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人教版化學知識點總結4篇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做出帶有規律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它有助于我們尋找工作和事物發展的規律,從而掌握并運用這些規律,因此我們要做好歸納,寫好總結。你想知道總結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一人教版化學知識點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一人教版化學知識點總結1
1、實驗室里的藥品,不能用手接觸;不要鼻子湊到容器口去聞氣體的氣味,更不能嘗結晶的味道。
2、做完實驗,用剩的藥品不得拋棄,也不要放回原瓶(活潑金屬鈉、鉀等例外)。
3、取用液體藥品時,把瓶塞打開不要正放在桌面上;瓶上的標簽應向著手心,不應向下;放回原處時標簽不應向里。
4、如果皮膚上不慎灑上濃H2SO4,不得先用水洗,應根據情況迅速用布擦去,再用水沖洗;若眼睛里濺進了酸或堿,切不可用手揉眼,應及時想辦法處理。
5、稱量藥品時,不能把稱量物直接放在托盤上;也不能把稱量物放在右盤上;加法碼時不要用手去拿。
6、用滴管添加液體時,不要把滴管伸入量筒(試管)或接觸筒壁(試管壁)。
7、向酒精燈里添加酒精時,不得超過酒精燈容積的2/3,也不得少于容積的1/3。
8、不得用燃著的酒精燈去對點另一只酒精燈;熄滅時不得用嘴去吹
9、給物質加熱時不得用酒精燈的內焰和焰心。
10、給試管加熱時,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切不可使試管口對著自己或旁人;液體的體積一般不要超過試管容積的1/3。
11、給燒瓶加熱時不要忘了墊上石棉網。
12、用坩堝或蒸發皿加熱完后,不要直接用手拿回,應用坩堝鉗夾取。
13、使用玻璃容器加熱時,不要使玻璃容器的底部跟燈芯接觸,以免容器破裂。燒得很熱的玻璃容器,不要用冷水沖洗或放在桌面上,以免破裂。
14、過濾液體時,漏斗里的液體的液面不要高于濾紙的邊緣,以免雜質進入濾液。
15、在燒瓶口塞橡皮塞時,切不可把燒瓶放在桌上再使勁塞進塞子,以免壓破燒瓶。
高一人教版化學知識點總結2
一、原子結構
1、原子的定義:原子是化學變化中最小的微粒
2、質子(1個質子帶1個單位正電荷)
中子(不帶電)
1個電子帶1個單位負電荷)
原子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電子的質量忽略不計,因此原子質量約等于離子的質量。
3、原子的表示方法:
A Z(R表示元素符號,表示質量數,表示質子數)用AZR表示一個原子
4、兩個關系式:質量數(A)=質子數(Z)+中子數(N)
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原子序數
5、同位素:一種元素形成的不同的原子互稱為同位素(或質子數相同,種子數不同的原子的互稱)。
同素異形體:同一元素形成的不同的單質。
二、電子排布
1、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
①一個原子中沒有能量完全相同的電子,能量低,離核近,根據能量不同形成以原子核為球心,電子與核之間距離為半徑的同心體。
②核外電子分層排布,由里往外,依次為1、2 7層,表示為:K、L、M、N、O、P、Q層。
③排布規律:
a、各電子層最多能排2n2個(n為1、2 7)
b、最外層不能超過8個,次外層不能超過18個,倒數第三層不超過32個c、電子總是由里往外排。
高一人教版化學知識點總結3
1、氯氣(Cl2):
(1)物理性質:黃綠色有刺激性氣味有毒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易液化成液氯,易溶于水。(氯氣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氣法或者排飽和食鹽水;液氯為純凈物)
(2)化學性質:氯氣化學性質非常活潑,很容易得到電子,作強氧化劑,能與金屬、非金屬、水以及堿反應。
①與金屬反應(將金屬氧化成正價)
Na+Cl2===點燃2NaCl
Cu+Cl2===點燃CuCl2
2Fe+3Cl2===點燃2FeCl3(氯氣與金屬鐵反應只生成FeCl3,而不生成FeCl2。)
(思考:怎樣制備FeCl2?Fe+2HCl=FeCl2+H2↑,鐵跟鹽酸反應生成FeCl2,而鐵跟氯氣反應生成FeCl3,這說明Cl2的氧化性強于鹽酸,是強氧化劑。)
②與非金屬反應
Cl2+H2===點燃2HCl(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現象:安靜地燃燒,發出蒼白色火焰)
將H2和Cl2混合后在點燃或光照條件下發生爆炸。
燃燒:所有發光發熱的劇烈化學反應都叫做燃燒,不一定要有氧氣參加。
③Cl2與水反應
Cl2+H2O=HCl+HClO
離子方程式:Cl2+H2O=H++Cl—+HClO
將氯氣溶于水得到氯水(淺黃綠色),氯水含多種微粒,其中有H2O、Cl2、HClO、Cl-、H+、OH-(極少量,水微弱電離出來的)。
氯水的性質取決于其組成的微粒:
(1)強氧化性:Cl2是新制氯水的主要成分,實驗室常用氯水代替氯氣,如氯水中的氯氣能與KI,KBr、FeCl2、SO2、Na2SO3等物質反應。
(2)漂白、消毒性:氯水中的Cl2和HClO均有強氧化性,一般在應用其漂白和消毒時,應考慮HClO,HClO的強氧化性將有色物質氧化成無色物質,不可逆。
(3)酸性:氯水中含有HCl和HClO,故可被NaOH中和,鹽酸還可與NaHCO3,CaCO3等反應。
(4)不穩定性:HClO不穩定光照易分解。因此久置氯水(淺黃綠色)會變成稀鹽酸(無色)失去漂白性。
(5)沉淀反應: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氯水中有Cl-)。自來水也用氯水殺菌消毒,所以用自來水配制以下溶液如KI、KBr、FeCl2、Na2SO3、Na2CO3、NaHCO3、AgNO3、NaOH等溶液會變質。
④Cl2與堿液反應:
與NaOH反應:Cl2+2NaOH=NaCl+NaClO+H2O(Cl2+2OH-=Cl-+ClO-+H2O)
與Ca(OH)2溶液反應: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
此反應用來制漂白粉,漂白粉的主要成分為Ca(ClO)2和CaCl2,有效成分為Ca(ClO)2。
漂白粉之所以具有漂白性,原因是:Ca(ClO)2+CO2+H2O=CaCO3↓+2HClO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同樣,氯水也具有漂白性,因為氯水含HClO;NaClO同樣具有漂白性,發生反應2NaClO+CO2+H2O==Na2CO3+2HClO;
干燥的氯氣不能使紅紙褪色,因為不能生成HClO,濕的.氯氣能使紅紙褪色,因為氯氣發生下列反應Cl2+H2O=HCl+HClO。
漂白粉久置空氣會失效(涉及兩個反應):Ca(ClO)2+CO2+H2O=CaCO3↓+2HClO,漂白粉變質會有CaCO3存在,外觀上會結塊,久置空氣中的漂白粉加入濃鹽酸會有CO2氣體生成,含CO2和HCl雜質氣體。
⑤氯氣的用途:制漂白粉、自來水殺菌消毒、農藥和某些有機物的原料等。
高一人教版化學知識點總結4
一、結構
1、原子結構:
2、結構的相似性和遞變性:
①相似性:最外層均為7個電子,易得1個電子形成帶一個單位負電荷的陰離子(X‐)②遞變性:隨電荷數增加,電子層數依次增多,原子半徑逐漸增大。
二、物理性質的遞變性
1、顏色:由淺到深
2、溶解性:由大到小
3、熔沸點:由高到低
4、密度:由大到小
三、化學性質
1、單質氧化性:由強到弱。所有的單質中,氟單質的氧化性最強
2、與H2反應:非金屬與H2反應生成氣態氫化物(金屬不能發生次反應)。氣態氫化物是判斷非金屬性(元素性質)或氧化性(物質的性質)強弱的重要依據:①非金屬性越強,氣態氫化物越容易生成
②非金屬性越強,氣態氫化物越穩定
③非金屬性越強,氣態氫化物的水溶液酸性越強
3、與水的反應:2F2+2H2O = 4HF+O2
Cl2、Br2、I2:X2+H2O = HX+HXO
與堿反應:X2 + 2OH‐ = X‐+ XO‐+ H2O
4、鹵素單質間的置換反應
氧化性強的單質+還原性強的鹵離子=氧化性弱的單質+還原性弱的單質
如:Cl2+2NaBr = 2NaCl+Br2
氟在溶液中不能發生置換反應。氟沒有正價,只有—1價。所有非金屬元素都有正價。
5、溴和碘的特性:
①溴:唯一呈液態的非金屬,極易揮發,有強烈的刺激性,常在液溴中加入少量水,以減小揮發,保存在密封的玻璃瓶中(水封),不能用橡膠等作瓶塞或盛裝,應為溴有腐蝕性。
②碘:易升華,I2使淀粉變藍。
6、鹵化銀
AgF AgCl AgBr AgI
白色固體,淡黃色固體,黃色固體,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均有感光性(遇光分解)+H2O== HF+ AgOH↓(白色沉淀,不穩定)
2O+ Ag2O↓(黑色沉淀)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01-10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08-17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大全07-15
人教版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10-09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15篇09-08
精選5篇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09-12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15篇)09-12
人教版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分享07-04
高一化學必修二知識點總結01-24
高一化學必修一知識點總結08-03