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內部會計管理制度
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人們運用到制度的場合不斷增多,制度是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為了維護正常的工作、勞動、學習、生活的秩序,保證國家各項政策的順利執行和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訂的具有法規性或指導性與約束力的應用文。你所接觸過的制度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內部會計管理制度,歡迎閱讀與收藏。
1建立健全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目標及原則
1.1建立健全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目標
通常情況下,內部會計監督制度,是保證企業經營管理目標順利實現的重要手段,確保企業各項資產的清楚、安全,及時準確客觀地提供會計信息,在會計行為符合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將企業各項經濟活動的效益最大化。
1.2建立健全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原則
①合法性原則,即內部會計監督制度,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的財務會計制度的要求來執行。②有效性原則,即根據本企業的生產經營、業務管理的特點來設計完善內部會計監督制度,只有從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具體分析具體問題,才能使內部會計監督制度適應企業內部管理要求,并有效發揮作用。③規范性原則,即內部會計監督制度,應當全面系統地對本企業的各項會計工作進行規范,確保會計工作有序進行。④科學性原則。內部會計監督制度必須科學合理,操作和執行上保證效率,便于控制和檢查。
2建立健全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途徑
2.1有形財產的保護制度
(1)規范有形財產的管理。企業要嚴格加強對有形財產的倉庫管理、規范發放領用手續,以及使用中的保管,只有經過授權批準的人員經過規章制度的程序審核才可接觸、處置相關財產。
(2)定期盤點。企業應加強對有形財產進行定期盤點,進行賬物核對,對發現出入的問題,及時查明原因,及時處理。同時規定擔任保管職務或擔任記錄職務的人員不得單獨從事定期盤點和賬物核對工作。
(3)賬簿保護。有形財產的相關會計記錄要加強保管。明確授權可以接觸這些會計記錄的人員,以保證保管、審批和記錄的人員分離;會計記錄應妥善保管,以防止記錄被盜或被毀;有關賬簿記錄應留有備份,在遭受意外毀損時保證重新恢復。
2.2企業重大經濟業務的管理制度
(1)建立財務總監制度。為降低企業財務風險,對投資、擔保、借貸、資金調撥,大型固定資產購置、大額合同簽訂、產權轉讓、資產重組等重大財務事項,通過財務總監與經理聯簽和報告制度進行監控,保證企業經營自主權和財務總監職責與監督工作的有效實現。同時,由于財務總監參與企業經營全過程,以企業資產管理為軸心,將監控職能貫穿于企業日常財務經營收支之中,保證了財務監督工作的經常性、及時性、全面性和有效性。
(2)固定資產的管理。固定資產管理一直是企業管理中極其重要的一個環節,這不僅是因為固定資產是企業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占用企業資產相當大的比重,更是因為隨著企業的發展,如何處理好固定資產問題關系到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影響著企業發展的決策。合理界定低值易耗品、固定資產核算管理范圍,從會計基礎工作、設備管理規程抓起,加強會計監督,建立健全資產管理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加大財務控制力度。對固定資產計劃、采購、驗收、保管、使用、維護、修理、處置、報廢直至退出企業全過程,建立合理的核算、管理流程,從制度上保證固定資產業務操作上的規范化、秩序化與高效率,堵住財務管理上的漏洞,維護資產實物的安全完整及賬務的及時準確,規范管理流程。企業要進行合理有效的固定資產報廢、折舊計提,要在固定資產使用部門、實物管理部門和財務管理部門之間建立明確的職責,規范固定資產管理的流程和制度,對固定資產的各個環節進行監督檢查,并以此建立起“權、責、利”對等的考核體系,從而做好固定資產管理工作。
(3)應收賬款的管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經營者為使企業的經濟行為效率加大,賦予了營銷人員更多的權利,產品的銷售和貨款的回收直接由營銷人員負責,若財務監管制度不到位,很容易造成不應有的損失。作為企業資金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應收賬款管理直接影響到企業營運資金的周轉和經濟效益。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企業應收賬款總量大約有5.5萬億元人民幣,占企業總資產的30%左右,而大多數中小企業資產價值的60%以上是應收賬款。因此,針對企業應收賬款管理上可能存在的種種風險,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建立應收賬款的風險防范機制,從源頭上化解應收賬款風險已是刻不容緩。
應收賬款的管理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在公司內部需要各部門之間相互協調、相互配合、相互監督,形成一個應收賬款管理的組織體系。建議將財務部作為應收賬款的主管部門,負責各分公司應收賬款的計劃、控制和考核,對不能收回的應收賬款提出審核處理意見。各分公司是應收賬款的責任單位,負責本單位應收賬款的直接管理。其中分公司副總負責對應收賬款直接責任部門和責任人的考核,分公司財務部負責本分公司應收賬款的日常監督管理并向總部財務部報送應收賬款的詳細資料。發生應收賬款時,對此負責的銷售人員根據銷售合同的要求在發票的記賬聯上(此類情況為開出發票的金額為簽單金額)或應收賬款管理簿上(此類情況為開出發票金額為到現金額)簽字,并負責該賬款的催收。
這種應收賬款管理體系,將賒銷的決定權、應收賬款的監控權、考核權和核銷權徹底地分開,使每個環節都處于其他相關部門的監控之下,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個別人員或部門徇私舞弊及減少壞賬的可能性。企業應加強對應收賬款的管理,進行定期對賬,并對應收賬款的風險程度定期進行評估分類等。
2.3財會人員管理制度建設
(1)提高財會人員的整體素質。新《會計法》進一步明確對財會人員的管理,財會人員的素質和工作狀況直接影響著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質量。所以企業應根據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的要求,堅持財會人員持“會計證”上崗的制度,加強財會人員執行會計法規及各項規章制度,并設立會計崗位責任制。
(2)加強職業道德教育。財會人員要認真履行內部會計監督職責。一是要認真掌握財經法規和制度,以便準確判斷各種經濟活動是否合法合規,不斷提高監督水平;二是要轉變內部會計監督觀念,改進工作方法,把內部會計監督寓于服務之中;三是財會人員要正確處理好會計與業務的關系,財會人員除對不真實、不合法的原始憑證不予受理,對違法的收支不予受理,對賬簿記錄與實物現狀不符等事項按規章制度處理外,還應積極變事后制止和糾正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控制。在具體操作上,應建立以誠信檔案制度為基礎形式的社會評價機制,達到會計人員在主觀上嚴格律己,主動杜絕違規現象的目的。
隨著我國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迫切要求強化企業內部會計監督,這是提高企業效益的有效方法,同時也是解決會計信息失真,確保資產安全的有力保證。
由此可見,內部會計監督是我國監督體系中的重中之重。所以企業要認真貫徹這一系列法律法規,認真做好各項工作,深刻領會內部會計監督的重大作用,要針對如何強化內部會計監督這一問題進行企業改革,下大力氣真抓、實抓。并且按照強化內部會計監督的具體原則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企業制度體系,使其真正起到強化內部會計監督的作用。
【內部會計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內部會計工作計劃01-15
公司內部會計崗位職責通用12-12
完善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工作的意義論文06-16
醫院內部會計控制的問題及建議論文06-18
淺談施工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小論文06-14
會計電算化內部會計控制淺議論文09-30
物資管理制度及倉庫管理制度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