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班管理制度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大學班管理制度(推薦)
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制度,制度是要求成員共同遵守的規章或準則。大家知道制度的格式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學班管理制度,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學班管理制度1
一、基本要求
1、參訓人員必須準時參加院團委、學生會組織的培訓。如遇特殊情況不能參加培訓,須向團委書記請假。
2、參訓人員應充分認識開辦培訓班的目的和重要性,積極參加院團委、學生會安排的各項課程,。
3、培訓期間,學員需佩戴校徽,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參與培訓,為培訓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團隊訓練和實踐鍛煉活動時須聽從指揮,服從安排,做好安全預防,確保自身與他人生命財產安全。
4、參訓人員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應以《大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標桿,維護自身形象,以身作則,在同學中起帶頭模范作用。
二、課堂紀律
1、遵守培訓作息時間,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如有特殊情況必須履行請假手續。
2、參訓人員進入教室后需按規定簽到、不得代簽。
3、保持教室及周圍環境的安靜,嚴禁大聲喧嘩,上課時不得隨意交談,隨意進出教室,保持正常的教學秩序。
4、上課期間請將手機等通訊工具關閉或調成靜音狀態,嚴禁在課堂上接打電話。
5、參訓人員不得在課堂上私下討論問題,如對課程安排或授課內容有意見或建議,可在課間與老師溝通,不得隨意打斷老師授課。
6、參訓人員上課要認真聽講,討論時踴躍發言,積極參加各項課程培訓,完成老師安排的任務,并結合自身實際,撰寫20xx字以上心得體會(或學習論文),于培訓結束后一周內交至院兩委辦公室。
三、獎懲制度
1、學員若無故曠課一次或事假病假三次,遲到早退和違反課堂紀律三次給予批評,無故曠課二次取消培訓資格。
2、參訓人員在培訓期間受到學院行政處分的.,一律取消培訓資格。
3、培訓期間,參訓人員出勤、學習等情況,將作為評優評先和推薦入黨的重要依據。
4、經考核合格,表現優秀者,頒發結業證書。
四、培訓環境管理
1、愛護教室內的課桌椅、黑板等教學設施。
2、未經允許請勿動用教室內的音響、投影、電腦等教學設備。
3、教室內禁止吸煙、吃零食。
4、養成良好的公共衛生習慣,自覺維護教室和公共環境的清潔整齊。
大學班管理制度2
大學班管理制度是一項旨在維護班級秩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升教育質量的重要制度。它涵蓋了班級日常管理、學生行為規范、班級活動組織、學業指導與監督、班級紀律處分等多個方面。
內容概述:
1. 班級日常管理:包括班級會議的召開、班級事務的處理、班級資料的整理與保存等,確保班級運作的有序進行。
2. 學生行為規范:設定明確的行為準則,如尊重他人、遵守校規、積極參與課堂等,培養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3. 班級活動組織:包括課外活動、志愿者服務、團隊建設等,旨在增強班級凝聚力,提升學生的社交能力。
4. 學業指導與監督:設立學業輔導員,定期跟進學生的`學習進度,提供必要的學習支持與建議。
5. 班級紀律處分:對于違反規定的行為,制定相應的處罰措施,以此警示和教育學生。
大學班管理制度3
大學班級管理制度是構建和諧、有序的學習環境,提升學生自我管理能力,保障教育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重要手段。它旨在通過明確的規則和責任劃分,促進學生個體與集體間的.互動,培養學生的自律意識和團隊精神,為他們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內容概述:
1. 班級組織架構:設立班長、團支部書記等職務,明確各自的職責和權限,確保班級事務的高效處理。
2. 規章制度:制定班級行為規范,包括出勤、紀律、衛生、學習等方面,確保學生行為有據可依。
3. 活動管理:規劃和組織各類班級活動,如學術討論、文體比賽、志愿服務等,增強班級凝聚力。
4. 溝通機制:建立有效的師生溝通渠道,定期舉行班會,收集反饋,解決學生問題。
5. 評價體系:設定客觀公正的評價標準,對學生的學業成績、行為表現進行綜合評估,激勵學生進步。
6. 獎懲制度:對優秀表現給予表彰,對違規行為進行適當懲戒,以此來維護班級秩序。
【大學班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大學班管理制度09-17
電工班管理制度05-11
班室管理制度04-28
班干管理制度05-09
工班管理制度04-11
大學班風口號08-07
輔導班管理制度08-08
培訓班管理制度05-25
大學班干述職報告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