拉操作代替人工操作。

  (2)排風排毒:有塵毒的場所,應有通風裝置,排除塵毒,對高溫輻射的場所,做好隔熱、通風降溫。

  (3)合理布局:有毒作業與沒毒作業分開,危害大的毒物要有隔離設施和防范措施。

  (4)設備完好:要防止發生跑、冒、滴、漏污染作業場所。

  4.要正確穿戴勞動防護用品,單位要按國家標準為員工配備各類防護、保護用品,員工在作業場所按要求佩帶,防止毒物通過呼吸、皮膚侵入人體。

  5.對接觸塵毒、高溫、輻射、噪聲等危害作業的員工,每年進行體檢,發現職業病者立即調離有害作業崗位,及早治療。

  6.對有塵毒等危害作業場所,按國家規定,定期職業衛生檢測,如達不到國家標準,應進行技術改造或檢修,達不到標準,不得進行生產。

  7.制訂應急救援預案,在有害物質大量泄漏時,應采取自我防護和搶救措施。

  編制接觸塵毒員工健康檔案臺帳,加強監控,防止職業危害發生。

【作業場所衛生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作業場所管理制度12-15

作業場所安全管理制度12-13

作業場所職業管理制度12-21

危險作業場所管理制度12-09

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管理制度12-09

公共衛生場所衛生管理制度02-09

辦公場所衛生管理制度06-15

作業場所職業管理制度15篇01-13

作業場所職業管理制度(15篇)01-13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综合网 | 中国老熟女精品久久国产精 | 特级黄国产片一级视频播放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国产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骚虎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